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被彈劾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氏聽到魏武在國子監被欺負十分憤怒,情緒很激動,一刻也等不得嚷嚷著要迴來給魏武撐腰找迴場子。
等迴來聽說王家人已經打上門來,更是氣的頭頂冒煙,擼起袖子就要管家帶路,鬧上門去。
好在嶽新這個大管家稱職,配合著趙小山連哄帶騙的總算將劉氏給安撫住了。
嶽父嶽母都迴來了,魏武終於從自己的小院裏出來了。
一家人齊聚在劉氏和趙來福的堂屋裏,就連李球都沒走。
趙嬌娘雙眼通紅,顯然剛哭過一場。
見她這樣,李球氣的捏緊了拳頭,若不是長輩在場,他真想衝上去給魏武幾記老拳。
隻不過他畢竟是外人,哪怕打人也不能那麽名正言順。
“魏武,你和爹娘說說,到底怎麽迴事?”
趙來福今天早晨就聽了一個大概,具體的細節也不是很清楚,作為一家之主,不論後麵要做什麽都要先摸清楚情況。
魏武聽到嶽父問話,緩緩抬起頭,沉聲道:“爹,咱們家初來乍到,根基太淺,還是老實低調為好,隻要王家不再叨擾,我在國子監受的那些委屈咱們就當過去吧。
王子仁被我打到頭,也算迴本了。隻不過如果他家執意報複,那就要給你們添麻煩了。”
說完,歉意的目光掃過趙小山李球以及趙來福。
“山子,經此一事我怕是不能再迴國子監念書了,正好我也不打算迴去了,我想不如就在京城找個差不多的學堂去讀。”
這點倒是可以,天下又不是隻有國子監這一個讀書的地方,京城這麽大,好學堂不知凡幾,水平高的也很多。
趙來福點頭迴道:“正是這個道理,這次你受了委屈了,先在家待幾天休息休息,到時候讓山子幫你打聽打聽。”
“謝謝爹為我打算。”說著,魏武站起來,站到了堂屋的正中間,突然對著上首的趙來福和劉氏跪了下來,“爹,娘,今魏武有一言,不得不說。
自從父母早逝又和親哥反目,以前總覺得自己親緣淡薄,承蒙二老不棄,魏武一介白身得娶嬌娘,但自入趙家,上自爹娘下至小山都對我關懷有加,我感受到了久違的家的溫暖。
可魏武畢竟是外姓人,斷沒有讓妻兒長期住在娘家的道理,既然以後要常住京城,倒不如我和嬌娘帶著孩子搬出去住。”
劉氏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置信。
她萬萬沒想到,魏武在國子監和別人打了一架,不打算找人打迴去,竟然要搬走。
“魏武,你知道京城的房子有多貴麽?你看咱家這宅子不大,要是往外賣,最少也要三萬兩銀子起步的。我和你爹又不常在家住,這院子也夠大,你做什麽要搬出去?”
“娘,您就成全我吧。”
魏武跪在屋中間,低著頭哀求著,任是誰看了心裏都咯噔一聲。
劉氏見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抬眼看了看一旁的女兒,終是歎了口氣,擺擺手道:
“起來吧,想出去住就出去住,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隻要你們過得好,我和你爹什麽都行。”
“也是我們的疏忽了,想著咱們一家剛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還是聚在一起過的好,又熱鬧又能省點錢,既然你打定主意了,就盡快找中人問問房子。
京城的房子這麽貴,你們一時半會的也買不上,就先租,要是遇到合適的,爹娘這還有一些私房,算是借給你們,等魏武以後掙了錢再還我們。”
劉氏這麽說,算是很照顧魏武的麵子了。
魏武如何能聽不出,隻見他再次跪倒在地,叩謝劉氏。
本來怒氣衝衝商量討伐王家的會議突然變得滿是傷感,此時的劉氏沒了磨拳擦掌的勁,歎了口氣迴了裏屋。
當天下午,魏武便找好了房子,趙嬌娘早收拾好了東西,晚上便帶著孩子們一起搬了出去。
劉氏和趙來福也迴了莊子裏,將剩下的爛攤子都丟給了趙小山。
趙家這邊自知斤兩,打算就此放下,可王家那邊可沒過去。
據李球來報,王子仁的腦子保住了,隻不過出血有些多,估計要在家躺上個一年半載的,一時半會的沒法出來禍禍人了。
