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官員變動
開局監國,滿朝驚唿活閻王 作者:落筆殘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怎麽多了那麽多生麵孔?”
官員們在上朝的路上,看見了平日裏很少見到的地方官。
這一幕也讓不少人疑惑起來。
“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不過很快就有人解釋道:“我想起來了,今天是大朝會,許多地方的官員都會過來述職,而且今天還跟許多官員的升遷有關係,京察的最終結果,就在今天要落實了!”
“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麽今天有那麽多生麵孔。”
許多人釋然。
這個冬天,許多京官被貶謫到各地的州府去,同樣的也還有不少的州府長官被調到京城來。
與此同時,更有各個地方的布政使司官員前來述職。
趙寧妄看見這一幕,倒是想到了一個詞,開大會!
各個布政使司的長官們來京城開個會。
路上的時候,趙寧妄倒是看見了趙靖在前頭走著,不過他也懶得上去搭話,一個人默默地走著。
不過期間有許多不認識的官員前來問候。
“見過武安伯!”
趙寧妄背著雙手,微微頷首,說著一些應付過去的客套話。
這一幕看在許多言官們的眼裏,卻是不斷鄙夷。
“看看趙寧妄,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了!”
“那麽多人跟他問安,他居然連手都不抬一下。”
“太張狂了,哪怕嚴閣老都沒有他這樣。”
“……”
然而那些過來見禮的官員,見到趙寧妄如此風輕雲淡的態度,心中卻更是敬仰萬分了。
“果然,這就是武安伯啊,天生傲骨,桀驁不屈!”
“若不是這樣,武安伯又怎麽能夠和嚴閣老掰一掰手腕?”
“這才是咱們心目中的武安伯,果然是風度翩翩,潔身自好,根本不在乎結交朋黨,難怪敢於提拔末進後學。”
要是讓那些言官們知道,這些官員們的想法,隻怕要被氣得吐血。
趙寧妄對你們如此冷漠,居然還讓你們這麽敬仰?
那我們這些人平日裏這般注重走動關係又算什麽?
“徐大人。”
官員當中,顧鼎臣找到了跟吏部主事們走在一起的徐文珍。
徐文珍有些詫異地迴頭,“顧大人?”
旁邊的那些吏部官員也都是略顯驚訝地迴頭。
顧鼎臣臉上帶著笑容,微微拱手,“諸位大人好!”
“顧大人客氣!”
官員們互相見禮。
在場的京官,沒有一個人對顧鼎臣陌生的。
從前的顧鼎臣那可是朝堂上的新星,作為嚴介溪的高徒,雖然看似是個翰林。
但是結交的無一不是六部當中的高官。
平日裏出入結伴的,最起碼都是各部主事以上的官員。
隻是後來因為趙寧妄和嚴介溪產生了矛盾,顧鼎臣就被當做是棄子,直接被嚴介溪給拋棄。
不過趙寧妄卻是又將這個狀元郎給抓住了。
“顧大人這次迴來了,應該就不迴臨安府了吧?”
徐文珍故意在數位同僚麵前這般提起。
顧鼎臣也跟著徐文珍的話說下去。
“此番迴來京城,想來就不用迴去了,吏部的調令已經下來,隻是不知道到時候是迴翰林院,還是在六部當差。”
顧鼎臣這話一出,周圍的官員們果然臉色中帶著驚訝和好奇。
吏部這邊既然有調令,那自然是跟京察有關係的。
而跟京察有關係,那必然是太子那邊的意思。
難道說,顧鼎臣現在是太子的人?
幾個官員們下意識互相看了一眼,不過都沒有說什麽。
徐文珍看了一眼其他官員們的反應,又說道:“京城不比臨安府,沒有那麽自在。”
顧鼎臣笑道:“那是,不過不管在哪裏,都是為了百姓,咱們做好自己的本分,能夠利好百姓那就心滿意足。”
徐文珍笑道:“哈哈哈,顧大人說的是,都是為了百姓。”
……
今天的朝會跟平日裏有很大的區別。
平日大家上朝,基本上都在大殿當中站著,甚至還有些稀稀拉拉的。
但是現在官員們的隊列排得很是緊湊。
除了文官,武將們同樣也是如此。
隊伍甚至都已經排到了大殿外麵去。
皇帝上朝的時候,地方前來述職的官吏們,甚至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畢竟他們平日裏很少接觸這樣的場景,也不需要對人下跪,都是別人跪他們。
“諸位卿家,平身吧!”
