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的一年多時間,蘇明也並非沒有收獲。他每日都攝取諸天星辰之力,吞吐氤氳紫氣,以之淬煉己身。他的肉身和真氣都越來越強悍,越來越完美,以往沒有發現的許多不足和瑕疵,也都消除。而他靜思多日,也將自身的武道又重新梳理一遍,糅合諸多武道法門的精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隻留下了適合自己的部分。
世間有無數種武學,有的正大,有的奇詭,有的剛猛,有的陰柔,有的尖銳,有的平和,有的拙樸,有的靈巧。每一門武學,都代表了一種精義,或者說,一條道路。道路本身,並沒有高下大小之分。
某種意義上,武學無強弱,施展武學的武者卻有區別。每個武者的見識、認知、性格、意念、心靈,都各不相同,這就導致了適合每個武者的武學也自不同。有的武者天生光明磊落,為人剛正,施展起正大堂皇的武學來,威力便會完全發揮。若是讓其施展一些陰柔詭變的武學,威力便會大打折扣。有的人生性機變靈通,施展拙撲簡單的武學,便不適合他。
說起來,也不過八個字:“武學之道,因人而異。”一味的學習和模仿,永遠都不可能超過前人。隻有開創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才能和自身完美匹配,發揮出十二分的實力來。
細說起來,修道一途也是如此。這世間所有的元神人物,都是突破樊籠,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才能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成就元神。
蘇明這段時間的靜修,不但鞏固了修為境界,更讓他為下一個境界有了渾厚的積累。
出了長安城,蘇明想了想,先向東方而去。以朝廷的能力,想知道各個門派的所在並不困難。普通的門派他已經看不入眼,要去的自然是有元神人物坐鎮的頂尖門派。到了他現在的修為境界,也隻有元神人物才能給他壓力和啟迪。
自長安向東,蘇明直接來到了豫州,先去了洛陽城。此時的洛陽城有兩股勢力,一股是當初以副節度使蔣興為首的勢力,一股是以當初都虞侯武長浩為首的勢力。許煥龍夫婦身死之後,和氏璧被蘇明帶走,他二人身後一有儒家支持,一有兵家支持,兩人的地位也相若,故而一直相持不下,誰也奈何不得誰。尤其是近一年來,儒家和兵家都支持新皇李恆,他二人私下爭鬥,也沒什麽用,洛陽城遲早都會被朝廷收迴,當初為主洛陽城的心思也就漸漸淡了。
蘇明重迴洛陽城,並沒有停留,反而直接去了別處。據他所知,豫州境內,有兩個修道界的頂尖宗門。一個是佛門三宗之一的菩提宗,一個是邪道七派之一的七情宗。
說來也有趣,菩提宗講究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佛門中心性最高的一門,也可以說是修道界心性最高的。而七情宗卻是講究以七情六欲入道,最擅以七情六欲挑動人心,進而達到操控心靈的目的。這兩個宗門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子,卻偏生就在一個地域,有種故意為之的感覺。蘇明覺得這兩個宗門的祖師,說不定也存了借對方之手磨礪自己弟子的想法,。
一步一步,蘇明沿著彎曲的小路,行了足足數十裏地,才在山中看見一座小小的寺院。青山綠水,晨鍾暮鼓,梵音清唱,似乎可以讓人的心靈瞬間空寂平靜下來,領悟到寂滅圓滿的真意。
這寺院如此偏僻,僧人幾乎都是自力更生,自己動手種植蔬菜和糧食,也有少許信徒不辭辛苦從外麵運送些生活用品。除此之外,寺廟青煙嫋嫋,十分安靜。僧人並不多,都各自參禪悟道,十分清淨。
