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話沒說完就走?
開局監國,滿朝驚唿活閻王 作者:落筆殘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的確是弊端,沒有人否認。
許多人考上科舉準備做官,但根本不知道怎麽才能做好官。
所以這才有了進士要在翰林院學習個一兩年,才會將他們派遣出去。
但就像趙寧妄所說的,朝廷設立了翰林院,讓他們能通過從前的卷宗,了解到各地官府在治理百姓的時候,用了什麽樣的舉措。
可是工部的那些官員呢,還有司農司的官員。
朝廷卻沒有一個像樣的培養這些人的地方。
隻能是慢慢適應,慢慢學習。
這也就導致了,許多人屍位素餐,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有那個能力。
“吳公,還有夏公,我所做的,不過是讓我大夏的年輕人有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罷了!願意讀書的,我培養他們成為合格的官員,想要種地的,我也能讓他們成為優秀的農人!”
趙寧妄很是自信,“當然,還有其他許多的科目,盡量讓這些人都能成材,因材施教,聖人就說出過這樣的話來。”
從趙寧妄的角度解讀因材施教這四個字,倒是讓兩位教過不少學生的大儒,有些別樣的觸動。
“所謂順木之天,便是如此。”
一開始的時候,吳寬還以為趙寧妄是來搗亂的。
可沒有想到,他居然能夠說出來這樣一番話。
這倒是讓吳寬有些詫異。
“你就是打算開這麽一家不倫不類的書院嗎?”
吳寬也並沒有因為趙寧妄的言語,而對他有格外的高看。
趙寧妄看著吳寬,問道。
“難道先生不願意看見我大夏人人如龍?”
吳寬深深地看了一眼趙寧妄,並沒有直接迴答這個問題,反而說道。
“你這話出了我這裏隻當沒有說過,為官在朝,應當懂得避諱!”
“先生大才,自小我便知道!”
趙寧妄臉不紅心不跳撒了個謊,“我有一個朋友說過,他的夢想。”
“他願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希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吳寬冷笑一聲,“你說的這個朋友,不會是你自己吧?”
趙寧妄自嘲一句,“當然不是,我區區一個紈絝子弟,怎麽能說出來這樣的話?”
“你這話聽上去倒是不錯,有人能做到嗎?實在是太空了!”
吳寬搖了搖頭,若是讓青年才俊聽了去這話,隻怕會心中燃起一股熱血,覺得應該對得起天地生民。
可到了他這個年紀,這樣的話早已經不能讓他內心泛起巨大的波瀾。
“所以我選擇了在臨安百姓們困苦難耐的時候,到了臨安,花了一個月的功夫,讓臨安百姓們度過饑荒,逃過一難!”
趙寧妄說道:“所以我才會不惜斥出重金,買下田地,為百姓們育苗培種,建造工廠,讓百姓們能買到更便宜的東西。”
“所以我才會建立一家書院,未來還會有第二家,第三家,能讓百姓們的孩子都有一條出路。”
“我隻希望憑我的一己之力,讓我大夏的百姓們,都能吃飽飯,穿暖衣,有真正看見人人如龍的一天!”
吳寬這一次是真的有些動容了!
他不了解趙寧妄,但也捕風捉影地聽了一些。
畢竟趙寧妄現在自帶熱點,到處都能聽到一些他的傳聞。
吳寬深深地看了一眼趙寧妄,但是趙寧妄還沒有說完。
“這些便是我心中的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
“先生這麽多年來,厭倦官場,在此地悟道,可曾找到了先生心中的良知,可曾悟出來了救世之道?”
“不知道先生什麽時候能夠悟得出來,但我已經在做了!”
轟隆!
趙寧妄的一句質樸的話語,卻是在吳寬的心中發出了閃電霹靂,雷聲陣陣!
“知行合一……致良知?何為良知,你那人人如龍的理想是良知,而老夫,老夫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同樣是良知……”
“知行合一?這是聖人所提到過的,不,卻也有些不同……”
吳寬這一刻好像是魔怔了一般。
夏公謹在一旁聽著,同樣有些震驚。
這話趙寧妄可沒有跟他說過。
趙寧妄隻是說了一句,“北寧書院會開設軍事學院,培養大量有謀略戰略眼光的將領,絕對能讓我大夏邊防一百年無人攻破。”
“隻希望夏公能助我一臂之力!”
