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若薇蹦蹦跳跳走過花園,卻被一陣突然響起的琵琶聲所吸引。
這首琵琶曲淒清婉轉,如泣如訴,竟是朱若薇從未聽過的曲子。
隻是演奏者還十分生疏,每彈一段都要停會,斷斷續續,聽得朱若薇心癢難耐,恨不得將她的琵琶和曲譜搶過來親自彈奏一曲。
待一曲終了,朱若薇難掩好奇之心,帶著綠竹走向樂工所在的小院。
看到朱若薇走來,一眾樂工慌忙跪下行禮。朱若薇開門見山問:“剛才的曲子是誰彈的?”
一個懷抱琵琶的女樂走了出來:“是奴婢彈的。”
“這曲子我怎從未聽過,是你新作的曲子嗎?”
“不是,此曲名為《琵琶語》,是奴婢從府外學來的。”
這時王府掌管戲曲班子的管事匆忙趕來,聽到朱若薇在問這曲子,便迴答說:“迴郡主的話,祥符縣令要舉辦一場集會,缺乏舞樂,便向世子提起從府上借樂班前去助興。”
“王縣令那邊指定了無雙閣籌辦,無雙閣的餘掌櫃說要試幾首新曲子,便將曲譜傳下,要我們練習的。”
“無雙閣?餘掌櫃?”餘誠眼前浮現出餘誠的樣子,怎麽看著也不像是會吹拉彈唱的樣子呀,說他要敲大鼓倒還有點信。
“是無雙閣的餘掌櫃親自彈給你們聽的嗎?”
女樂猶豫道:“應當是吧?奴婢並不曾親眼見過餘掌櫃,隻是隔著屏風聽他彈奏過幾遍,就連曲譜,也是奴婢自己記下來的。”
朱若薇好奇心頓起,問:“不是說有幾首新曲子嗎?除了剛才這首,還有哪幾曲?”
女樂羞愧道:“奴婢才學有限,隻來得及記下這一首,餘掌櫃便被喊去忙了。”
朱若薇滿眼失望,最後問:“他們要辦的是什麽集會,在哪裏?”
管事答道:“聽說是要募捐修繕養濟院,定在大相國寺舉行,時間是三日後的申時。”
朱若薇用心記下,綠竹在一旁滿臉愁色,怎麽辦?要不要把小姐外出玩時穿的衣服給藏起來?
常惺對於舉辦這麽一場宴會,或者用餘誠的話叫做“慈善拍賣”,十分熱衷。
舉人是有了做官資格的,能夠擔任一地學官甚至偏遠地方的知縣。大名鼎鼎的海瑞便是以舉人身份先任教諭、後任知縣,一步步拾階而上成就了自己“海青天”的名聲。
不過有當官資格和能當上官是兩碼事,所以屢次趕考不中的常惺將心思放在了交結同道,蓄養名望上,期望有朝一日能夠名聞朝野,從而踏入官途。響應王燮參與社兵、重修養濟院都是抱著這種心思。
可惜常惺有心思無能力,擔個名頭就萬事不管,這不慈善拍賣的細節就全落在了餘誠頭上。見餘誠不滿,又把自己管家派給了餘誠支使。
管家估計也是被常老爺這甩手掌櫃的行徑鍛煉出來了,辦起事來還算得力,餘誠交代下來的事情都能辦的妥妥當當。
大相國寺裏也沒有合適的大殿容納下這麽多賓客,再說大殿裏邊都供著菩薩,被菩薩佛祖的大眼睛盯著,賓客坐著也不自在。
最後選中了寺中僧人做早課的廂房,裏邊也還算寬敞,能容納七八十人。
就是憑著王燮麵子從周王府借來的舞樂讓寺中僧人頗為抵觸,覺得她們擾亂了佛門清淨。智真禪師去找了王燮,也不知道王燮怎麽說的,反正大相國寺捏著鼻子認了,隻是要求奏樂可以,獻舞不行。
這讓餘誠極為遺憾,王府養著的舞女呀,看不到太可惜了,虧自己還帶了攝像機打算錄下來迴現代炫耀呢。
從午時起,受邀的賓客陸陸續續就到了。迎賓的事交給了常惺的管家,餘誠在一旁冷眼旁觀,看著賓客們一個個走進相國寺。
管河同知桑開第,都司譚國禎…這些都是看在王燮麵子上來的。
鄉紳張文光、生員李光壂…這些是靠常惺的人脈拉過來的。
徐記米行的徐肅,大通商號的段修身…這些既不算餘誠的人脈,也不是餘誠喊來的。主要是餘誠提過一句,要找些有錢的捧場,知縣王燮便一紙帖子,這些商人便巴巴的來了。
可惜,還缺了張紅毯,要是再請幾個花魁往門口一站,那感覺不就來了嗎?餘誠砸吧著嘴,對此深表遺憾。
就是不知道這場景會不會把智真禪師氣出個腦溢血來。
“咦?那不是周王的女兒嗎?”餘誠忽然看見兩道身影從馬車上下來,雖作書生打扮,但依然掩不住窈窕身姿。
柳色新新的初春與陽光明媚的少女最搭配不過了。餘誠攏起雙手倚靠著牆壁,欣賞著眼前這一幕。
可是看到朱若薇和侍女徑直朝著自己走過來,餘誠又有些心慌。在這大明朝應該不會有人告我偷窺,然後扭送官府吧?
