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和淮安王求救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誰都知道,趙小山是他周徹一手提拔的,雖然現在官職不高,但他以後定是要重用的。
兩人結識於微末之際,趙小山也算是見證了自己從小小縣侯一步步到現在的君臨四海,可以說,沒有趙小山的鼎力相助,自己剛開始的啟動資金也不會那般充裕。
而且趙小山從不以此自傲,哪怕為他立下汗馬功勞依舊勤勤懇懇,見到他時依舊十分謙卑。
可以說趙小山雖然不是他的近臣,但絕對是手下得力大將。
當然,兩人的關係不僅是君臣,也是半個朋友。
趙小山是為數不多的能讓他放下防備的人,能信任的人,相處時能得到片刻歇息放鬆的人。
一個趙小山,頂得上十個王子仁,不對,是百個。
打狗還要看主人,想欺負趙小山,也要看他同不同意才行。
大殿之上,任那幾個禦史如何稟奏,周徹都一語不發,王德英很是失望,覺得還是這把火拱的不夠,他決定接下來做兩手準備:
正麵繼續在陛下跟前上眼藥,爭取把趙小山的官罷了;另外派人去趙家的米粉店騷擾,讓他們家經營不下去。
等風聲過了,他再找人做了那個趙小山和魏武,給寶貝孫子報仇。
哼,別說一個小小趙家,就是其他世家現在也要在他麵前眯著,他可是當今皇帝的大恩人,若沒有他的鼎力相助,皇帝焉能登基。
若對他出手,陛下難免會落得一個刻薄寡恩忘恩負義的名聲,這樣的名聲哪個皇帝敢擔?!
一想到趙家覆滅,王德英便覺得心中暗爽。
隻不過當天下午宮裏傳來的消息卻讓他笑不出來了,宮裏的琪嬪因為禦前失禮被降為美人,還被關了三個月的禁閉。
王德英得到消息時正在小妾的屋子裏飲酒,聞言一腳便將小妾踹下地,摔碎了手裏精致的琉璃酒杯。
“陛下,陛下這是打我的臉呢。”
沒想到這個趙小山竟然在陛下心中分量這麽重!
他隻不過是讓人彈劾了一下,陛下竟將他的嫡孫女降了位分,還禁了足。
陛下這是翅膀硬了,竟然對他甩臉色了。
王德英想到這,氣的胸膛起伏,恨不得現在就衝到皇宮質問。
偏偏這個時候門口又傳來了女人的嚎哭聲,“爹,你快看看子仁吧,他又發燒了,大夫說就算子仁醒過來腦子也會受損,那天殺的魏武,該死的趙家,都得給我兒陪葬……”
這聲音便是早上去趙府叫囂的秦氏,也就是王子仁的親娘。
王子仁根本就沒發燒,甚至醒了過來,隻不過一直嚷嚷著頭疼惡心,秦氏聽了心疼,衝動之下一路闖到公爹的院子哭嚎起來。
王德英正心煩著,此時聽到兒媳婦像嚎喪似的聲音,氣的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
“把這個潑婦給我攆出去,還好意思有臉上我這來哭,若不是她縱容嬌慣,子仁好好的孩子又如何能變成這副不堪的模樣!讓她趕緊滾,滾,讓老二明天就休了這潑婦。”
秦氏站在院子裏正咧嘴嚎的投入,誰知道公爹身邊的嬤嬤竟上來就攆她走,秦氏一臉不可置信,剛要掙紮就聽到嬤嬤轉達的話:
“二夫人,您就快迴去吧,老爺子說了,你再不老實就讓二老爺休了您呢。”
秦氏沒想到公爹竟要休了自己,嚇的腦子一懵,張了張嘴,再不敢發出任何聲響,老老實實的退了出去。
迴去後的秦氏看到兒子躺在床上哼哧,恨意更濃,不過她不敢怨恨王德英,隻將趙小山和魏武恨到心底,發誓要置他們二人於死地。
趙小山自是不知周徹為他撐腰的事,他不過工部從五品小官,沒那途徑打聽宮裏的事,李球最近幾天都當值,有消息也沒傳出來。
這幾天他的精神都很緊繃,他知道王家的事沒完,搞不好王德英還會在朝堂上攪風攪雨的,誰知道除了第一天早朝有禦史彈劾,接下來的日子竟風平浪靜的過去了。
趙小山覺得不太對勁。
王家涵養這麽高的麽?竟真的打算輕輕放過?
