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郭向北沒能買到臥鋪票,原因很簡單,這趟京滬特快的臥鋪票需要一定級別或者有特殊證明的人才能坐。


    想想也是,這兩座城市可不普通,一個是首都,一個全國第一繁華的城市,隨便出來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官員或者貴人,而且級別都不會太低。


    所以他們隻能坐在擁擠嘈雜的硬座車廂內熬過二十一個小時的行程。


    78年我國列車平均車速為62千米每小時,特快也就80千米每小時左右,直到了2011年京滬高鐵建成後最高車速達到350千米每小時。


    “本次列車為廣大旅客準備了豐盛的晚餐,有需要用餐的旅客請前往餐車用餐,餐車位於列車中部的9號車廂。”


    當列車上的廣播響起,睡得迷迷糊糊的郭向北睜開眼睛,發現李衛紅腦袋靠著窗戶正睜開睡眼朦朧的眼睛,而自己枕著李衛紅瘦弱的肩膀。


    “媳婦肩膀壓麻了吧?快揉揉,我們去餐車吃飯。”


    “我沒事,一會不是有列車員過來叫賣嗎?幹嘛去餐車,一盒貴了一毛錢呢。”


    李衛紅不願多花冤枉錢,同樣的鋁製飯盒裝同樣的菜,去餐車要五毛錢一份,而推著叫賣的才四毛錢一份。


    這個時代沒有一次性餐盒,都是鋁製的飯盒,由於使用的次數較多,難免有些凹凸變形,飯後乘務員統一收取。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國家百廢待興,工業薄弱,沒有這方麵的製造技術。


    兩人坐上一趟火車時郭向北帶她去了餐車一次後,李衛紅就不願意去了,嫌貴,為了抗議還啃了一頓冷饅頭。


    郭向北隻好附在她耳邊小聲勸說,“餐車窗戶大能看風景,而且幹淨衛生椅子坐著舒服,我屁股現在都是麻的。”


    李衛紅白了他一眼,不想去又心疼男人,正猶豫時對麵坐的中年女人起身,笑著說道:“你們小兩口感情可真好,剛結婚吧?”


    他們這是兩座排,對麵一男一女看起來不像夫妻,倒是有點同事或者朋友的感覺,男子戴副眼鏡一看就是文化人。


    李衛紅微笑著點頭,郭向北頷首致意,起身道:“我們新婚不久,兩位是要去餐車嗎?我們正好一起。”


    “好啊,正好還能湊一個桌。”


    女人幹脆笑道,李衛紅被郭向北一拉,隻能起身。


    他們這是7號車廂,穿過8號就是9號餐車,四人離得近,進了餐車選了一個桌子坐下叫餐。


    番茄炒蛋、青椒肉絲、青菜炒肉,加上三分之二飯盒的大米飯,將鋁製飯盒填的滿滿當當。


    味道說不上有多好,但勝在幹淨衛生還不要票,更沒有車廂裏麵那些奇奇怪怪的味道。


    四人一邊吃飯一邊交談,女人姓譚,男子姓王,郭向北便稱唿他們譚姐王哥。


    他這種自來熟的做法讓兩人有些不適應,笑稱應該叫叔叔阿姨,郭向北奉上幾句不要錢的漂亮話,女人便默認了譚姐的稱唿,旁邊的男子苦笑搖頭。


    讓郭向北意外的是譚大姐竟然是一家京城工藝廠的副廠長,而戴眼鏡的男子是廠裏的技術科長。兩人從南邊幾個省參加交流學習迴來,繞道滬市參觀取經,為年底的秋季廣交會做準備。


    “唉,這次上麵壓的任務很重,完不成出口創匯任務好多項目都要削減。”


    潭大姐壓力很大,忍不住說出的這句話,一下子讓郭向北來了精神。


    今年,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在很短時間內簽訂成交了高達78億美元的項目引進合同。但是國家根本就沒這麽多錢,當年國家外匯儲備一共才17億美金,壓力可想而知。


    因此,幾乎所有具備或者不具備創匯的企業都有了創匯任務,而且考核杠杆很高,對各企業領導壓力那是相當的大,誘惑力自然也相當強。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全國企業創匯成了當前任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口創匯成了一個新時代開啟的標誌。


    瓷器,文物,大米,煤炭,石油,名貴木材等等,幾乎是所有能換迴外匯的東西統統拿去出口。這是時代造就的經濟發展特殊時期,用長遠的眼光看,一切都是值得的。


    郭向北上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他目光短淺,沒有遠大宏偉的目標。他熱愛祖國,但沒有傷春悲秋的國家情懷,隻想守著一個家安安穩穩過日子。


    這一世,他同樣如此。


    處於不同的位置做不同的事,麥地裏長出一棵金絲楠木,絕對不是好事。


    或許,因為重生的緣故會做一些小小的改變.....


    吃過飯四人迴到座位,郭向北笑著問道:“譚姐,你們單位都生產什麽工藝品啊?”


    譚廠長笑了笑:“你一個搞電力的技術員問這些幹嘛?”


    郭向北厚著臉皮討好道:“我不是看您剛才愁的飯都吃不下,想幫幫您嘛。我從小對工藝品就喜歡,小時候想當畫家,畫畫別別棒,要不是家裏產生了變故,現在說不定都成了畫家呢。我懂機械,會做陶藝,會雕刻,腦子靈活,您就說說吧,說不定我能幫到您什麽呢?”


    李衛紅聽他說到畫家,強忍著笑意把頭扭到一邊去,雖然不知道男人想幹什麽,但她絕不會拆台。同時對他說的陶藝和雕刻感到有些疑惑,大概是在吹牛吧。


    譚廠長驚訝了,“你懂這麽多?你不是在農村長大的嗎?”


    郭向北使勁往自己臉上貼金:“我聰明啊,許多東西一看就懂,上手就會,小時候家裏情況不錯,各大工廠也經常逛,可惜就是沒去過工藝廠。所以剛才聽您說是工藝廠的,就忍不住想見識見識。”


    譚廠長搖了搖頭,朝著旁邊的王科長苦笑道:“再聽他吹下去我都不好意了。”


    “噗嗤。”


    李衛紅終於忍不住笑了出來,不好意思的朝譚廠長道:“向北他確實很聰明,過目不忘,一本書看過一遍就能記得七七八八。當過我們縣上農機站的維修隊長,還給電業局培訓了一百個的電工。就是性子有些跳脫,喜歡新鮮玩意,您別介意。”


    見媳婦給自己助攻,郭向北大喜,差點忍不住給她來上一口。


    譚廠長覺得這一對小夫妻挺有意思,朝王科長點點頭,“給他看看吧。”


    王科長從包裏取出一本畫冊遞給郭向北,隻見上麵寫著:


    《京都工藝廠玩具出口創匯工藝品宣傳冊》,還配著英文。


    看到“玩具出口”四個字郭向北愣了一下,翻看第一頁,一個栩栩如生的齊天大聖照片映入眼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迴1978抱金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有肥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有肥貓並收藏重迴1978抱金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