餘誠轉身欲走,就聽到身後姑娘喊道:“餘掌櫃請留步。”
餘誠無奈停下,轉身拱手行禮:“原來是朱公子,朱公子一向可好?”
見對方如此識相,朱若薇相當滿意,道:“好得很。隻是在下眼拙,竟然沒看出來餘掌櫃深藏不露。”
“啊?”餘誠茫然道:“此話怎講?”
朱若薇道:“前幾日聽我府上樂工講,從餘掌櫃這裏新學到了首琵琶曲。我才知道餘掌櫃於音律上竟然有如此造詣。”
“這個啊。”餘誠想起來了,自己本想教那個戲班子唱一場《三堂會審伽利略》來活躍氣氛的,可是現在京劇唱腔此時還沒形成,時間太短戲班子也排練不出來,就隻能找了現代的幾首曲子教給了他們。
“聽樂工說餘掌櫃教了好幾首曲子,可惜她資質愚鈍,隻學會了一首。小生極為好奇,不知餘掌櫃可方便將其餘幾曲彈奏一遍?”
“不方便。”餘誠幹脆利落的拒絕,錄音機今天沒帶來,放不了。
朱若薇也沒想到餘誠拒絕的這麽幹脆,不甘心的問:“這是為何?”
餘誠道:“今日是為養濟院籌集資金,俗務纏身,恕餘某不能奉陪。”
說罷餘誠轉身進了園子,朱若薇恨恨一跺腳,也跟了上去。
這首琵琶曲淒清婉轉,如泣如訴,竟是朱若薇從未聽過的曲子。
隻是演奏者還十分生疏,每彈一段都要停會,斷斷續續,聽得朱若薇心癢難耐,恨不得將她的琵琶和曲譜搶過來親自彈奏一曲。
待一曲終了,朱若薇難掩好奇之心,帶著綠竹走向樂工所在的小院。
看到朱若薇走來,一眾樂工慌忙跪下行禮。朱若薇開門見山問:“剛才的曲子是誰彈的?”
一個懷抱琵琶的女樂走了出來:“是奴婢彈的。”
“這曲子我怎從未聽過,是你新作的曲子嗎?”
“不是,此曲名為《琵琶語》,是奴婢從府外學來的。”
這時王府掌管戲曲班子的管事匆忙趕來,聽到朱若薇在問這曲子,便迴答說:“迴郡主的話,祥符縣令要舉辦一場集會,缺乏舞樂,便向世子提起從府上借樂班前去助興。”
“王縣令那邊指定了無雙閣籌辦,無雙閣的餘掌櫃說要試幾首新曲子,便將曲譜傳下,要我們練習的。”
“無雙閣?餘掌櫃?”餘誠眼前浮現出餘誠的樣子,怎麽看著也不像是會吹拉彈唱的樣子呀,說他要敲大鼓倒還有點信。
“是無雙閣的餘掌櫃親自彈給你們聽的嗎?”
女樂猶豫道:“應當是吧?奴婢並不曾親眼見過餘掌櫃,隻是隔著屏風聽他彈奏過幾遍,就連曲譜,也是奴婢自己記下來的。”
朱若薇好奇心頓起,問:“不是說有幾首新曲子嗎?除了剛才這首,還有哪幾曲?”
女樂羞愧道:“奴婢才學有限,隻來得及記下這一首,餘掌櫃便被喊去忙了。”
朱若薇滿眼失望,最後問:“他們要辦的是什麽集會,在哪裏?”
管事答道:“聽說是要募捐修繕養濟院,定在大相國寺舉行,時間是三日後的申時。”
朱若薇用心記下,綠竹在一旁滿臉愁色,怎麽辦?要不要把小姐外出玩時穿的衣服給藏起來?