蘇明走到寺院門口,見其上三個大字:“法華寺。”左右有一副對聯,上聯書:“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應如是觀。”下聯書:“無我無人無眾生壽者皆無為法。”說起來隻怕有人都不信,這“法華寺”其實就是佛門三宗之一的菩提宗所在。
這時,右側門口大開,裏麵走出一名僧人,僧袍飄飄,正是當初有過一麵之緣的應劫和尚。
應劫雙手合十,道:“蘇施主遠道而來,請入寺一敘。”當初在遺跡宮殿一別,應劫雖然修為也是大進但是比起蘇明震驚天下被共稱一聲武尊,自然不可比擬。不過他心思純淨,也隻有讚歎之心,並無嫉妒之意。此時見了蘇明,也隻稱他一聲施主。
蘇明微微一笑,道:“請。”
應劫帶著蘇明走入寺中,見寺院並不大,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殿居於正中,先後排開。僧人們都各司其職,十分平靜淡然。走了片刻,到了寺院後山,應劫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手中一道金色佛光飛出,落在虛空中。便見虛空中一道道無色漣漪化開,逐漸顯示出來另外一個世界。
蘇明知道裏麵才是真正的菩提宗所在,便與應劫一齊踏入其中。方一走入,便覺得心神一片清淨,似乎身處無上妙境,在此處參悟大道,更容易開悟。無形中,一縷縷波動傳來,似乎可以啟迪人的智慧。耳邊隱隱有梵音,待仔細聽時,卻又消失不見。
裏麵的寺院仍然十分古樸簡單,並沒有想象中的堂皇氣派。見識了這般情景,蘇明也不由得暗歎,菩提宗身為修道界心性最高的宗門,確實有其過人之處。他眼光落向遠處,隻覺得這空間竟然十分巨大,心中一動,道:“敢問大師,這莫非就是貴宗一花一世界的神通顯化?”如果真的是,那麽菩提宗的祖師,法力神通也定然到了一個極為驚人的境界。
應劫嗬嗬一笑,道:“不瞞蘇施主,這一處妙境,並非單純的法力所化。而是當初祖師得到一朵上古九品金蓮,以之化作此界,作為本門的根本。”
蘇明聞言,恍然大悟,卻更加小心,這裏既然是靈物所化,自然就更加的神妙莫測。如果真的發生了什麽問題,定然也有不可思議的威力神通。不過到了他現在的修為境界,就算是頂尖宗門,拿出門派的底蘊,也很難將他留下。
又走了片刻,到了後麵的的千佛殿,應劫道:“掌門師尊已經在裏麵等候施主了。”
蘇明聞言,道:“謝過大師。”麵色淡然,一步邁入其中。
千佛殿內,上供三尊雕像。正中為釋迦牟尼佛,佛祖左側為大智文殊菩薩,右側為大行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除此之外,四麵牆壁雕刻成一個個小小的格子,裏麵各有一尊金色佛陀。一眼看去,四麵牆壁上都是金色佛陀,足足有數千甚至上萬。
蘇明也曾聽說,佛門中佛陀的數量無量無邊,每尊佛陀都有自己的教化世界,如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就是娑婆世界。佛門中也有一部《佛說佛名經》,也稱為《萬佛名經》,裏麵就說了上萬尊佛陀的名號。這四麵的一尊尊佛陀,看樣子正是因此而來。
聽得清音唱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恍惚中,似乎可以看到一個個巨大的世界,中有一座須彌山,觸及天界。佛陀居於其上,演說妙法。無數菩薩、羅漢、金剛、明王、天神、天女圍繞佛陀,恭敬聽法。
蘇明微微一笑,眼前幻象頓時消失,隻見大殿中有一名老僧,須眉皆白,麵色紅潤。一雙眼睛清澈幹淨,如同頂上一碧如洗的天空。黑白分明的瞳孔顯示出了他有如孩童一般的純真。
蘇明先向華嚴三聖行禮,然後道:“見過不空大師。”菩提宗的宗主,法號正是不空。
不空大師麵帶笑意,道:“蘇施主也信佛?”
