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陽說道“臣會盡快讓魚兒上鉤。”
皇上說“注意別讓老匹夫察覺出來不對,他機敏的很,這次務必一網打盡,朕不想再看到他的那張老臉。”
“是,臣告退”陶明陽說完退出禦書房。
中午在飯堂吃著飯,陶明陽宣布錦衣衛要建被服廠的事,選了帽氈胡同七戶做作坊,由匠器局的宋百戶管事。
張茂看著陶明陽走後,笑著說“恭喜宋百戶,拙荊也想去被服廠做活,可否先給記個名字。”
“還有某的娘子也想去做活,也請宋百戶記個名”吳書同也趕緊說道。
“還有我家婆娘,宋百戶也給我家婆娘記個名”一時間飯堂成了報名現場。
胡靈兒趕緊把饅頭塞進嘴裏離開飯堂。
跟著師父去診室,老王大夫說“你說你一個副千戶不在自己的公事房辦公,天天來診室做甚。”
“這不是診室有師父您在嗎?再者檔案室冷的都坐不住人,我迴去也是亂竄”胡靈兒癱坐在椅子上說。
老王大夫問她“被服廠交由宋百戶管事,你不會不高興吧!”
胡靈兒說“師父你太小看我了,徒兒現在的這個職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可不願多管閑事。”
“給你本醫書看,學些藥性、藥理,別出去一問三不知,給為師丟人”老王大夫說著遞給她一卷布袋。
胡靈兒接過手中一沉,解開布袋裏麵是一卷竹簡,看的出這竹簡保存的非常好。
她捧著竹簡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展開看了半晌後說“師父,這些字我都不認識,您讓我學啥。”
“正因為不認識才要你學”老王大夫說“這是為師祖上傳下來的醫書,上麵的字是大篆,這醫書為師都沒舍得讓福雙見,你可別辜負了為師的好意。”
胡靈兒說“師父,即是家傳醫書,您可認得這竹簡上的字。”
老王大夫很誠實的搖搖頭說“為師也不認得,所以才要你去學。”
“師父,我比著寫幾個字,找人幫著看看是何字”胡靈兒拿起筆看著竹簡上的字,一筆一劃的寫下來。
老王大夫見她寫完立馬收起竹簡裝好,給她一本《傷寒雜病論》讓她看。
散衙時老王大夫還不忘囑咐她,讓她盡快找人問問是什麽字。
胡靈兒答應後去正南坊,邊走邊想去哪兒請教,自己認識的文化人隻有國子監祭酒許秩,這時候也不能去問。
去鋪子裏見周興與何盛正收拾著衛生。
何盛停下手裏的活計說“姑娘來了。”
“今個兒收了多少野味”胡靈兒問。
周興拿出本子說“迴姑娘話,野兔二十一隻,野雞十五隻,獾一隻還有野豬肉一百五十斤,這些都是朱管事定的價。”
胡靈兒問“都賣完了嗎?”
周興說“還剩下了一塊野豬肉。”
“周興你過秤記賬,我帶走,葛平安以後再送來獵物就留下”胡靈兒吩咐道。
提著野豬肉去找張巧兒。
張巧兒接到丫鬟的傳話時,不明白胡靈兒為何來找她。
等她急匆匆的來到偏廳,就見胡靈兒正在跟她娘說笑。
“胡靈兒,你來找我何事”張巧兒微喘著氣問。
張夫人喝道“巧兒,你的禮數呢?”
張巧兒乖乖站好行禮道“給大人請安。”
胡靈兒站起來說“巧兒,咱們不必如此,我冒昧上門,是有幾個字不認識,想請教令尊張大人。”
“什麽字”張巧兒問。
胡靈兒拿出紙遞給張巧兒,她接過打開看了一眼說“這是篆書啊!娘你看看。”
張夫人接過紙看著說“是篆書,胡大人這是從哪裏抄寫下來的。”
“是從我師父那裏抄寫的,上麵的字我都不認識,隻好寫下來請高人教我”胡靈兒答道。
張夫人笑著說“實不相瞞,我家官人也不認得這篆書,他雖然在翰林院供職,但他的學問並不在這兒,他對古玩鑒別很是精通。不過我知道有個人懂篆書,巧兒你去請你二姨過來,讓她看看這是什麽字。”
張巧兒答應一聲出了偏廳。
張夫人笑著說“胡大人,老婦前些日子見到袁娘子,她搬到正南坊單獨過活。”
“我自袁澤林抓走後,還未見過她”胡靈兒說“想必袁娘子現在過的很是舒心。”
“袁娘子縱有千般不是,你一個晚輩也不可在背後議論”話落,張巧兒與王清婉進來。
胡靈兒站起來拱手道“王娘子教訓的是。”
“清婉,你錯怪了胡大人,是我先提的話題”張夫人說“我覺得袁娘子與王大夫的和離,不像是袁娘子講的都是王大夫的錯,所以好奇想問他倆究竟因何事和離。”
胡靈兒笑笑說“這事夫人若想知道,我倒可以講講,請問王娘子,這幾個字您認得是何字嗎?”