而且他被椅子劃破了眉毛,右眉中間被攔腰截斷,成了斷眉,據說他娘都快瘋了,從王子仁出事就開始哭,直哭的王德英心頭火大,打算好好收拾一下趙小山呢。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早朝上,趙小山便被禦史給彈劾了。
理由是趙小山放縱族人,任由其在國子監內對同窗好友大打出手,事後不僅沒反思反而處處威脅;
此外趙小山有勾結蒙人之嫌,理由是他借著去北地接父母的機會,在中立城逗留很久,和那裏的蒙人多有聯係,形跡十分可疑。
趙小山一個連上朝資格都沒有的人,被好幾個禦史聯名彈劾,也算是一種殊榮了。
上首的周徹本來因為起的太早昏昏欲睡,乍聽到有人彈劾趙小山還新鮮了一下,在知道前因後果後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關卡。
趙小山那個姐夫他沒見過,但聽說過,以前不過是街頭賣字為生的窮書生罷了,靠著娶上趙嬌娘才有了安身立命之地,有了秀才功名。他不信這樣的人去了國子監後能張狂的欺辱王家子弟。
必然是王家小子狗眼看人低,欺負人欺負的太甚,這才讓魏武憤而反抗的。
畢竟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這王家,現在也是越來越不像樣子了。
誠然,王德英在他入京之後出力頗多,若沒有王家的幫扶,他登基恐怕也不會那般順利。
也正因如此,他登基後又是賜予高官厚祿,又是納女入宮的。
不過他不是傻子,當初王家之所以投靠他,是因為他們家和黃家一直不對付,兩家在好多地方都有利益紛爭,尤其是在南方的出海利益上爭的很厲害。
自從元康帝登基,黃家有了大靠山,接連爭奪了好幾處出海碼頭,讓王家損失慘重。
若不是黃家逼的太狠,王德英也不會那麽出力。
若不是有火統的加持,讓王家看到了自己潛在的實力,王家也許還會繼續觀望。
隻是沒想到王家如今竟覺得自己有擁立之功,膨脹至此,看著下麵還在義憤填膺彈劾趙小山的幾個禦史,周徹眯了眯眼。
等迴來聽說王家人已經打上門來,更是氣的頭頂冒煙,擼起袖子就要管家帶路,鬧上門去。
好在嶽新這個大管家稱職,配合著趙小山連哄帶騙的總算將劉氏給安撫住了。
嶽父嶽母都迴來了,魏武終於從自己的小院裏出來了。
一家人齊聚在劉氏和趙來福的堂屋裏,就連李球都沒走。
趙嬌娘雙眼通紅,顯然剛哭過一場。
見她這樣,李球氣的捏緊了拳頭,若不是長輩在場,他真想衝上去給魏武幾記老拳。
隻不過他畢竟是外人,哪怕打人也不能那麽名正言順。
“魏武,你和爹娘說說,到底怎麽迴事?”
趙來福今天早晨就聽了一個大概,具體的細節也不是很清楚,作為一家之主,不論後麵要做什麽都要先摸清楚情況。
魏武聽到嶽父問話,緩緩抬起頭,沉聲道:“爹,咱們家初來乍到,根基太淺,還是老實低調為好,隻要王家不再叨擾,我在國子監受的那些委屈咱們就當過去吧。
王子仁被我打到頭,也算迴本了。隻不過如果他家執意報複,那就要給你們添麻煩了。”
說完,歉意的目光掃過趙小山李球以及趙來福。
“山子,經此一事我怕是不能再迴國子監念書了,正好我也不打算迴去了,我想不如就在京城找個差不多的學堂去讀。”
這點倒是可以,天下又不是隻有國子監這一個讀書的地方,京城這麽大,好學堂不知凡幾,水平高的也很多。
趙來福點頭迴道:“正是這個道理,這次你受了委屈了,先在家待幾天休息休息,到時候讓山子幫你打聽打聽。”
“謝謝爹為我打算。”說著,魏武站起來,站到了堂屋的正中間,突然對著上首的趙來福和劉氏跪了下來,“爹,娘,今魏武有一言,不得不說。
自從父母早逝又和親哥反目,以前總覺得自己親緣淡薄,承蒙二老不棄,魏武一介白身得娶嬌娘,但自入趙家,上自爹娘下至小山都對我關懷有加,我感受到了久違的家的溫暖。
可魏武畢竟是外姓人,斷沒有讓妻兒長期住在娘家的道理,既然以後要常住京城,倒不如我和嬌娘帶著孩子搬出去住。”
劉氏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置信。
她萬萬沒想到,魏武在國子監和別人打了一架,不打算找人打迴去,竟然要搬走。
“魏武,你知道京城的房子有多貴麽?你看咱家這宅子不大,要是往外賣,最少也要三萬兩銀子起步的。我和你爹又不常在家住,這院子也夠大,你做什麽要搬出去?”
