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城』位於兗州、幽州的交界處,更是濟水入兗徑流的第一做城池,論及繁華是比不上堪稱兗州中樞之地的『淄城』,可地接幽、兗二州、於西又臨近冀州之地,借著縱橫胤國之中的修築的管道交通便利,因此來往人口也是稠密。
未遇見薑煥之前,依沈彥塵和白誠軒行程,兩人本是取道冀州再從洛水走船路往荊州去,可救下薑煥之後,這般打算卻是不得不更改,不為別的隻因薑煥一身新傷舊患難以行動,白誠軒雖是未多說什麽,可沈彥塵也明白老人心裏也是擔憂自己走後‘京華衛’會否去而複返。因此在沈彥塵的建議下四人便喬裝隱跡,潛入『濟寧城』之中,更為重要這也是要尋大夫為薑煥治傷。
若是內傷之類的憑白誠軒之能也是無有大礙,當日『稷下學海』之中沈彥塵、白誠軒皆是內、外皆傷,可兩人所都修習‘塵埃秘術’,沈彥塵雖是未有如白誠軒那般‘肉白骨’的能耐,可兩三日調理又有白誠軒在側指點,此時可說雖是未痊複也沒有什麽大礙,可薑煥卻是不同,這一身的傷可說皆是金鐵利刃之創,便是白誠軒手段非常,也是沒有多少別的法子。誰知雖是找來大夫為薑煥治理了這一身外傷,可想來或許是因薑煥連日奔波勞累所致,一日之後便是高燒不退,布和與薑煥是主仆情深因此心裏焦急如焚,每日在客棧之中便是踱來踱去,白誠軒久曆風波,是以知道這乃是連日勞累造成的邪風入體,也非時什麽大礙,可病去如抽絲,這情形也隻能好生休息慢慢調養才能康複。
此時『稷下學海』那夜的情形也漸漸在兗州之地傳,為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沈彥塵也是不敢四處走動,索性每日跟在白誠軒身側,老者講的也是武道擊技之中的精要、心悟,因此也不覺得氣悶,隻是不知為何,每當白誠軒看過薑煥傷勢之後,沈彥塵卻也在老人的臉上時不時看出一種‘傷懷’之色,如此神色顯然非是因自己父母之故,想起雪原之上薑煥稱唿老人為‘世伯’,沈彥塵雖是心中好奇可也沒有多問。
天色已黑白誠軒房間之中一燈入豆,白誠軒看著正自燃燒的燭火輕輕念道:“燈昏黯影斜,歲月催人老。思憶幾歲遊,丘墟是桑梓。”燈影昏黃更映襯出老人那一頭灰白的頭發。
隻這一刻,立在門外的沈彥塵也讀出老者言語之中的一份情緒。自見白誠軒道如今,可說老者給沈彥塵的印象便是‘人老心不老,氣概未曾衰’,沈彥塵卻也明白,任武道擊技高絕,也是難抵時光和歲月的力量,或許這也正應了『九龍蔽淵』之中,老者說的那句‘一入江湖無盡期,江湖子弟江湖老’。隻是如自己一般雖稱的上自幼孤雛,可畢竟還有奶奶、叔叔,還有個『息兵堡』可謂倚重,而相處已久,沈彥塵卻是從未聽白誠軒講過他的血親、家族。
房中白誠軒顯然也知沈彥塵立身在外,言道:“是彥塵麽,進來說話。”沈彥塵道了一聲‘白伯伯’,隨即立老者身旁,白誠軒從凳上站起身來,摸了摸沈彥塵的頭,然後緩緩說道:“彥塵,你可還記得那日在客棧之中,白伯伯曾對你說這白、薑兩姓頗有淵源,而伯伯這白姓原來也稱得上是個門名大姓。”
沈彥塵恭聲道:“記得,這幾日雖然白伯伯未曾多言,可彥塵也覺白伯伯其實還是很關心薑大哥的傷勢。”白誠軒如此一開口,沈彥塵便知老者所說何意。
白誠軒道:“薑煥稱唿我一聲‘世伯’也是應該,他也算得上是個‘故人之子’,說來我們之間這關係倒是和‘華胤四姓’有些幹係。”老者話語之間略一停頓,“今世之中隻怕也少有人知了,百年之前華族之中論及名門望族,雖也是以裴、王、唐、趙‘四姓’成著,可那時談及華族群裔、姓氏原還有一個‘四姓五望’之說,隻是到了這胤國立國不久之後,裴、王、唐、趙這‘四姓’猶存,曾經的‘五望’之姓倒是凋敝、衰敗了。”
白誠軒口中的‘四姓五望’沈彥塵還是第一次聽到,沈彥塵雖是不知這‘五望’為何,可百年之前能有‘四姓五望’之說想來也非是易於。便聽白誠軒道:“文紙墨刊安陽白,簫管風颺臨沂劉。騰馬暗天漠上薑,翠柳拂風廣陵鄭。當年這白、劉、薑、鄭四姓雖比不得‘華胤四姓’的門庭高絕,可四姓之中才俊風流、宅邸物華也頗有盛況。”
沈彥塵道“白、劉、薑、鄭,那還有一姓為何白伯伯你沒有說?”
