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岩能否從李自成手下全身而退,餘誠並不十分關心。他指使李河給李岩留下那封書信,也隻是給李岩一個機會。
他們渡過黃河後朝荊門方向疾行,關鬱夫率領戰術小隊騎越野摩托將餘誠護在中間,陳達則率騎兵營圍在外圍。
到漢江邊,就有張德耀帶領水師一大兩小三艘戰船接應。
離開荊州近兩月,尤其還有大半個月在山林中風餐露宿,餘誠還挺想迴司令府的,然而此時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荊門。
作為荊州的北方門戶,原本就有朱呈祥率重兵駐紮。自李自成山海關戰敗之時,餘誠又電令荊州方麵抽調教導總隊及近衛團運動到荊州,準備攻打襄陽。
如今餘家軍總共有七個團加一個教導總隊,共計兩萬兵馬,但有一個弱點是缺乏高級軍官。
餘家軍自成立以來,經曆戰事不多,每次都是以裝備優勢摧枯拉朽般擊潰敵人,所以軍官得到鍛煉的機會不多。
隨著吳殳調任講武堂,謝明勝接替吳殳掌控第二團駐守漢口,至於第四團,自謝明勝調走後由副團長陳雲相暫代,如今終於轉正。
此時的荊門,集結了李河的教導總隊、付應平的近衛團、趙選的第三團、陳雲相的第四團,以及陳達的騎兵營,可以說餘家軍過半精銳都在此地了。
崔應朝留守荊州主持政務,新投靠的李振聲與蕭漢也留在荊州熟悉餘家軍行政流程,李光壂則來到荊門隨軍。
朱呈祥一直駐守荊門,與餘誠也是好久不見。見到餘誠後,朱呈祥首先埋怨道:“你是一軍之主,怎麽能偷偷跑到京城去?若是有個意外,那該如何是好?”
餘誠笑著應承:“大哥說得是,是小弟衝動了。”
“我聽說你把李自成從京城搶來的財寶全都搶了,是真的假的?”
餘誠得意道:“是真的,李自成辛辛苦苦忙活一場,全便宜了咱們。”
“我怎麽聽說你搶來財寶,全埋在了當地沒有帶走?”
餘誠環顧一周,屋內隻有朱呈祥、李河、李光壂、徐望幾人,都是親信,不虞泄露出去,這才道:“小弟的手段大哥你還不曉得,到了手的東西怎麽可能再吐迴去?”
白銀作為貴金屬,雖然在現代已經不怎麽值錢,但那也要看量。三千七百萬兩,合計一千三百多噸,以銀價來算價值也達到百億規模了。
不過這麽多的銀子,餘誠沒打算帶迴現代去。而是作為白銀儲備,以後作為官方銀行的儲備金。
而五百八十萬兩黃金,兩百多噸,更是千億級別的財富,如果一口氣投放到市場,足夠把現代日益高昂的金價打下一截來。
可以說,如今餘誠坐擁的黃金數量,現代許多國家的金庫都比不上。
此刻的餘誠財大氣粗,甚至到了視金錢如糞土的地步。如今能吸引餘誠的,是改天換地這種成就感。
如果不是擔心自己懷璧其罪或者被擺上實驗台,餘誠都想拿這些黃金去換國家的對口援助了!
餘誠看著桌上的軍事地圖,手指在襄陽上重重點了點:“拿下襄陽,就是餘家軍大舉擴張的第一步!”
“荊州如今的發展你們都看到了,你們覺得怎麽樣?”
朱呈祥道:“以前不理解司令你說的工業化是什麽,等去鋼鐵廠和槍炮廠轉了一圈,才明白過來一點。”
“有這麽強大的實力,什麽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哪裏有資格能與我們爭鋒!”
李光壂也說:“如今軍中,就連吃飯的碗筷都是鋼鐵做的,這在以前,如何能夠想象的到?”
餘誠搖頭:“現在的鋼鐵廠總共才多大點產量,一個月連三千噸的產量都沒有,根本就不夠看!”
