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番薯成了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的請柬,別說趙小山自己了,就是劉氏她們也全部傻眼了。
不是說兩人是結義的兄妹麽,怎麽就這麽幾天的工夫就要變成夫妻了?
劉氏想到了什麽,一把抓住趙小山的胳膊,緊張道:“山子,楊姑娘流胎這事槐五知不知道?”
“知道,我前些日子和他說了。”
估計正因為知道了這件事,才讓槐五下定決心要求娶楊桑花,好給她一個安心。
趙小山已經沒法評論這件事了,不知該說槐五傻還是槐五傻。
反正換做是他,他絕對不會這麽做。
楊桑花不過是她萍水相逢的路人,出於好心救了她並帶她走已經算仁至義盡,為什麽一定要搭上自己的終生幸福呢?
難道就因為那個店小二姐姐白月光?
趙小山不知道槐五到底是怎麽想的,但他可以肯定,兩個人絕對不會幸福。
這天早晨,趙小山剛要出門上衙,就被寇老大找上門,急匆匆的拉著他往槐五家走。
一路走一路高聲咒罵:“槐五這個傻子,他是不是缺心眼,是不是魔怔了,這麽多年在戰場上都白上了?娶誰不好,為什麽要娶楊姑娘!他這樣,是要生生氣死我啊,山子,你腦子靈,你快幫我勸勸他。”
寇老大前段時間一直在南大營,今天得了消息急忙和上峰請了假跑迴京城。
他一向比槐五靈活,去了南大營後很快便和首領打好了關係,那首領姓宋,對他頗為賞識,話語中隱隱透露出要和他聯姻的意圖。
寇老大今年快三十了,現在還是光棍一個,對上峰伸出的橄欖枝自然接過。
他知道,以自己的條件不可能娶到嫡女,但是庶女他也可以。
隻要她出自上宋家就行,自己在朝中除了李球和趙小山外,基本無依無靠。
但李球和趙小山都是文官,對他們幫助不大,以後打拚全靠自己,既然有機會向上爬,他又為何要假清高推辭呢。
他本以為能和槐五相守互望,一起扶持著向上爬,也爭取混出個名堂來,奈何槐五這不聲不響的做了這麽大個決定。
別人不知道楊氏,他能不知道麽。
別說現在兩人身份不相配,就是以前也不配!
槐五可是黃花大男孩!
兩人急匆匆趕到槐五的宅子,卻撲了一個空,宅子的下人說槐五和軍中請了長假,然後和楊桑花兩個人收拾東西出門去了,具體去了哪裏他沒說。
寇老大氣的咬牙切齒,趙小山相信若此時槐五站在他麵前,他一定會扭下槐五的頭當球踢。
“這個混賬,定是迴城陽縣了,估摸著還想領著新婦在我妹妹墳前磕頭呢。”
趙小山轉過頭瞪大眼睛,“什麽意思?”
“哼,以為我不知道呢,我那傻妹妹雖然沒嫁給他,但他一直將我妹妹當作妻子對待,估摸著他打算娶楊桑花,又覺得對不起我妹妹,才想著去她墳頭認錯,求個心理安慰罷了。”
“這個傻子,他和這楊桑花不過認識了幾天,這幾年也沒見過麵,怎麽就突然抽風了,真是越活越迴去。”
既然連人都見不到,寇老大幹等也沒用,什麽心情都沒了,一路罵罵咧咧走了。
趙小山跟著歎了口氣也迴了家。
迴到家才發現他爹趙來福坐著馬車迴來了,正往院裏走。
趙來福自從搬到了莊子上伺候莊稼,常駐沙家浜,除非家裏有大事,否則輕易不迴家。
不知道這不年不節的怎麽突然迴來了。
趙來福明顯迴來的十分匆忙,鞋子都沒換,還是莊子裏幹活的高腰布鞋,見到趙小山進門急忙轉身奔過來,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兒子,天大的好消息,走,和爹去莊子,咱的番薯成了。”
“番薯成了?”