懷揣著不安,趙小山找到魏大欽打聽了一下,這才知道原來是陛下為他出了這口氣。
隻不過魏大欽最後叮囑道:“山子,陛下給你做主一次,卻不能次次都做主,這王家勢大根深,族人眾多,京城和地方當官的也多,得罪了王德英就相當於將王家全族都得罪了,聽說王家人瑕疵必報,你以後行事萬要當心。”
之後,魏大欽又細心的告訴趙小山朝中都有哪些王姓官員是來自琅琊王氏的,讓他以後都躲遠點。
“其實除了陛下這個大腿外,你也可以好好抱抱你的上司盧興盧大人,雖說現在盧家在京為官的不多,但盧家也是百年世家,在蘭陵一帶影響力也很大,而且盧家家風很正,一向看不上王家。盧興和王德英兩人同朝共事多年,卻幾乎沒有什麽往來,有時候話不投機還相互別苗頭。”
趙小山是鄉下人,之前從未接觸過這世家那家族的,現在進了京才知道原來每個官員看著簡簡單單的,背後卻牽扯這麽多,真是人不可貌相。
好在魏大欽出身於南方一個三等世家,加之他入京時間長,來了後在吏部呆過一段時間,對京城這些官員的出身履曆都有了解。
迴去後趙小山想了一晚,決定將趙一趙二派到趙嬌娘身邊。
魏武算是徹底得罪王家了,王家現在偃旗息鼓不追究,不代表以後不出陰招,還是防患於未然的好。
現在他已經在京城找到一家學堂,打算馬上入學,來來迴迴的太不方便,還是配一個保鏢安全些。
另外的趙三趙四他也派到了莊子上,貼身保護劉氏和趙來福。
至於他自己?身邊有朱豐收就夠了。
實在不行等番薯成熟了他再去淮安王府邀功,爭取讓淮安王再賞給他一兩個護衛保鏢。
考慮到王家人瑕眥必報的特點,趙小山怕自己活不到番薯成熟,便拿著剛剛成熟的一藍番茄和南瓜去了淮安王府。
淮安王看到趙小山籃子裏紅紅的小小的西紅柿和形狀奇特的黃色大瓜,一臉懵,問道:“這東西能吃?”
“迴王爺,絕對能吃,味道還相當可口。”
怕淮安王不信,趙小山當場便拿出一個西紅柿造了,吃完還吧唧吧唧嘴,一副意猶未盡的表情。
淮安王看他吃的汁水橫流,偷偷吞了口唾液,也拿了一個嚐了嚐,一吃發現味道很獨特,酸甜可口,口感細膩,很是不錯。
而南瓜,趙小山也說了具體的做法。
淮安王點點頭,對趙小山能種植出新作物表示滿意。
隻不過這兩樣東西好吃歸好吃,產量卻不高,也不是糧食作物,不可能做到大規模推廣。
畢竟現在土地資源緊張,能耕種的土地都被種上了糧食,像西紅柿這樣的也就富裕人家會單獨種植,貧苦人家是不會種的。
“王爺,物以稀為貴,西紅柿紅紅圓圓的,一看就好看,何不起個漂亮的名字,以後在京城售賣?”
京城有錢人多,就喜歡買稀少而價格高昂的東西以彰顯自己的身份,掙他們的錢簡直不要太容易。
隻要他將西紅柿作為異域奇果貢獻給周徹,周徹吃了後誇讚連連,又賜下新名,保證成為京城權貴們爭相競買的爆款商品,成為蔬菜中的貴族。
這東西第一年價格一定要很貴很貴,因為僅此一家,先收割一茬韭菜。
等過兩年很多權貴試著自己種植,市場上流通的多了,他再大規模推廣,普惠百姓。
淮安王聽了趙小山的建議頻頻點頭,甚為滿意。
多年內憂外患下來,國庫早已空虛,隻要是能掙錢的事,他都會不遺餘力的支持。
既然這個主意是趙小山想出來的,那具體操作也交給他來實行。
正好陛下之前賞給他一座莊子,拿來種植番茄南瓜正合適。
趙小山這人看著憨厚老實的,沒想到竟是個內裏藏奸的,竟能想出如此奸計,孺子可教也。
都是自己人,做了實事就該獎勵,於是乎,在趙小山的一頓暗示下,淮安王大手一揮,又賞給他兩個護衛。
臨走之前,淮安王還安慰他:“你放心,經此一事,王家決不敢在明麵上做什麽,不過你們的梁子既然結下來了,還是要謹慎為妙,畢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淮安王看著一臉孺慕恭敬的趙小山,考慮了一下又補充道:
“你是個好孩子,一直不餘遺力不求迴報的幫著陛下,你放心,本王和陛下會記著你的好。但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一直被動防守也不是個事,若能主動出擊,本王和陛下定會為你做主。”
趙小山聽罷大為感動,就差跪下喊爺爺了。
這話說的,簡直讓人暖到心窩窩裏了。
這暗示的簡直不要太明顯了,根本就是明示了。
是告訴他隻要能找到王德英家貪贓枉法的切實證據,皇帝就能為他做主?