蘇明看著華嚴三聖,道:“不論如何,他們的境界都遠在我之上。我向他們行禮,是敬他們身為先行者,更是敬他們的境界和超脫。”
不空大師聞言讚歎道:“施主雖然不信佛,卻已經了解了佛的真意。佛陀雖然慈悲,但也隻是指明了一條道路。真正走這條路的人,還是自己,並非他人。”
佛門中也有言:“佛陀渡眾生,而眾生實無可渡者。”其意就是如此,真正的修行,從來都是自力而為,並不能假手旁人。
蘇明微微一笑,並不言語。
不空大師道:“施主來意,貧僧也明白。你我不如在此,坐而論道如何。”
蘇明道:“善。”
不空大師用手一指,大殿門便關閉,無人可見裏麵情形。應劫站在門外,如一尊雕像,一動不動。
如此,三天三夜之後,還是這個時間,分毫不差,門忽然打開。蘇明先一步走出,不空大師落後半個身子。
到了門外,不空大師道:“蘇施主修為境界高明,貧僧不如,佩服佩服。”
蘇明麵色淡然,道:“大師客氣了,蘇某告辭。”
當下,應劫又送蘇明出山,迴來後見師尊不空大師突然連吐三口鮮血,觸目驚心,頓時大驚失色。
不空大師擺了擺手,看著蘇明離去的方向,歎道:“後生可畏啊。”
世間有無數種武學,有的正大,有的奇詭,有的剛猛,有的陰柔,有的尖銳,有的平和,有的拙樸,有的靈巧。每一門武學,都代表了一種精義,或者說,一條道路。道路本身,並沒有高下大小之分。
某種意義上,武學無強弱,施展武學的武者卻有區別。每個武者的見識、認知、性格、意念、心靈,都各不相同,這就導致了適合每個武者的武學也自不同。有的武者天生光明磊落,為人剛正,施展起正大堂皇的武學來,威力便會完全發揮。若是讓其施展一些陰柔詭變的武學,威力便會大打折扣。有的人生性機變靈通,施展拙撲簡單的武學,便不適合他。
說起來,也不過八個字:“武學之道,因人而異。”一味的學習和模仿,永遠都不可能超過前人。隻有開創出屬於自己的道路,才能和自身完美匹配,發揮出十二分的實力來。
細說起來,修道一途也是如此。這世間所有的元神人物,都是突破樊籠,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才能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成就元神。
蘇明這段時間的靜修,不但鞏固了修為境界,更讓他為下一個境界有了渾厚的積累。
出了長安城,蘇明想了想,先向東方而去。以朝廷的能力,想知道各個門派的所在並不困難。普通的門派他已經看不入眼,要去的自然是有元神人物坐鎮的頂尖門派。到了他現在的修為境界,也隻有元神人物才能給他壓力和啟迪。
自長安向東,蘇明直接來到了豫州,先去了洛陽城。此時的洛陽城有兩股勢力,一股是當初以副節度使蔣興為首的勢力,一股是以當初都虞侯武長浩為首的勢力。許煥龍夫婦身死之後,和氏璧被蘇明帶走,他二人身後一有儒家支持,一有兵家支持,兩人的地位也相若,故而一直相持不下,誰也奈何不得誰。尤其是近一年來,儒家和兵家都支持新皇李恆,他二人私下爭鬥,也沒什麽用,洛陽城遲早都會被朝廷收迴,當初為主洛陽城的心思也就漸漸淡了。
蘇明重迴洛陽城,並沒有停留,反而直接去了別處。據他所知,豫州境內,有兩個修道界的頂尖宗門。一個是佛門三宗之一的菩提宗,一個是邪道七派之一的七情宗。
說來也有趣,菩提宗講究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佛門中心性最高的一門,也可以說是修道界心性最高的。而七情宗卻是講究以七情六欲入道,最擅以七情六欲挑動人心,進而達到操控心靈的目的。這兩個宗門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子,卻偏生就在一個地域,有種故意為之的感覺。蘇明覺得這兩個宗門的祖師,說不定也存了借對方之手磨礪自己弟子的想法,。
一步一步,蘇明沿著彎曲的小路,行了足足數十裏地,才在山中看見一座小小的寺院。青山綠水,晨鍾暮鼓,梵音清唱,似乎可以讓人的心靈瞬間空寂平靜下來,領悟到寂滅圓滿的真意。
這寺院如此偏僻,僧人幾乎都是自力更生,自己動手種植蔬菜和糧食,也有少許信徒不辭辛苦從外麵運送些生活用品。除此之外,寺廟青煙嫋嫋,十分安靜。僧人並不多,都各自參禪悟道,十分清淨。
蘇明走到寺院門口,見其上三個大字:“法華寺。”左右有一副對聯,上聯書:“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應如是觀。”下聯書:“無我無人無眾生壽者皆無為法。”說起來隻怕有人都不信,這“法華寺”其實就是佛門三宗之一的菩提宗所在。
這時,右側門口大開,裏麵走出一名僧人,僧袍飄飄,正是當初有過一麵之緣的應劫和尚。