趙小山又驚又喜,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番薯的種子隻有幾個,這已經是第二輪種植了,因為第一輪趙來福沒掌握種植技巧也不了解植物的習性,中途死了兩個,僅剩的三個產量也不高。
等到第二輪種植又趕上天氣轉涼,趙來福頂著經濟壓力,大手一揮,將剩餘的種子都移植進了暖棚裏,經過上次失敗的經驗,這次的趙來福全力以赴,日日看守,終於有成果了。
“我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上午我拔出來一顆,你沒看到呢,一顆苗裏麵嘀裏嘟嚕的好幾個,我數了一下,大的有三個,小的還有三個,一顆苗竟然有六個果,這產量,你爹我從沒見過這麽高產的糧食。
兒子,你立大功了,這番薯一旦推廣,你就是咱大景朝的恩人,就是咱大景朝的再生父母。這能救活多少人啊。”
趙來福說到激動處,手也哆嗦了,嘴唇也顫抖了,連眼眶都紅了。
這時候劉氏也從後院出來了,看到趙來福的狀態,還以為發生了什麽事,直接撲過來,“他爹,你這是咋了?”
“花兒,咱家要發達了,你兒子又給你掙功勞了。”
劉氏不明所以,趙小山連忙解釋,“娘,我爹說番薯成了,咱們快上車去看看。”
劉氏聽罷也是一喜,也不換衣服了,急忙跟上腳步爬上馬車。
自家男人自從迴到京城就被兒子支到莊子上種莊稼,這半年時間男人付出的辛苦她比誰都清楚,為了保證番薯成功,趙來福經常一夜一夜不睡覺守著那幾株幼苗,第一次死了兩顆,趙來福上火上的差點生病,若不是還有兩顆還活著支撐著他,他一定會因為自責倒下。
到了第二次種植,趙來福更加拚命了,澆水施肥翻地從不假他人手,就算上茅房也要找自己最信任的人盯著,就怕幼苗出了什麽意外。
沒想到功夫不負有心人,這番薯終於成功了,看到男人滔滔不絕的和兒子說這番薯的產量,劉氏一顆心柔軟的一塌糊塗。
到了莊子,趙小山和趙來福劉氏直奔暖棚,看到暖棚門口嚴防死守的劉大舅,趙小山隻來得及說了一句:“辛苦了大舅。”就直接跑了進去。
第二波種的番薯一共有五棵,現在有一棵已經被拔了出來,上麵的秧子連同下麵六個通紅胖乎大小不一的番薯。
“啊,一個秧子上長了六個?”
劉氏驚唿一聲,倒抽一口涼氣。
她也是莊稼人,卻從沒見過如此高產的作物,想到這樣的東西被成功種植並大麵積推廣會產生的影響,劉氏的眼眶也濕了。
若是以前家裏有番薯,日子何至於那麽難。
她又何至於吃了這麽多苦。
與劉氏和趙來福的激動不同,趙小山的激動在於:他立功了,可以和周徹交差了。
甚至比玉米產量還高的作物,將造福全大景甚至全人類,如此大的功勞,別說五萬兩銀子的外債了,就是十萬兩二十萬兩都值得。
當天下午,趙小山將這株番薯放進錦盒裏,急匆匆的趕迴京城,向宮裏遞了牌子。
周徹正和淮安王在內的幾位大臣議事,聽到太監的通傳想都沒想便同意了。
趙小山這臭小子,無事不登三寶殿,這都快晚上了還來求見,可見是真的有急事。
幹了一天活,他已經很累了,見一見趙小山就當給自己放鬆一會了,便揮手讓幾個大臣退下。
趙小山捧著錦盒跟著太監一路進了宣明殿,正好趕上幾位大臣陸續往外走,幾人一邊走還一邊低聲討論。
最近西南地動,砸死了很多人,有一些人抓住時機趁機挑食,到處宣言這是天罰,是老天爺對皇上竊國的懲罰。
無知的民眾沒有自己的思考,別人說幾句就信了,流言快速傳播,沒多久,西南不少地方都能聽到這樣的議論。
若任由這樣的流言肆虐,必然影響陛下對西南的統治。
西南幾地的郡守也殺了幾個以儆效尤,但這事都是一傳百百傳千的,涉及麵太廣,他們實在控製不住了,便上奏到了周徹的禦前。
皇上聽聞此事倒是不憤怒,就是覺得很心煩,急忙招了幾個大臣過來議事,商討如何處理。
結果商量了一天也沒商量出來什麽結果,正煩著呢。
趙小山正低著頭走路呢,突然聽到前麵的聲音:“趙小山,你盒子裏端的是什麽?”
