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往事已成追憶
真愛一條河係列VS人間煙火 作者:黎向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半年裏,陳明豔時常和袁小傑在一起,還和袁小傑一起迴家,看起來才不那麽悒悒不樂。但最近,她卻因憂心家事,在課堂上出現了魂不守舍的樣子。老師點到她的名字,她還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不動,走了神。很多想法讓她腦袋裏的事情變得繁重,隻要一走神,就會木樁一樣地坐著不動。課外時間,她把書拿起來再放下,根本沒心情去看。梁博文覺得她要是再被繁雜的事情擾到,非把她折騰垮了不可。如果她心裏的悲痛情景不斷地沉積,被自己為自己設下了無形地絆子,不難落入不能自拔的心誌,再沉入自擬深淵不能知途歸返的境地,任誰都幫不了她的忙。梁博文思慮一會,心緒才略感輕鬆地說:“奶奶說過的那些艱辛歲月裏,都有那麽多人在困境裏想著一定要學習,一定要讓知識來武裝自己呢!如果一個人沒知識,就沒有出路。如此一來,人的一生就埋在那些土坷坷思想中,隻能麵朝黃土,背朝天的,隻想種下莊稼,再長出苗,數著日頭,看收成了。莊稼種下了,還得需要培植的知識吧!我媽和我爸都說,一定要好好學習,走出一條完全屬於我們的路。多學知識,才能長出息,才不會擔心我們在以後的生活裏,和人生路上沒出路可走。”仍就說著真實的事情,希望陳明豔能明白她的心情。
陳明豔聽過她說的話,突然想到梁博文最近讓她看過的一本書。那本書,也正是像梁博文父親一樣的長輩們都看過的。她記得書上寫著:感覺到了東西,我們不立刻理解它;隻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它。梁博文當時說:“這句話,我聽家裏好幾位長輩都提起過,可是分不出是誰最早說的了。後來,我才知道是父親說過,別人記在心裏,時常去重複的。”心裏總覺得被什麽揪著。陳明豔思慮事情,梁博文如同自說自話的講著:“有時還真得知道,知識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到底有多重要呢!沒有知識,思想再有,也不能確定出一個正確,而準確的目標。像我父親這代人,或許有很多在人生中會充滿一些遺憾吧!”追味中,梁家誠平靜而蒼白的臉龐,再次清清楚楚地映在了梁博文的眼裏。她隻想從側麵說說陳明豔,讓她不要在臨時出現的生活困境麵前徘徊不前。梁博文的想法在想到梁家誠的這刻,卻不自覺地陷進了無限延伸地悲哀中。悲哀中有種痛,一直悄悄地漫延著。她忍著,轉著彎不去想,還是讓那種刻心銘骨的痛,深刻在了心裏,也讓悲傷再次縈繞住了瘦小地心靈。突然間,她感到有些明白了那個年代。由於多少人沒有文化,而摧毀了他們生活天空裏可以編織的那些夢。有些似是而非的想法,與冷正敏說得經曆聯係到了一起,倒更客觀地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讓某些時代感更真實地存在了。她不知道那個年代,要用什麽色彩和筆調去描述。不過,她還是隻想依事就事的,說給陳明豔聽聽。陳明豔聽過原尾,發現有些事情也的確有聽說過。她說:“他們那個年代,是心裏落上了厚重地塵埃。畢竟他們的親身經曆,都無法脫離那個時代本身具有的苦難。”覺得能理解一些當時的感受。梁博文感歎著說:“隨著歲月的流逝,再說起來,已經轉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事,再理解起來,與當時的情景也應該有了很大地出入了吧!不過,不是還有“即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人知”的說法麽?曆史形態用這兩句,可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啊!這兩句話,說得不正是那個年代裏發生的事情對那時的影響麽?奶奶說過,我記得好像說得是一九六六年五月,到一九七六年十月這段時間,發生的一些真實事情。她說過這些的時候,還說她自己是文盲呢!