王清婉接過紙看著說“黃帝八十一難經秦越人。”
“什麽意思”胡靈兒眨巴著眼問。
王娘子說“這是一本醫書名叫《黃帝八十一難經》,你在學醫。”
胡靈兒歎著氣說“那是我師父的醫書,上麵寫的都是大篆,這樣認字得何時才能認完。”
張巧兒說“你拿醫書來讓我二姨幫你寫下來。”
“不行啊!那卷書我師父寶貝著呢?我迴去與師父商量後,再來請教王娘子”胡靈兒說“夫人的問題,我倒可以講講我知道的經過。”
胡靈兒就把老王大夫與袁澤敏之間和離的事講了一遍。
“你站在你師父一方,自然會把過錯推在袁娘子身上”王清婉聽完說道。
胡靈兒說“王娘子,我師父與袁娘子的過往,我做為晚輩隻不過轉述師父的原話。您同情袁娘子的遭遇,但也要分辨是非對錯才是。不過我還是要講一句,我師父在迴鄉途中所遇之人,是鎮撫司衙門的上官,再者鎮撫司衙門也不是那麽好進的,家世不清白根本就沒資格進入錦衣衛,更別提進入鎮撫司。”
“清婉你這麽說有失公允”張夫人說“你平時引以為傲的冷靜、自持呢?”
胡靈兒與張巧兒在張夫人說王清婉時,倆人已經退出偏廳。
張巧兒說“胡大人對不住,我二姨平時不這樣講話,現在這樣肯定是被那個姓賈的人傷到了。”
“沒事,天不早了我先告辭,以後有空咱們再聊”胡靈兒離開張家去宣南鋪子。
張夫人在倆人退出後又說“我知道當年的婚事委屈了你,可你不能對人家姑娘說這種話。”
“我看不慣隻要是和離都是女人的錯”王清婉辯解道。
“姨姐又聽誰私下嚼舌根了”隨著話聲走進來一位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他有一雙深邃的眼睛,臉龐上刻著歲月的痕跡,流露出一種沉穩與內斂。
張夫人歎著氣把胡靈兒來訪的事講述給自家官人聽。
張易新聽後說“這個胡副千戶講的事我也略知一二,王金升孩子的事是真的,姨姐你這事上錯怪人家姑娘了。”
王清婉一愣說“這世間還有如此心狠的母親。”
“這事咱們幾人知道就行,萬不可外傳”張易新說“這個胡副千戶提出兩個建議,聖上私下對她讚不絕口。”
胡靈兒來鋪子時,朱娘子正算著賬,見她進來連忙站起來問“姑娘可曾用過飯。”
“我迴家後再吃飯,唐海玲母女的事,你如何看”胡靈兒問。
朱娘子說“姑娘,你以後身邊也要跟個跑腿的小丫頭,以後有吩咐可讓小丫頭傳信。”
胡靈兒想想說“唐海玲若是願意,就與她簽下賣身契。”
“姑娘,奴婢願意”唐海玲拉著孩子從後門進來說“大妮七歲,小妮四歲,求姑娘給她倆賜個名。”
胡靈兒說“就叫唐連翹、唐半夏吧!以後由朱管事調教。”
唐海玲拉著倆孩子跪下磕了三個頭,不斷的說“謝姑娘賜名。”
胡靈兒從包裏拿出圖樣給朱娘子,讓她安排人做。
到家後屋裏冰涼,胡靈兒點著爐子,自己去廚房拿了一把幹麵條,煮了碗清湯麵。
“姑娘”隔壁傳來趙乙的聲音。
胡靈兒出去問“何事。”
趙乙從牆頭冒出腦袋說“郎君有事暫時離開,讓小人告訴姑娘一聲。”
胡靈兒嘟囔道“你家郎君離開告訴我做甚,我又不是他的家人,多此一舉。”
“姑娘,可是有話讓小人講與郎君聽”趙乙問。
胡靈兒說“沒有,我是說謝謝你家郎君還惦記著我,不早了都歇著吧!”
