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彥塵怔了怔,他很早就聽過這一句詩文,此一言更是‘懷刃劍法’之中的劍術招式名目,幼時曾跟隨‘劍葩’任懷雪身側,‘懷刃劍法’所學的入門之招便是如此。沈彥塵心中卻是生出些疑問,開口說道:“這…這應該是任老師的‘懷刃劍法’。”
白誠軒搖了搖頭,半晌才說道:“‘劍葩’任懷雪所修雖說是劍術,可實則修的是馭氣之術,有所謂‘心火為刃,兵逐千鋒’之說,素來講究以無兵勝有兵。他曾交過你劍術之學,隻怕你其實也是能覺出,其中是有些微妙的詫異。”
便聽白誠接著道:“振衣本是人中龍虎,不過年青之時心性也難免疏狂,可說也是個自詡非常之人。而你們『息兵堡』武學雖有千仞積澱,可傳世的修習之法皆是側重在內息提升之上。武學到了最後雖是內外歸一,可內基一成,招招式式自是手到擒來,也是為此兵道武學在外用的招招式式,從來都沒有約定成俗的定式之招,論起簡單的招式之學,反倒是不比諸子別家。”
冷清秋道:“兵家武學曆來重實戰之能,是以在武道的招式之學上…最是…嗯…鬆散吧,武道擊技本就是活學活用之事,約定成俗的招式也不過最初的門徑而已。不過未見武道堂奧之時,人們反倒是最為看重武道之中的招式。”
聽冷清秋有此番之言,白誠軒眼中也是帶出疊讚許之意,接口道:“那時振衣雖是武道未有大成。可心高氣傲之下,他便想著要創製一套劍法來,以此來證明兵道武學不輸別家。”
沈彥塵心中已是略有明悟,忙道:“伯伯,你是說任老師所教的《懷刃劍法》之中,其實有些招式本是爹爹所創?”
白誠軒道:“我也是後來才聽振衣說起此事,說是他十六歲時已是將『息兵堡』之中武學涉獵大半。兵家武學本就不長於劍術之上,那時少年心性便想創出一套劍法來,此後竟是前後醞釀了三四年。最後得算是略有所成,最後竟還修正完備,給每招每式起了個名字。越到後來振衣武道之上的心境也漸漸沉穩,更知武道之大。便將他所創八招劍式稱為《青陽劍式》。”
沈彥塵喃喃道:“《青陽劍式》,…現在我終於知道,為何當年跟在任老師的身側,他首先教授我的入門劍式便是這些。”
白誠軒道:“青陽者,謂之晨、謂之春。那時振衣也是武道之上已有所得,不再如最初那本心高氣傲。這《青陽劍式》此中的含義,便是欲求個光而不烈、柔而不弱的意思。雖說振衣那時已是心境曠達,不過創出《青陽劍式》也算是可喜之事。興許也是想著有照一日,百載、千載之後能有練習者學習劍術。然後他伏案振筆,以曾閱詩書為用,便在自己所愛的詩句之中挑出八句詩文來。”
便聽冷清秋道:“‘劍葩’任懷雪任前輩此舉也算有心。”
沈彥塵苦笑一聲,言道:“原來…原來我最初學武之時,任老師說教的是《懷刃劍法》,可實則暗地裏,他真正傳授的卻是父親所創的《青陽劍式》。”這一聲苦笑,笑的不是自己如何被欺瞞,而是笑自己往日如何的自苦。幼時以來常以孤苦自傷,其實自己的父母不一直離著自己很近麽?