是淮安王的聲音。
趙小山急忙小跑,兩步竄到淮安王前請安,“給王爺請安,王爺,微臣盒子裏裝的是紅薯,我爹將紅薯種成功了,一棵秧子上結了六個紅薯呢。”
趙小山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前麵的幾個大臣自然也聽到了,一個個全都迴頭看了過來,“什麽紅薯?”
“迴盧大人,是家父種的一種高產作物,名字叫紅薯,微臣正要給陛下說這事呢。”
高產作物?什麽樣的?
幾位大臣頓時也不想迴家了,腳步調轉跟著趙小山又迴了宣明殿。
周徹見到他們又迴來了還納悶了一下,等聽趙小山說完紅薯的產量,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皇帝的威儀都不見了。
“趙小山,你說的可真?”
周徹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趙小山麵前,親自接過錦盒打開,隻見盒子裏躺著一棵已經蔫吧的秧苗,下麵的根部赫然躺著大大小小六個“紅胖子”。
“這便是你說的紅薯,真的能食用?”周徹的聲音都顫抖了。
不怪他顫抖啊,剛才趙小山已經說了,這東西好活,還不挑地,不論是沙地還是堿地都行,產量又這麽高,這簡直是神果。
這哪是糧食啊,這就是大景的救命良藥,他又如何能不激動。
幾個大臣全都湊了過來,一臉驚奇的看向錦盒,見果然六個果子,各個激動的渾身打擺左右搖晃。
“迴陛下,臣不敢有半句欺瞞,現在臣的莊子上還有四株沒拔的,陛下完全可以親自前去查驗,看看是否和這株一般高產。”
周徹唿吸重了幾分,“那還等什麽,走,隨朕出京。”
“等等,通知所有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員迅速集合,跟著朕一起去見證奇跡。”
不是說兩人是結義的兄妹麽,怎麽就這麽幾天的工夫就要變成夫妻了?
劉氏想到了什麽,一把抓住趙小山的胳膊,緊張道:“山子,楊姑娘流胎這事槐五知不知道?”
“知道,我前些日子和他說了。”
估計正因為知道了這件事,才讓槐五下定決心要求娶楊桑花,好給她一個安心。
趙小山已經沒法評論這件事了,不知該說槐五傻還是槐五傻。
反正換做是他,他絕對不會這麽做。
楊桑花不過是她萍水相逢的路人,出於好心救了她並帶她走已經算仁至義盡,為什麽一定要搭上自己的終生幸福呢?
難道就因為那個店小二姐姐白月光?
趙小山不知道槐五到底是怎麽想的,但他可以肯定,兩個人絕對不會幸福。
這天早晨,趙小山剛要出門上衙,就被寇老大找上門,急匆匆的拉著他往槐五家走。
一路走一路高聲咒罵:“槐五這個傻子,他是不是缺心眼,是不是魔怔了,這麽多年在戰場上都白上了?娶誰不好,為什麽要娶楊姑娘!他這樣,是要生生氣死我啊,山子,你腦子靈,你快幫我勸勸他。”
寇老大前段時間一直在南大營,今天得了消息急忙和上峰請了假跑迴京城。
他一向比槐五靈活,去了南大營後很快便和首領打好了關係,那首領姓宋,對他頗為賞識,話語中隱隱透露出要和他聯姻的意圖。
寇老大今年快三十了,現在還是光棍一個,對上峰伸出的橄欖枝自然接過。
他知道,以自己的條件不可能娶到嫡女,但是庶女他也可以。
隻要她出自上宋家就行,自己在朝中除了李球和趙小山外,基本無依無靠。
但李球和趙小山都是文官,對他們幫助不大,以後打拚全靠自己,既然有機會向上爬,他又為何要假清高推辭呢。
他本以為能和槐五相守互望,一起扶持著向上爬,也爭取混出個名堂來,奈何槐五這不聲不響的做了這麽大個決定。
別人不知道楊氏,他能不知道麽。
別說現在兩人身份不相配,就是以前也不配!
