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打著算盤的孫涼拾級上前進了天清寺山門,一旁有知客僧行禮問道:“阿彌陀佛,施主前來可是為上香?”
見有和尚迎上來,孫涼偷偷瞥了一眼山門外跟著自己的兩個年輕人,發現他們正看著自己嘀咕什麽,心中不由得一喜、麵上卻還是搖了搖頭道:“師傅,我是來找人的。”
“找人?施主,不知寺中哪位是您相識,還請告知,小僧也好給施主帶路。”知客僧道。
“那個大師法號‘百空’,說是在東京城中天清寺修行,勞煩師傅給引路。”孫涼道。
“施主找百空大師?這位師父法號小僧是沒有聽過的,不知施主是否記錯了?大師是在別家寺院?”知客僧有些疑惑。
這話倒是讓孫涼覺得有些疑惑了,百空是說自己在東京天清寺的,還能在其他寺院不成?孫涼是第一次到東京,完完全全不熟悉,這要是百空不在天清寺的話,東京這麽大,該去哪裏找他呢?自己的“白露”可還在他手上,不論百空可不可以幫忙把刀身的光澤去除,這要是找不到他的話想了想,孫涼還是一把扯住知客僧的衣袖急切道:“大師,還請你幫幫忙,去問下寺中其他師父,可有一個叫百空的在寺中,這對我很重要,還請大師幫忙!”
知客僧見孫涼如此急切的樣子,也不知如何是好,隻好安撫道:“施主切莫心急,小僧去寺中問問便是,還請施主在此稍候。”說著知客僧脫開孫涼的手抽身離去,還不忘和寺院中的僧人耳語一番。
孫涼看到知客僧如此,心想他應真是不知百空和尚,但是百空之前說的樣子又不似騙自己,那為何知客僧都不知曉呢?想著,眼見剛才和知客僧耳語的兩個僧人手提著掃把走到自己不遠處。早就聽說許多和尚會以掃地為工作練習所謂的“掃帚功”,不知道這兩個和尚可否習得,如若寺中僧人覺得自己沒安好心,會不會動手呢?孫涼心裏想著。他行走江湖不久、手上又沾染多條人命,多少還是有些心虛,想到這些卻也並非偶然。
可不經意間轉過頭,看到山門外的兩個年輕人看向自己的方向有些懼色,孫涼左右看了看好像也沒什麽不同,為何他們二人會如此緊張?好像比自己丟了刀還要緊張。再看看,好像那兩個僧人站的位置正巧能讓下麵的年輕人看到一半身子,是不是覺得自己來找和尚幫忙、尋求庇護來了?若真是如此那還真是巧了,還要借寺中僧人之手整治這兩個年輕人嗎?還是看看情況再說吧。
沒多一會兒,知客僧小跑著出來,後麵跟著一個容貌清臒的長眉長須老和尚,看穿的僧袍要比知客僧、掃地僧更為光鮮些,想必老和尚在寺中地位不低。眼見知客僧跑到孫涼身旁、調整了唿吸說道:“阿彌陀佛,施主,身後這位便是本寺主持慧覺方丈,小僧和方丈說了施主您的事,方丈想要親自和您說。”
話畢,慧覺方丈才走到山門前,對孫涼道:“阿彌陀佛,這位施主,敢問是你要找百空大師嗎?”
