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光陰流水
覺醒劍神係統,我在異界已無敵 作者:阿三不怕困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德豐鎮的格局與別處極不一樣,整個鎮子如同被上古劍仙一劍劈開一般,分為南鎮與北鎮,又或是南溪鎮和北河鎮。
南溪鎮以鑄劍為名,極多名劍都出於此地,那王朝有名的鑄劍監典司便出於此地。
按道理本應當聞名於整個王朝,最後卻落得被固封於此的下場,或許便要歸功於那不怕死的兵家劍修王攬月。
當年王攬月手持南溪鎮所鑄的九良劍,氣宇軒揚地殺進京城,欲將後嵐國君主的頭顱斬下掛於城頭之上,以消心頭之恨。
可一國之力又豈是他一個第九境的兵家修士可敵,那護城大陣開啟,便有無數龍威衝天而起,化作猶如實質大山般的威壓,僅僅隻是半息時間,便被陣法衝殺而亡,甚至連個完屍都不曾留下。
而這王姓自此成了後嵐國的恥姓,王氏一脈不知有多少人為此改名,竟是連祖宗都不認了,就此一點,天下人更加嗤笑,以至於整個王氏子弟都低人一頭,甚至連尋常百姓都不如,隻能比那豬狗強上半分。
身著粗糙布衣的少年看著光陰流水中的場景,麵色略微有點冷冽。因為他便姓王,是整個後嵐國為數不多的王氏子弟之一。身處於南溪鎮中的他,此時境遇悲慘,甚至比起奴隸都不如。走投無路的王氏少年想弄清為何自己一生下來,便遭人唾棄,恨不得掐死自己,如今一看,整座南溪鎮都是被自己這位先祖連累了。
施展這“光陰流水”術法神通的是南溪鎮中一位道士,不知師出何門,也不知道是否真有本事,但光就是這水中投像,便讓王氏少年覺得這一切都是真的。
“我家先祖為何要將這後嵐國皇帝的頭顱砍下?”
王氏少年弱弱地問道。盡管他知道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問了,本以為迎來的是沉默和謾罵,哪知那道士歎氣一聲,看向天邊,臉色呈掙紮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讓人覺得他不知何時會開口。
王氏少年看出他的掙紮,連忙開口道:“若是不能說的密辛,那便算了吧!”
終究那道士還是開了口,將當年之事的原委全部道出:“後嵐國為了換取一部窺探天機的神通術法,竟願意將國內五嶽之一的龔南山脈的半條全部拱手讓給鄰國,此等賣國行為自然引起天下修士的憤怒,其中便包括你們王氏這位先祖。
可當時的後嵐國國力強盛,十二境修士便有兩位,其中一位兵家修士,殺伐果決,戰力無匹,配合另一位十二境的道家真君,二者相輔相成之下,便是十三境修士都可一戰。多數修士都是怕死的,尤其是到了十境甚至十一境的大修士更是惜命,最終也隻有一位九境修士有勇氣殺入京城。”
王氏少年幾乎脫口而出,並未考慮到禁忌,隻一味地詢問道:“那為何還以本家先祖為恥?這難道不是一件舍身衛道的壯舉,怎會落到被世人群嘲地步?”
說話間,一絲難以遏製的怒氣夾雜於其間,若是他手中有劍,怕是要一劍刺出,不對人,隻對這不公道的天下。
那道士滿眼輕蔑,冷笑道:“王氏遺種也配擁有怒氣?”
王氏少年撲通跪在地上,祈求道:“請道長收我為徒!”
“想報仇?”
道士臉上的輕蔑不消半點,反而愈演愈烈,最後化為一陣清風,將王氏少年掃倒在地,“王氏遺種,早已被那位先皇奪去修道根基,你們王氏至此隻能為奴!”
王氏少年抬頭,雙眼充滿絕望,那怒氣自然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殺意。那道士轉身離開,地上那攤光陰流水也隨之消散,此處便隻剩下他王明然一人。
離去的道士走至無人之處,對著虛空某處恭敬道:“屬下已經將那段捏造的往事給了那個王氏少年看過,接下來……”
“等他找你,三次拒絕之後收他為徒。”
“是!”道士又鞠一躬,隨後直起身子,朝著住處走去。
王明然從地上艱難爬起,朝著道士消失的地方飛奔而去。這道士是小鎮裏為數不多的修士之一,也是自己成為修士的唯一希望。其餘修士眼高於頂,僅僅一聽自己姓王,便立刻差人如趕鴨般攆走,好似是那過街老鼠一般。
難道是我錯了?還是我的先祖錯了?錯的明明是你們,為何卻要我來承擔?