文治皇帝看著底下的官員們,麵相威嚴。
官員們謝恩之後,嘩啦啦地站起來。
平時斷然沒有這樣的氣勢。
趙寧妄倒是沒有什麽想法,他站在柱子旁邊,站起來了之後,便悄悄斜靠在柱子上,微微打著盹。
耳邊傳來的則是那些官員們從大到小地述職報告。
“真沒意思,早知道今天就不過來了!”
趙寧妄心中抱怨道,不過這個時候他似乎覺察到有誰在打量著他。
抬頭一看,卻是前麵的太子殿下,眼睛裏帶著羨慕的目光看著他。
“好你個老趙,居然在大殿上偷懶,太可惡了,為什麽本宮身邊沒有個柱子?”
趙寧妄看見太子在瞧他,卻是故意笑了一下。
李格瞪了他一眼,便迴過頭去,不再往後看。
趙寧妄今天可以打盹放鬆,但是李格卻不行。
因為今天是太子黨一派官員們的好日子!
徐文珍和顧鼎臣就不說了,其他的官員要麽是跟太子這邊有點關係的,要麽就是被太子給提拔上來的。
話裏話外,都隱約透露著太子殿下的好。
所以李格今天必須站得筆直。
就在趙寧妄都快一覺睡醒,李格站得雙腿發軟的時候,文治皇帝開口了。
“刑部尚書縱容子嗣為非作歹,收受賄賂,濫用職權,已然伏誅,然刑部尚書一職不可空缺,諸位卿家可有人選推薦?”
文治皇帝看了一眼底下的大臣們。
當然,主要也就是現在的各部尚書還有內閣大學士來決斷。
其他的大臣們,也就是看個熱鬧。
果然,內閣大學士徐少湖直接說道:“陛下,刑部尚書一職雖然空缺,但這段時間以來,刑部上下事務皆由右侍郎喻茂堅管理,所斷案件皆無所反複,不論是百姓還是官吏盡心服口服。
臣認為喻茂堅當為刑部尚書!”
文治皇帝微微頷首,“諸位卿家可還有其他的意見,可以暢所欲言!”
官員們在上朝的路上,看見了平日裏很少見到的地方官。
這一幕也讓不少人疑惑起來。
“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不過很快就有人解釋道:“我想起來了,今天是大朝會,許多地方的官員都會過來述職,而且今天還跟許多官員的升遷有關係,京察的最終結果,就在今天要落實了!”
“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麽今天有那麽多生麵孔。”
許多人釋然。
這個冬天,許多京官被貶謫到各地的州府去,同樣的也還有不少的州府長官被調到京城來。
與此同時,更有各個地方的布政使司官員前來述職。
趙寧妄看見這一幕,倒是想到了一個詞,開大會!
各個布政使司的長官們來京城開個會。
路上的時候,趙寧妄倒是看見了趙靖在前頭走著,不過他也懶得上去搭話,一個人默默地走著。
不過期間有許多不認識的官員前來問候。
“見過武安伯!”
趙寧妄背著雙手,微微頷首,說著一些應付過去的客套話。
這一幕看在許多言官們的眼裏,卻是不斷鄙夷。
“看看趙寧妄,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了!”
“那麽多人跟他問安,他居然連手都不抬一下。”
“太張狂了,哪怕嚴閣老都沒有他這樣。”
“……”
然而那些過來見禮的官員,見到趙寧妄如此風輕雲淡的態度,心中卻更是敬仰萬分了。
“果然,這就是武安伯啊,天生傲骨,桀驁不屈!”
“若不是這樣,武安伯又怎麽能夠和嚴閣老掰一掰手腕?”
“這才是咱們心目中的武安伯,果然是風度翩翩,潔身自好,根本不在乎結交朋黨,難怪敢於提拔末進後學。”
要是讓那些言官們知道,這些官員們的想法,隻怕要被氣得吐血。
趙寧妄對你們如此冷漠,居然還讓你們這麽敬仰?
那我們這些人平日裏這般注重走動關係又算什麽?
“徐大人。”
官員當中,顧鼎臣找到了跟吏部主事們走在一起的徐文珍。
徐文珍有些詫異地迴頭,“顧大人?”