夏公謹聽到這話,就跟碰到了知己一般。
而且在了解到了趙寧妄對於軍中所做的事情之後,夏公謹更加不會拒絕了。
不過像夏公謹這樣,帶著一點軍事專家色彩的大儒來說,他們所在乎的,不是什麽大道理。
他們更關心的反而是一些非常實際的東西。
“你對先生做什麽了?”小童子徵明本來在一旁聽著,覺得怪有意思的。
甚至聽到了那四句話的時候,也感覺到一陣熱血沸騰,為萬世開太平,多麽大氣的一句話。
可說到了後麵,他卻是看見先生居然像是犯了癡症了一般。
“沒事,這都是正常的流程!”
趙寧妄看著吳寬的模樣,心中直唿,果然如此!
陽明先生的含金量還在提高啊!
當年的那幫子跟陽明先生同時代的文人,被陽明先生的言論衝刷之後,一個個的幡然醒悟。
上到七老八十,下到十四五歲,就沒有哪個不被衝擊的。
許多人讀了一輩子書,格物致知了一輩子才知道。
自己這些年所追求的東西,早就已經知道了。
根本不需要再去窮苦追究。
聖人的道理就是那麽直白地說了出來。
根本不需要後人再去加以注解。
道理就是那樣,就在那裏,後人學習聖人之道,不外乎心存良知,知行合一!
聖人之學是用來做的學問,而不是用來整日苦思。
尋找一個虛無縹緲的大道。
趙寧妄看著吳寬,歎了口氣。
“想來先生能因為小子的一句話,明悟了一些東西,不管先生來不來北寧書院,小子也算是對在體悟大道上麵,有些幫助。”
“時候已經不早了,加入北寧書院,的確需要考慮,下次學生再過來找先生吧!”
趙寧妄起身拱手說道:“學生告辭!”
旁邊夏公謹看著有些不懂,這就走了?
不過趙寧妄都起身了,夏公謹也就沒有坐著。
也是搖了搖頭,拱手說道。
“吳公,那我們先告辭了!”
不過趙寧妄走出去的腳步很慢,似乎在等著什麽。
就在他都要出了內院的時候,在他身後傳來了一句。
“慢著!”
許多人考上科舉準備做官,但根本不知道怎麽才能做好官。
所以這才有了進士要在翰林院學習個一兩年,才會將他們派遣出去。
但就像趙寧妄所說的,朝廷設立了翰林院,讓他們能通過從前的卷宗,了解到各地官府在治理百姓的時候,用了什麽樣的舉措。
可是工部的那些官員呢,還有司農司的官員。
朝廷卻沒有一個像樣的培養這些人的地方。
隻能是慢慢適應,慢慢學習。
這也就導致了,許多人屍位素餐,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有那個能力。
“吳公,還有夏公,我所做的,不過是讓我大夏的年輕人有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罷了!願意讀書的,我培養他們成為合格的官員,想要種地的,我也能讓他們成為優秀的農人!”
趙寧妄很是自信,“當然,還有其他許多的科目,盡量讓這些人都能成材,因材施教,聖人就說出過這樣的話來。”
從趙寧妄的角度解讀因材施教這四個字,倒是讓兩位教過不少學生的大儒,有些別樣的觸動。
“所謂順木之天,便是如此。”
一開始的時候,吳寬還以為趙寧妄是來搗亂的。
可沒有想到,他居然能夠說出來這樣一番話。
這倒是讓吳寬有些詫異。
“你就是打算開這麽一家不倫不類的書院嗎?”
吳寬也並沒有因為趙寧妄的言語,而對他有格外的高看。
趙寧妄看著吳寬,問道。
“難道先生不願意看見我大夏人人如龍?”
吳寬深深地看了一眼趙寧妄,並沒有直接迴答這個問題,反而說道。
“你這話出了我這裏隻當沒有說過,為官在朝,應當懂得避諱!”
“先生大才,自小我便知道!”
趙寧妄臉不紅心不跳撒了個謊,“我有一個朋友說過,他的夢想。”
“他願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希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吳寬冷笑一聲,“你說的這個朋友,不會是你自己吧?”
趙寧妄自嘲一句,“當然不是,我區區一個紈絝子弟,怎麽能說出來這樣的話?”