白誠軒眉頭一皺,言道:“非時白伯伯不願說,隻是…隻是‘五望’之姓的凋敝卻也是因為這最後一姓。”便聽白誠軒輕聲一歎,道:“說來我們這‘五望’之姓的凋敝,其實皆是因這最後一姓做致。”沈彥塵已然注意到老人話語之中帶著些許怒氣,隻聽白誠軒接口道:“彥塵,以方才伯伯所說‘文紙墨刊安陽白,騰馬暗天漠上薑。翠柳拂風廣陵鄭,簫管風颺臨沂劉’,你可能道出這四姓有何奇異?”
沈彥塵知道老者如此一問,那定然非時簡單,肯定是和將要說的這‘最後一姓’之間有牽係,思索片刻便道:“白伯伯想來你這麽說,這幾句話裏說的便是個姓所擅長之事,‘文紙墨刊’必是和書冊有關,‘騰馬暗天’是和馬匹有關,再來這‘翠柳拂風’、‘簫管風颺’說的便是琴瑟、簫笛有關,白伯伯彥塵可猜得對?”
白誠軒點頭道:“也算是沒什麽錯,隻不過其中關竅你也難盡數曉得,這‘文紙墨刊’是說我白姓一脈的製書之能,而‘騰馬暗天’卻是說這薑姓之人最善相馬、養馬之道,‘翠柳拂風’、‘簫管風颺’便是說這鄭、劉兩家一個善於製弦樂、一個擅於製管樂。”
沈彥塵點頭道:“原來如此,怪不得彥塵覺著白伯伯說話也頗有儒門之中的風雅之色,原來白姓一門從前乃是製書之家。”
白誠軒道:“既然已經說道這裏,彥塵那你再看看,這白、劉、薑、鄭四姓和如今這‘華胤四姓’到底有個什麽區別?”