一大早就見柱國公站在衙門口,胡靈兒上前行禮問道“國公爺,您怎麽在這兒站著呢?”
鄧泰說“胡副千戶,你要怎樣才做樣品。”
胡靈兒見吳書同在簽名,喊了聲“有勞吳總旗給某寫上名字,”才迴答鄧泰的問話“不是下官不肯做,實在是沒有皇命下官不敢做。不瞞國公爺,圖樣下官都已完成,現在交由陶鎮撫使保管,您若用隻管去找鎮撫使拿圖樣便是。”
鄧泰說“來來來,你與本部堂一起去找陶明陽,免得他不承認。”
胡靈兒說“是。”
跟在鄧泰後麵去找陶明陽,陶明陽一見胡靈兒就說“胡副千戶,你去練武場訓練,國公爺這兒自由本官接待。”
胡靈兒聽了行禮後去練武場,開始講解最後兩個動作要領。
她在邊上看著他們練習,忽然聽見梁謹言說“胡副千戶,梁某想和你切磋一下,試試這拚刺刀有多厲害,不知胡副千戶可敢應戰。”
“梁千戶,你一個大老爺們跟女子比試,不論輸贏傳出去可是很丟人呐!”胡靈兒不想比試,推脫說道。
梁謹言說“在我眼裏從沒有男女之分,隻要你拿著兵器,要麽是友,要麽是敵,爽快些比試還是不比試。”
胡靈兒搖搖頭說“不比試,我是朋友。”
梁謹言說道“可某沒覺得你是朋友,所以這仗必須打。”
說完扔下木槍,朝胡靈兒撲過來。
胡靈兒後退躲開梁謹言的拳頭,緊接著又一拳來到胡靈兒的麵前,她被迫應戰。
眾人就見兩個身影你來我往的交錯著,他們的動作快如閃電,每一次攻擊都像在拚命。就見胡靈兒一記重拳直擊梁謹言的腹部,疼得他一彎腰。
胡靈兒趁勢收手道“多謝梁千戶承讓。”
梁謹言神色複雜的看著她說“你這是什麽功夫,可不可以教給弟兄們。”
胡靈兒說“這是我保命的功夫不教。”
“我發現你的功夫非常適合軍人使用,你為何不教”梁謹言問。
胡靈兒說“我為何要教,我會的難道都要教給你們不成,這套拚刺刀的動作在戰場上更加適用。”
說完,連頭也不迴的去診室找老王大夫。
“師父,那幾個字是黃帝八十一難經秦越人”胡靈兒對老王大夫說。
老王大夫放下手裏的書問“你問的誰,此人可靠嗎?”
胡靈兒把經過對師父講後說道“可靠不可靠我不知道,您若是願意,可拿著竹簡讓王娘子給您念幾句聽聽。”
老王大夫點點頭說“我知道了,此事不急。”
“胡副千戶可在診室”外麵傳來宋百戶的聲音。
胡靈兒拉開門問“宋百戶有事。”
“某請胡副千戶去帽氈胡同走一趟,看看還需要添置何物件”宋百戶笑著說。
胡靈兒答應著披上鬥篷,跟隨宋百戶前往帽氈胡同。
倆人來到帽氈胡同,裏麵有不少婦人在灑掃屋院。屋內的木案子、條凳都是按照胡靈兒畫的圖樣做的,牆腳有布匹、棉花。
宋百戶問“胡副千戶覺得如何。”
胡靈兒笑著說“記工、檢查縫製質量、工具發出的數目、睡袋所需棉花,還有布匹上必須要有的標記,這些有人做嗎?”
宋百戶說“某已經指了幾個管事,開工後若是幹不好再換人。”
胡靈兒“宋百戶既然已經安排妥當,那就沒什麽事了。”
倆人出來後,見張茂與吳書同結伴而來。
胡靈兒笑著問“你倆怎麽到這兒來了。”
“咱們來看看是個啥樣的廠”吳書同說道“順便看看我家娘子幹啥。”
宋百戶笑嘻嘻的說“你倆進去吧!都在灑掃院子。”
張茂問“你們這是要迴衙門嗎?”