白誠軒邁步走到沈彥塵身側,輕拍少年肩膀,又接著方才話,歎謂到:“揀盡寒枝不肯犧——飛鳥縱能展翅翱翔,即便能越千山萬水,可畢竟倦怠之時終要尋枝休憩。世間何曾能真正有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境地。任是如何高挺之人、如何傲世獨立之人。在此如此濁濁之世,人世間的一場喧騰煩亂,豈是能讓你脫得了身的自由翱翔。”
白城軒的話語之中有的是慨歎,但冷清秋雖為言語,可她的眼中卻顯露著一番不同。隻聽她小聲的自語呢喃般言道:“揀盡寒枝不肯棲!…畢竟振衣最後還是能遇見了個她。而我所遭遇的呢,可不才是一場真正的‘無枝可依’麽?”隻不過,誰人又知,不遠處彭萬乘聽此言語,那心中也是一痛。
冷清秋自語的聲音很小,但沈彥塵已是聽在耳中。算起來的話自己其實算是個後輩,因著事涉父輩情事,一時間也不知如何開口。
白誠軒道:“‘劍葩’任懷雪和振衣本就是亦師亦友,振衣當年修正完備之後,《青陽劍式》便曾讓任懷雪指教過。而沈吟歌會使《青陽劍式》,隻怕還是振衣親自教授給他這弟弟的。隻見鬼穀戚揚轟向沈吟歌的‘真武七殺’之招已是臨到脖頸之前,可猛的沈吟歌的身影卻成了一弦微芒。而沈吟歌的身影卻硬生生的迎著那雙斧而去,巨斧之光是燦燦如陽,可偏生沒能砍殺住那一場‘不肯棲’。”
沈彥塵知道此中關鍵,立時道:“任老師第一次交手劍術招式之時,演示的便是《青陽劍式》,而在這八招之中,他曾說其中講究的便是‘燃情據以冶心,焚心用以鍛身,以心身為劍者兩刃’。而揀盡寒枝不肯犧,此招便取飛鳥掠影、踏枝而過之形,也非是真要叔叔一次對敵,這麽想來的話,那時叔叔的輕身之術肯定已修到了‘石中火’的境界多時,差點滴的進步便可躍入‘隙中駒’的境界。”
白誠軒點頭道:“燃情冶心、焚心鍛身,這八字說的妙啊!可說是到盡兵家武學之心得。或者說其實世間武學皆是如此,唯有極於情,方能極於劍。也虧的振衣那一份眼力,那時振衣夫婦已是在外流亡已久,若非已看出沈吟歌武學修為已之將破而未破之處。隻怕也難一言提點救下沈吟歌性命,若是單說一句‘隙中駒、夢中身’,隻怕沈吟歌心中雖是明白,可未必能勘破關鍵。敢在危機關頭,以‘揀盡寒枝不肯棲’劍招之中情景、意境為助力。隻怕那般危境,也隻有振衣敢如此而為,可說如此能成,多半是建立在振衣對他那弟弟武道修為、心境悟性的了解之上。”
想起『息兵堡』中素來沉默的叔叔,沈彥塵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便聽白誠軒道:“鬼穀戚揚也是料不到此等變化,他那手中雙斧重逾三百餘斤。如此沉重可也使的是風生水起、迅猛非常,可偏偏是讓沈吟歌好幾次硬生生的從斧刃之下得脫。以他身上出手對付少年之人,本就是有失體麵之時。隻見雙斧霍霍,數度猛攻竟是再難困住沈吟歌身影,惱羞成怒之下,狂吼一聲道‘百韜縛形大陣’!”