沈彥塵微微一愣,想來想心中已然明白過來,道:“白伯伯,這白、劉、薑、鄭四姓和如今這‘華胤四姓’比起來…似乎…似乎是少了這‘華胤四姓’的權赫之勢。”
白誠軒喃喃道:“‘權赫之勢’嚒!你如此說來也對,其實那時這‘四姓五望’雖都是名門,可彼此之間也是大有差別,這區別也就是你說的‘權赫之勢’,‘華胤四姓’之中遠的如裴姓,此姓祖上本就是離朝重臣,便是千年烽火之時也是顯赫、權貴之人不斷,近的如『江左趙氏』也是有著‘一冊論語鎮東南’的趙淮生,而我們這白、劉、薑、鄭四姓雖也稱的上富貴,不過祖上出身可真談不上何等顯赫,或許真的論糾起來,我們這姓氏先祖輩上還是頗為‘下賤’的。”
沈彥塵不知白誠軒為何會用‘下賤’二字,立時臉上滿是疑惑,便聽白誠軒解釋道:“說來雖是有個‘四姓五望’之說,可其實我們這些人的祖輩原皆是些奴仆、侍從之屬。”
如此一說也知沈彥塵未必理解的清楚,白誠軒續道:“不同於‘華胤四姓’的祖上,這‘華胤四姓’的祖上不是離朝重臣、便是亂世之時的功勳,可說一脈相承皆不離‘權柄’,無論何時皆是有影響時局的力量,而我們這‘五望’卻都是擅一工之能,雖是經營日久也漸自顯著於世,可畢竟兩者還是大有不同,‘華胤四姓’之中別的我不敢說,可在這『山右裴氏』眼中,隻怕便是我們‘五望’在如何有所成就,於他們看來皆是輕賤的緊。不為別的,皆因『山右裴氏』祖上是離朝的重臣,而我們這麵不過是離朝之中的伶人、侍從,你道為何我們這四姓擅專之能在刊書、相馬、製弦、做樂之上,皆因我們祖上便是離朝皇室之中的仆從。離崩之後,這帝王宮闕之中的仆役便散落民間,因此雖然千百年後也自顯著世,隻是在‘華胤四姓’眼中,我們這‘五望’之姓也不過是‘閭左之望’,那時萬萬比不上他們這些‘閥閱之姓’。”白誠軒話音未那一聲‘閥閱之姓’,卻也帶出一種嘲笑。
沈彥塵先是一愣,然後心裏也自明白了過來,於白誠軒所說的‘閭左’、‘閥閱’他也是明白的,便是如今的胤國之中也是有此等之分別,胤國之中所實行的乃是爵祿製度,是為‘王、公、侯、伯、子、勳’六爵,胤國華土之中雖官員名稱分門別類,但俸祿多寡卻都是由六等爵位而定,如此之下,胤國之中關於人和人之間等級的規範也便多從此而來,凡是超出了這個製度規定便被是為‘逾製’,可說是構建胤國權利體係、人物關係的一個標示,如此便有‘天子置六爵理萬民’之說。
昨天家裏有事,因此這章沒能寫完,o(╯□╰)o。
不管成績如何,匕首還是會繼續寫下去,喜歡看的朋友請收藏下!謝謝!!
未遇見薑煥之前,依沈彥塵和白誠軒行程,兩人本是取道冀州再從洛水走船路往荊州去,可救下薑煥之後,這般打算卻是不得不更改,不為別的隻因薑煥一身新傷舊患難以行動,白誠軒雖是未多說什麽,可沈彥塵也明白老人心裏也是擔憂自己走後‘京華衛’會否去而複返。因此在沈彥塵的建議下四人便喬裝隱跡,潛入『濟寧城』之中,更為重要這也是要尋大夫為薑煥治傷。
若是內傷之類的憑白誠軒之能也是無有大礙,當日『稷下學海』之中沈彥塵、白誠軒皆是內、外皆傷,可兩人所都修習‘塵埃秘術’,沈彥塵雖是未有如白誠軒那般‘肉白骨’的能耐,可兩三日調理又有白誠軒在側指點,此時可說雖是未痊複也沒有什麽大礙,可薑煥卻是不同,這一身的傷可說皆是金鐵利刃之創,便是白誠軒手段非常,也是沒有多少別的法子。誰知雖是找來大夫為薑煥治理了這一身外傷,可想來或許是因薑煥連日奔波勞累所致,一日之後便是高燒不退,布和與薑煥是主仆情深因此心裏焦急如焚,每日在客棧之中便是踱來踱去,白誠軒久曆風波,是以知道這乃是連日勞累造成的邪風入體,也非時什麽大礙,可病去如抽絲,這情形也隻能好生休息慢慢調養才能康複。