皇上說“注意別讓老匹夫察覺出來不對,他機敏的很,這次務必一網打盡,朕不想再看到他的那張老臉。”
“是,臣告退”陶明陽說完退出禦書房。
中午在飯堂吃著飯,陶明陽宣布錦衣衛要建被服廠的事,選了帽氈胡同七戶做作坊,由匠器局的宋百戶管事。
張茂看著陶明陽走後,笑著說“恭喜宋百戶,拙荊也想去被服廠做活,可否先給記個名字。”
“還有某的娘子也想去做活,也請宋百戶記個名”吳書同也趕緊說道。
“還有我家婆娘,宋百戶也給我家婆娘記個名”一時間飯堂成了報名現場。
胡靈兒趕緊把饅頭塞進嘴裏離開飯堂。
跟著師父去診室,老王大夫說“你說你一個副千戶不在自己的公事房辦公,天天來診室做甚。”
“這不是診室有師父您在嗎?再者檔案室冷的都坐不住人,我迴去也是亂竄”胡靈兒癱坐在椅子上說。
老王大夫問她“被服廠交由宋百戶管事,你不會不高興吧!”
胡靈兒說“師父你太小看我了,徒兒現在的這個職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可不願多管閑事。”
“給你本醫書看,學些藥性、藥理,別出去一問三不知,給為師丟人”老王大夫說著遞給她一卷布袋。
胡靈兒接過手中一沉,解開布袋裏麵是一卷竹簡,看的出這竹簡保存的非常好。
她捧著竹簡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展開看了半晌後說“師父,這些字我都不認識,您讓我學啥。”
“正因為不認識才要你學”老王大夫說“這是為師祖上傳下來的醫書,上麵的字是大篆,這醫書為師都沒舍得讓福雙見,你可別辜負了為師的好意。”
胡靈兒說“師父,即是家傳醫書,您可認得這竹簡上的字。”
老王大夫很誠實的搖搖頭說“為師也不認得,所以才要你去學。”
“師父,我比著寫幾個字,找人幫著看看是何字”胡靈兒拿起筆看著竹簡上的字,一筆一劃的寫下來。
老王大夫見她寫完立馬收起竹簡裝好,給她一本《傷寒雜病論》讓她看。
散衙時老王大夫還不忘囑咐她,讓她盡快找人問問是什麽字。
胡靈兒答應後去正南坊,邊走邊想去哪兒請教,自己認識的文化人隻有國子監祭酒許秩,這時候也不能去問。
去鋪子裏見周興與何盛正收拾著衛生。
何盛停下手裏的活計說“姑娘來了。”
“今個兒收了多少野味”胡靈兒問。
周興拿出本子說“迴姑娘話,野兔二十一隻,野雞十五隻,獾一隻還有野豬肉一百五十斤,這些都是朱管事定的價。”
胡靈兒問“都賣完了嗎?”
周興說“還剩下了一塊野豬肉。”
“周興你過秤記賬,我帶走,葛平安以後再送來獵物就留下”胡靈兒吩咐道。
提著野豬肉去找張巧兒。
張巧兒接到丫鬟的傳話時,不明白胡靈兒為何來找她。
等她急匆匆的來到偏廳,就見胡靈兒正在跟她娘說笑。
“胡靈兒,你來找我何事”張巧兒微喘著氣問。
張夫人喝道“巧兒,你的禮數呢?”
張巧兒乖乖站好行禮道“給大人請安。”
胡靈兒站起來說“巧兒,咱們不必如此,我冒昧上門,是有幾個字不認識,想請教令尊張大人。”
“什麽字”張巧兒問。
胡靈兒拿出紙遞給張巧兒,她接過打開看了一眼說“這是篆書啊!娘你看看。”
張夫人接過紙看著說“是篆書,胡大人這是從哪裏抄寫下來的。”
“是從我師父那裏抄寫的,上麵的字我都不認識,隻好寫下來請高人教我”胡靈兒答道。
張夫人笑著說“實不相瞞,我家官人也不認得這篆書,他雖然在翰林院供職,但他的學問並不在這兒,他對古玩鑒別很是精通。不過我知道有個人懂篆書,巧兒你去請你二姨過來,讓她看看這是什麽字。”
張巧兒答應一聲出了偏廳。
張夫人笑著說“胡大人,老婦前些日子見到袁娘子,她搬到正南坊單獨過活。”
“我自袁澤林抓走後,還未見過她”胡靈兒說“想必袁娘子現在過的很是舒心。”
“袁娘子縱有千般不是,你一個晚輩也不可在背後議論”話落,張巧兒與王清婉進來。
胡靈兒站起來拱手道“王娘子教訓的是。”
“清婉,你錯怪了胡大人,是我先提的話題”張夫人說“我覺得袁娘子與王大夫的和離,不像是袁娘子講的都是王大夫的錯,所以好奇想問他倆究竟因何事和離。”
胡靈兒笑笑說“這事夫人若想知道,我倒可以講講,請問王娘子,這幾個字您認得是何字嗎?”
