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李伯玉和杜子塵他們一邊等會會試大榜,一邊又投入到緊張的備考中。


    趙小山徹底緩過來後,無事便去找蔣重珍他們。


    蔣重珍張孝傑六人之前也不認識,住的客棧並不在一起。


    這次共患難讓大家成了朋友,幾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在京城的最後幾天住在一起,也好商量以後的去處。


    對趙小山那天的提議,林大欽迴應的最積極。


    他第二天就給了趙小山明確的答複:既然迴家也沒有什麽出路,不如出去搏一個前程,這次他也不迴家了,直接去西北梁州。


    對於他的迴應,趙小山一點不意外。


    他一直都知道林大欽是個有野心的人。


    這評價可不是貶義。


    相反,他認為林大欽才是真正的儒士,時刻以天下為己任,頗有範仲淹王安石的風姿。


    他從不過多計較個人得失,哪怕當初在刑部大牢裏,林大欽談論的話題要麽就是對北方邊防的擔憂,要麽是對朝廷昏聵的痛心以及對民生艱難的慨歎。


    從未說過後悔遊行之類的話。


    他本出身江南大族,若是迴鄉也能吃喝不愁,家裏會給他安排好出路。


    但他還是選擇去西北梁州,這未嚐不是對現在朝廷失望,想換另一種方式報效國家。


    趙小山自己是個市井小民,每天滿心算計怎麽掙錢怎麽花錢,但不妨礙他崇拜英雄。


    穿越到大景朝後,他也認識了很多青年俊傑,包括李伯玉和周徹,但他對他們的感情頂多是親近恭敬,沒有崇拜。


    因為他們不是英雄。


    李伯玉努力科考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是為了讓家族興盛光宗耀祖。


    周徹苦苦掙紮是為了自己的野望,以天下蒼生為棋進行博弈,給自己掙出一片天。


    這麽多人裏,隻有林大欽是真正將家國天下放在心裏的儒士。


    對於這種英雄,趙小山除了敬佩還是敬佩。


    對於自己欽佩的人,趙小山從不吝嗇,他寫了一封推薦信給周徹,並讓人連夜送出了城。


    林大欽既然下定決心要去西北,也不磨跡,和同窗紛紛道別後,收拾收拾東西便要上路,一天也不打算拖延。


    被他的瀟灑感染,和他誌同道合的程術鑫也決定同行。


    蔣重珍和張孝傑也想去,奈何割舍不下家裏,決定先行迴鄉,和家裏人商量過後再行決定。


    出獄後的第六天,本次會試成績出爐了。


    不出所料,李伯玉名落孫山榜上無名。


    杜子塵一行六人裏居然是人品最差的梁寅城考上了,雖然是同進士,至少榜上有名。


    因為即將有恩科,杜子塵等人也不嫉妒,紛紛表示恭喜。


    梁寅城也沒想到自己能考上,一時樂的找不著北,尾巴又高高翹起,鼻孔朝天。


    蔣重珍等人參與聚眾鬧事,考試成績作廢,壓根沒出現在大榜上。


    不過幾人還是相約著一起去看了榜單。


    看到那大紅的榜單上麵密密麻麻的人名,看到了一旁考中的驚唿喜悅,看到了落榜的失望搖頭。


    蔣重珍和張孝傑他們都哭了。


    林大欽也濕了眼眶,趙小山看到他衣袖下的拳頭握的很緊。


    六歲開蒙,十多年寒窗苦讀,所有努力付諸東流,前程盡毀。


    說不後悔是不可能的。


    當天下午,林大欽和程術鑫便帶著無盡的遺憾走出了京城,前往西北梁州。


    第八天,其餘幾人也收拾好行囊,紛紛家去。


    趙小山給他們送到了柳州碼頭,家資不豐厚的還送上了豐厚的程儀。


    一路山水一路情,萍水相逢,引為知己,經此一別,後會無期。


    送走了友人後,趙小山迴城時帶上了牛二牛二兩家人。


    兩兄弟已經商量好了,以後就跟著恩公了。


    他們在柳州碼頭早沒了生路,幹熬著也沒意思。


    恩公說了,不要他們的賣身契,就當做一般雇主和雇工的關係,簽訂活契就行。


    牛大隻有兩個兒子,婆娘早沒了。兩個孩子年齡都不大,一個十二歲一個八歲,都能幫忙做些活了。


    牛二的婆娘還在,一個兒子兩個閨女,大閨女也是十二歲,兒子十歲,小女兒才五歲。


    這麽兩大家子,八口人,一起進了淳縣侯府,讓府裏一下熱鬧起來。


    幾個孩子之前一直住在柳州碼頭附近的低矮泥土房裏,一間三十多平的小房子裏擠擠挨挨一大家子,忙的時候錯個身子都費勁,何時見過這麽寬敞亮堂的府邸。


    那兩個大孩子懂事了,進來後隻是不停地張望打量,眼睛放光,嘴裏也不多說。


    那三個小的就沒那麽深的心思了,嘴裏一直“哇”“啊”的感慨,五歲的那個小女孩還在廊庭裏跑了起來。


    孩子的笑聲最能治愈心底的傷感,趙小山看著那小娃娃的笑臉,也難得笑了起來。


    加設的恩科考試定在十天後,這是李伯玉的機會,這幾天他都將自己關在書房裏埋頭苦讀。


    一切庶務又歸給趙小山。


    和牛家兄弟簽訂了兩年的契約後,趙小山正式給兩人分配了任務。


    牛大年齡大,老實沉穩,適合處理內務,可以給李伯玉當車夫。


    牛二機靈,膽大心細,又有勇有謀,適合給李伯玉跑腿。


    牛二媳婦兒負責做飯縫製衣物,那幾個孩子年齡還太小,暫時跟在朱豐收和宋海濤(李伯玉的小廝)身邊學學規矩學認字。


    將一應事務安排好後,趙小山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他打算不等李伯玉了,先行離開。


