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讓,表示很有禮貌,是做人一種優秀的品質,曆史上有許多相關出處、例句、典故和名言來進一步解釋這詞,同樣引申出許多近義詞和反義詞。


    不過在賽場上,過分謙讓可不是什麽好事,這裏並不是展現禮儀的好地方,一般能拿到冠軍的運動員很多都不是善茬,尤其是那種個人作戰的賽事更是如此,根本不需要運動員為了保住其他人的麵子去謙讓,這是競技體育。


    當然,凡事也都有例外,這場加拿大站衝刺賽就十分生動的展現所謂謙讓,雖然得加個雙引號。


    衝刺賽放在周六下午進行,此時空氣溫度已經高達36.8攝氏度,打破蒙特利爾5月同期高溫紀錄,賽道溫度甚至來到驚人的55攝氏度,而且還在持續升高,讓原本就脆的輪胎變得更脆。


    加拿大站並不是一條輪胎磨損程度特別高的賽道,但前提是設計出的輪胎溫度區間適合當地常規溫度,如果讓最軟一檔的輪胎放在類似中東的空氣條件,分分鍾變脆。


    “我也挺好奇的,以前倍耐力時代肯定會發布一些輪胎使用提示,但這周看不到普利司通和米其林發布任何警告,隻是繼續讓車手這麽跑。”裏卡多說道。


    “我有一種預感,衝刺賽到最後甚至變成進站分勝負,很多人可能會試圖進站換新胎,正賽什麽情況還是未知數,畢竟還有一整天才開始。”阿隆索迴應道。


    “根據我拿到的輪胎選擇,很多車手都選擇硬胎,這是練習賽期間長距離模擬唯一一套可以撐滿20圈的輪胎,但當時的賽道溫度和現在又不太一樣,沒人知道接下來會演變成什麽樣。”羅斯伯格說道,這場是他今年第一次出現在官方評論席中,巴頓和韋伯都沒跟到蒙特利爾。


    “你別說,還有頭鐵的準備軟胎發車,真不知道車隊在想什麽。”阿隆索吐槽道。


    這次拿到倒杆發車的是維斯塔潘,靠著一堆豆腐胎的混亂,這位五冠王終於等到天亮的時候,用硬胎將將進入第二節,而且還在排位賽取得久違的杆位。


    賽後整支車隊直接完成大合影,雖然老維和霍納合影時還隔著距離,但那已經勾不起媒體興趣,自從去年一次3小時的交談加上當時發生的一些特殊事情後,雙方就放下彼此的恩怨,隻不過關係也迴不到從前。


    在他旁邊發車的則是德利尼,身後兩台達契亞也對衝刺賽領獎台虎視眈眈,馬林康排在第7發車,比爾曼則在第12,這次可不存在所謂的壓不壓位置,能晉級才是王道,巴林外環那下真的把車隊搞怕了。


    經曆一圈暖胎圈過後,所有25台賽車就位,赫塔的賽車出場圈遇到機械故障,車隊沒辦法及時修理,直接缺席衝刺賽,五盞紅燈熄滅,衝刺賽正式開始。


    如果從觀賽體驗來說,這是一場瘋狂到極點,完全不可預測,比玩遊戲還隨機的比賽,甚至遊戲開代碼和模組都做不到這種混亂場麵。


    但對於車手來說,這是一場煎熬,不管是為了保護輪胎還是堅持跑完比賽來說都是如此,完全成為一場腦力戰而非體力戰。


    前兩圈下來還比較正常,所有人都跑自己的,有很多纏鬥,一切就像正常的發車階段一樣,除了沒有引發任何碰撞,沒有黃旗或安全車介入。


    從第3圈開始,畫風逐漸離譜起來,維斯塔潘非常主動的放棄領跑位置,開始悠哉的保護輪胎,下一圈接替領跑的德利尼又把位置讓給他,兩人互讓以後米克追了上來,第5圈成功開始領跑比賽。


    馬林康一開始就選擇主動往後掉,自己也選擇硬胎發車,練習賽的時候算得很清楚,硬胎極限能堅持20圈,證明賽車保胎能力已經相當出色,沙特阿美則給出25圈的反饋,但需要前半段特別省胎避免纏鬥。


    隻是輪胎退化程度還是超過很多人的想象,軟胎發車的車手跑4-5圈就必須進站換胎,這是許多人預測得到的,這幾乎是放棄衝刺賽的策略。


    第14位發車的拉塞爾也是其中一位硬胎發車車手,不過他並沒有像很多人一樣省胎,而是想方設法壓榨這套輪胎的極限,隻要能夠過掉前麵的賽車,過不掉再省胎,6圈過後已經來到第7位。


    從第9圈開始,場上迅速分化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策略,一部分車手選擇進站換胎,另一部分則硬抗到底,這部分都是對硬胎撐滿很有自信的車手,例如維斯塔潘、米克和勒克萊爾。


    “你說他們能撐到比賽結束嗎?不是說輪胎,而是場上位置。”阿隆索詢問道。


    “很難,加斯利進站後一圈直接比他們快3秒,而且兩位車手都沒用力推,隻是輪胎新舊差異而已,估計沒幾圈就能迅速來到他們身後,過4-5台車並不是難事。”裏卡多說道。


    “別說保住場上位置,能不能不跌出積分區都是未知數,這邊勞森已經迴到維修區下班,他的賽車並沒有任何問題,就純粹的預防性退賽。”羅斯伯格補充道。


    “威廉姆斯也讓留在場上的朱斯蒂迴到維修區,不過他們另一位車手阿爾本現在飛快,作為為數不多中性胎換中性胎的車手,已經來到進站車手的第2。”裏卡多繼續說道。


    最後幾圈成為換胎車手砍瓜切菜表演時間,所有沒進站的車手都在賽道上十分掙紮,比起身後一圈快2秒的賽車加上3段可變尾翼區域,毫無還手餘地可言,能避免纏鬥就竟然避免,保護輪胎要緊。


    這種情況下,幾位之前領跑比賽,同時選擇搏一把不換胎的車手徹底完敗,德利尼、米克和維斯塔潘還能靠著此前建立的優勢保住積分區最後幾個位置,畢竟後麵有兩停的,勒克萊爾就與積分失之交臂,更不用說直接跑到沒影子的烏戈舒庫和斯滕斯霍恩,後者甚至沒跑完就下班。


    衝刺賽勝利被加斯利拿到,阿爾本和拉塞爾排在2-3,馬林康又一次與領獎台擦肩而過,這次純粹的換胎時機太晚碰上安全釋放,再努力追也追不到拉塞爾,諾裏斯的第9足以讓他繼續鞏固衝刺杯積分領先優勢,奧康、斯萊特、比爾曼和特拉姆尼茨同樣進入積分區。


    “每一兩圈換一個領跑車手,這確實夠離譜的,每個人都不想排在前麵。”解說結束後,裏卡多忍不住吐槽道。


    “你不懂,這叫謙讓,互相讓著對方而已,尤其是10-12這幾位,每一圈都在玩心機,哪怕被其他車手過了也是如此,差點把自己玩沒了。”羅斯伯格說道。


    “這謙讓夠離譜的。”裏卡多說道。


    “你放心,按照現在的天氣預報,明天更離譜,70圈比賽,估計變成每支車隊的換胎訓練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F1車手:一支新車隊一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奧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奧科並收藏F1車手:一支新車隊一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