聽她後來說的話的意思,意思是說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話語,隻為教導我和哥姐幾個呢!她希望讓我們記得長輩的苦,好好地學習,走出那座大山,去看看外麵的世界,完成她們沒達到,又苦心付出了精力,還無所釋從於不能實現的那些目標與夢想。”說著,想到了老藤蔓,感到長輩們正像那些枯老藤蔓,用堅強地生命力,頑強地迎接著人生路途中的風風雨雨。而他們的精神似藤蔓在年年伸長的日複一日,讓綠蔓嫩葉去探尋未知的明天。她們走在這條路上,正如那些綠蔓嫩葉,需要經受得住往來歲月的考驗,也順著老一輩的思想去接受文化,在獲得精神食糧與文化知識的不斷學習中向前,去尋覓老一輩們在年輕時還達不到的,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那條道路。
梁博文追味這些,還是覺得受益匪淺。陳明豔聽過這些恍如一夢醒來,也明白了梁博文是話長意短。她往前走,明白梁博文話意後的心緒難以平靜,而眼淚也盈滿了眼眶。她心想著:“在學業上,我是打起了退堂鼓麽?”是問,也是肯定,還再想著:“爸媽對我付出那麽多,供我讀上很多人向往的學校,是對我充滿期望的呀!還有袁小傑的爸媽,相同我爸媽樣的付出,是我這輩子都無法償還的心債啊!”思索過這些,心裏還是感到了很是愧疚。
周末,袁小傑早早地起了床,洗臉刷牙過後,匆忙地乘車趕往了學校。她一到學校,就往平時梁博文和陳明豔去的操場奔去。走著,她感到開心了許多,一路上還在想:“爸和媽,還有韓禹的爸媽,把我說的事一口就答應下來了。她們說,會一起到陳明豔的家裏看看。還說,到時候一定讓我們一起跟著去,還可以給他們當向導。陳明豔的事情總算是能解決了。”輕聲地歎息著,想到為了袁建國和蔣穎穎的想法感動得一晚沒睡,也想盡快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陳明豔。
袁建國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因病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是被蔣穎穎的父母蔣國棟和艾美美收養以後,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的。他們和袁建國的父母袁貽忠,方小茹是戰友。抗戰結束之後,大家的生活平靜了許多,才在安穩地進入了正常地生活以後,結婚生下了袁建國。袁建國年齡尚小,而袁貽忠的身體卻出現了問題,因無法救治離開了人世。方小茹接受不了失去丈夫的現實,不久後也一病不起。沒隔幾天,她就因胸悶氣短,久咳不止,與世長辭了。那時,袁建國還不會踱步。他們臨終時,一句遺言都沒留下。留下的,隻有他們與蔣國棟和艾美美之間的一個永遠地握手。當時,袁貽忠緊緊地握著蔣國棟的手,看著抱著袁建國的方小茹心情沉痛地全身顫抖著,淚流滿麵的站在她的麵前。或許,他當時的眼神裏的最後一點光芒,正是為方小茹抱在懷裏的袁建國發出的。而那深情地一瞥,也是一個人在他人生的彌留之際,對人間的最後一瞥吧!方小茹臨去世時,卻握緊著艾美美的手,看向了蔣國棟,並在淚水無聲地滾落下來以後,一直睜著眼睛看著袁建國。艾美美心痛地說:“小茹,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淚流滿麵的,因心中的難過完全無法壓製。她對方小茹不斷地說著安慰的話語,即使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了,還是說了。說著,她也如似安慰自己。蔣國棟聽著她的話,轉過身,抹了一把眼淚。再轉過身,他把袁建國抱在了懷裏。他看到方小茹的臉上有了笑意,即使心存無法再守護袁建國的抱憾,還是由衷地笑了。後來,艾美美追思這些,在心裏嘟噥著:“或許任何語言都不能安慰一個即將靠近死神的人吧!”與她當時的毫無想法聯係起來,知道當時確實是墜落於悲痛之中過深了。方小茹去世之後,蔣國棟和艾美美把身在幾千裏外,說了幾十年方言都沒變音的方小茹,陪同袁貽忠一起,埋在了那座異地的城市。
