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經過蘇宜改革之後,科舉考試變成了公考。


    什麽是公考呢?那就不得不涉及到蘇宜對朝堂體製的改革了。


    根據後世的經驗,蘇宜仔細劃分了朝堂各個部門的職責,還有部門下崗位的職責。


    公考就和後世的考公一樣,想要考哪個崗位,就需要參加這個崗位每年一次的考核,包括筆試和麵試兩次考核,考試合格就能夠任職。


    不過並不是所有崗位每年都會招人,而且每年招收的人數並不一致,相關的信息都會在每年的固定時間發布在由蘇宜創辦的國家報紙上。


    不過參加公考也是有條件的,除了從有資格頒發畢業證的學院畢業之外,沒有進入學院學習的人,如果想要公考的話,就必須參加每年的統一水平測試和更加細致的職業能力測試。


    統一水平測試是檢測綜合素質,德智體美勞這些,以及一個正常成年人該有的各方各麵的學識水平,就跟後世的高中結業證書差不多。


    職業能力測試就跟後世的職業能力證書差不多,能夠通過職業能力測試就說明了當事人對該職業的專業水平足夠了。


    至於上麵提到的學院,更多的像是從小學到大學一體的綜合學院,拿到這些綜合學院畢業證的人,就相當於同時拿到了統一水平測試合格證以及自己所學習的專業技能的職業能力測試合格證,可以參加對應方麵崗位的公考了。


    蘇宜的改革雖然一開始讓大家都不太適應,但她積威甚重,就算滿朝大臣都心有異議,沒有一個人敢提出來。


    更何況改革之後的朝堂也有很多文職崗位,這些崗位與如今的讀書人還算適配,也不算是絕了那些寒窗苦讀多年的讀書人的路了。


    所以這樣的改革也順利的推行下去了。


    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朝野上下還有普通民眾也發覺到了崗位細分職責和專人專事的好處,朝堂辦事效率提升了不止一點半點,普通民眾的生活也更加便捷了。


    除了這些體製和教育上的改革之外,蘇宜其他方麵也進行了不少改革,比如稅收還有國民福利措施。


    以前的稅收更多的是征收農業稅,但蘇宜直接將農業稅砍掉了,大明現在糧食充足,國家糧倉裏積攢著很多糧食,根本就不需要那麽多的農業稅。


    取而代之的是商業稅,商業萌芽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如今大明富裕起來了,這些商戶們賺的錢也更多了,那不就得交稅了!


    反正如今國家不缺糧食,不需要讓百姓上交糧食,至於稅收的銀子,每年從百姓那裏征收的農業稅怎麽可能比得上這些商人交的稅呢?


    蘇宜和大臣們仔仔細細的算了一筆賬,取消農業稅,征收商業稅的政策就順利的實施了下去。


    除了農業稅和商業稅之外,蘇宜還另外增設了其他的一些稅務,比如遺產繼承稅等,慢慢的,大家也都習慣了這些全新的稅務。


    然後就是福利政策了,大明有錢有人還有物,但不管什麽時候都免不了遺棄孩子,或者天災人禍導致家破人亡的事情發生,對於遺棄孩子的行為,大明有相關法律對遺棄行為實行了嚴厲的懲罰,卻還是屢禁不止。


    蘇宜全國各地都開辦了福利院,用於收養這些孤兒或者半孤兒,對於那些家裏實在養不起的孩子,福利院也會收,但是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隻需要根據法律規定,給生生父母一筆生育費之後,就不需要履行贍養職責了。


    福利院裏的其他孩子也都是如此,哪怕後麵被家裏人找到了,也同樣是如此,那如果不是故意丟棄孩子,而且出現了意外狀況的話,這個就需要看具體情況了。


    反正法律上是不支持福利院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對找上門來的父母親人履行贍養義務的,這些孩子是福利院長大的,就算要贍養也應該贍養福利院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才對。


    蘇宜上個世界看多了不少在孩子沒有養活自己能力,之前不見蹤影的父母長輩,等到孩子長大成人,有了能力之後就冒出來讓孩子贍養的無良父母。


    所以特別規定了這一點,另外也對於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有法律保護,如果父母沒有做到撫養孩子的話,經過確認,孩子長大之後也不需要贍養老人。


    其實蘇宜是很想增加一個父母合格考試的,想要當父母,就必須通過這個考試,但實行難度太大,而且她也沒時間死磕在這上麵,還有很多東西要忙呢。


    除了福利院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的福利政策,比如為期30年的生孩子獎勵政策,是為了鼓勵大家多生孩子,畢竟如今糧食產量上來了,已經解決了饑荒問題。


    再加上自家的地盤又擴大了很多,有很多需要建設的地方,各方各麵都需要人,人口嚴重不足。


    另外還有上學補貼,養老補貼等福利政策,涵蓋了從出生開始到死去時的各方各麵。


    這政策在最開始實行的時候都受到過阻礙,但是蘇宜對此十分的堅決,就算有人想在其中動手腳或者反對蘇宜的統治,但所有人都知道,蘇宜能夠把植物當做耳目,他們私底下的行為根本就瞞不住她。


    另外蘇宜的神力越發的強大,甚至能夠一瞬間籠罩整座大山,心懷不軌的人們也怕啊,就這種情況,哪怕有人想反,恐怕都不需要蘇宜這邊派兵,她一人就能夠解決問題了。


    也正是在蘇宜的武力震懾下,她頒發的各種政策都完美的實行了下去,所以大明的情況才會在這十年之內發生了如此巨大的改變,已經有了現代社會的模樣了。


    對於自己打下的江山發生的這些變化,蘇宜十分滿意,並且還在不斷的努力。


    其實她也不是沒想過改了封建帝製,但文明進程還沒發展到這個地步,揠苗助長可做不得。


    另一方麵也是爛柿子不允許,所以這裏就不多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炮灰她努力上進不摻和劇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折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折晚並收藏快穿:炮灰她努力上進不摻和劇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