那半空之上孫應恆為人雖是毛毛躁躁,可此時也為白誠軒所講的大孤山上之事吸引,聽到此處不由得罵道:“『略城』的鬼穀匹夫可真是下血本。為殺一個沈振衣,竟是連鬼穀氏在清溪坪祖墳初的陣勢都搬了過來。”
據沈彥塵所知,『略城』鬼穀氏執縱橫一脈牛耳,其中靠的就是所謂‘三略六韜’之學。三略者。天略、地略、人略;六韜者,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鬼穀戚揚所說的‘百韜縛形大陣’其實和‘六韜劍陣’同出一源,可說以鬼穀氏千年的縱橫捭闔之術蘊含其中,此陣可能困數倍己方之人。
白誠軒道:“鬼穀戚揚今次來大孤山便是有備而來,一聲令下『略城』俱是現身,可說是將己方全部戰力盡數招唿出來,隻聽他叫道‘文韜武略、龍蟠虎踞、豹隱犬噬,足履六合、排陣列境,周匝下營’。他著嗬斥之後,大孤山那蟄伏的弟子也是閃身出來,六個弟子相互結陣,隨後又是六人聚合,六撥弟子三十六人分六方合圍之勢,陣勢剛剛一成,我雖被‘紋黎巫羅’糾纏,可此陣勢一出便現森然之貌。”
冷清秋語帶譏諷道:“胤國華土之中,諸子百家之中關於軍陣、兵略之學,隻怕不出‘兵略雙城’兩家,‘百韜縛形大陣’本就是軍陣對敵之時的大陣,哼…鬼穀戚揚也真是堪稱個‘一代宗師’。”
白誠軒道:“陣勢一成沈吟歌便被困在其中,卻聽一聲唿嘯之響,卻是振衣也是飛身入陣。他知鬼穀戚揚以‘百韜縛形大陣’圍困沈吟歌,本就是誘他搭救。人一入陣中仰頭大笑道‘鬼穀戚揚,我沈振衣今日便一試你們‘三略六韜’之能何在。’說罷振衣竟是又對著身邊弟弟道‘吟歌當年為你取名之時,本是暗喻‘曾子見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可說是希望你日後,經曆苦楚猶能自堅,可最後料不到,反倒是做哥哥我,落得個類如曾子、伯奇的境遇。’”
說到這裏白誠軒眉頭一抬看著沈彥塵待,語中也是帶出點豪烈之情,道:“說起來,伯伯一聲沒有兄弟昆仲在側,和振衣雖是忘年之交,可畢竟伯伯年歲長他太多。我們雖是至交好友,可他仍是有那麽些視我如長輩。那沈吟歌和振衣兄弟二人雖是被困,可兩人神色之間哪裏有一絲懼色,振衣這話一說完,那矮他半頭的弟弟也啥都不說,隻是叫了一聲‘哥’,說著兩人驚是不約而同的互擊了一掌。與此同時,鬼穀戚揚也是叫嗬一聲‘殺’!”
——
終於是空下來了,晚上還會有一更,這幾天的話,會爭取把前麵拉下的都補上來!
白誠軒搖了搖頭,半晌才說道:“‘劍葩’任懷雪所修雖說是劍術,可實則修的是馭氣之術,有所謂‘心火為刃,兵逐千鋒’之說,素來講究以無兵勝有兵。他曾交過你劍術之學,隻怕你其實也是能覺出,其中是有些微妙的詫異。”
便聽白誠接著道:“振衣本是人中龍虎,不過年青之時心性也難免疏狂,可說也是個自詡非常之人。而你們『息兵堡』武學雖有千仞積澱,可傳世的修習之法皆是側重在內息提升之上。武學到了最後雖是內外歸一,可內基一成,招招式式自是手到擒來,也是為此兵道武學在外用的招招式式,從來都沒有約定成俗的定式之招,論起簡單的招式之學,反倒是不比諸子別家。”
冷清秋道:“兵家武學曆來重實戰之能,是以在武道的招式之學上…最是…嗯…鬆散吧,武道擊技本就是活學活用之事,約定成俗的招式也不過最初的門徑而已。不過未見武道堂奧之時,人們反倒是最為看重武道之中的招式。”
聽冷清秋有此番之言,白誠軒眼中也是帶出疊讚許之意,接口道:“那時振衣雖是武道未有大成。可心高氣傲之下,他便想著要創製一套劍法來,以此來證明兵道武學不輸別家。”
沈彥塵心中已是略有明悟,忙道:“伯伯,你是說任老師所教的《懷刃劍法》之中,其實有些招式本是爹爹所創?”
