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著便笑:「你若不來,我一個人上路,恐怕就十分寂寞了,兩個人走,正好說說話。」
施嫿笑笑:「承蒙老先生不嫌棄。」
陳老大夫拿著抓好的藥,向店鋪門口走去,那裏的牆邊,正站著一個小女孩,她見了老大夫,眼中流露出欣喜和依戀來,然而見到他身邊的施嫿,便又有些猶豫了,停住腳步,怯生生地望過來。
陳老大夫招了招手,喚她:「英子,來,把藥拿迴去,爺爺教你熬過一迴,可記住了?」
那名叫英子的女孩兒點點頭,又看了施嫿一眼,才慢慢地走過來,接過陳老大夫遞給她的藥,小聲問道:「陳爺爺,您要走了嗎?」
陳老大夫慈藹地摸了摸她的發頂,笑道:「是啊,陳爺爺要去給別人治病了,你要好好照顧娘親,知道了麽?」
女孩兒一下子叫住了下唇,清亮的大眼睛裏有淚花閃動,她撇著嘴,硬是忍住了哭泣的衝動,點點頭:「嗯,我會的!」
揮別女孩兒,陳老大夫便帶著施嫿離開了邱縣,路上一邊走,一邊解釋道:「方才那個女娃娃,就是那個病人的女兒,家裏沒別的人了,娘倆相依為命,我看了實在是不忍心……」
他說著,長歎了一口氣,施嫿認真地聽著,輕聲道:「陳老先生宅心仁厚,日後必有好報。」
陳老大夫歎著氣,搖了搖頭,道:「走吧,路上要麻煩你一個年輕人陪著老頭子我消磨時間了。」
施嫿不禁一笑:「哪裏,還要請陳老多多關照才是。」
兩人走了半日的時間,便出了邱縣的範圍,一路上,陳老和施嫿說話,他去過很多地方,也見過很多事情,有些什麽奇特的風土人情,或者奇人異事,都說給施嫿聽,頗是有趣。
施嫿聽得十分有意思,有時候兩人也討論醫理,不知不覺,時間過得很快,到了傍晚,路過一家村莊時,便找個人家投宿,第二日再次啟程。
四月十九日,京師。
會試已經放榜了,有人歡喜有人愁,卻說晏府,晏商枝正與謝翎幾人坐在書齋中,楊曄手裏捏著幾張帖子,慢慢地念叨:「同鄉會,論詩會,同年會……啊,這裏還有這一張,西苑雅集會,嘖嘖,這都是托了慎之的福啊。」
謝翎卻望他一眼,道:「師兄想多了,這種帖子,想必他們寫了許多,怕是那杏榜上的三百名中舉的貢士都發了個遍。」
晏商枝也笑:「你想去?」
楊曄摸了摸下巴,道:「去喝喝酒也不錯啊。」
謝翎道:「喝酒倒是其次,宴席中要做文章,吟詩寫對子——」
「罷了罷了,」沒等他說完,楊曄便一臉愁苦地擺手道:「我現在聽見要做文章就覺得頭痛得很,還是不去了。」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一個中年人聲音道:「去哪兒?」
「爹。」晏商枝站了起來。
「晏伯父。」謝翎與楊曄三人也都站起身。
進來的人正是晏父,他衝幾人點點頭,道:「還在溫書呢?」
他的目光落在了楊曄手中,楊曄不免有些尷尬,晏商枝答道:「沒有,我們幾人在閑聊。」
晏父嗯了一聲,又問道:「有同榜給你們遞帖子了?」
「是,」晏商枝指了指楊曄,答道:「好厚一疊呢。」
可不是好厚一疊?都是四人份的,五六個宴會,加起來就足足有二三十張帖子,晏父見了,便道:「如今殿試在即,這些宴還是先不要去為好,益處不大。」
晏商枝道:「爹說的是,我們幾個也正是這樣想的。」
晏父想了想,道:「不過座師還是要拜的,這樣,你們先做一篇對策,隻寫個開頭,明日去拜訪座師。」
這是要他們去送卷頭了,晏商枝幾人對視一眼,紛紛應答下來。
所謂送卷頭,是士子們之間一個不成文的習俗,每次在殿試前,士子們都會去打聽一下殿試的讀卷大臣都有誰,然後自己揣摩著寫一篇對策的開頭,大約三十餘行,找個門路送給那位大臣看,謂之「送卷頭」。
雖然殿試的題目不為人知,但是還是有許多相通之處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讓讀卷大臣認下這名士子的筆跡,因為殿試雖然糊名,卻並不易書,一旦士子入了讀卷大臣的眼,有心提拔,那麽他便會在讀卷時甄別出來,在皇帝麵前舉薦這名士子。
晏父這樣說,顯然他已知道了讀卷大臣是哪些人了。
第二日一早,兩輛馬車便在晏府門外等候著,不多時,一行人便從大門出來,打頭的正是晏父,他身邊跟著晏商枝以及謝翎四人,晏父叮囑道:「我這次帶你們去的,乃是元閣老的府上,他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內閣閣員,此次會試的正主考官就是他,所以他也是你們的老師,你們若見了他,必要恭謹仔細,執弟子禮,明白了嗎?」
晏父當了十幾年的官,說話時總是不疾不徐,十分沉穩,晏商枝幾人都點點頭,答應下來。
一行人分別上了馬車,往元府的方向駛過去。
等到了元府,入目便是四個巨大的紅燈籠,晏父領著晏商枝和謝翎等人上前,向那門房道:「我昨日遞了帖子。」
那門房自然認得他,忙笑道:「原來是晏大人,快請進,閣老在等著您呢。」
晏父點點頭,那門房便引著他們一行人進去了,元府並不大,謝翎打量著,就與晏府不相上下,其程度甚至比不上蘇陽城的蘇府。