槐五可是黃花大男孩!
兩人急匆匆趕到槐五的宅子,卻撲了一個空,宅子的下人說槐五和軍中請了長假,然後和楊桑花兩個人收拾東西出門去了,具體去了哪裏他沒說。
寇老大氣的咬牙切齒,趙小山相信若此時槐五站在他麵前,他一定會扭下槐五的頭當球踢。
“這個混賬,定是迴城陽縣了,估摸著還想領著新婦在我妹妹墳前磕頭呢。”
趙小山轉過頭瞪大眼睛,“什麽意思?”
“哼,以為我不知道呢,我那傻妹妹雖然沒嫁給他,但他一直將我妹妹當作妻子對待,估摸著他打算娶楊桑花,又覺得對不起我妹妹,才想著去她墳頭認錯,求個心理安慰罷了。”
“這個傻子,他和這楊桑花不過認識了幾天,這幾年也沒見過麵,怎麽就突然抽風了,真是越活越迴去。”
既然連人都見不到,寇老大幹等也沒用,什麽心情都沒了,一路罵罵咧咧走了。
趙小山跟著歎了口氣也迴了家。
迴到家才發現他爹趙來福坐著馬車迴來了,正往院裏走。
趙來福自從搬到了莊子上伺候莊稼,常駐沙家浜,除非家裏有大事,否則輕易不迴家。
不知道這不年不節的怎麽突然迴來了。
趙來福明顯迴來的十分匆忙,鞋子都沒換,還是莊子裏幹活的高腰布鞋,見到趙小山進門急忙轉身奔過來,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兒子,天大的好消息,走,和爹去莊子,咱的番薯成了。”
“番薯成了?”
趙小山又驚又喜,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番薯的種子隻有幾個,這已經是第二輪種植了,因為第一輪趙來福沒掌握種植技巧也不了解植物的習性,中途死了兩個,僅剩的三個產量也不高。
等到第二輪種植又趕上天氣轉涼,趙來福頂著經濟壓力,大手一揮,將剩餘的種子都移植進了暖棚裏,經過上次失敗的經驗,這次的趙來福全力以赴,日日看守,終於有成果了。
“我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上午我拔出來一顆,你沒看到呢,一顆苗裏麵嘀裏嘟嚕的好幾個,我數了一下,大的有三個,小的還有三個,一顆苗竟然有六個果,這產量,你爹我從沒見過這麽高產的糧食。
兒子,你立大功了,這番薯一旦推廣,你就是咱大景朝的恩人,就是咱大景朝的再生父母。這能救活多少人啊。”
趙來福說到激動處,手也哆嗦了,嘴唇也顫抖了,連眼眶都紅了。
這時候劉氏也從後院出來了,看到趙來福的狀態,還以為發生了什麽事,直接撲過來,“他爹,你這是咋了?”
“花兒,咱家要發達了,你兒子又給你掙功勞了。”
劉氏不明所以,趙小山連忙解釋,“娘,我爹說番薯成了,咱們快上車去看看。”
劉氏聽罷也是一喜,也不換衣服了,急忙跟上腳步爬上馬車。
自家男人自從迴到京城就被兒子支到莊子上種莊稼,這半年時間男人付出的辛苦她比誰都清楚,為了保證番薯成功,趙來福經常一夜一夜不睡覺守著那幾株幼苗,第一次死了兩顆,趙來福上火上的差點生病,若不是還有兩顆還活著支撐著他,他一定會因為自責倒下。
到了第二次種植,趙來福更加拚命了,澆水施肥翻地從不假他人手,就算上茅房也要找自己最信任的人盯著,就怕幼苗出了什麽意外。
沒想到功夫不負有心人,這番薯終於成功了,看到男人滔滔不絕的和兒子說這番薯的產量,劉氏一顆心柔軟的一塌糊塗。
到了莊子,趙小山和趙來福劉氏直奔暖棚,看到暖棚門口嚴防死守的劉大舅,趙小山隻來得及說了一句:“辛苦了大舅。”就直接跑了進去。
第二波種的番薯一共有五棵,現在有一棵已經被拔了出來,上麵的秧子連同下麵六個通紅胖乎大小不一的番薯。
“啊,一個秧子上長了六個?”