“等拿下襄陽,咱們騰出手來,再來一波大建設,爭取讓工業能力再翻兩番。”
李光壂開始介紹襄陽布防情況:“李自成在襄陽設襄陽衛,防禦使原為高一功,如今換成了白旺。襄陽衛有兵員六千,除卻不堪戰的老弱外精兵起碼有三千。”
“白旺在襄陽經營時間雖短,但手段卻十分高明,將襄陽本地大戶壓得喘不過氣來。”
“而且襄陽城引漢江水為護城河,占盡地利,易守難攻。而與襄陽一城之隔的樊城,有馮雄所率兩千人駐守,與襄陽互為犄角。”
“我軍若要攻打襄陽,駐守承天府的任繼榮亦不可不防。”
“任繼榮?”李河插口道:“這老小子不足為懼。我帶北上支隊路過時找他索要過錢糧牲畜,老小子屁都不敢放一個。”
餘誠皺眉:“料敵以寬,不可大意。”
朱呈祥則道:“自我軍在漢水旁建立碉堡以來,對岸的闖軍就成了縮頭烏龜。我倒不怕他們圍魏救趙來打荊門,唯一需要擔心的是他們從陸路支援襄陽,給戰局平添變數。”
“情報部門呢?有什麽進展?”
徐望道:“據李處長匯報,對外軍事情報處對闖軍的滲透一直在進行。在襄陽,已經策反了幾名闖軍軍官,不過這些人地位不高,職位最高的也隻有一名部總。”
朱呈祥道:“部總啊,那確實官小了點。若是官再大點,能撈到防守一處城門,那機會就多了。”
餘誠道:“咱也不能老指望著從內部打開城門,大不了強攻,我就不信轟不開襄陽的城門。”
徐望道:“前幾日襄陽本地大戶聽聞闖軍山海關敗績的消息,曾經派人與我們接觸過,一方麵是核實消息真假,另一方麵則是想提條件,將襄陽獻給我軍。”
得賴於荊州的報紙,離荊州近的幾座城市消息都比其他地方靈通?
“嘿吆,這倒是稀罕事,我還以為咱們的土地政策嚇壞了周圍地主呢。”
“我軍雖然在土地政策上十分強硬,好歹還給了地主一條活路,隻要他們放棄土地投向工業,總還有一絲希望。”
“談條件?”餘誠冷哼道:“美的他們!”
李光壂則說:“這些大戶在襄陽根深蒂固,難保說還有什麽後手,接觸接觸也好。”
餘誠道:“好,這件事就由你負責吧。”
“談歸談,政策性條款絕不容改動!另外,還是要做好武力奪取襄陽的計劃。”
幾人下去後,餘誠獨留下徐望,指示道:“情報處的力量要加強,尤其是要加強對內部的掌控,明白嗎?”
徐望一邊猜測餘誠此話的深意,一邊鄭重領命。
他們渡過黃河後朝荊門方向疾行,關鬱夫率領戰術小隊騎越野摩托將餘誠護在中間,陳達則率騎兵營圍在外圍。
到漢江邊,就有張德耀帶領水師一大兩小三艘戰船接應。
離開荊州近兩月,尤其還有大半個月在山林中風餐露宿,餘誠還挺想迴司令府的,然而此時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荊門。
作為荊州的北方門戶,原本就有朱呈祥率重兵駐紮。自李自成山海關戰敗之時,餘誠又電令荊州方麵抽調教導總隊及近衛團運動到荊州,準備攻打襄陽。
如今餘家軍總共有七個團加一個教導總隊,共計兩萬兵馬,但有一個弱點是缺乏高級軍官。
餘家軍自成立以來,經曆戰事不多,每次都是以裝備優勢摧枯拉朽般擊潰敵人,所以軍官得到鍛煉的機會不多。
隨著吳殳調任講武堂,謝明勝接替吳殳掌控第二團駐守漢口,至於第四團,自謝明勝調走後由副團長陳雲相暫代,如今終於轉正。
此時的荊門,集結了李河的教導總隊、付應平的近衛團、趙選的第三團、陳雲相的第四團,以及陳達的騎兵營,可以說餘家軍過半精銳都在此地了。
崔應朝留守荊州主持政務,新投靠的李振聲與蕭漢也留在荊州熟悉餘家軍行政流程,李光壂則來到荊門隨軍。
朱呈祥一直駐守荊門,與餘誠也是好久不見。見到餘誠後,朱呈祥首先埋怨道:“你是一軍之主,怎麽能偷偷跑到京城去?若是有個意外,那該如何是好?”
餘誠笑著應承:“大哥說得是,是小弟衝動了。”
“我聽說你把李自成從京城搶來的財寶全都搶了,是真的假的?”
餘誠得意道:“是真的,李自成辛辛苦苦忙活一場,全便宜了咱們。”
“我怎麽聽說你搶來財寶,全埋在了當地沒有帶走?”
餘誠環顧一周,屋內隻有朱呈祥、李河、李光壂、徐望幾人,都是親信,不虞泄露出去,這才道:“小弟的手段大哥你還不曉得,到了手的東西怎麽可能再吐迴去?”