時隔不久,蔣國棟和艾美美在新政策頒布下來以後,看到家庭條件允許了,讓袁建國和他們一起返迴了離別幾十年的現居城市——袁貽忠和方小茹的故鄉。袁建國跟著他們,直到長大懂事,才猶疑地問:“爸爸,媽媽,為什麽我不和你們一個姓呢?”多多少少的聽到了一些傳聞。蔣國棟思慮再三,說:“你父母生病,沒得到最好的救治。他們一前一後的相隔不久,都去世了。”才知道父母早就雙亡。真情實景被蔣國棟述訴過後,即使袁建國對身世早就有所懷疑,可是一時竟然也無法接受現實。他想:“生活過這麽多年,對自己付出那麽多的父母,怎麽不是我的親生父母呢?!”父母受得苦難在他追憶的情景裏出現,令他心情糾結,很長時間都處在困惑中。直到他覺得心裏難過至極,和蔣國棟談心,在分析和思慮事情的經過中感受了一次心靈的長旅,讓心靈隨著過去的時間,如長途跋涉的有了一次親曆的迴顧,才勉強地從精神備受折磨的痛楚煎熬中躋身而過。他感歎著:“爸爸和媽媽,還有那麽多長輩走過的路上都密布著荊棘,那得有多少死後複蘇的情結啊!他們熱愛生活,對生活心存感激,感歎擁有的生活來之不易。或許是覺得人世冷暖,過於明顯吧!”觸動身心的思索,沉湎在了探索事情發生的原因的經過之中。
袁建國到了談婚的年紀,都是聽家人談到了,就推說:“我還是再等等吧!”直到比他小了將近十歲的蔣穎穎,也不肯談婚論嫁,蔣國棟和艾美美才發現,兩人時常在一起談心,甚至是無話不談。蔣穎穎也理解袁建國的心結,而袁建國知道蔣穎穎和他並不是一母所生,可礙於情如親兄妹,有些話還是不能不擺在心裏。兩人想來最是理解彼此,即使都工作了,還是相互牽念最深。蔣國棟和艾美美覺得兩人不但是兄妹,更像是夫妻,在感情上怎麽說都分不開人世間最不可或缺的三種感情。後來,相熟的幾位老同誌聚在一起談起這事,都說:“自家看大的孩子,讓他們生活在一起,才是天經地義的事呀!”總算把他們的事情定了下來。
袁建國和蔣穎穎在大家的祝福聲中,步入婚姻,還生活得非常地幸福。直到兩人結成夫妻了,這個家的悲哀事才被喜事充淡,似漸漸地遠離了過去地陰影。事隔一年,經受和感受人生歲月蒼桑變遷的這個家庭,在平靜而幸福的生活中,迎接到了一個新生的生命——袁小傑。袁建國第一眼看到袁小傑,就像聽到陳明豔的經曆那樣,有一種如同被刀刺到胸口的疼痛。他發現公司日漸擴大化的走到現在,在時間由不得追溯中,心念才到達了一個可容不能容之事的境界,而心緒也自然平靜了下來。生性的平和,讓他沉靜於一個沒有私心雜念的境地,而且平時還舍身處地為有需要幫助的人著想。
蔣穎穎跟在袁建國的屁股後邊長大,對他整個人也是了解得透透徹徹的。兩人不管在任何時候,隻要想到某事,或者做出某些決定了,都能心靈相通到一個眼神,或者一句話就達成了意見統一。公司的發展史上,有蔣穎穎功不可沒的盡心付出。知道他們的人總說:“生活中不缺屳仚屲冚的事,即使是對一個人的曆練,那也是人生常態啊!你們再看建國和穎穎,是不是不得不說,他們可真是一對神仙眷侶呀!”在遠近的朋友圈裏傳出了一段愛情童話,一篇人生的佳話——這樣的佳話,在經年以後,還一直在持續地被傳說。
陳明豔聽過她說的話,突然想到梁博文最近讓她看過的一本書。那本書,也正是像梁博文父親一樣的長輩們都看過的。她記得書上寫著:感覺到了東西,我們不立刻理解它;隻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它。梁博文當時說:“這句話,我聽家裏好幾位長輩都提起過,可是分不出是誰最早說的了。後來,我才知道是父親說過,別人記在心裏,時常去重複的。”心裏總覺得被什麽揪著。陳明豔思慮事情,梁博文如同自說自話的講著:“有時還真得知道,知識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到底有多重要呢!沒有知識,思想再有,也不能確定出一個正確,而準確的目標。像我父親這代人,或許有很多在人生中會充滿一些遺憾吧!”追味中,梁家誠平靜而蒼白的臉龐,再次清清楚楚地映在了梁博文的眼裏。她隻想從側麵說說陳明豔,讓她不要在臨時出現的生活困境麵前徘徊不前。梁博文的想法在想到梁家誠的這刻,卻不自覺地陷進了無限延伸地悲哀中。悲哀中有種痛,一直悄悄地漫延著。她忍著,轉著彎不去想,還是讓那種刻心銘骨的痛,深刻在了心裏,也讓悲傷再次縈繞住了瘦小地心靈。突然間,她感到有些明白了那個年代。由於多少人沒有文化,而摧毀了他們生活天空裏可以編織的那些夢。