應劫雙手合十,道:“蘇施主遠道而來,請入寺一敘。”當初在遺跡宮殿一別,應劫雖然修為也是大進但是比起蘇明震驚天下被共稱一聲武尊,自然不可比擬。不過他心思純淨,也隻有讚歎之心,並無嫉妒之意。此時見了蘇明,也隻稱他一聲施主。
蘇明微微一笑,道:“請。”
應劫帶著蘇明走入寺中,見寺院並不大,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殿居於正中,先後排開。僧人們都各司其職,十分平靜淡然。走了片刻,到了寺院後山,應劫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手中一道金色佛光飛出,落在虛空中。便見虛空中一道道無色漣漪化開,逐漸顯示出來另外一個世界。
蘇明知道裏麵才是真正的菩提宗所在,便與應劫一齊踏入其中。方一走入,便覺得心神一片清淨,似乎身處無上妙境,在此處參悟大道,更容易開悟。無形中,一縷縷波動傳來,似乎可以啟迪人的智慧。耳邊隱隱有梵音,待仔細聽時,卻又消失不見。
裏麵的寺院仍然十分古樸簡單,並沒有想象中的堂皇氣派。見識了這般情景,蘇明也不由得暗歎,菩提宗身為修道界心性最高的宗門,確實有其過人之處。他眼光落向遠處,隻覺得這空間竟然十分巨大,心中一動,道:“敢問大師,這莫非就是貴宗一花一世界的神通顯化?”如果真的是,那麽菩提宗的祖師,法力神通也定然到了一個極為驚人的境界。
應劫嗬嗬一笑,道:“不瞞蘇施主,這一處妙境,並非單純的法力所化。而是當初祖師得到一朵上古九品金蓮,以之化作此界,作為本門的根本。”
蘇明聞言,恍然大悟,卻更加小心,這裏既然是靈物所化,自然就更加的神妙莫測。如果真的發生了什麽問題,定然也有不可思議的威力神通。不過到了他現在的修為境界,就算是頂尖宗門,拿出門派的底蘊,也很難將他留下。
又走了片刻,到了後麵的的千佛殿,應劫道:“掌門師尊已經在裏麵等候施主了。”
蘇明聞言,道:“謝過大師。”麵色淡然,一步邁入其中。
千佛殿內,上供三尊雕像。正中為釋迦牟尼佛,佛祖左側為大智文殊菩薩,右側為大行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除此之外,四麵牆壁雕刻成一個個小小的格子,裏麵各有一尊金色佛陀。一眼看去,四麵牆壁上都是金色佛陀,足足有數千甚至上萬。
蘇明也曾聽說,佛門中佛陀的數量無量無邊,每尊佛陀都有自己的教化世界,如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就是娑婆世界。佛門中也有一部《佛說佛名經》,也稱為《萬佛名經》,裏麵就說了上萬尊佛陀的名號。這四麵的一尊尊佛陀,看樣子正是因此而來。
聽得清音唱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恍惚中,似乎可以看到一個個巨大的世界,中有一座須彌山,觸及天界。佛陀居於其上,演說妙法。無數菩薩、羅漢、金剛、明王、天神、天女圍繞佛陀,恭敬聽法。
蘇明微微一笑,眼前幻象頓時消失,隻見大殿中有一名老僧,須眉皆白,麵色紅潤。一雙眼睛清澈幹淨,如同頂上一碧如洗的天空。黑白分明的瞳孔顯示出了他有如孩童一般的純真。
蘇明先向華嚴三聖行禮,然後道:“見過不空大師。”菩提宗的宗主,法號正是不空。
不空大師麵帶笑意,道:“蘇施主也信佛?”
蘇明看著華嚴三聖,道:“不論如何,他們的境界都遠在我之上。我向他們行禮,是敬他們身為先行者,更是敬他們的境界和超脫。”
不空大師聞言讚歎道:“施主雖然不信佛,卻已經了解了佛的真意。佛陀雖然慈悲,但也隻是指明了一條道路。真正走這條路的人,還是自己,並非他人。”
佛門中也有言:“佛陀渡眾生,而眾生實無可渡者。”其意就是如此,真正的修行,從來都是自力而為,並不能假手旁人。
蘇明微微一笑,並不言語。
不空大師道:“施主來意,貧僧也明白。你我不如在此,坐而論道如何。”
蘇明道:“善。”
不空大師用手一指,大殿門便關閉,無人可見裏麵情形。應劫站在門外,如一尊雕像,一動不動。
如此,三天三夜之後,還是這個時間,分毫不差,門忽然打開。蘇明先一步走出,不空大師落後半個身子。
到了門外,不空大師道:“蘇施主修為境界高明,貧僧不如,佩服佩服。”
蘇明麵色淡然,道:“大師客氣了,蘇某告辭。”
當下,應劫又送蘇明出山,迴來後見師尊不空大師突然連吐三口鮮血,觸目驚心,頓時大驚失色。
不空大師擺了擺手,看著蘇明離去的方向,歎道:“後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