    這次京城之行本是受周徹所托,前來照顧李伯玉的。


    但他現在讀書有誌同道合的朋友,生活上還有牛大牛二等人伺候,出門有鄉君派來的車夫和侍衛,可謂麵麵俱到。


    根本不需要他在身邊陪著。


    這次牢獄之災算是給趙小山留下心理陰影了,他實在不想再繼續待在這裏,隻想盡早迴家。


    家裏還有一大攤子等他呢。


    老爺子不在了,家裏也沒個能頂門立戶的,若是出了什麽事,連個主事的人都沒有。


    馬恭迴也早待夠了,此次出門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增長見識。


    現在京城的繁華也看過了,皇權的傾軋也經曆過了,春闈的殘酷也見識到了,驚心動魄了一迴,沒啥遺憾了,可以隨時打道迴府。


    家裏李小翠還等著他迴去成親呢。


    兩人一商量,一拍即合,當天便找到李伯玉和他說了打算。


    李伯玉自然不希望幾人分開,卻也知道兩人繼續留在京城不過是靠時間,還不如早些家去。


    出發的日子定在恩科開考後,將李伯玉送進考場後兩人再啟程。朱豐收和牛大跟著他們二人先迴去,其餘人都留給李伯玉。


    最後幾天,趙小山和馬恭迴揣著銀子在京城好好逛了逛,買了些密水沒有的土特產。


    趙小山還特意去京城最大的洋貨行逛了逛,除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外,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收獲。


    盡管陛下已經重主朝政,京城依然風聲鶴唳。


    處置完這次動亂的主要人物後,針對小魚小蝦陛下也進行了清算,其中就有何將軍家。


    不知道何將軍家到底做了什麽惹得陛下不滿,聽說陛下下令讓何老將軍將虎符上交,速速迴京,不得延誤,違者按叛逆罪論處。


    趙小山讓叛逆這兩字嚇了一跳,幸好在大牢裏自己沒向何三求救,不然那牢底得坐穿。


    同時又慶幸何言昌被除族了,若何家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何言昌的出逃也算因禍得福,給何家留了個後。


    畢竟皇帝再厲害也不能特意去北地抓他一個小嘍囉。


    排行第一第二的大皇子和太子先後被廢黜後,現在太子之位空懸,現在朝野上下唿聲最高就是三皇子了。


    皇帝現在雖然穩定了局勢重掌政權,但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不會太久。


    陛下的年齡大了,多年來身體時好時壞,這次又病了半個多月,大傷元氣,不知何時便會殯天。


    這一點大景朝上下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像是頭頂懸著一把劍,靜等劍落下。


    為了能平安渡過大景朝又一次的權力交接,京城所有權貴都蟄伏起來。


    盡管三皇子母妃得寵,其舅父還掌有軍權,不論從哪個角度看三皇子都是下一任皇帝的不二人選。


    但很多老牌勳貴還是自然的和他劃分界限,生怕被多疑的陛下找茬。


    然而,太子之位關乎國本,越早定下來越能安定人心穩定社稷。


    文臣就沒有勳貴那麽多心眼了,每次早朝都要嗷嗷叫喚讓陛下快點立太子。


    皇帝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然而,朝臣們等啊等催啊催,皇帝就是一句稍後再議。也不知道到底怎麽想的。


    他這態度弄得京城上下人心惶惶,生怕三皇子狗急跳牆再咬人,弄一次病變。


    趙小山也心急,生怕走之前再生波折。


    他覺得現在的京城簡直是多事之秋,真是一秒都不想多待。


    好在時間一晃而過,恩科考試時間到。


    第二天就要考試了,所有人才知道這次考試的主持人竟是明王的嫡長子。


    朝臣們震驚之餘不免胡思亂想,私下裏議論紛紛。


    有人猜測是三皇子不得皇帝歡心,寧可用侄子都不用自己親兒子。


    也有人揣測皇帝難道被親兒子們傷透了心,要傳位給親弟弟?


    然而猜測就是猜測,沒有人敢質疑皇帝的決定。


    皇帝的雷霆之怒餘威還在,宮城青石磚上的血漬還沒擦完呢,誰長了熊心豹子膽敢在這時候搞小動作,除非自己長了兩個腦袋。


    到了考試這天,趙小山和馬恭迴還如第一次那般,驅車將李伯玉送入了考場。


    這次加設恩科的目的就是為了安撫這屆可憐的舉子,收攏人心。


    因此考試時間由原來的九天改為三天,考試難度降低,錄取人數增多。


    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下,沒有意外的話,李伯玉很大概率能夠考上。


    趙小山對李伯玉充滿了信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洪荒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洪荒獸並收藏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