經過與客家話中的苗瑤語特征相印證,這項成果還推斷,客家人可能是古代荊蠻族的核心成分不斷加上中原漢人移民形成的。具體地說,客家人的形成始於宋元,形成於明代中葉。


    潮汕人,分子人類學研究顯示,其與廣東漢族、廣西漢族類似,與廣西的壯、苗、侗等民族也接近。這項成果推斷,自東晉至唐及至兩宋在閩南形成的福佬人,是因閩南泉州、漳州人多地少,資源不足, 不斷南下“走廣”,逐漸遷入潮汕、雷州半島和海南島而形成的。


    平話人,無論是在父係還是在母係遺傳結構上都接近於南方少數民族,體現出他們不是漢族人口擴張形成的分支,而是其他少數民族被同化形成的漢族人群。這項成果認為,平話人的起源有兩個,一是秦漢至隋唐形成的桂北平話人,二是宋代形成的桂南平話人。


    越國(中國先秦時期諸侯國)


    越國(公元前1932—公元前110年),處東南揚州之地,是中國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東南方建立的諸侯國。越國是於越族以會稽(今浙江紹興)為中心建立的國家。越國的曆史充滿了神秘和傳奇的色彩,地處中國東南一隅的越國,曾一度戰敗,瀕臨滅亡,但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覆滅強吳,一躍而成為春秋戰國之際的霸主。


    在新石器時代,越地的人群經曆了多次的整合與嬗替。於越民族至遲在馬橋文化時期在越地形成,他們是越國文化的創造者。


    秦始皇用兵東南之後,遷徙越文化中心地的人群,此事當有一定事實根據。


    而說越文化中心地的於越民族自此絕跡,卻與事實不符,越人的特征性遺傳因素在今天的江浙一帶仍有不小的比重,隻不過已經完全融入漢族。越地的人口發展,總體來說是逐步上升的,其波動的趨勢又與越文化的發展趨勢大致同步。越地曆史上各時期的人口發展並不平衡,初唐至天寶年間等階段的人口增長引人注目,在清朝更臻於大盛。


    《山海經》就是古代巫祝占卜時有意無意當中記述夏、商、周時代曆史和神話的一部“史學巨著”。良渚先民因洪水北遷中原,在《山海經》中就有記載,說明在4000年前,當時的人們就把這件事記錄在《山海經圖》中。


    由於先越之民的後裔壯、布依等民族把“鳥”叫做“洛(駱)”,故可探知北遷中原的良渚先越之民也把“鳥”稱之為“洛(駱)”。河南“洛水”因北遷中原的崇鳥部族——良渚先越之民對鳥的稱謂而得名。所謂《洛書》,就是《鳥書》。細讀《山海經》,全書講的都是鳥的故事。屈原在《天問》中提到的《雉經》,實際上指的就是《山海經》,可證《山海經》是一部以雞(鳥)占卜為主的巫祝之書。在《山海經·海內經》中寫為“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該經中的“駱明”之“駱”是“洛水”之“洛”的同音異寫,代表的都是“鳥”的意思。“駱明”之“明”,是為百越民族後裔壯族語言中“飛”的意思。“駱明”,即百越民族語言“飛鳥”的意思。


    山海經》中“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是漢字注先越語音的表達方式。其中“白馬”是先越語言,是漢語“占卜”的意思。


    據《新唐書》、《吳越備史》等有關文獻典籍,江浙一帶的越人後裔有《聖經》或《越中秘笈》,講述的都是越人及其後裔依托神鳥圖建立“羅平”國的事。這裏的“羅平”,就是《山海經》中“駱明”的同音異寫,是漢語“飛鳥”的意思,建立“羅平國”,就是建立“飛鳥國”。整部《山海經》所講述的就是以“鳥(雞)”占卜的故事。所謂《洛書》,就是鳥占卜之書,盛行於良渚先越之民,發揚光大於夏、商時期,而傳承於越人聚居區。至今,雞卜仍在越人後裔的壯族當中盛行不衰。《洛書》,是《易經》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易經》之“易”,本身就是飛鳥的形象。


    關於越國的名稱,以前學者認為越國都自號為“越”,從不自號為“於越”,但新的考古學資料證明,“於越”之稱亦見之越國青銅器銘文。又如,越國的“嗣王”製度雖未見文獻記載,但在傳世和出土的刻有鳥篆銘文的越國兵器中,屢見“越王嗣”或“越嗣王”的銘文。


    越國是否有銅鼓的問題,書中引據文獻如《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國語·吳語》、《墨子·兼愛中》、《越絕書·記地傳》等記載,證明在越國鼓用之於行軍列陣、指揮作戰、宴享祭祀;又以考古資料如紹興306號越墓出土的銅房屋模型中,有樂俑所擊之鼓,為越國使用銅鼓提供重要證據;再從民俗資料看,今紹興地區所使用的鼓雖然都是木腔皮鼓,但紹興人均不稱“皮鼓”或“大鼓”,而一概稱之為“銅鼓”,亦可證越地使用的鼓原係銅質製器,即銅鼓。


    關於越國的滅亡,目前學術界大致有兩種看法:一說亡於楚,一說亡於秦。關於越亡國的時間較有影響觀點的有楚懷王二十三年(西元前306年)與秦始皇二十五年(西元前222年)兩種。


    越國“亡於楚”,李學勤認為在西元前306年,同時又指出“越始終未被楚完全吞滅,越君的統係在先秦從未斷絕”,“按照《越絕書》、《古今人表》之說,可以講西元前333年楚威王業已滅越,而就越世係而言,應當說直到秦吞並關東,無諸被廢時,越國才真正滅亡。”


    陳偉則認為楚滅越在考烈王時期,同時指出楚在威王時敗越,懷王時取地於越設江東郡,考烈王之後越仍有分散政權存在。


    “燔燎其祖廟”與“遷其重器”,滅國之“滅”的一個重要標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探險,出人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不加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不加班並收藏直播探險,出人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