他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解決掉這個大麻煩。
哎呀呀,淮安王簡直不要太貼心了,愛了愛了。
趙小山樂嗬嗬的告辭,走路時腳步都是飄的。
這滿朝文武,有誰能得皇帝如此厚愛,舍我其誰。
結果等看到李球,趙小山卻像被一盆涼水兜頭淋下。
“你可真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你個傻冒,王家行事囂張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你以為陛下為什麽一直按兵不動,還不是因為王家勢大根深,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敢動又不能動。
這次你和王家結了梁子,正中陛下下懷,淮安王和陛下正愁不知道如何處置王家呢,你就送上來了。”
最可恨的是,淮安王簡直老奸巨猾,讓趙小山幹活,竟然不出錢不出人,空手套白狼,真拿趙小山當傻子呢?
好吧,看趙小山一臉震驚幡然醒悟的樣子,他確實是個傻子。
“你以為我為什麽會認識陛下的暗衛?那是陛下特意允許我認識的。”
有好多事皇帝不方便做,隻能讓人先起哄。
陛下的暗衛打聽到朝中一些大臣的齷蹉事,他就將消息帶出來,帶給陛下授予的禦史或者其他大臣,等早朝時再由這些大臣奏報,陛下在上麵裝作一臉震怒痛心疾首的樣子,再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嚴辦。
陛下這既要又要的樣子,不是一天兩天了。
好名聲他得了,得罪人的事卻是下麵的官員幹的。
以前李球還覺得陛下如此做簡直英明神武,大丈夫做事不拘小節,現在這招用在趙小山身上,李球隻覺得淮安王爺倆不憋好屁,十分欠揍。
當然,他這兄弟最廢物,讓人給拱了還在這傻樂呢。
李球隻能自我安慰:算陛下有良心,沒主動挑撥,是趙小山和王家先結的仇,而且陛下也為此懲罰了王家的琪美人,也算夠義氣了。
為人臣子能得陛下如此袒護,趙小山也算傻人有傻福了。
“淮安王不是給你兩個護衛麽,你派一個去跟蹤王子仁他爹王思永,絕對能有發現。”
這幾天他一直在宮裏上值,就是在等他熟悉的那個暗衛。
前段時間那個暗衛出去執行命令去了,他等了好幾天才等到他迴來。
這種暗衛說是暗衛,不過是幫皇帝打探消息做一些不能搬到台麵上的事的侍衛,和暗字不怎麽搭邊,基本屬於明衛了。
朝中不少世家出身的官僚都知道這支暗衛的存在,也知道他們是幫助皇帝刺探情報的,對他們防備很深。
尤其是王家這樣的大家族,對暗衛更加了解,平日裏做事往往會避開暗衛的跟蹤,有時候甚至會反擊。
據這個暗衛透露,王家人做事十分謹慎,看到他們暗衛的身影便立馬老實起來,很少能讓他抓到把柄的。
整個京城王家從表麵上基本看不出什麽異常,除了王思永。
王思永是王德英的二兒子,之前也很優秀,年紀輕輕就考上了舉人,按理說,以王家的教育水平,都已經是舉人了,再繼續考下去才對。可王思永卻停了下來,再沒參加過春闈,止步於舉人。
而且王思永也沒當官,娶妻生娃後一直在管理家中的庶務。
暗衛說他發現王思永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出城一趟,每次出城就要去王家在城外的莊子上待兩天。
那個莊子外麵看就是個普通的莊子,可裏麵卻守衛森嚴,很難靠近。
莊子裏的守衛像早就知道這暗衛一般,看到他靠近就驅逐他,使得他至今為止也沒探清楚那莊子裏有什麽異常。