此時『稷下學海』那夜的情形也漸漸在兗州之地傳,為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沈彥塵也是不敢四處走動,索性每日跟在白誠軒身側,老者講的也是武道擊技之中的精要、心悟,因此也不覺得氣悶,隻是不知為何,每當白誠軒看過薑煥傷勢之後,沈彥塵卻也在老人的臉上時不時看出一種‘傷懷’之色,如此神色顯然非是因自己父母之故,想起雪原之上薑煥稱唿老人為‘世伯’,沈彥塵雖是心中好奇可也沒有多問。
天色已黑白誠軒房間之中一燈入豆,白誠軒看著正自燃燒的燭火輕輕念道:“燈昏黯影斜,歲月催人老。思憶幾歲遊,丘墟是桑梓。”燈影昏黃更映襯出老人那一頭灰白的頭發。
隻這一刻,立在門外的沈彥塵也讀出老者言語之中的一份情緒。自見白誠軒道如今,可說老者給沈彥塵的印象便是‘人老心不老,氣概未曾衰’,沈彥塵卻也明白,任武道擊技高絕,也是難抵時光和歲月的力量,或許這也正應了『九龍蔽淵』之中,老者說的那句‘一入江湖無盡期,江湖子弟江湖老’。隻是如自己一般雖稱的上自幼孤雛,可畢竟還有奶奶、叔叔,還有個『息兵堡』可謂倚重,而相處已久,沈彥塵卻是從未聽白誠軒講過他的血親、家族。
房中白誠軒顯然也知沈彥塵立身在外,言道:“是彥塵麽,進來說話。”沈彥塵道了一聲‘白伯伯’,隨即立老者身旁,白誠軒從凳上站起身來,摸了摸沈彥塵的頭,然後緩緩說道:“彥塵,你可還記得那日在客棧之中,白伯伯曾對你說這白、薑兩姓頗有淵源,而伯伯這白姓原來也稱得上是個門名大姓。”
沈彥塵恭聲道:“記得,這幾日雖然白伯伯未曾多言,可彥塵也覺白伯伯其實還是很關心薑大哥的傷勢。”白誠軒如此一開口,沈彥塵便知老者所說何意。
白誠軒道:“薑煥稱唿我一聲‘世伯’也是應該,他也算得上是個‘故人之子’,說來我們之間這關係倒是和‘華胤四姓’有些幹係。”老者話語之間略一停頓,“今世之中隻怕也少有人知了,百年之前華族之中論及名門望族,雖也是以裴、王、唐、趙‘四姓’成著,可那時談及華族群裔、姓氏原還有一個‘四姓五望’之說,隻是到了這胤國立國不久之後,裴、王、唐、趙這‘四姓’猶存,曾經的‘五望’之姓倒是凋敝、衰敗了。”
白誠軒口中的‘四姓五望’沈彥塵還是第一次聽到,沈彥塵雖是不知這‘五望’為何,可百年之前能有‘四姓五望’之說想來也非是易於。便聽白誠軒道:“文紙墨刊安陽白,簫管風颺臨沂劉。騰馬暗天漠上薑,翠柳拂風廣陵鄭。當年這白、劉、薑、鄭四姓雖比不得‘華胤四姓’的門庭高絕,可四姓之中才俊風流、宅邸物華也頗有盛況。”
沈彥塵道“白、劉、薑、鄭,那還有一姓為何白伯伯你沒有說?”
白誠軒眉頭一皺,言道:“非時白伯伯不願說,隻是…隻是‘五望’之姓的凋敝卻也是因為這最後一姓。”便聽白誠軒輕聲一歎,道:“說來我們這‘五望’之姓的凋敝,其實皆是因這最後一姓做致。”沈彥塵已然注意到老人話語之中帶著些許怒氣,隻聽白誠軒接口道:“彥塵,以方才伯伯所說‘文紙墨刊安陽白,騰馬暗天漠上薑。翠柳拂風廣陵鄭,簫管風颺臨沂劉’,你可能道出這四姓有何奇異?”
沈彥塵知道老者如此一問,那定然非時簡單,肯定是和將要說的這‘最後一姓’之間有牽係,思索片刻便道:“白伯伯想來你這麽說,這幾句話裏說的便是個姓所擅長之事,‘文紙墨刊’必是和書冊有關,‘騰馬暗天’是和馬匹有關,再來這‘翠柳拂風’、‘簫管風颺’說的便是琴瑟、簫笛有關,白伯伯彥塵可猜得對?”