常惺對於舉辦這麽一場宴會,或者用餘誠的話叫做“慈善拍賣”,十分熱衷。
舉人是有了做官資格的,能夠擔任一地學官甚至偏遠地方的知縣。大名鼎鼎的海瑞便是以舉人身份先任教諭、後任知縣,一步步拾階而上成就了自己“海青天”的名聲。
不過有當官資格和能當上官是兩碼事,所以屢次趕考不中的常惺將心思放在了交結同道,蓄養名望上,期望有朝一日能夠名聞朝野,從而踏入官途。響應王燮參與社兵、重修養濟院都是抱著這種心思。
可惜常惺有心思無能力,擔個名頭就萬事不管,這不慈善拍賣的細節就全落在了餘誠頭上。見餘誠不滿,又把自己管家派給了餘誠支使。
管家估計也是被常老爺這甩手掌櫃的行徑鍛煉出來了,辦起事來還算得力,餘誠交代下來的事情都能辦的妥妥當當。
大相國寺裏也沒有合適的大殿容納下這麽多賓客,再說大殿裏邊都供著菩薩,被菩薩佛祖的大眼睛盯著,賓客坐著也不自在。
最後選中了寺中僧人做早課的廂房,裏邊也還算寬敞,能容納七八十人。
就是憑著王燮麵子從周王府借來的舞樂讓寺中僧人頗為抵觸,覺得她們擾亂了佛門清淨。智真禪師去找了王燮,也不知道王燮怎麽說的,反正大相國寺捏著鼻子認了,隻是要求奏樂可以,獻舞不行。
這讓餘誠極為遺憾,王府養著的舞女呀,看不到太可惜了,虧自己還帶了攝像機打算錄下來迴現代炫耀呢。
從午時起,受邀的賓客陸陸續續就到了。迎賓的事交給了常惺的管家,餘誠在一旁冷眼旁觀,看著賓客們一個個走進相國寺。
管河同知桑開第,都司譚國禎…這些都是看在王燮麵子上來的。
鄉紳張文光、生員李光壂…這些是靠常惺的人脈拉過來的。
徐記米行的徐肅,大通商號的段修身…這些既不算餘誠的人脈,也不是餘誠喊來的。主要是餘誠提過一句,要找些有錢的捧場,知縣王燮便一紙帖子,這些商人便巴巴的來了。
可惜,還缺了張紅毯,要是再請幾個花魁往門口一站,那感覺不就來了嗎?餘誠砸吧著嘴,對此深表遺憾。
就是不知道這場景會不會把智真禪師氣出個腦溢血來。
“咦?那不是周王的女兒嗎?”餘誠忽然看見兩道身影從馬車上下來,雖作書生打扮,但依然掩不住窈窕身姿。
柳色新新的初春與陽光明媚的少女最搭配不過了。餘誠攏起雙手倚靠著牆壁,欣賞著眼前這一幕。
可是看到朱若薇和侍女徑直朝著自己走過來,餘誠又有些心慌。在這大明朝應該不會有人告我偷窺,然後扭送官府吧?
餘誠轉身欲走,就聽到身後姑娘喊道:“餘掌櫃請留步。”
餘誠無奈停下,轉身拱手行禮:“原來是朱公子,朱公子一向可好?”
見對方如此識相,朱若薇相當滿意,道:“好得很。隻是在下眼拙,竟然沒看出來餘掌櫃深藏不露。”
“啊?”餘誠茫然道:“此話怎講?”
朱若薇道:“前幾日聽我府上樂工講,從餘掌櫃這裏新學到了首琵琶曲。我才知道餘掌櫃於音律上竟然有如此造詣。”
“這個啊。”餘誠想起來了,自己本想教那個戲班子唱一場《三堂會審伽利略》來活躍氣氛的,可是現在京劇唱腔此時還沒形成,時間太短戲班子也排練不出來,就隻能找了現代的幾首曲子教給了他們。
“聽樂工說餘掌櫃教了好幾首曲子,可惜她資質愚鈍,隻學會了一首。小生極為好奇,不知餘掌櫃可方便將其餘幾曲彈奏一遍?”
“不方便。”餘誠幹脆利落的拒絕,錄音機今天沒帶來,放不了。
朱若薇也沒想到餘誠拒絕的這麽幹脆,不甘心的問:“這是為何?”
餘誠道:“今日是為養濟院籌集資金,俗務纏身,恕餘某不能奉陪。”
說罷餘誠轉身進了園子,朱若薇恨恨一跺腳,也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