白銀作為貴金屬,雖然在現代已經不怎麽值錢,但那也要看量。三千七百萬兩,合計一千三百多噸,以銀價來算價值也達到百億規模了。
不過這麽多的銀子,餘誠沒打算帶迴現代去。而是作為白銀儲備,以後作為官方銀行的儲備金。
而五百八十萬兩黃金,兩百多噸,更是千億級別的財富,如果一口氣投放到市場,足夠把現代日益高昂的金價打下一截來。
可以說,如今餘誠坐擁的黃金數量,現代許多國家的金庫都比不上。
此刻的餘誠財大氣粗,甚至到了視金錢如糞土的地步。如今能吸引餘誠的,是改天換地這種成就感。
如果不是擔心自己懷璧其罪或者被擺上實驗台,餘誠都想拿這些黃金去換國家的對口援助了!
餘誠看著桌上的軍事地圖,手指在襄陽上重重點了點:“拿下襄陽,就是餘家軍大舉擴張的第一步!”
“荊州如今的發展你們都看到了,你們覺得怎麽樣?”
朱呈祥道:“以前不理解司令你說的工業化是什麽,等去鋼鐵廠和槍炮廠轉了一圈,才明白過來一點。”
“有這麽強大的實力,什麽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哪裏有資格能與我們爭鋒!”
李光壂也說:“如今軍中,就連吃飯的碗筷都是鋼鐵做的,這在以前,如何能夠想象的到?”
餘誠搖頭:“現在的鋼鐵廠總共才多大點產量,一個月連三千噸的產量都沒有,根本就不夠看!”
“等拿下襄陽,咱們騰出手來,再來一波大建設,爭取讓工業能力再翻兩番。”
李光壂開始介紹襄陽布防情況:“李自成在襄陽設襄陽衛,防禦使原為高一功,如今換成了白旺。襄陽衛有兵員六千,除卻不堪戰的老弱外精兵起碼有三千。”
“白旺在襄陽經營時間雖短,但手段卻十分高明,將襄陽本地大戶壓得喘不過氣來。”
“而且襄陽城引漢江水為護城河,占盡地利,易守難攻。而與襄陽一城之隔的樊城,有馮雄所率兩千人駐守,與襄陽互為犄角。”
“我軍若要攻打襄陽,駐守承天府的任繼榮亦不可不防。”
“任繼榮?”李河插口道:“這老小子不足為懼。我帶北上支隊路過時找他索要過錢糧牲畜,老小子屁都不敢放一個。”
餘誠皺眉:“料敵以寬,不可大意。”
朱呈祥則道:“自我軍在漢水旁建立碉堡以來,對岸的闖軍就成了縮頭烏龜。我倒不怕他們圍魏救趙來打荊門,唯一需要擔心的是他們從陸路支援襄陽,給戰局平添變數。”
“情報部門呢?有什麽進展?”
徐望道:“據李處長匯報,對外軍事情報處對闖軍的滲透一直在進行。在襄陽,已經策反了幾名闖軍軍官,不過這些人地位不高,職位最高的也隻有一名部總。”
朱呈祥道:“部總啊,那確實官小了點。若是官再大點,能撈到防守一處城門,那機會就多了。”
餘誠道:“咱也不能老指望著從內部打開城門,大不了強攻,我就不信轟不開襄陽的城門。”
徐望道:“前幾日襄陽本地大戶聽聞闖軍山海關敗績的消息,曾經派人與我們接觸過,一方麵是核實消息真假,另一方麵則是想提條件,將襄陽獻給我軍。”
得賴於荊州的報紙,離荊州近的幾座城市消息都比其他地方靈通?
“嘿吆,這倒是稀罕事,我還以為咱們的土地政策嚇壞了周圍地主呢。”
“我軍雖然在土地政策上十分強硬,好歹還給了地主一條活路,隻要他們放棄土地投向工業,總還有一絲希望。”
“談條件?”餘誠冷哼道:“美的他們!”
李光壂則說:“這些大戶在襄陽根深蒂固,難保說還有什麽後手,接觸接觸也好。”
餘誠道:“好,這件事就由你負責吧。”
“談歸談,政策性條款絕不容改動!另外,還是要做好武力奪取襄陽的計劃。”
幾人下去後,餘誠獨留下徐望,指示道:“情報處的力量要加強,尤其是要加強對內部的掌控,明白嗎?”
徐望一邊猜測餘誠此話的深意,一邊鄭重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