“娘,您就成全我吧。”
魏武跪在屋中間,低著頭哀求著,任是誰看了心裏都咯噔一聲。
劉氏見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抬眼看了看一旁的女兒,終是歎了口氣,擺擺手道:
“起來吧,想出去住就出去住,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隻要你們過得好,我和你爹什麽都行。”
“也是我們的疏忽了,想著咱們一家剛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還是聚在一起過的好,又熱鬧又能省點錢,既然你打定主意了,就盡快找中人問問房子。
京城的房子這麽貴,你們一時半會的也買不上,就先租,要是遇到合適的,爹娘這還有一些私房,算是借給你們,等魏武以後掙了錢再還我們。”
劉氏這麽說,算是很照顧魏武的麵子了。
魏武如何能聽不出,隻見他再次跪倒在地,叩謝劉氏。
本來怒氣衝衝商量討伐王家的會議突然變得滿是傷感,此時的劉氏沒了磨拳擦掌的勁,歎了口氣迴了裏屋。
當天下午,魏武便找好了房子,趙嬌娘早收拾好了東西,晚上便帶著孩子們一起搬了出去。
劉氏和趙來福也迴了莊子裏,將剩下的爛攤子都丟給了趙小山。
趙家這邊自知斤兩,打算就此放下,可王家那邊可沒過去。
據李球來報,王子仁的腦子保住了,隻不過出血有些多,估計要在家躺上個一年半載的,一時半會的沒法出來禍禍人了。
而且他被椅子劃破了眉毛,右眉中間被攔腰截斷,成了斷眉,據說他娘都快瘋了,從王子仁出事就開始哭,直哭的王德英心頭火大,打算好好收拾一下趙小山呢。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早朝上,趙小山便被禦史給彈劾了。
理由是趙小山放縱族人,任由其在國子監內對同窗好友大打出手,事後不僅沒反思反而處處威脅;
此外趙小山有勾結蒙人之嫌,理由是他借著去北地接父母的機會,在中立城逗留很久,和那裏的蒙人多有聯係,形跡十分可疑。
趙小山一個連上朝資格都沒有的人,被好幾個禦史聯名彈劾,也算是一種殊榮了。
上首的周徹本來因為起的太早昏昏欲睡,乍聽到有人彈劾趙小山還新鮮了一下,在知道前因後果後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關卡。
趙小山那個姐夫他沒見過,但聽說過,以前不過是街頭賣字為生的窮書生罷了,靠著娶上趙嬌娘才有了安身立命之地,有了秀才功名。他不信這樣的人去了國子監後能張狂的欺辱王家子弟。
必然是王家小子狗眼看人低,欺負人欺負的太甚,這才讓魏武憤而反抗的。
畢竟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這王家,現在也是越來越不像樣子了。
誠然,王德英在他入京之後出力頗多,若沒有王家的幫扶,他登基恐怕也不會那般順利。
也正因如此,他登基後又是賜予高官厚祿,又是納女入宮的。
不過他不是傻子,當初王家之所以投靠他,是因為他們家和黃家一直不對付,兩家在好多地方都有利益紛爭,尤其是在南方的出海利益上爭的很厲害。
自從元康帝登基,黃家有了大靠山,接連爭奪了好幾處出海碼頭,讓王家損失慘重。
若不是黃家逼的太狠,王德英也不會那麽出力。
若不是有火統的加持,讓王家看到了自己潛在的實力,王家也許還會繼續觀望。
隻是沒想到王家如今竟覺得自己有擁立之功,膨脹至此,看著下麵還在義憤填膺彈劾趙小山的幾個禦史,周徹眯了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