白誠軒道:“我也是後來才聽振衣說起此事,說是他十六歲時已是將『息兵堡』之中武學涉獵大半。兵家武學本就不長於劍術之上,那時少年心性便想創出一套劍法來,此後竟是前後醞釀了三四年。最後得算是略有所成,最後竟還修正完備,給每招每式起了個名字。越到後來振衣武道之上的心境也漸漸沉穩,更知武道之大。便將他所創八招劍式稱為《青陽劍式》。”
沈彥塵喃喃道:“《青陽劍式》,…現在我終於知道,為何當年跟在任老師的身側,他首先教授我的入門劍式便是這些。”
白誠軒道:“青陽者,謂之晨、謂之春。那時振衣也是武道之上已有所得,不再如最初那本心高氣傲。這《青陽劍式》此中的含義,便是欲求個光而不烈、柔而不弱的意思。雖說振衣那時已是心境曠達,不過創出《青陽劍式》也算是可喜之事。興許也是想著有照一日,百載、千載之後能有練習者學習劍術。然後他伏案振筆,以曾閱詩書為用,便在自己所愛的詩句之中挑出八句詩文來。”
便聽冷清秋道:“‘劍葩’任懷雪任前輩此舉也算有心。”
沈彥塵苦笑一聲,言道:“原來…原來我最初學武之時,任老師說教的是《懷刃劍法》,可實則暗地裏,他真正傳授的卻是父親所創的《青陽劍式》。”這一聲苦笑,笑的不是自己如何被欺瞞,而是笑自己往日如何的自苦。幼時以來常以孤苦自傷,其實自己的父母不一直離著自己很近麽?
白誠軒邁步走到沈彥塵身側,輕拍少年肩膀,又接著方才話,歎謂到:“揀盡寒枝不肯犧——飛鳥縱能展翅翱翔,即便能越千山萬水,可畢竟倦怠之時終要尋枝休憩。世間何曾能真正有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境地。任是如何高挺之人、如何傲世獨立之人。在此如此濁濁之世,人世間的一場喧騰煩亂,豈是能讓你脫得了身的自由翱翔。”
白城軒的話語之中有的是慨歎,但冷清秋雖為言語,可她的眼中卻顯露著一番不同。隻聽她小聲的自語呢喃般言道:“揀盡寒枝不肯棲!…畢竟振衣最後還是能遇見了個她。而我所遭遇的呢,可不才是一場真正的‘無枝可依’麽?”隻不過,誰人又知,不遠處彭萬乘聽此言語,那心中也是一痛。
冷清秋自語的聲音很小,但沈彥塵已是聽在耳中。算起來的話自己其實算是個後輩,因著事涉父輩情事,一時間也不知如何開口。
白誠軒道:“‘劍葩’任懷雪和振衣本就是亦師亦友,振衣當年修正完備之後,《青陽劍式》便曾讓任懷雪指教過。而沈吟歌會使《青陽劍式》,隻怕還是振衣親自教授給他這弟弟的。隻見鬼穀戚揚轟向沈吟歌的‘真武七殺’之招已是臨到脖頸之前,可猛的沈吟歌的身影卻成了一弦微芒。而沈吟歌的身影卻硬生生的迎著那雙斧而去,巨斧之光是燦燦如陽,可偏生沒能砍殺住那一場‘不肯棲’。”
沈彥塵知道此中關鍵,立時道:“任老師第一次交手劍術招式之時,演示的便是《青陽劍式》,而在這八招之中,他曾說其中講究的便是‘燃情據以冶心,焚心用以鍛身,以心身為劍者兩刃’。而揀盡寒枝不肯犧,此招便取飛鳥掠影、踏枝而過之形,也非是真要叔叔一次對敵,這麽想來的話,那時叔叔的輕身之術肯定已修到了‘石中火’的境界多時,差點滴的進步便可躍入‘隙中駒’的境界。”
白誠軒點頭道:“燃情冶心、焚心鍛身,這八字說的妙啊!可說是到盡兵家武學之心得。或者說其實世間武學皆是如此,唯有極於情,方能極於劍。也虧的振衣那一份眼力,那時振衣夫婦已是在外流亡已久,若非已看出沈吟歌武學修為已之將破而未破之處。隻怕也難一言提點救下沈吟歌性命,若是單說一句‘隙中駒、夢中身’,隻怕沈吟歌心中雖是明白,可未必能勘破關鍵。敢在危機關頭,以‘揀盡寒枝不肯棲’劍招之中情景、意境為助力。隻怕那般危境,也隻有振衣敢如此而為,可說如此能成,多半是建立在振衣對他那弟弟武道修為、心境悟性的了解之上。”
想起『息兵堡』中素來沉默的叔叔,沈彥塵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便聽白誠軒道:“鬼穀戚揚也是料不到此等變化,他那手中雙斧重逾三百餘斤。如此沉重可也使的是風生水起、迅猛非常,可偏偏是讓沈吟歌好幾次硬生生的從斧刃之下得脫。以他身上出手對付少年之人,本就是有失體麵之時。隻見雙斧霍霍,數度猛攻竟是再難困住沈吟歌身影,惱羞成怒之下,狂吼一聲道‘百韜縛形大陣’!”