施嫿笑笑:「承蒙老先生不嫌棄。」
陳老大夫拿著抓好的藥,向店鋪門口走去,那裏的牆邊,正站著一個小女孩,她見了老大夫,眼中流露出欣喜和依戀來,然而見到他身邊的施嫿,便又有些猶豫了,停住腳步,怯生生地望過來。
陳老大夫招了招手,喚她:「英子,來,把藥拿迴去,爺爺教你熬過一迴,可記住了?」
那名叫英子的女孩兒點點頭,又看了施嫿一眼,才慢慢地走過來,接過陳老大夫遞給她的藥,小聲問道:「陳爺爺,您要走了嗎?」
陳老大夫慈藹地摸了摸她的發頂,笑道:「是啊,陳爺爺要去給別人治病了,你要好好照顧娘親,知道了麽?」
女孩兒一下子叫住了下唇,清亮的大眼睛裏有淚花閃動,她撇著嘴,硬是忍住了哭泣的衝動,點點頭:「嗯,我會的!」
揮別女孩兒,陳老大夫便帶著施嫿離開了邱縣,路上一邊走,一邊解釋道:「方才那個女娃娃,就是那個病人的女兒,家裏沒別的人了,娘倆相依為命,我看了實在是不忍心……」
他說著,長歎了一口氣,施嫿認真地聽著,輕聲道:「陳老先生宅心仁厚,日後必有好報。」
陳老大夫歎著氣,搖了搖頭,道:「走吧,路上要麻煩你一個年輕人陪著老頭子我消磨時間了。」
施嫿不禁一笑:「哪裏,還要請陳老多多關照才是。」
兩人走了半日的時間,便出了邱縣的範圍,一路上,陳老和施嫿說話,他去過很多地方,也見過很多事情,有些什麽奇特的風土人情,或者奇人異事,都說給施嫿聽,頗是有趣。
施嫿聽得十分有意思,有時候兩人也討論醫理,不知不覺,時間過得很快,到了傍晚,路過一家村莊時,便找個人家投宿,第二日再次啟程。
四月十九日,京師。
會試已經放榜了,有人歡喜有人愁,卻說晏府,晏商枝正與謝翎幾人坐在書齋中,楊曄手裏捏著幾張帖子,慢慢地念叨:「同鄉會,論詩會,同年會……啊,這裏還有這一張,西苑雅集會,嘖嘖,這都是托了慎之的福啊。」
謝翎卻望他一眼,道:「師兄想多了,這種帖子,想必他們寫了許多,怕是那杏榜上的三百名中舉的貢士都發了個遍。」
晏商枝也笑:「你想去?」
楊曄摸了摸下巴,道:「去喝喝酒也不錯啊。」
謝翎道:「喝酒倒是其次,宴席中要做文章,吟詩寫對子——」
「罷了罷了,」沒等他說完,楊曄便一臉愁苦地擺手道:「我現在聽見要做文章就覺得頭痛得很,還是不去了。」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一個中年人聲音道:「去哪兒?」
「爹。」晏商枝站了起來。
「晏伯父。」謝翎與楊曄三人也都站起身。
進來的人正是晏父,他衝幾人點點頭,道:「還在溫書呢?」
他的目光落在了楊曄手中,楊曄不免有些尷尬,晏商枝答道:「沒有,我們幾人在閑聊。」
晏父嗯了一聲,又問道:「有同榜給你們遞帖子了?」
「是,」晏商枝指了指楊曄,答道:「好厚一疊呢。」
可不是好厚一疊?都是四人份的,五六個宴會,加起來就足足有二三十張帖子,晏父見了,便道:「如今殿試在即,這些宴還是先不要去為好,益處不大。」
晏商枝道:「爹說的是,我們幾個也正是這樣想的。」
晏父想了想,道:「不過座師還是要拜的,這樣,你們先做一篇對策,隻寫個開頭,明日去拜訪座師。」
這是要他們去送卷頭了,晏商枝幾人對視一眼,紛紛應答下來。
所謂送卷頭,是士子們之間一個不成文的習俗,每次在殿試前,士子們都會去打聽一下殿試的讀卷大臣都有誰,然後自己揣摩著寫一篇對策的開頭,大約三十餘行,找個門路送給那位大臣看,謂之「送卷頭」。
雖然殿試的題目不為人知,但是還是有許多相通之處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讓讀卷大臣認下這名士子的筆跡,因為殿試雖然糊名,卻並不易書,一旦士子入了讀卷大臣的眼,有心提拔,那麽他便會在讀卷時甄別出來,在皇帝麵前舉薦這名士子。
晏父這樣說,顯然他已知道了讀卷大臣是哪些人了。
第二日一早,兩輛馬車便在晏府門外等候著,不多時,一行人便從大門出來,打頭的正是晏父,他身邊跟著晏商枝以及謝翎四人,晏父叮囑道:「我這次帶你們去的,乃是元閣老的府上,他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內閣閣員,此次會試的正主考官就是他,所以他也是你們的老師,你們若見了他,必要恭謹仔細,執弟子禮,明白了嗎?」
晏父當了十幾年的官,說話時總是不疾不徐,十分沉穩,晏商枝幾人都點點頭,答應下來。
一行人分別上了馬車,往元府的方向駛過去。
等到了元府,入目便是四個巨大的紅燈籠,晏父領著晏商枝和謝翎等人上前,向那門房道:「我昨日遞了帖子。」
那門房自然認得他,忙笑道:「原來是晏大人,快請進,閣老在等著您呢。」
晏父點點頭,那門房便引著他們一行人進去了,元府並不大,謝翎打量著,就與晏府不相上下,其程度甚至比不上蘇陽城的蘇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