有些似是而非的想法,與冷正敏說得經曆聯係到了一起,倒更客觀地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讓某些時代感更真實地存在了。她不知道那個年代,要用什麽色彩和筆調去描述。不過,她還是隻想依事就事的,說給陳明豔聽聽。陳明豔聽過原尾,發現有些事情也的確有聽說過。她說:“他們那個年代,是心裏落上了厚重地塵埃。畢竟他們的親身經曆,都無法脫離那個時代本身具有的苦難。”覺得能理解一些當時的感受。梁博文感歎著說:“隨著歲月的流逝,再說起來,已經轉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事,再理解起來,與當時的情景也應該有了很大地出入了吧!不過,不是還有“即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人知”的說法麽?曆史形態用這兩句,可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啊!這兩句話,說得不正是那個年代裏發生的事情對那時的影響麽?奶奶說過,我記得好像說得是一九六六年五月,到一九七六年十月這段時間,發生的一些真實事情。她說過這些的時候,還說她自己是文盲呢!聽她後來說的話的意思,意思是說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話語,隻為教導我和哥姐幾個呢!她希望讓我們記得長輩的苦,好好地學習,走出那座大山,去看看外麵的世界,完成她們沒達到,又苦心付出了精力,還無所釋從於不能實現的那些目標與夢想。”說著,想到了老藤蔓,感到長輩們正像那些枯老藤蔓,用堅強地生命力,頑強地迎接著人生路途中的風風雨雨。而他們的精神似藤蔓在年年伸長的日複一日,讓綠蔓嫩葉去探尋未知的明天。她們走在這條路上,正如那些綠蔓嫩葉,需要經受得住往來歲月的考驗,也順著老一輩的思想去接受文化,在獲得精神食糧與文化知識的不斷學習中向前,去尋覓老一輩們在年輕時還達不到的,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那條道路。
梁博文追味這些,還是覺得受益匪淺。陳明豔聽過這些恍如一夢醒來,也明白了梁博文是話長意短。她往前走,明白梁博文話意後的心緒難以平靜,而眼淚也盈滿了眼眶。她心想著:“在學業上,我是打起了退堂鼓麽?”是問,也是肯定,還再想著:“爸媽對我付出那麽多,供我讀上很多人向往的學校,是對我充滿期望的呀!還有袁小傑的爸媽,相同我爸媽樣的付出,是我這輩子都無法償還的心債啊!”思索過這些,心裏還是感到了很是愧疚。
周末,袁小傑早早地起了床,洗臉刷牙過後,匆忙地乘車趕往了學校。她一到學校,就往平時梁博文和陳明豔去的操場奔去。走著,她感到開心了許多,一路上還在想:“爸和媽,還有韓禹的爸媽,把我說的事一口就答應下來了。她們說,會一起到陳明豔的家裏看看。還說,到時候一定讓我們一起跟著去,還可以給他們當向導。陳明豔的事情總算是能解決了。”輕聲地歎息著,想到為了袁建國和蔣穎穎的想法感動得一晚沒睡,也想盡快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陳明豔。
袁建國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因病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是被蔣穎穎的父母蔣國棟和艾美美收養以後,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的。他們和袁建國的父母袁貽忠,方小茹是戰友。抗戰結束之後,大家的生活平靜了許多,才在安穩地進入了正常地生活以後,結婚生下了袁建國。袁建國年齡尚小,而袁貽忠的身體卻出現了問題,因無法救治離開了人世。方小茹接受不了失去丈夫的現實,不久後也一病不起。沒隔幾天,她就因胸悶氣短,久咳不止,與世長辭了。那時,袁建國還不會踱步。他們臨終時,一句遺言都沒留下。留下的,隻有他們與蔣國棟和艾美美之間的一個永遠地握手。當時,袁貽忠緊緊地握著蔣國棟的手,看著抱著袁建國的方小茹心情沉痛地全身顫抖著,淚流滿麵的站在她的麵前。