劉氏驚唿一聲,倒抽一口涼氣。
她也是莊稼人,卻從沒見過如此高產的作物,想到這樣的東西被成功種植並大麵積推廣會產生的影響,劉氏的眼眶也濕了。
若是以前家裏有番薯,日子何至於那麽難。
她又何至於吃了這麽多苦。
與劉氏和趙來福的激動不同,趙小山的激動在於:他立功了,可以和周徹交差了。
甚至比玉米產量還高的作物,將造福全大景甚至全人類,如此大的功勞,別說五萬兩銀子的外債了,就是十萬兩二十萬兩都值得。
當天下午,趙小山將這株番薯放進錦盒裏,急匆匆的趕迴京城,向宮裏遞了牌子。
周徹正和淮安王在內的幾位大臣議事,聽到太監的通傳想都沒想便同意了。
趙小山這臭小子,無事不登三寶殿,這都快晚上了還來求見,可見是真的有急事。
幹了一天活,他已經很累了,見一見趙小山就當給自己放鬆一會了,便揮手讓幾個大臣退下。
趙小山捧著錦盒跟著太監一路進了宣明殿,正好趕上幾位大臣陸續往外走,幾人一邊走還一邊低聲討論。
最近西南地動,砸死了很多人,有一些人抓住時機趁機挑食,到處宣言這是天罰,是老天爺對皇上竊國的懲罰。
無知的民眾沒有自己的思考,別人說幾句就信了,流言快速傳播,沒多久,西南不少地方都能聽到這樣的議論。
若任由這樣的流言肆虐,必然影響陛下對西南的統治。
西南幾地的郡守也殺了幾個以儆效尤,但這事都是一傳百百傳千的,涉及麵太廣,他們實在控製不住了,便上奏到了周徹的禦前。
皇上聽聞此事倒是不憤怒,就是覺得很心煩,急忙招了幾個大臣過來議事,商討如何處理。
結果商量了一天也沒商量出來什麽結果,正煩著呢。
趙小山正低著頭走路呢,突然聽到前麵的聲音:“趙小山,你盒子裏端的是什麽?”
是淮安王的聲音。
趙小山急忙小跑,兩步竄到淮安王前請安,“給王爺請安,王爺,微臣盒子裏裝的是紅薯,我爹將紅薯種成功了,一棵秧子上結了六個紅薯呢。”
趙小山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前麵的幾個大臣自然也聽到了,一個個全都迴頭看了過來,“什麽紅薯?”
“迴盧大人,是家父種的一種高產作物,名字叫紅薯,微臣正要給陛下說這事呢。”
高產作物?什麽樣的?
幾位大臣頓時也不想迴家了,腳步調轉跟著趙小山又迴了宣明殿。
周徹見到他們又迴來了還納悶了一下,等聽趙小山說完紅薯的產量,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皇帝的威儀都不見了。
“趙小山,你說的可真?”
周徹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趙小山麵前,親自接過錦盒打開,隻見盒子裏躺著一棵已經蔫吧的秧苗,下麵的根部赫然躺著大大小小六個“紅胖子”。
“這便是你說的紅薯,真的能食用?”周徹的聲音都顫抖了。
不怪他顫抖啊,剛才趙小山已經說了,這東西好活,還不挑地,不論是沙地還是堿地都行,產量又這麽高,這簡直是神果。
這哪是糧食啊,這就是大景的救命良藥,他又如何能不激動。
幾個大臣全都湊了過來,一臉驚奇的看向錦盒,見果然六個果子,各個激動的渾身打擺左右搖晃。
“迴陛下,臣不敢有半句欺瞞,現在臣的莊子上還有四株沒拔的,陛下完全可以親自前去查驗,看看是否和這株一般高產。”
周徹唿吸重了幾分,“那還等什麽,走,隨朕出京。”
“等等,通知所有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員迅速集合,跟著朕一起去見證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