那半空之上孫應恆為人雖是毛毛躁躁,可此時也為白誠軒所講的大孤山上之事吸引,聽到此處不由得罵道:“『略城』的鬼穀匹夫可真是下血本。為殺一個沈振衣,竟是連鬼穀氏在清溪坪祖墳初的陣勢都搬了過來。”
據沈彥塵所知,『略城』鬼穀氏執縱橫一脈牛耳,其中靠的就是所謂‘三略六韜’之學。三略者。天略、地略、人略;六韜者,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鬼穀戚揚所說的‘百韜縛形大陣’其實和‘六韜劍陣’同出一源,可說以鬼穀氏千年的縱橫捭闔之術蘊含其中,此陣可能困數倍己方之人。
白誠軒道:“鬼穀戚揚今次來大孤山便是有備而來,一聲令下『略城』俱是現身,可說是將己方全部戰力盡數招唿出來,隻聽他叫道‘文韜武略、龍蟠虎踞、豹隱犬噬,足履六合、排陣列境,周匝下營’。他著嗬斥之後,大孤山那蟄伏的弟子也是閃身出來,六個弟子相互結陣,隨後又是六人聚合,六撥弟子三十六人分六方合圍之勢,陣勢剛剛一成,我雖被‘紋黎巫羅’糾纏,可此陣勢一出便現森然之貌。”
冷清秋語帶譏諷道:“胤國華土之中,諸子百家之中關於軍陣、兵略之學,隻怕不出‘兵略雙城’兩家,‘百韜縛形大陣’本就是軍陣對敵之時的大陣,哼…鬼穀戚揚也真是堪稱個‘一代宗師’。”
白誠軒道:“陣勢一成沈吟歌便被困在其中,卻聽一聲唿嘯之響,卻是振衣也是飛身入陣。他知鬼穀戚揚以‘百韜縛形大陣’圍困沈吟歌,本就是誘他搭救。人一入陣中仰頭大笑道‘鬼穀戚揚,我沈振衣今日便一試你們‘三略六韜’之能何在。’說罷振衣竟是又對著身邊弟弟道‘吟歌當年為你取名之時,本是暗喻‘曾子見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可說是希望你日後,經曆苦楚猶能自堅,可最後料不到,反倒是做哥哥我,落得個類如曾子、伯奇的境遇。’”
說到這裏白誠軒眉頭一抬看著沈彥塵待,語中也是帶出點豪烈之情,道:“說起來,伯伯一聲沒有兄弟昆仲在側,和振衣雖是忘年之交,可畢竟伯伯年歲長他太多。我們雖是至交好友,可他仍是有那麽些視我如長輩。那沈吟歌和振衣兄弟二人雖是被困,可兩人神色之間哪裏有一絲懼色,振衣這話一說完,那矮他半頭的弟弟也啥都不說,隻是叫了一聲‘哥’,說著兩人驚是不約而同的互擊了一掌。與此同時,鬼穀戚揚也是叫嗬一聲‘殺’!”
——
終於是空下來了,晚上還會有一更,這幾天的話,會爭取把前麵拉下的都補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