王清婉接過紙看著說“黃帝八十一難經秦越人。”
“什麽意思”胡靈兒眨巴著眼問。
王娘子說“這是一本醫書名叫《黃帝八十一難經》,你在學醫。”
胡靈兒歎著氣說“那是我師父的醫書,上麵寫的都是大篆,這樣認字得何時才能認完。”
張巧兒說“你拿醫書來讓我二姨幫你寫下來。”
“不行啊!那卷書我師父寶貝著呢?我迴去與師父商量後,再來請教王娘子”胡靈兒說“夫人的問題,我倒可以講講我知道的經過。”
胡靈兒就把老王大夫與袁澤敏之間和離的事講了一遍。
“你站在你師父一方,自然會把過錯推在袁娘子身上”王清婉聽完說道。
胡靈兒說“王娘子,我師父與袁娘子的過往,我做為晚輩隻不過轉述師父的原話。您同情袁娘子的遭遇,但也要分辨是非對錯才是。不過我還是要講一句,我師父在迴鄉途中所遇之人,是鎮撫司衙門的上官,再者鎮撫司衙門也不是那麽好進的,家世不清白根本就沒資格進入錦衣衛,更別提進入鎮撫司。”
“清婉你這麽說有失公允”張夫人說“你平時引以為傲的冷靜、自持呢?”
胡靈兒與張巧兒在張夫人說王清婉時,倆人已經退出偏廳。
張巧兒說“胡大人對不住,我二姨平時不這樣講話,現在這樣肯定是被那個姓賈的人傷到了。”
“沒事,天不早了我先告辭,以後有空咱們再聊”胡靈兒離開張家去宣南鋪子。
張夫人在倆人退出後又說“我知道當年的婚事委屈了你,可你不能對人家姑娘說這種話。”
“我看不慣隻要是和離都是女人的錯”王清婉辯解道。
“姨姐又聽誰私下嚼舌根了”隨著話聲走進來一位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他有一雙深邃的眼睛,臉龐上刻著歲月的痕跡,流露出一種沉穩與內斂。
張夫人歎著氣把胡靈兒來訪的事講述給自家官人聽。
張易新聽後說“這個胡副千戶講的事我也略知一二,王金升孩子的事是真的,姨姐你這事上錯怪人家姑娘了。”
王清婉一愣說“這世間還有如此心狠的母親。”
“這事咱們幾人知道就行,萬不可外傳”張易新說“這個胡副千戶提出兩個建議,聖上私下對她讚不絕口。”
胡靈兒來鋪子時,朱娘子正算著賬,見她進來連忙站起來問“姑娘可曾用過飯。”
“我迴家後再吃飯,唐海玲母女的事,你如何看”胡靈兒問。
朱娘子說“姑娘,你以後身邊也要跟個跑腿的小丫頭,以後有吩咐可讓小丫頭傳信。”
胡靈兒想想說“唐海玲若是願意,就與她簽下賣身契。”
“姑娘,奴婢願意”唐海玲拉著孩子從後門進來說“大妮七歲,小妮四歲,求姑娘給她倆賜個名。”
胡靈兒說“就叫唐連翹、唐半夏吧!以後由朱管事調教。”
唐海玲拉著倆孩子跪下磕了三個頭,不斷的說“謝姑娘賜名。”
胡靈兒從包裏拿出圖樣給朱娘子,讓她安排人做。
到家後屋裏冰涼,胡靈兒點著爐子,自己去廚房拿了一把幹麵條,煮了碗清湯麵。
“姑娘”隔壁傳來趙乙的聲音。
胡靈兒出去問“何事。”
趙乙從牆頭冒出腦袋說“郎君有事暫時離開,讓小人告訴姑娘一聲。”
胡靈兒嘟囔道“你家郎君離開告訴我做甚,我又不是他的家人,多此一舉。”
“姑娘,可是有話讓小人講與郎君聽”趙乙問。
胡靈兒說“沒有,我是說謝謝你家郎君還惦記著我,不早了都歇著吧!”
