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那邊對於蘇宜的行為簡直可以說是恨的牙癢癢,卻沒什麽辦法,但吃到它嘴裏的肉又怎麽可能會願意主動吐出來呢,所以雙方當然起了衝突了。


    不過因為蘇宜這邊的武器更加先進,再加上一些現代化的人練兵方式,沙俄被打的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低頭認輸,並且反過來簽訂了割讓國土的條約。


    雖然沙俄與大明相連的國土並不富饒,但那好歹也是土地,而且蘇宜也培育出了能夠在寒冷的凍土當中生長的糧食和其他植物,以及能夠自主發熱,或者是保溫效果特別好的神奇植物。


    那這片原本不適宜居住的土地就變得可以讓人居住了。


    聽著底下大臣們感歎那些植物神奇的聲音,蘇宜自己也覺得很是神奇,之前的幾個世界當中,她本人雖然沒有懈怠過修煉異能,但是礙於各個世界的不同,還有自己的身份限製,她從來都沒有像這個世界一樣隨意發展自己的腦洞,從各個方麵開發異能的作用。


    不過就算新得到的土地可以住人了,也還是需要開荒的,而且因為氣候寒冷的原因,開荒的難度比較大,所以這就需要用到我們萬能的小矮人了。


    蘇宜大手一揮原本還在腳盆島上開荒的腳盆雞人就全都被帶到了黑龍江外那塊被賠償給大明的土地去了。


    正好這塊土地東麵鄰海,最邊上的小島還和腳盆島相鄰,要人過去也方便的很,想來這些人也能夠適應那裏的氣候吧!蘇宜想想就覺得滿意極了。


    底下的大臣們雖然不明白女帝為什麽對腳盆雞人有那麽大的惡意,但好歹不需要大明百姓去辛辛苦苦的開荒了,自然也沒人提出其他意見。


    打服了沙俄之後,這個來自遠東的國家就再次在西方世界出了名,有些遠見的人都發覺了,這個原本已經漸漸落寞腐朽的東方古國好像突然就重新煥發了生機,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國。


    於是這個時候,某些有點蠢蠢欲動的國家又再次安分了下來。


    拿迴了屬於自家的領土然後又,反向奪得了一片土地之後,蘇宜就暫時沒有繼續對外出兵了,畢竟從她起兵奪得天下到從沙俄那邊拿迴土地,期間已經連續征戰了四年多了,雖然中間也有休養生息,但還是不夠。


    而且在蘇宜看來國內的基礎設施還是太差了,如今邊防已經安穩了,也該大力發展國內的各方各麵了。


    首先是水泥這個大殺器, 蘇宜拿出水泥方子之後,就開始大力推廣水泥路,還有各種水泥建築。


    至於修路的人選嘛,當然還是那群腳盆雞了,哪裏有用就往哪裏搬,實在是好用極了。


    來自後世的蘇宜手裏還有更多的方子。


    經過了十年的和平發展,國內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寬敞平整的水泥路取代了原本的青石板路就連泥土飛揚的官道也變成了水泥路,道路兩旁都挖了排水性能良好的下水道,每隔一段路還有垃圾桶以及公共廁所。


    整個街道幹淨整潔的就像來到了現代社會一樣。


    路兩旁的房子也開始出現水泥樓房了,而且,大部分的窗戶紙都已經被換成了無色透明平整的玻璃窗,既牢固又擋風,而且還能讓室內變得更加明亮。


    除了這些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的變化之外,周圍行走的行人,路上來往的馬車,都能看出來他們格外精神的麵貌,哪怕是拉車的馬都膘肥體壯的。


    除了用馬拉的車還有自行車以及三輪車之外,路上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車子,不需要人力或者馬力驅動,自己就能往前行走。


    那是蘇宜拿出來蒸汽機原理後,引導匠人們製作出來的蒸汽機車。


    總之在蘇宜的影響之下,國內仿佛一瞬間來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代,讓那些從西方過來淘金的外國人們看得目不暇接,驚訝極了,心中對於這個遙遠的東方古國也更加敬畏了。


    這些來自於歐洲國家的外國人當中除了純粹的淘金客之外,還有想要在遠東這片地區傳播上帝光輝的傳教士,以及被歐洲國家派過來刺探大明情況的人。


    這些人從剛進港口的時候就一路被震驚著,龐大的港口吞吐著龐大而又先進的船隻,襯得他們乘坐的大船跟個小不點兒似的,沒有絲毫震懾力。


    使得這些外國人當中一些心裏有別的想法的人,心中高昂的氣焰立刻就被打壓了下去。


    從港口上岸之後,這些人踏在平整寬敞,幹淨整潔的水泥路上,忍不住迴想到了自家狹窄,凹凸不平的街道,還有街道上隨處可見的髒物,以及隨時可能從天而降的五穀輪迴之物。


    “果然不愧是大明啊!”說話的是一位純粹過來淘金的外國人。


    這些年,蘇宜雖然沒有對外用兵,但是大明也開了海禁,並且駕駛著格外先進的船隻,重新活躍在了海洋之上,再次在歐洲國家麵前樹立起了大國威嚴。


    其他另有心思的人卻越看著大明如今的情況越覺得心中絕望。


    蘇宜當然知道這群外國人遠渡重洋來到大明的事情了,但她並不在意,畢竟他自信自己的國家如今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發達國家,沒有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同樣沒有之一。


    十年的時間,足夠讓科技產品深入到各家各戶,因為這些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器械出現,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讓工匠的地位上升了許多。


    希望大家的認知都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蘇宜上台之後,卻更加注重那些能夠幹實事,對生活的各方各麵有幫助的人。


    她先是創辦了格物院,收納了各種技術性人才,接著又創辦了格物院附屬的學院求真學院。


    等到培養出了不少人才之後,蘇宜就開始對朝堂上下進行大改革了。


    首先就是科舉考試,以往的科舉隻分為文舉和武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炮灰她努力上進不摻和劇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折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折晚並收藏快穿:炮灰她努力上進不摻和劇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