“你這話聽上去倒是不錯,有人能做到嗎?實在是太空了!”
吳寬搖了搖頭,若是讓青年才俊聽了去這話,隻怕會心中燃起一股熱血,覺得應該對得起天地生民。
可到了他這個年紀,這樣的話早已經不能讓他內心泛起巨大的波瀾。
“所以我選擇了在臨安百姓們困苦難耐的時候,到了臨安,花了一個月的功夫,讓臨安百姓們度過饑荒,逃過一難!”
趙寧妄說道:“所以我才會不惜斥出重金,買下田地,為百姓們育苗培種,建造工廠,讓百姓們能買到更便宜的東西。”
“所以我才會建立一家書院,未來還會有第二家,第三家,能讓百姓們的孩子都有一條出路。”
“我隻希望憑我的一己之力,讓我大夏的百姓們,都能吃飽飯,穿暖衣,有真正看見人人如龍的一天!”
吳寬這一次是真的有些動容了!
他不了解趙寧妄,但也捕風捉影地聽了一些。
畢竟趙寧妄現在自帶熱點,到處都能聽到一些他的傳聞。
吳寬深深地看了一眼趙寧妄,但是趙寧妄還沒有說完。
“這些便是我心中的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
“先生這麽多年來,厭倦官場,在此地悟道,可曾找到了先生心中的良知,可曾悟出來了救世之道?”
“不知道先生什麽時候能夠悟得出來,但我已經在做了!”
轟隆!
趙寧妄的一句質樸的話語,卻是在吳寬的心中發出了閃電霹靂,雷聲陣陣!
“知行合一……致良知?何為良知,你那人人如龍的理想是良知,而老夫,老夫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同樣是良知……”
“知行合一?這是聖人所提到過的,不,卻也有些不同……”
吳寬這一刻好像是魔怔了一般。
夏公謹在一旁聽著,同樣有些震驚。
這話趙寧妄可沒有跟他說過。
趙寧妄隻是說了一句,“北寧書院會開設軍事學院,培養大量有謀略戰略眼光的將領,絕對能讓我大夏邊防一百年無人攻破。”
“隻希望夏公能助我一臂之力!”
夏公謹聽到這話,就跟碰到了知己一般。
而且在了解到了趙寧妄對於軍中所做的事情之後,夏公謹更加不會拒絕了。
不過像夏公謹這樣,帶著一點軍事專家色彩的大儒來說,他們所在乎的,不是什麽大道理。
他們更關心的反而是一些非常實際的東西。
“你對先生做什麽了?”小童子徵明本來在一旁聽著,覺得怪有意思的。
甚至聽到了那四句話的時候,也感覺到一陣熱血沸騰,為萬世開太平,多麽大氣的一句話。
可說到了後麵,他卻是看見先生居然像是犯了癡症了一般。
“沒事,這都是正常的流程!”
趙寧妄看著吳寬的模樣,心中直唿,果然如此!
陽明先生的含金量還在提高啊!
當年的那幫子跟陽明先生同時代的文人,被陽明先生的言論衝刷之後,一個個的幡然醒悟。
上到七老八十,下到十四五歲,就沒有哪個不被衝擊的。
許多人讀了一輩子書,格物致知了一輩子才知道。
自己這些年所追求的東西,早就已經知道了。
根本不需要再去窮苦追究。
聖人的道理就是那麽直白地說了出來。
根本不需要後人再去加以注解。
道理就是那樣,就在那裏,後人學習聖人之道,不外乎心存良知,知行合一!
聖人之學是用來做的學問,而不是用來整日苦思。
尋找一個虛無縹緲的大道。
趙寧妄看著吳寬,歎了口氣。
“想來先生能因為小子的一句話,明悟了一些東西,不管先生來不來北寧書院,小子也算是對在體悟大道上麵,有些幫助。”
“時候已經不早了,加入北寧書院,的確需要考慮,下次學生再過來找先生吧!”
趙寧妄起身拱手說道:“學生告辭!”
旁邊夏公謹看著有些不懂,這就走了?
不過趙寧妄都起身了,夏公謹也就沒有坐著。
也是搖了搖頭,拱手說道。
“吳公,那我們先告辭了!”
不過趙寧妄走出去的腳步很慢,似乎在等著什麽。
就在他都要出了內院的時候,在他身後傳來了一句。
“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