這暗衛本想繼續探查下去,誰知道黃家覆滅,小皇子不知所蹤,陛下一著急便讓所有暗衛停止手裏的活,全力查找小太子。
王家的那個莊子便被耽誤了下來。
“山子,不若你派個身邊人去探探王家那莊子的底,說不定能有些收獲。”
兩人結識於微末之際,趙小山也算是見證了自己從小小縣侯一步步到現在的君臨四海,可以說,沒有趙小山的鼎力相助,自己剛開始的啟動資金也不會那般充裕。
而且趙小山從不以此自傲,哪怕為他立下汗馬功勞依舊勤勤懇懇,見到他時依舊十分謙卑。
可以說趙小山雖然不是他的近臣,但絕對是手下得力大將。
當然,兩人的關係不僅是君臣,也是半個朋友。
趙小山是為數不多的能讓他放下防備的人,能信任的人,相處時能得到片刻歇息放鬆的人。
一個趙小山,頂得上十個王子仁,不對,是百個。
打狗還要看主人,想欺負趙小山,也要看他同不同意才行。
大殿之上,任那幾個禦史如何稟奏,周徹都一語不發,王德英很是失望,覺得還是這把火拱的不夠,他決定接下來做兩手準備:
正麵繼續在陛下跟前上眼藥,爭取把趙小山的官罷了;另外派人去趙家的米粉店騷擾,讓他們家經營不下去。
等風聲過了,他再找人做了那個趙小山和魏武,給寶貝孫子報仇。
哼,別說一個小小趙家,就是其他世家現在也要在他麵前眯著,他可是當今皇帝的大恩人,若沒有他的鼎力相助,皇帝焉能登基。
若對他出手,陛下難免會落得一個刻薄寡恩忘恩負義的名聲,這樣的名聲哪個皇帝敢擔?!
一想到趙家覆滅,王德英便覺得心中暗爽。
隻不過當天下午宮裏傳來的消息卻讓他笑不出來了,宮裏的琪嬪因為禦前失禮被降為美人,還被關了三個月的禁閉。
王德英得到消息時正在小妾的屋子裏飲酒,聞言一腳便將小妾踹下地,摔碎了手裏精致的琉璃酒杯。
“陛下,陛下這是打我的臉呢。”
沒想到這個趙小山竟然在陛下心中分量這麽重!
他隻不過是讓人彈劾了一下,陛下竟將他的嫡孫女降了位分,還禁了足。
陛下這是翅膀硬了,竟然對他甩臉色了。
王德英想到這,氣的胸膛起伏,恨不得現在就衝到皇宮質問。
偏偏這個時候門口又傳來了女人的嚎哭聲,“爹,你快看看子仁吧,他又發燒了,大夫說就算子仁醒過來腦子也會受損,那天殺的魏武,該死的趙家,都得給我兒陪葬……”
這聲音便是早上去趙府叫囂的秦氏,也就是王子仁的親娘。
王子仁根本就沒發燒,甚至醒了過來,隻不過一直嚷嚷著頭疼惡心,秦氏聽了心疼,衝動之下一路闖到公爹的院子哭嚎起來。
王德英正心煩著,此時聽到兒媳婦像嚎喪似的聲音,氣的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
“把這個潑婦給我攆出去,還好意思有臉上我這來哭,若不是她縱容嬌慣,子仁好好的孩子又如何能變成這副不堪的模樣!讓她趕緊滾,滾,讓老二明天就休了這潑婦。”
秦氏站在院子裏正咧嘴嚎的投入,誰知道公爹身邊的嬤嬤竟上來就攆她走,秦氏一臉不可置信,剛要掙紮就聽到嬤嬤轉達的話:
“二夫人,您就快迴去吧,老爺子說了,你再不老實就讓二老爺休了您呢。”
秦氏沒想到公爹竟要休了自己,嚇的腦子一懵,張了張嘴,再不敢發出任何聲響,老老實實的退了出去。
迴去後的秦氏看到兒子躺在床上哼哧,恨意更濃,不過她不敢怨恨王德英,隻將趙小山和魏武恨到心底,發誓要置他們二人於死地。
趙小山自是不知周徹為他撐腰的事,他不過工部從五品小官,沒那途徑打聽宮裏的事,李球最近幾天都當值,有消息也沒傳出來。
這幾天他的精神都很緊繃,他知道王家的事沒完,搞不好王德英還會在朝堂上攪風攪雨的,誰知道除了第一天早朝有禦史彈劾,接下來的日子竟風平浪靜的過去了。
趙小山覺得不太對勁。
王家涵養這麽高的麽?竟真的打算輕輕放過?