孫涼上下打量一番這個慧覺老和尚,長眉垂於兩頰、長須飄然胸前,麵目清臒好似無所欲,眉眼精神確是看人間。雖然隻是初見一麵,可孫涼還是感覺到這個慧覺方丈,站在他旁邊讓自己很是舒服。這是出家為僧的舒爽嗎?還是孫涼自認如螻蟻一般的低賤受到佛的召喚呢?他有些迷茫,迷茫於自己這幾年過手的金銀與性命,不自覺的,他的心就亂了。
“施主,敢問是你要找百空大師嗎?”慧覺方丈又問了一遍,才把孫涼喚醒。這聲音聽起來也是如此悅耳,二十來歲的孫涼,初入江湖便行走於黑暗,哪裏領會過這佛光的照耀呢?心靈上的受用遠比錢財可以帶來的快樂更讓人沉迷。然而孫涼他,來此的目的何在?他不禁心中問道。
刀。
“白露”。
“唿...”他的心亂了。
“正是小人前來拜見百空大師,請問慧覺方丈可知大師他人在何處?”孫涼行禮迴道,神色和言語間可以看出,比剛剛麵對知客僧時要更尊重三分。
“施主,請跟我來。”慧覺方丈說著,示意孫涼進寺。
孫涼行禮跟上。走時還不忘和知客僧輕輕說:“這位師父,我見山門外的兩個年輕人窺探寺中許久,不知他們二人有何企圖,師父可以帶幾人去盤問看看,不然我也怕他們擾了師父們的清修。”
“阿彌陀佛,小僧便去查看一番。”知客僧應道。說著招唿剛剛的兩個掃地僧一同出了山門。
孫涼心中竊喜,可是不能表現出來,隻能在心中強忍著,畢竟他此刻跟在慧覺方丈身後,不太好表達太多出來。
他本來以為慧覺會帶著走向寺中何處,可是沒想到卻是拐向寺院角落刻滿佛像的繁塔。百空住在這座塔中?如若真的住在這塔中,寺中許多僧人不知曉那也是應該的吧。可是,百空和尚是什麽身份,要住在塔中呢?這樣想想的,在飛雲浦時,百空穿的僧袍好像就不似尋常和尚,那素白色的僧袍代表什麽,孫涼是不知曉,但一定不是平常見得到的感覺。
孫涼心中有些困惑,可感覺也不好問慧覺方丈什麽,即使問了也不一定會告訴自己,便隻得跟在後麵。對於繁塔的雄偉,第一次看的孫涼暫時也沒心情去多看。隻見慧覺叩門,是一個小和尚開門探出頭,見是慧覺方丈,便把門大開,行禮說道:“師祖您來了。”
慧覺摸了摸小和尚的頭,問道:“百空大師這兩日在裏麵可好?”
“大師很好,隻是這次不知從何處帶迴一把刀,經常把玩。”小和尚答道。
聽到說刀,跟在慧覺身後的孫涼眼前一亮,看來百空迴來後真的在研究怎樣幫助自己把“白露”上的光澤去除,心中頓感安慰。
“那就好,方真,你帶這位施主進塔拜見百空大師,老衲就不進去了。”慧覺說著閃到一旁,把門讓給孫涼說道:“施主,三日前百空迴來時就已和老衲說過,這兩日會有一位施主前來找他,想來便是你。百空平日裏交友不多,施主你來也請和百空多說說話,好讓他可以放下塵世,靜心修行。勞煩施主了,阿彌陀佛。”
見慧覺方丈說的真誠,把孫涼心中一些沒有說出口的疑問都直接解答了,便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得迴禮,道:“孫涼在此謝過方丈,也勞煩方丈費心了。”
慧覺低身離開,孫涼隻覺得沐浴在身的溫暖好似消失了許多,表情木然有些不舍。小和尚方真見孫涼不動,隻得相請道:“孫施主,還請跟小僧進塔見百空大師。”這才把孫涼帶入塔中。
方真帶著孫涼進塔,隻見一層正中坐著一個素白袍的清瘦身影正團坐在中央,前麵擺在架子上的事物看不真切,好像就是一把刀。小和尚方真對孫涼道:“孫施主,請您自行前去和百空大師見麵吧,小僧在門口守著便是。”說著還不待孫涼說話,就自行離開。
孫涼看這小和尚也覺得奇怪,看著也就十歲上下,怎地還要守著這繁塔和百空呢?跟著師父他們修行不好嗎?不過也是,到天清寺來這一會兒,先是在山門迎客的知客僧竟然不知道百空和尚的存在,後麵是慧覺方丈親自接待孫涼,然後百空自己住在這雄壯的繁塔中,還有個小和尚守著他。孫涼心中的種種疑問,都透露出百空的身份並不尋常。但是,孫涼也不好張口問,問誰?問百空?慧覺?方真?他們誰人會真的解答呢?不過孫涼也不敢問,他知道,有些時候知道的太多並不是好事,就好像他接任務也不會有許多疑問一樣。這次要孫涼解決的“踏河四鬼”就是,這種混跡江湖的惡人,很少會是堂子接到的目標,畢竟某些時候堂子做的事和“四鬼”是一樣的,既然如此,對同行的趕盡殺絕是不應該的,畢竟誰都知道:木獨秀於林,風必摧之。
緩步走到百空麵前,塔內四周擺滿了長短不一的白蠟燭,紅蠟燭大多是喜事才會使用,這繁塔內空間很大,若真是一排排紅蠟燭陳列其中,那定然有著說不出的詭異。可是這許多白蠟燭被照得更加昏黃,影影綽綽地讓百空的身形顯得孤寂傷懷,孫涼眼中的百空正是如此,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在飛雲浦、板橋邊、月光下的百空是孤寂傷懷的,現今在繁塔中、燭火旁的他,也是如此,不一樣的光,不一樣的場景,一樣的衣袍,一樣的人。
一樣的孫涼,追尋著,找到了百空。找到了這個答應幫他處理心愛的刀的人。
孫涼終於走到百空麵前,百空抬頭看了看他,說道:
“你來了。”
見有和尚迎上來,孫涼偷偷瞥了一眼山門外跟著自己的兩個年輕人,發現他們正看著自己嘀咕什麽,心中不由得一喜、麵上卻還是搖了搖頭道:“師傅,我是來找人的。”
“找人?施主,不知寺中哪位是您相識,還請告知,小僧也好給施主帶路。”知客僧道。
“那個大師法號‘百空’,說是在東京城中天清寺修行,勞煩師傅給引路。”孫涼道。
“施主找百空大師?這位師父法號小僧是沒有聽過的,不知施主是否記錯了?大師是在別家寺院?”知客僧有些疑惑。
這話倒是讓孫涼覺得有些疑惑了,百空是說自己在東京天清寺的,還能在其他寺院不成?孫涼是第一次到東京,完完全全不熟悉,這要是百空不在天清寺的話,東京這麽大,該去哪裏找他呢?自己的“白露”可還在他手上,不論百空可不可以幫忙把刀身的光澤去除,這要是找不到他的話想了想,孫涼還是一把扯住知客僧的衣袖急切道:“大師,還請你幫幫忙,去問下寺中其他師父,可有一個叫百空的在寺中,這對我很重要,還請大師幫忙!”
