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桑花是好女人沒錯,趙小山卻不是個好男人。


    剛下船走沒多久,趙小山就吵嚷著累,朱豐收怕他累壞了,主動將行李全都背了過去。


    就連楊桑花一個女人後背都扛著兩床被子,他就空著兩手。


    他這行為被寇老大和槐五好一頓鄙視,不過鄙視歸鄙視,兩人還是將朱豐收背上的行李扛了過去,替他分擔一些。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幾人盡量走偏僻小路,有時候不可避免的要路過附近的村落,也是人煙稀少死氣沉沉,完全沒有活力。


    槐五看著空落落的村落,想起趙小山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心裏似乎懂了很多,又好像沒懂。


    其實這一路行來他早就被趙小山說動了,即便沒有楊桑花,他想他最後也會投奔建元帝的。


    他固然很同情楊桑花,覺得她和他的蓉兒很像,但這個女人更多的是他的借口罷了。


    他很慶幸,寇小三給他找的主顧是趙小山,趙小山給他指了一條新路,給他敞開了一道大門。


    以往他看到朝廷昏暗腐敗會生氣會憤怒,然後將所有怒氣都發泄在嘴上,狠狠的咒罵那些當官的。


    現在他意識到了自己以前是多麽狹隘,若沒有最高掌權者縱容,又何來那麽多貪官汙吏。


    很慶幸,寇大哥雖然臉色很臭,卻還是選擇和他一起。


    放棄小船後這一路走來他們很辛苦,但他心裏很開心,有最好的朋友在身邊,有美好的前途在招手。


    如若沒有趙小山一直拖後腿,他覺得這一段旅程堪稱完美。


    沒錯,趙小山一直在拖後腿,不是今天腳扭了就是明天起大泡了,總之矯情的不行。


    最開始朱豐收還心疼自家主子,到後來也有些受不了了,嘴裏吐槽:之前沒人幫的時候也走過來了,怎麽現在有人幫了反而不能走了。


    趙小山自己也迷惑,沒遇到槐五和寇老大他們時,他和朱豐收推著車拉著貨翻山越嶺的,那麽艱苦也都挺過來了。


    現在有靠山了反而矯情上了。


    果然,人是不能慣的,越慣著越無能。


    你看人家楊桑花,一個女娃娃,始終負重前行,也從沒抱怨。


    趙小山痛定思痛,決定悔改。


    如此過了八九天,在存糧即將耗盡之前,幾人終於走出了衛州,走到了柳州地界。


    柳州,已經是屬於周徹的地盤了。


    當然了,他們也不是一直都順利的。


    途中有一次就遭遇了一小股官兵,這幾個官兵也不知為何並沒有在大營操練,反而跑到荒郊野外晃悠,看到趙小山他們一行才五個人就想上前打劫,還想將幾人抓到軍營去充軍,最後被槐五和寇老大兩個人合力反殺,屍體都扔進了後山喂了老虎。


    還有一次他們還遇到了占山為王想要過路費的土匪,槐五一聽土匪就來勁,拿起大刀就要上前砍殺,還是趙小山極力攔住了他。


    讓他仔細觀察,看清楚了,這些土匪臉上的匪氣不過是裝腔作勢罷了,拿大刀的手還抖呢,一看就是落難的百姓,實在過不下去了才占山為王的。


    槐五冷靜下來定睛一看,果然如此,這十多個土匪穿的破衣爛褲,上麵還打著補丁,一臉菜色,沒有一個身強力壯的,都是排骨幹。


    兩方對峙,他和寇老大比這些土匪更像土匪,就連武器他們的是正經的大砍刀,而這些土匪用的竟是家裏廚房用的菜刀和割地用的鐮刀。


    在這些土匪馬上要被槐五嚇跑前,趙小山哈哈笑著出來打圓場,都是兄弟都是兄弟,別衝動,你們不用害怕,我們不過是路過的,不會隨便殺人的。


    寇老大:誰和他們是兄弟了,他寇老大的兄弟是誰都能當的麽,他隻能保證不隨便殺了他們,可沒說要拿他們當兄弟……


    最後,在趙小山的一番調停及打聽下才得知,這夥人確實是附近的村民,因為這一年來朝廷搜刮太過,他們的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為了保命,不得不跑到山上落草為寇。