懷揣著不安,趙小山找到魏大欽打聽了一下,這才知道原來是陛下為他出了這口氣。
隻不過魏大欽最後叮囑道:“山子,陛下給你做主一次,卻不能次次都做主,這王家勢大根深,族人眾多,京城和地方當官的也多,得罪了王德英就相當於將王家全族都得罪了,聽說王家人瑕疵必報,你以後行事萬要當心。”
之後,魏大欽又細心的告訴趙小山朝中都有哪些王姓官員是來自琅琊王氏的,讓他以後都躲遠點。
“其實除了陛下這個大腿外,你也可以好好抱抱你的上司盧興盧大人,雖說現在盧家在京為官的不多,但盧家也是百年世家,在蘭陵一帶影響力也很大,而且盧家家風很正,一向看不上王家。盧興和王德英兩人同朝共事多年,卻幾乎沒有什麽往來,有時候話不投機還相互別苗頭。”
趙小山是鄉下人,之前從未接觸過這世家那家族的,現在進了京才知道原來每個官員看著簡簡單單的,背後卻牽扯這麽多,真是人不可貌相。
好在魏大欽出身於南方一個三等世家,加之他入京時間長,來了後在吏部呆過一段時間,對京城這些官員的出身履曆都有了解。
迴去後趙小山想了一晚,決定將趙一趙二派到趙嬌娘身邊。
魏武算是徹底得罪王家了,王家現在偃旗息鼓不追究,不代表以後不出陰招,還是防患於未然的好。
現在他已經在京城找到一家學堂,打算馬上入學,來來迴迴的太不方便,還是配一個保鏢安全些。
另外的趙三趙四他也派到了莊子上,貼身保護劉氏和趙來福。
至於他自己?身邊有朱豐收就夠了。
實在不行等番薯成熟了他再去淮安王府邀功,爭取讓淮安王再賞給他一兩個護衛保鏢。
考慮到王家人瑕眥必報的特點,趙小山怕自己活不到番薯成熟,便拿著剛剛成熟的一藍番茄和南瓜去了淮安王府。
淮安王看到趙小山籃子裏紅紅的小小的西紅柿和形狀奇特的黃色大瓜,一臉懵,問道:“這東西能吃?”
“迴王爺,絕對能吃,味道還相當可口。”
怕淮安王不信,趙小山當場便拿出一個西紅柿造了,吃完還吧唧吧唧嘴,一副意猶未盡的表情。
淮安王看他吃的汁水橫流,偷偷吞了口唾液,也拿了一個嚐了嚐,一吃發現味道很獨特,酸甜可口,口感細膩,很是不錯。
而南瓜,趙小山也說了具體的做法。
淮安王點點頭,對趙小山能種植出新作物表示滿意。
隻不過這兩樣東西好吃歸好吃,產量卻不高,也不是糧食作物,不可能做到大規模推廣。
畢竟現在土地資源緊張,能耕種的土地都被種上了糧食,像西紅柿這樣的也就富裕人家會單獨種植,貧苦人家是不會種的。
“王爺,物以稀為貴,西紅柿紅紅圓圓的,一看就好看,何不起個漂亮的名字,以後在京城售賣?”
京城有錢人多,就喜歡買稀少而價格高昂的東西以彰顯自己的身份,掙他們的錢簡直不要太容易。
隻要他將西紅柿作為異域奇果貢獻給周徹,周徹吃了後誇讚連連,又賜下新名,保證成為京城權貴們爭相競買的爆款商品,成為蔬菜中的貴族。
這東西第一年價格一定要很貴很貴,因為僅此一家,先收割一茬韭菜。
等過兩年很多權貴試著自己種植,市場上流通的多了,他再大規模推廣,普惠百姓。
淮安王聽了趙小山的建議頻頻點頭,甚為滿意。
多年內憂外患下來,國庫早已空虛,隻要是能掙錢的事,他都會不遺餘力的支持。
既然這個主意是趙小山想出來的,那具體操作也交給他來實行。
正好陛下之前賞給他一座莊子,拿來種植番茄南瓜正合適。
趙小山這人看著憨厚老實的,沒想到竟是個內裏藏奸的,竟能想出如此奸計,孺子可教也。
都是自己人,做了實事就該獎勵,於是乎,在趙小山的一頓暗示下,淮安王大手一揮,又賞給他兩個護衛。
臨走之前,淮安王還安慰他:“你放心,經此一事,王家決不敢在明麵上做什麽,不過你們的梁子既然結下來了,還是要謹慎為妙,畢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淮安王看著一臉孺慕恭敬的趙小山,考慮了一下又補充道:
“你是個好孩子,一直不餘遺力不求迴報的幫著陛下,你放心,本王和陛下會記著你的好。但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一直被動防守也不是個事,若能主動出擊,本王和陛下定會為你做主。”
趙小山聽罷大為感動,就差跪下喊爺爺了。
這話說的,簡直讓人暖到心窩窩裏了。
這暗示的簡直不要太明顯了,根本就是明示了。
是告訴他隻要能找到王德英家貪贓枉法的切實證據,皇帝就能為他做主?