王明然內心在呐喊,然而卻沒有半個神明聽見,他依然是那個不受待見的孤兒,成天如同鬼魅一般遊蕩於南溪鎮中,烤著偶爾的苦力活討生活,日子艱辛。
夜幕降臨,別處都是燈火通明,而他王明然卻躺在漆黑的茅屋中的那張破舊的床上,被子雖然舊,卻很幹淨,整個屋子雖然沒有一件家具,卻一塵不染。
打掃便是他唯一的樂趣了。
南溪鎮外是一片山,有山有水,這鎮的風水格局極好,以至於成了鑄劍名鎮。翻過溪山,是一處空曠的郊野,名為野龍郊,據說曾經出現過遊龍,實際上卻不過是一隻化蛟失敗的巨蟒罷了。
就在野龍郊某處,一位身著青衣道袍的兵家修士雙手負於身後,姿態極高。於起身旁的扈從恭敬地侍立著,將方才那道士與他匯報的再次於眼前這位大人。
這身著青衣道袍的道士來頭不小,是這後嵐國冊封道教祖庭的虎躍山上的一位天師,在國中擔任術司一品國士。
“小的鬥膽問大人一句,這南溪鎮中天才無數,為何卻唯獨選了這個王氏遺種當棋子?”
那虎躍山道士話語之中聽不出半點語氣道:“此事與你無關,無需多問。”
侍從戰戰兢兢地迴道:“知道了,國士大人。”
王氏少年三次求道士收自己為徒都被拒絕後,有些心灰意冷。如今的他站在自己的茅屋前,仰天質問道:“難道我就不配擁有屬於自己的情緒?又或者是我不該來到這個世上?我的出生隻是個錯誤?隻是你這老天爺的一時興起?”
良久之後,少年收起情緒,決定最後再去求那道士一次。若是再不成,那便……那便如何他也不曾想過,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毫無意外,這一次道士收他為徒了。並賜下一本名為《黃庭經》的吐納心法,隨後便揚長而去。
道士離去,實則是去了鎮外的野龍郊。
“完成任務了?”青衣道人冰冷的聲音讓同同為道士的他渾身戰栗,下意識掐訣。
而眼前這道士便用那日他看待王明然的眼神看待他,“螻蟻而已,也敢有反抗之心?”
道士仍舊不願束手就擒,反而質問道:“我何錯之有?難道後嵐就是一個隻會卸磨殺驢的王朝?若是此事傳出去,讓江湖之人如何看待你們?”
青衣道人沒有說話,從容轉身。
其身邊侍從突然暴起,不知從何處變出一把淩厲長劍,劍指輕輕一點,便有橫掃千軍般的劍氣迸發而出,朝這道士頭顱絞殺而來。縱然道士早有防備,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劍,仍舊顯得手忙腳亂,匆匆拍出手心印訣之後,身形連連爆退,企圖逃離此地。
倉促間,這道士突然麵如死灰。他的氣機已然被眼前這位國師劍侍鎖定,下一刻,那劍氣長龍疾馳而來,毫無半點花哨,隻想著一劍破萬法。這一劍,劍侍仍留有餘力,卻是道士無可防禦一擊。雙手所結印訣還未完成,便被這一條劍氣長龍破開胸膛,在這野龍郊綻開一朵鮮紅血花。
國士宋日暮淡然道:“怪隻怪你隻是個棋子,卻又是個重要的棋子!”
小鎮之中,收獲《黃庭經》的王明然欣喜若狂,一路狂奔迴自己那座破舊茅屋。莽莽撞撞的樣子令不少人都覺得眼前這個王氏遺種瘋癲了,紛紛害怕避之不及,連忙退至一邊。
自從這道士來臨,德豐鎮多出許多外鄉人。南溪鎮人流湧動倒不例外,縱然被後嵐針對,可仍舊是鑄劍名鎮,倒是那北山鎮同樣人滿為患,實在令人驚奇。
小鎮裏的人皆是驚奇不已,殊不知道此方小鎮將會迎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修煉黃庭經的王明然總覺得修行速度還是極慢,想著是不是此地太過偏僻,導致靈氣稀少,便準備起身前往北山鎮的老北山。此處有一座道觀,名為老北觀,曾幾何時,也曾風光無限,巔峰之時,便是此處山神也得躬身前往觀中。
滄海桑田,盛極一時的老北觀如今也沒落了,那個時代的宗門如今留下的也不過廖廖幾座。說來奇怪,這虎躍山卻代代相傳,香火不斷,難道就因為那長生之法?