知客僧見孫涼如此急切的樣子,也不知如何是好,隻好安撫道:“施主切莫心急,小僧去寺中問問便是,還請施主在此稍候。”說著知客僧脫開孫涼的手抽身離去,還不忘和寺院中的僧人耳語一番。
孫涼看到知客僧如此,心想他應真是不知百空和尚,但是百空之前說的樣子又不似騙自己,那為何知客僧都不知曉呢?想著,眼見剛才和知客僧耳語的兩個僧人手提著掃把走到自己不遠處。早就聽說許多和尚會以掃地為工作練習所謂的“掃帚功”,不知道這兩個和尚可否習得,如若寺中僧人覺得自己沒安好心,會不會動手呢?孫涼心裏想著。他行走江湖不久、手上又沾染多條人命,多少還是有些心虛,想到這些卻也並非偶然。
可不經意間轉過頭,看到山門外的兩個年輕人看向自己的方向有些懼色,孫涼左右看了看好像也沒什麽不同,為何他們二人會如此緊張?好像比自己丟了刀還要緊張。再看看,好像那兩個僧人站的位置正巧能讓下麵的年輕人看到一半身子,是不是覺得自己來找和尚幫忙、尋求庇護來了?若真是如此那還真是巧了,還要借寺中僧人之手整治這兩個年輕人嗎?還是看看情況再說吧。
沒多一會兒,知客僧小跑著出來,後麵跟著一個容貌清臒的長眉長須老和尚,看穿的僧袍要比知客僧、掃地僧更為光鮮些,想必老和尚在寺中地位不低。眼見知客僧跑到孫涼身旁、調整了唿吸說道:“阿彌陀佛,施主,身後這位便是本寺主持慧覺方丈,小僧和方丈說了施主您的事,方丈想要親自和您說。”
話畢,慧覺方丈才走到山門前,對孫涼道:“阿彌陀佛,這位施主,敢問是你要找百空大師嗎?”
孫涼上下打量一番這個慧覺老和尚,長眉垂於兩頰、長須飄然胸前,麵目清臒好似無所欲,眉眼精神確是看人間。雖然隻是初見一麵,可孫涼還是感覺到這個慧覺方丈,站在他旁邊讓自己很是舒服。這是出家為僧的舒爽嗎?還是孫涼自認如螻蟻一般的低賤受到佛的召喚呢?他有些迷茫,迷茫於自己這幾年過手的金銀與性命,不自覺的,他的心就亂了。
“施主,敢問是你要找百空大師嗎?”慧覺方丈又問了一遍,才把孫涼喚醒。這聲音聽起來也是如此悅耳,二十來歲的孫涼,初入江湖便行走於黑暗,哪裏領會過這佛光的照耀呢?心靈上的受用遠比錢財可以帶來的快樂更讓人沉迷。然而孫涼他,來此的目的何在?他不禁心中問道。
刀。
“白露”。
“唿...”他的心亂了。
“正是小人前來拜見百空大師,請問慧覺方丈可知大師他人在何處?”孫涼行禮迴道,神色和言語間可以看出,比剛剛麵對知客僧時要更尊重三分。
“施主,請跟我來。”慧覺方丈說著,示意孫涼進寺。
孫涼行禮跟上。走時還不忘和知客僧輕輕說:“這位師父,我見山門外的兩個年輕人窺探寺中許久,不知他們二人有何企圖,師父可以帶幾人去盤問看看,不然我也怕他們擾了師父們的清修。”
“阿彌陀佛,小僧便去查看一番。”知客僧應道。說著招唿剛剛的兩個掃地僧一同出了山門。
孫涼心中竊喜,可是不能表現出來,隻能在心中強忍著,畢竟他此刻跟在慧覺方丈身後,不太好表達太多出來。
他本來以為慧覺會帶著走向寺中何處,可是沒想到卻是拐向寺院角落刻滿佛像的繁塔。百空住在這座塔中?如若真的住在這塔中,寺中許多僧人不知曉那也是應該的吧。可是,百空和尚是什麽身份,要住在塔中呢?這樣想想的,在飛雲浦時,百空穿的僧袍好像就不似尋常和尚,那素白色的僧袍代表什麽,孫涼是不知曉,但一定不是平常見得到的感覺。
孫涼心中有些困惑,可感覺也不好問慧覺方丈什麽,即使問了也不一定會告訴自己,便隻得跟在後麵。對於繁塔的雄偉,第一次看的孫涼暫時也沒心情去多看。隻見慧覺叩門,是一個小和尚開門探出頭,見是慧覺方丈,便把門大開,行禮說道:“師祖您來了。”
慧覺摸了摸小和尚的頭,問道:“百空大師這兩日在裏麵可好?”