一大早就見柱國公站在衙門口,胡靈兒上前行禮問道“國公爺,您怎麽在這兒站著呢?”
鄧泰說“胡副千戶,你要怎樣才做樣品。”
胡靈兒見吳書同在簽名,喊了聲“有勞吳總旗給某寫上名字,”才迴答鄧泰的問話“不是下官不肯做,實在是沒有皇命下官不敢做。不瞞國公爺,圖樣下官都已完成,現在交由陶鎮撫使保管,您若用隻管去找鎮撫使拿圖樣便是。”
鄧泰說“來來來,你與本部堂一起去找陶明陽,免得他不承認。”
胡靈兒說“是。”
跟在鄧泰後麵去找陶明陽,陶明陽一見胡靈兒就說“胡副千戶,你去練武場訓練,國公爺這兒自由本官接待。”
胡靈兒聽了行禮後去練武場,開始講解最後兩個動作要領。
她在邊上看著他們練習,忽然聽見梁謹言說“胡副千戶,梁某想和你切磋一下,試試這拚刺刀有多厲害,不知胡副千戶可敢應戰。”
“梁千戶,你一個大老爺們跟女子比試,不論輸贏傳出去可是很丟人呐!”胡靈兒不想比試,推脫說道。
梁謹言說“在我眼裏從沒有男女之分,隻要你拿著兵器,要麽是友,要麽是敵,爽快些比試還是不比試。”
胡靈兒搖搖頭說“不比試,我是朋友。”
梁謹言說道“可某沒覺得你是朋友,所以這仗必須打。”
說完扔下木槍,朝胡靈兒撲過來。
胡靈兒後退躲開梁謹言的拳頭,緊接著又一拳來到胡靈兒的麵前,她被迫應戰。
眾人就見兩個身影你來我往的交錯著,他們的動作快如閃電,每一次攻擊都像在拚命。就見胡靈兒一記重拳直擊梁謹言的腹部,疼得他一彎腰。
胡靈兒趁勢收手道“多謝梁千戶承讓。”
梁謹言神色複雜的看著她說“你這是什麽功夫,可不可以教給弟兄們。”
胡靈兒說“這是我保命的功夫不教。”
“我發現你的功夫非常適合軍人使用,你為何不教”梁謹言問。
胡靈兒說“我為何要教,我會的難道都要教給你們不成,這套拚刺刀的動作在戰場上更加適用。”
說完,連頭也不迴的去診室找老王大夫。
“師父,那幾個字是黃帝八十一難經秦越人”胡靈兒對老王大夫說。
老王大夫放下手裏的書問“你問的誰,此人可靠嗎?”
胡靈兒把經過對師父講後說道“可靠不可靠我不知道,您若是願意,可拿著竹簡讓王娘子給您念幾句聽聽。”
老王大夫點點頭說“我知道了,此事不急。”
“胡副千戶可在診室”外麵傳來宋百戶的聲音。
胡靈兒拉開門問“宋百戶有事。”
“某請胡副千戶去帽氈胡同走一趟,看看還需要添置何物件”宋百戶笑著說。
胡靈兒答應著披上鬥篷,跟隨宋百戶前往帽氈胡同。
倆人來到帽氈胡同,裏麵有不少婦人在灑掃屋院。屋內的木案子、條凳都是按照胡靈兒畫的圖樣做的,牆腳有布匹、棉花。
宋百戶問“胡副千戶覺得如何。”
胡靈兒笑著說“記工、檢查縫製質量、工具發出的數目、睡袋所需棉花,還有布匹上必須要有的標記,這些有人做嗎?”
宋百戶說“某已經指了幾個管事,開工後若是幹不好再換人。”
胡靈兒“宋百戶既然已經安排妥當,那就沒什麽事了。”
倆人出來後,見張茂與吳書同結伴而來。
胡靈兒笑著問“你倆怎麽到這兒來了。”
“咱們來看看是個啥樣的廠”吳書同說道“順便看看我家娘子幹啥。”
宋百戶笑嘻嘻的說“你倆進去吧!都在灑掃院子。”
張茂問“你們這是要迴衙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