白誠軒點頭道:“也算是沒什麽錯,隻不過其中關竅你也難盡數曉得,這‘文紙墨刊’是說我白姓一脈的製書之能,而‘騰馬暗天’卻是說這薑姓之人最善相馬、養馬之道,‘翠柳拂風’、‘簫管風颺’便是說這鄭、劉兩家一個善於製弦樂、一個擅於製管樂。”
沈彥塵點頭道:“原來如此,怪不得彥塵覺著白伯伯說話也頗有儒門之中的風雅之色,原來白姓一門從前乃是製書之家。”
白誠軒道:“既然已經說道這裏,彥塵那你再看看,這白、劉、薑、鄭四姓和如今這‘華胤四姓’到底有個什麽區別?”
沈彥塵微微一愣,想來想心中已然明白過來,道:“白伯伯,這白、劉、薑、鄭四姓和如今這‘華胤四姓’比起來…似乎…似乎是少了這‘華胤四姓’的權赫之勢。”
白誠軒喃喃道:“‘權赫之勢’嚒!你如此說來也對,其實那時這‘四姓五望’雖都是名門,可彼此之間也是大有差別,這區別也就是你說的‘權赫之勢’,‘華胤四姓’之中遠的如裴姓,此姓祖上本就是離朝重臣,便是千年烽火之時也是顯赫、權貴之人不斷,近的如『江左趙氏』也是有著‘一冊論語鎮東南’的趙淮生,而我們這白、劉、薑、鄭四姓雖也稱的上富貴,不過祖上出身可真談不上何等顯赫,或許真的論糾起來,我們這姓氏先祖輩上還是頗為‘下賤’的。”
沈彥塵不知白誠軒為何會用‘下賤’二字,立時臉上滿是疑惑,便聽白誠軒解釋道:“說來雖是有個‘四姓五望’之說,可其實我們這些人的祖輩原皆是些奴仆、侍從之屬。”
如此一說也知沈彥塵未必理解的清楚,白誠軒續道:“不同於‘華胤四姓’的祖上,這‘華胤四姓’的祖上不是離朝重臣、便是亂世之時的功勳,可說一脈相承皆不離‘權柄’,無論何時皆是有影響時局的力量,而我們這‘五望’卻都是擅一工之能,雖是經營日久也漸自顯著於世,可畢竟兩者還是大有不同,‘華胤四姓’之中別的我不敢說,可在這『山右裴氏』眼中,隻怕便是我們‘五望’在如何有所成就,於他們看來皆是輕賤的緊。不為別的,皆因『山右裴氏』祖上是離朝的重臣,而我們這麵不過是離朝之中的伶人、侍從,你道為何我們這四姓擅專之能在刊書、相馬、製弦、做樂之上,皆因我們祖上便是離朝皇室之中的仆從。離崩之後,這帝王宮闕之中的仆役便散落民間,因此雖然千百年後也自顯著世,隻是在‘華胤四姓’眼中,我們這‘五望’之姓也不過是‘閭左之望’,那時萬萬比不上他們這些‘閥閱之姓’。”白誠軒話音未那一聲‘閥閱之姓’,卻也帶出一種嘲笑。
沈彥塵先是一愣,然後心裏也自明白了過來,於白誠軒所說的‘閭左’、‘閥閱’他也是明白的,便是如今的胤國之中也是有此等之分別,胤國之中所實行的乃是爵祿製度,是為‘王、公、侯、伯、子、勳’六爵,胤國華土之中雖官員名稱分門別類,但俸祿多寡卻都是由六等爵位而定,如此之下,胤國之中關於人和人之間等級的規範也便多從此而來,凡是超出了這個製度規定便被是為‘逾製’,可說是構建胤國權利體係、人物關係的一個標示,如此便有‘天子置六爵理萬民’之說。
昨天家裏有事,因此這章沒能寫完,o(╯□╰)o。
不管成績如何,匕首還是會繼續寫下去,喜歡看的朋友請收藏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