旁邊的那些吏部官員也都是略顯驚訝地迴頭。
顧鼎臣臉上帶著笑容,微微拱手,“諸位大人好!”
“顧大人客氣!”
官員們互相見禮。
在場的京官,沒有一個人對顧鼎臣陌生的。
從前的顧鼎臣那可是朝堂上的新星,作為嚴介溪的高徒,雖然看似是個翰林。
但是結交的無一不是六部當中的高官。
平日裏出入結伴的,最起碼都是各部主事以上的官員。
隻是後來因為趙寧妄和嚴介溪產生了矛盾,顧鼎臣就被當做是棄子,直接被嚴介溪給拋棄。
不過趙寧妄卻是又將這個狀元郎給抓住了。
“顧大人這次迴來了,應該就不迴臨安府了吧?”
徐文珍故意在數位同僚麵前這般提起。
顧鼎臣也跟著徐文珍的話說下去。
“此番迴來京城,想來就不用迴去了,吏部的調令已經下來,隻是不知道到時候是迴翰林院,還是在六部當差。”
顧鼎臣這話一出,周圍的官員們果然臉色中帶著驚訝和好奇。
吏部這邊既然有調令,那自然是跟京察有關係的。
而跟京察有關係,那必然是太子那邊的意思。
難道說,顧鼎臣現在是太子的人?
幾個官員們下意識互相看了一眼,不過都沒有說什麽。
徐文珍看了一眼其他官員們的反應,又說道:“京城不比臨安府,沒有那麽自在。”
顧鼎臣笑道:“那是,不過不管在哪裏,都是為了百姓,咱們做好自己的本分,能夠利好百姓那就心滿意足。”
徐文珍笑道:“哈哈哈,顧大人說的是,都是為了百姓。”
……
今天的朝會跟平日裏有很大的區別。
平日大家上朝,基本上都在大殿當中站著,甚至還有些稀稀拉拉的。
但是現在官員們的隊列排得很是緊湊。
除了文官,武將們同樣也是如此。
隊伍甚至都已經排到了大殿外麵去。
皇帝上朝的時候,地方前來述職的官吏們,甚至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畢竟他們平日裏很少接觸這樣的場景,也不需要對人下跪,都是別人跪他們。
“諸位卿家,平身吧!”
文治皇帝看著底下的官員們,麵相威嚴。
官員們謝恩之後,嘩啦啦地站起來。
平時斷然沒有這樣的氣勢。
趙寧妄倒是沒有什麽想法,他站在柱子旁邊,站起來了之後,便悄悄斜靠在柱子上,微微打著盹。
耳邊傳來的則是那些官員們從大到小地述職報告。
“真沒意思,早知道今天就不過來了!”
趙寧妄心中抱怨道,不過這個時候他似乎覺察到有誰在打量著他。
抬頭一看,卻是前麵的太子殿下,眼睛裏帶著羨慕的目光看著他。
“好你個老趙,居然在大殿上偷懶,太可惡了,為什麽本宮身邊沒有個柱子?”
趙寧妄看見太子在瞧他,卻是故意笑了一下。
李格瞪了他一眼,便迴過頭去,不再往後看。
趙寧妄今天可以打盹放鬆,但是李格卻不行。
因為今天是太子黨一派官員們的好日子!
徐文珍和顧鼎臣就不說了,其他的官員要麽是跟太子這邊有點關係的,要麽就是被太子給提拔上來的。
話裏話外,都隱約透露著太子殿下的好。
所以李格今天必須站得筆直。
就在趙寧妄都快一覺睡醒,李格站得雙腿發軟的時候,文治皇帝開口了。
“刑部尚書縱容子嗣為非作歹,收受賄賂,濫用職權,已然伏誅,然刑部尚書一職不可空缺,諸位卿家可有人選推薦?”
文治皇帝看了一眼底下的大臣們。
當然,主要也就是現在的各部尚書還有內閣大學士來決斷。
其他的大臣們,也就是看個熱鬧。
果然,內閣大學士徐少湖直接說道:“陛下,刑部尚書一職雖然空缺,但這段時間以來,刑部上下事務皆由右侍郎喻茂堅管理,所斷案件皆無所反複,不論是百姓還是官吏盡心服口服。
臣認為喻茂堅當為刑部尚書!”
文治皇帝微微頷首,“諸位卿家可還有其他的意見,可以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