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3點左右,阿爾伯特公園,天空依舊如此晴朗,似乎春天秋天舉辦並沒有太大差別,完全不影響現場車迷趕到現場支持主場車手。


    “我們上次不在前兩排發車是什麽時候?”出場圈結束,來到第5發車格的馬林康通過無線電詢問安傑羅。


    “應該是拉斯維加斯吧,你的新秀賽季時候,今年絕對不是一次兩次出現在非前兩排的位置,或許還有更靠後,挑戰更大的時候。”安傑羅迴應道。


    “沒事,習慣了。”馬林康簡單的迴應道,腦子裏想著都是當年f3時期,如何在中遊集團硬生生穩住一個年度冠軍出來。


    雖然馬林康是衛冕冠軍,但這場並沒有大量媒體圍著發車格,不習慣是有的,但也讓自己更輕鬆的應對揭幕戰。


    全新的前排組合吸引著絕大部分記者的注意,尤其是杆位發車的斯萊特,一堆媒體記者閃光燈快門,隻為了記錄這個曆史性的時刻,新秀首秀杆位發車,上一位做到的還是1996賽季維倫紐夫,同樣是阿爾伯特公園。


    時間很快就來到暖胎圈,所有人員撤出賽道,26位車手經過一圈暖胎後迴到自己的發車格,等候比賽開始。


    “你可別嘴瓢啊,反正這活不是我做是你做。”韋伯吐槽道,這時候所有車手已經接近就位。


    “放心,我也是經過專業訓練,不可能嘴瓢的。”裏卡多非常自信的迴應道。


    片刻之後,後方綠旗揮動,醫療車就位,五盞紅燈逐漸亮起。


    “燈滅比賽開始,杆位發車的馬,斯萊特反應稍微有點慢,勞森倒是迅速搶到領跑位置,現場車迷直接沸騰了,這位紅牛車手率先進入1號彎,他們可不管是不是幾維鳥。”裏卡多激情的說道。


    “你不是信誓旦旦的說不嘴瓢嗎?還是下意識的要說馬林康。”阿隆索這話是閉麥詢問的。


    “真不習慣。”裏卡多閉麥迴應道。


    1-2號彎出來,勞森過掉斯萊特開始領跑,身後則是勒克萊爾,馬林康發車並不算很好,旁邊的諾裏斯已經完成過掉,甚至後麵拉塞爾都在自己前麵,但排名隻掉1位。


    因為旁邊加斯利的發車更加糟糕,時隔1年再次迴歸,而且還是如此靠前的發車順位,盡管練習賽已經對發車進行多次練習,但到正式比賽之時還是犯了錯。


    “看迴放,注意那台黃色賽車,加斯利發車反應其實很快,但感覺像是檔位上不去,動一下後速度沒有立刻起來,而是等略微1秒才提速,後麵好幾台賽車都來到他的前麵,位置直接掉到15名左右。”裏卡多說道。


    “對達契亞來說絕對是災難發車,好不容易得到如此前麵的發車順位,這下直接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韋伯評價道。


    第一圈並沒有出現任何事故,哪怕賽道上擁有26台車,各位車手給人感覺還是比較保守,不願意一下子就帶著攻擊性去毀掉新賽季開局。


    比賽很快在勞森帶領下進入第4圈,後麵斯萊特跟得非常緊,隨時都準備對勞森進行動手,身後的勒克萊爾也是虎視眈眈。


    此時的馬林康依舊排在第6位,一時半會並沒有對諾裏斯進行動手,反而是拉塞爾已經把蘭多給過掉,在可以激活可變尾翼之前。


    “你前麵和蘭多的差距是0.4秒,現在所有人都處在可變尾翼火車中,調整賽車模式,盡可能在這兩圈過掉諾裏斯。”安傑羅提醒道。


    收到指令的馬林康開始尋找超車機會,4段可變尾翼中,真正能夠動手的其實就3號彎和11號彎,兩個絕好的超車位置。


    3號彎嚐試的機會並不多,這隻是剛開始,而且後麵還要麵對兩段,如果這時候進行超車卻被拉塞爾拉開超過1秒,有點得不償失,今年這台車並沒有太多的尾速優勢。


    11號彎,馬林康特別喜歡動手的彎道,也是前兩年經常犯錯的位置,當然,如果不犯錯,嚐試效果是十分驚人的。


    “除勞森以外的所有人都打開可變尾翼,11號彎或許是一個有趣的,可供進攻的彎道,看下誰先來。”韋伯說道。


    “斯萊特還沒有動手的欲望,不過後麵有人開始做動作,衛冕冠軍來了,經典內線,並排入彎,馬林康和諾裏斯輪對輪直到出彎,好像有一個硬推出賽道的動作,不知道賽會幹事會如何處理,現在看起來是馬林康過掉了對手。”裏卡多說道。


    “真狠,但這應該是正常的賽道纏鬥,今年可沒有馬東這玩意,應該不會再有所謂的昏厥判罰。”阿隆索說道,提到馬東離開那叫一個高興。


    今年賽會幹事方麵也有一點小小的變化,馬西確實還在,不過馬東卻被fia拉迴總部進行大改,說好聽點就是迴爐重造,想要在本賽季看到它也是一件難事。


    賽會幹事對這個纏鬥進行審查,但很快就宣布沒有繼續調查的必要,認為這就是正常的賽道攻防。


    接下來15圈,勞森繼續帶領著一堆車手完成一圈又一圈的比賽,後麵車手由於輪胎衰竭和纏鬥等原因開始掉隊,盡管如此還有至少15台賽車處在這列超長火車。


    策略方麵很有意思,前10發車的車手絕大部分都是軟胎,但米其林和普利司通所提供的軟胎壽命不太一樣,前者大概在23圈左右,後者25圈。


    不僅是軟胎,他們在中性胎和硬胎也有區別,每場比賽叫法依舊是一樣,最大的區別則是輪胎軟硬度不同,和倍耐力獨家供應時代不同的是,現在兩家不會對外公布輪胎具體軟硬程度如何,隻有車隊自己知道。


    而且今年廢除了必須使用兩套不同輪胎的規矩,但還是規定了排位賽和正賽必須使用的輪胎,正賽每場都是中性胎和硬胎,意味著如果用軟胎發車,還需要換一次中性胎,但中性胎和硬胎發車理論上可以直接再換同樣配方的新胎。


    “你準備什麽時候進站?”安傑羅詢問道,一旁的魯埃達則脫下耳機準備跟他進行對話。


    “我現在感覺這套輪胎還不錯,再跑十幾圈應該沒問題。”馬林康迴應道,自己是場上為數不多用中性胎發車的車手。


    “行,不過到時候我們需要你在等他們進站後開始提速,做10圈左右的排位賽飛馳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F1車手:一支新車隊一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奧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奧科並收藏F1車手:一支新車隊一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