“大師很好,隻是這次不知從何處帶迴一把刀,經常把玩。”小和尚答道。
聽到說刀,跟在慧覺身後的孫涼眼前一亮,看來百空迴來後真的在研究怎樣幫助自己把“白露”上的光澤去除,心中頓感安慰。
“那就好,方真,你帶這位施主進塔拜見百空大師,老衲就不進去了。”慧覺說著閃到一旁,把門讓給孫涼說道:“施主,三日前百空迴來時就已和老衲說過,這兩日會有一位施主前來找他,想來便是你。百空平日裏交友不多,施主你來也請和百空多說說話,好讓他可以放下塵世,靜心修行。勞煩施主了,阿彌陀佛。”
見慧覺方丈說的真誠,把孫涼心中一些沒有說出口的疑問都直接解答了,便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得迴禮,道:“孫涼在此謝過方丈,也勞煩方丈費心了。”
慧覺低身離開,孫涼隻覺得沐浴在身的溫暖好似消失了許多,表情木然有些不舍。小和尚方真見孫涼不動,隻得相請道:“孫施主,還請跟小僧進塔見百空大師。”這才把孫涼帶入塔中。
方真帶著孫涼進塔,隻見一層正中坐著一個素白袍的清瘦身影正團坐在中央,前麵擺在架子上的事物看不真切,好像就是一把刀。小和尚方真對孫涼道:“孫施主,請您自行前去和百空大師見麵吧,小僧在門口守著便是。”說著還不待孫涼說話,就自行離開。
孫涼看這小和尚也覺得奇怪,看著也就十歲上下,怎地還要守著這繁塔和百空呢?跟著師父他們修行不好嗎?不過也是,到天清寺來這一會兒,先是在山門迎客的知客僧竟然不知道百空和尚的存在,後麵是慧覺方丈親自接待孫涼,然後百空自己住在這雄壯的繁塔中,還有個小和尚守著他。孫涼心中的種種疑問,都透露出百空的身份並不尋常。但是,孫涼也不好張口問,問誰?問百空?慧覺?方真?他們誰人會真的解答呢?不過孫涼也不敢問,他知道,有些時候知道的太多並不是好事,就好像他接任務也不會有許多疑問一樣。這次要孫涼解決的“踏河四鬼”就是,這種混跡江湖的惡人,很少會是堂子接到的目標,畢竟某些時候堂子做的事和“四鬼”是一樣的,既然如此,對同行的趕盡殺絕是不應該的,畢竟誰都知道:木獨秀於林,風必摧之。
緩步走到百空麵前,塔內四周擺滿了長短不一的白蠟燭,紅蠟燭大多是喜事才會使用,這繁塔內空間很大,若真是一排排紅蠟燭陳列其中,那定然有著說不出的詭異。可是這許多白蠟燭被照得更加昏黃,影影綽綽地讓百空的身形顯得孤寂傷懷,孫涼眼中的百空正是如此,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在飛雲浦、板橋邊、月光下的百空是孤寂傷懷的,現今在繁塔中、燭火旁的他,也是如此,不一樣的光,不一樣的場景,一樣的衣袍,一樣的人。
一樣的孫涼,追尋著,找到了百空。找到了這個答應幫他處理心愛的刀的人。
孫涼終於走到百空麵前,百空抬頭看了看他,說道:
“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