王明然使勁甩了兩下腦袋,努力讓自己不去想這些瑣碎之事,隻一心修行。
雖說老北觀已經沒落,但終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方圓百裏之內,老北觀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想要受人尊崇的少年何止一次幻想過加入其中,卻奈何天賦低下,不入其法眼。
南溪鎮以鑄劍為名,極多名劍都出於此地,那王朝有名的鑄劍監典司便出於此地。
按道理本應當聞名於整個王朝,最後卻落得被固封於此的下場,或許便要歸功於那不怕死的兵家劍修王攬月。
當年王攬月手持南溪鎮所鑄的九良劍,氣宇軒揚地殺進京城,欲將後嵐國君主的頭顱斬下掛於城頭之上,以消心頭之恨。
可一國之力又豈是他一個第九境的兵家修士可敵,那護城大陣開啟,便有無數龍威衝天而起,化作猶如實質大山般的威壓,僅僅隻是半息時間,便被陣法衝殺而亡,甚至連個完屍都不曾留下。
而這王姓自此成了後嵐國的恥姓,王氏一脈不知有多少人為此改名,竟是連祖宗都不認了,就此一點,天下人更加嗤笑,以至於整個王氏子弟都低人一頭,甚至連尋常百姓都不如,隻能比那豬狗強上半分。
身著粗糙布衣的少年看著光陰流水中的場景,麵色略微有點冷冽。因為他便姓王,是整個後嵐國為數不多的王氏子弟之一。身處於南溪鎮中的他,此時境遇悲慘,甚至比起奴隸都不如。走投無路的王氏少年想弄清為何自己一生下來,便遭人唾棄,恨不得掐死自己,如今一看,整座南溪鎮都是被自己這位先祖連累了。
施展這“光陰流水”術法神通的是南溪鎮中一位道士,不知師出何門,也不知道是否真有本事,但光就是這水中投像,便讓王氏少年覺得這一切都是真的。
“我家先祖為何要將這後嵐國皇帝的頭顱砍下?”
王氏少年弱弱地問道。盡管他知道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問了,本以為迎來的是沉默和謾罵,哪知那道士歎氣一聲,看向天邊,臉色呈掙紮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讓人覺得他不知何時會開口。
王氏少年看出他的掙紮,連忙開口道:“若是不能說的密辛,那便算了吧!”
終究那道士還是開了口,將當年之事的原委全部道出:“後嵐國為了換取一部窺探天機的神通術法,竟願意將國內五嶽之一的龔南山脈的半條全部拱手讓給鄰國,此等賣國行為自然引起天下修士的憤怒,其中便包括你們王氏這位先祖。
可當時的後嵐國國力強盛,十二境修士便有兩位,其中一位兵家修士,殺伐果決,戰力無匹,配合另一位十二境的道家真君,二者相輔相成之下,便是十三境修士都可一戰。多數修士都是怕死的,尤其是到了十境甚至十一境的大修士更是惜命,最終也隻有一位九境修士有勇氣殺入京城。”
王氏少年幾乎脫口而出,並未考慮到禁忌,隻一味地詢問道:“那為何還以本家先祖為恥?這難道不是一件舍身衛道的壯舉,怎會落到被世人群嘲地步?”
說話間,一絲難以遏製的怒氣夾雜於其間,若是他手中有劍,怕是要一劍刺出,不對人,隻對這不公道的天下。
那道士滿眼輕蔑,冷笑道:“王氏遺種也配擁有怒氣?”
王氏少年撲通跪在地上,祈求道:“請道長收我為徒!”
“想報仇?”
道士臉上的輕蔑不消半點,反而愈演愈烈,最後化為一陣清風,將王氏少年掃倒在地,“王氏遺種,早已被那位先皇奪去修道根基,你們王氏至此隻能為奴!”
王氏少年抬頭,雙眼充滿絕望,那怒氣自然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殺意。那道士轉身離開,地上那攤光陰流水也隨之消散,此處便隻剩下他王明然一人。
離去的道士走至無人之處,對著虛空某處恭敬道:“屬下已經將那段捏造的往事給了那個王氏少年看過,接下來……”
“等他找你,三次拒絕之後收他為徒。”
“是!”道士又鞠一躬,隨後直起身子,朝著住處走去。
王明然從地上艱難爬起,朝著道士消失的地方飛奔而去。這道士是小鎮裏為數不多的修士之一,也是自己成為修士的唯一希望。其餘修士眼高於頂,僅僅一聽自己姓王,便立刻差人如趕鴨般攆走,好似是那過街老鼠一般。
難道是我錯了?還是我的先祖錯了?錯的明明是你們,為何卻要我來承擔?