    平時女人孩子和老人就在山上輕易不下山,男人們農忙時會晚上迴家種地,白天攔路打劫。


    運氣好了能劫到一些錢財,運氣不好碰到茬硬的不僅會無功而返,還會受些傷,有一次還死了兩個。


    據他們說,衛州現在很多村子的村民都被逼上梁山了,朝廷倒行逆施,他們也是沒了活路,不得已之下的選擇。


    如若不是還在逃亡的路上,趙小山真想將他們都帶上,大家一起去京城投奔周徹。


    最後,趙小山將京城郊外小叔公周堔的琉璃作坊的地址告訴了這夥土匪,叮囑他們如若有一天他們實在沒法活了,就去京城找他。


    他是建元帝的管事,開了幾個作坊,可以給這些人安排些活計。


    土匪們聽罷很是開心,感恩戴德的將趙小山幾人迎入了他們的“寨子”。


    那地方說的好聽是寨子,說的不好聽就是在山中找了幾個可以避風的山洞,又在山洞前的空地上用藤條圈起的小院子。


    小院子裏雞鴨都有,甚至連家裏的牲口都牽了上來,儼然是山裏的小型村落。


    土匪們雖然感念趙小山等人不殺之恩,但他們實在沒有多餘的糧食供幾人吃頓好飯。


    趙小山也不是那等沒眼力勁的人,讓朱豐收將自家帶的糧食和肉幹拿了出來,吩咐山洞裏的女人簡單煮了煮。


    肉幹是個好東西,土匪們已經很久沒吃到這等好東西了,沒有酒就著水也吃的熱火朝天。


    一頓飯下來,賓主盡歡。


    看得出來,這個寨子的土匪們很淳樸,都是很好的人,槐五見狀很是意動。


    他看了眼楊桑花,問道:“楊姑娘,這個寨子很好,你要不要考慮留下來。”


    楊桑花聽罷卻是一臉害怕的表情,眼淚唰的掉了下來,“槐大哥是不想要我跟著了麽?”


    “不是,我不是那個意思,就是覺得這裏挺好的,我覺得你跟著我們還不如留在這……”


    不說還好,越說越亂了,楊桑花以為自己被嫌棄被拋棄,哭的肝腸寸斷淚如雨下。


    槐五知道楊桑花誤會他了,可他嘴笨,怎麽也說不清楚。


    最後還是趙小山出麵才幫槐五解釋清楚,平複了楊桑花的情緒。


    山裏條件十分艱苦,臨走時,趙小山將背了一路的兩床被子留了下來送給了土匪頭子,又給了他們十兩銀子。


    土匪頭子沒想到自己沒搶劫,別人反倒主動給他們錢,激動的大哭起來,最後還拽著全家老少一起給趙小山跪下,重重磕了幾個頭才算完。


    趙小山急忙將他們扶了起來,還安慰道:這種苦日子你們不會過太久的,過段時間建元帝便會帶著大炮前來,剿滅叛賊收複衛州,解放你們。


    傳播完革命火種後幾人又繼續上路了,後麵的路程果然如第一夥土匪說的一樣,附近好多村的村民都“落草為寇”了,甚至連第一個寨子都不如,不過是幾個人在山上搭了幾個草窩棚罷了。


    趙小山一路走一路散錢,一路走一路宣揚周徹的好,讓原本恨憎黃太後的百姓更加不滿,隻希望建元帝快點來解救他們呢。


    趙小山好事做的風生水起,感恩感謝收獲了一大波,槐五和寇老大卻很是沉默。


    楊桑花的氣壓也低了很多,本來就不怎麽說話,現在話更少了。


    不過,也許是怕被拋棄,她更能幹了,趙小山的包裹她全都搶了過去不說,就連朱豐收的她也要背過去。


    五個人就這樣沉默尷尬中走完了剩下的路程,一路走到了柳州,到了周徹的懷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洪荒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洪荒獸並收藏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