或許,他當時的眼神裏的最後一點光芒,正是為方小茹抱在懷裏的袁建國發出的。而那深情地一瞥,也是一個人在他人生的彌留之際,對人間的最後一瞥吧!方小茹臨去世時,卻握緊著艾美美的手,看向了蔣國棟,並在淚水無聲地滾落下來以後,一直睜著眼睛看著袁建國。艾美美心痛地說:“小茹,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淚流滿麵的,因心中的難過完全無法壓製。她對方小茹不斷地說著安慰的話語,即使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了,還是說了。說著,她也如似安慰自己。蔣國棟聽著她的話,轉過身,抹了一把眼淚。再轉過身,他把袁建國抱在了懷裏。他看到方小茹的臉上有了笑意,即使心存無法再守護袁建國的抱憾,還是由衷地笑了。後來,艾美美追思這些,在心裏嘟噥著:“或許任何語言都不能安慰一個即將靠近死神的人吧!”與她當時的毫無想法聯係起來,知道當時確實是墜落於悲痛之中過深了。方小茹去世之後,蔣國棟和艾美美把身在幾千裏外,說了幾十年方言都沒變音的方小茹,陪同袁貽忠一起,埋在了那座異地的城市。
時隔不久,蔣國棟和艾美美在新政策頒布下來以後,看到家庭條件允許了,讓袁建國和他們一起返迴了離別幾十年的現居城市——袁貽忠和方小茹的故鄉。袁建國跟著他們,直到長大懂事,才猶疑地問:“爸爸,媽媽,為什麽我不和你們一個姓呢?”多多少少的聽到了一些傳聞。蔣國棟思慮再三,說:“你父母生病,沒得到最好的救治。他們一前一後的相隔不久,都去世了。”才知道父母早就雙亡。真情實景被蔣國棟述訴過後,即使袁建國對身世早就有所懷疑,可是一時竟然也無法接受現實。他想:“生活過這麽多年,對自己付出那麽多的父母,怎麽不是我的親生父母呢?!”父母受得苦難在他追憶的情景裏出現,令他心情糾結,很長時間都處在困惑中。直到他覺得心裏難過至極,和蔣國棟談心,在分析和思慮事情的經過中感受了一次心靈的長旅,讓心靈隨著過去的時間,如長途跋涉的有了一次親曆的迴顧,才勉強地從精神備受折磨的痛楚煎熬中躋身而過。他感歎著:“爸爸和媽媽,還有那麽多長輩走過的路上都密布著荊棘,那得有多少死後複蘇的情結啊!他們熱愛生活,對生活心存感激,感歎擁有的生活來之不易。或許是覺得人世冷暖,過於明顯吧!”觸動身心的思索,沉湎在了探索事情發生的原因的經過之中。
袁建國到了談婚的年紀,都是聽家人談到了,就推說:“我還是再等等吧!”直到比他小了將近十歲的蔣穎穎,也不肯談婚論嫁,蔣國棟和艾美美才發現,兩人時常在一起談心,甚至是無話不談。蔣穎穎也理解袁建國的心結,而袁建國知道蔣穎穎和他並不是一母所生,可礙於情如親兄妹,有些話還是不能不擺在心裏。兩人想來最是理解彼此,即使都工作了,還是相互牽念最深。蔣國棟和艾美美覺得兩人不但是兄妹,更像是夫妻,在感情上怎麽說都分不開人世間最不可或缺的三種感情。後來,相熟的幾位老同誌聚在一起談起這事,都說:“自家看大的孩子,讓他們生活在一起,才是天經地義的事呀!”總算把他們的事情定了下來。
袁建國和蔣穎穎在大家的祝福聲中,步入婚姻,還生活得非常地幸福。直到兩人結成夫妻了,這個家的悲哀事才被喜事充淡,似漸漸地遠離了過去地陰影。事隔一年,經受和感受人生歲月蒼桑變遷的這個家庭,在平靜而幸福的生活中,迎接到了一個新生的生命——袁小傑。袁建國第一眼看到袁小傑,就像聽到陳明豔的經曆那樣,有一種如同被刀刺到胸口的疼痛。他發現公司日漸擴大化的走到現在,在時間由不得追溯中,心念才到達了一個可容不能容之事的境界,而心緒也自然平靜了下來。生性的平和,讓他沉靜於一個沒有私心雜念的境地,而且平時還舍身處地為有需要幫助的人著想。
蔣穎穎跟在袁建國的屁股後邊長大,對他整個人也是了解得透透徹徹的。兩人不管在任何時候,隻要想到某事,或者做出某些決定了,都能心靈相通到一個眼神,或者一句話就達成了意見統一。公司的發展史上,有蔣穎穎功不可沒的盡心付出。知道他們的人總說:“生活中不缺屳仚屲冚的事,即使是對一個人的曆練,那也是人生常態啊!你們再看建國和穎穎,是不是不得不說,他們可真是一對神仙眷侶呀!”在遠近的朋友圈裏傳出了一段愛情童話,一篇人生的佳話——這樣的佳話,在經年以後,還一直在持續地被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