王明然內心在呐喊,然而卻沒有半個神明聽見,他依然是那個不受待見的孤兒,成天如同鬼魅一般遊蕩於南溪鎮中,烤著偶爾的苦力活討生活,日子艱辛。
夜幕降臨,別處都是燈火通明,而他王明然卻躺在漆黑的茅屋中的那張破舊的床上,被子雖然舊,卻很幹淨,整個屋子雖然沒有一件家具,卻一塵不染。
打掃便是他唯一的樂趣了。
南溪鎮外是一片山,有山有水,這鎮的風水格局極好,以至於成了鑄劍名鎮。翻過溪山,是一處空曠的郊野,名為野龍郊,據說曾經出現過遊龍,實際上卻不過是一隻化蛟失敗的巨蟒罷了。
就在野龍郊某處,一位身著青衣道袍的兵家修士雙手負於身後,姿態極高。於起身旁的扈從恭敬地侍立著,將方才那道士與他匯報的再次於眼前這位大人。
這身著青衣道袍的道士來頭不小,是這後嵐國冊封道教祖庭的虎躍山上的一位天師,在國中擔任術司一品國士。
“小的鬥膽問大人一句,這南溪鎮中天才無數,為何卻唯獨選了這個王氏遺種當棋子?”
那虎躍山道士話語之中聽不出半點語氣道:“此事與你無關,無需多問。”
侍從戰戰兢兢地迴道:“知道了,國士大人。”
王氏少年三次求道士收自己為徒都被拒絕後,有些心灰意冷。如今的他站在自己的茅屋前,仰天質問道:“難道我就不配擁有屬於自己的情緒?又或者是我不該來到這個世上?我的出生隻是個錯誤?隻是你這老天爺的一時興起?”
良久之後,少年收起情緒,決定最後再去求那道士一次。若是再不成,那便……那便如何他也不曾想過,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毫無意外,這一次道士收他為徒了。並賜下一本名為《黃庭經》的吐納心法,隨後便揚長而去。
道士離去,實則是去了鎮外的野龍郊。
“完成任務了?”青衣道人冰冷的聲音讓同同為道士的他渾身戰栗,下意識掐訣。
而眼前這道士便用那日他看待王明然的眼神看待他,“螻蟻而已,也敢有反抗之心?”
道士仍舊不願束手就擒,反而質問道:“我何錯之有?難道後嵐就是一個隻會卸磨殺驢的王朝?若是此事傳出去,讓江湖之人如何看待你們?”
青衣道人沒有說話,從容轉身。
其身邊侍從突然暴起,不知從何處變出一把淩厲長劍,劍指輕輕一點,便有橫掃千軍般的劍氣迸發而出,朝這道士頭顱絞殺而來。縱然道士早有防備,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劍,仍舊顯得手忙腳亂,匆匆拍出手心印訣之後,身形連連爆退,企圖逃離此地。
倉促間,這道士突然麵如死灰。他的氣機已然被眼前這位國師劍侍鎖定,下一刻,那劍氣長龍疾馳而來,毫無半點花哨,隻想著一劍破萬法。這一劍,劍侍仍留有餘力,卻是道士無可防禦一擊。雙手所結印訣還未完成,便被這一條劍氣長龍破開胸膛,在這野龍郊綻開一朵鮮紅血花。
國士宋日暮淡然道:“怪隻怪你隻是個棋子,卻又是個重要的棋子!”
小鎮之中,收獲《黃庭經》的王明然欣喜若狂,一路狂奔迴自己那座破舊茅屋。莽莽撞撞的樣子令不少人都覺得眼前這個王氏遺種瘋癲了,紛紛害怕避之不及,連忙退至一邊。
自從這道士來臨,德豐鎮多出許多外鄉人。南溪鎮人流湧動倒不例外,縱然被後嵐針對,可仍舊是鑄劍名鎮,倒是那北山鎮同樣人滿為患,實在令人驚奇。
小鎮裏的人皆是驚奇不已,殊不知道此方小鎮將會迎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修煉黃庭經的王明然總覺得修行速度還是極慢,想著是不是此地太過偏僻,導致靈氣稀少,便準備起身前往北山鎮的老北山。此處有一座道觀,名為老北觀,曾幾何時,也曾風光無限,巔峰之時,便是此處山神也得躬身前往觀中。
滄海桑田,盛極一時的老北觀如今也沒落了,那個時代的宗門如今留下的也不過廖廖幾座。說來奇怪,這虎躍山卻代代相傳,香火不斷,難道就因為那長生之法?
王明然使勁甩了兩下腦袋,努力讓自己不去想這些瑣碎之事,隻一心修行。
雖說老北觀已經沒落,但終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方圓百裏之內,老北觀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想要受人尊崇的少年何止一次幻想過加入其中,卻奈何天賦低下,不入其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