他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解決掉這個大麻煩。
哎呀呀,淮安王簡直不要太貼心了,愛了愛了。
趙小山樂嗬嗬的告辭,走路時腳步都是飄的。
這滿朝文武,有誰能得皇帝如此厚愛,舍我其誰。
結果等看到李球,趙小山卻像被一盆涼水兜頭淋下。
“你可真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你個傻冒,王家行事囂張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你以為陛下為什麽一直按兵不動,還不是因為王家勢大根深,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敢動又不能動。
這次你和王家結了梁子,正中陛下下懷,淮安王和陛下正愁不知道如何處置王家呢,你就送上來了。”
最可恨的是,淮安王簡直老奸巨猾,讓趙小山幹活,竟然不出錢不出人,空手套白狼,真拿趙小山當傻子呢?
好吧,看趙小山一臉震驚幡然醒悟的樣子,他確實是個傻子。
“你以為我為什麽會認識陛下的暗衛?那是陛下特意允許我認識的。”
有好多事皇帝不方便做,隻能讓人先起哄。
陛下的暗衛打聽到朝中一些大臣的齷蹉事,他就將消息帶出來,帶給陛下授予的禦史或者其他大臣,等早朝時再由這些大臣奏報,陛下在上麵裝作一臉震怒痛心疾首的樣子,再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嚴辦。
陛下這既要又要的樣子,不是一天兩天了。
好名聲他得了,得罪人的事卻是下麵的官員幹的。
以前李球還覺得陛下如此做簡直英明神武,大丈夫做事不拘小節,現在這招用在趙小山身上,李球隻覺得淮安王爺倆不憋好屁,十分欠揍。
當然,他這兄弟最廢物,讓人給拱了還在這傻樂呢。
李球隻能自我安慰:算陛下有良心,沒主動挑撥,是趙小山和王家先結的仇,而且陛下也為此懲罰了王家的琪美人,也算夠義氣了。
為人臣子能得陛下如此袒護,趙小山也算傻人有傻福了。
“淮安王不是給你兩個護衛麽,你派一個去跟蹤王子仁他爹王思永,絕對能有發現。”
這幾天他一直在宮裏上值,就是在等他熟悉的那個暗衛。
前段時間那個暗衛出去執行命令去了,他等了好幾天才等到他迴來。
這種暗衛說是暗衛,不過是幫皇帝打探消息做一些不能搬到台麵上的事的侍衛,和暗字不怎麽搭邊,基本屬於明衛了。
朝中不少世家出身的官僚都知道這支暗衛的存在,也知道他們是幫助皇帝刺探情報的,對他們防備很深。
尤其是王家這樣的大家族,對暗衛更加了解,平日裏做事往往會避開暗衛的跟蹤,有時候甚至會反擊。
據這個暗衛透露,王家人做事十分謹慎,看到他們暗衛的身影便立馬老實起來,很少能讓他抓到把柄的。
整個京城王家從表麵上基本看不出什麽異常,除了王思永。
王思永是王德英的二兒子,之前也很優秀,年紀輕輕就考上了舉人,按理說,以王家的教育水平,都已經是舉人了,再繼續考下去才對。可王思永卻停了下來,再沒參加過春闈,止步於舉人。
而且王思永也沒當官,娶妻生娃後一直在管理家中的庶務。
暗衛說他發現王思永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出城一趟,每次出城就要去王家在城外的莊子上待兩天。
那個莊子外麵看就是個普通的莊子,可裏麵卻守衛森嚴,很難靠近。
莊子裏的守衛像早就知道這暗衛一般,看到他靠近就驅逐他,使得他至今為止也沒探清楚那莊子裏有什麽異常。
這暗衛本想繼續探查下去,誰知道黃家覆滅,小皇子不知所蹤,陛下一著急便讓所有暗衛停止手裏的活,全力查找小太子。
王家的那個莊子便被耽誤了下來。
“山子,不若你派個身邊人去探探王家那莊子的底,說不定能有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