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縣令是npc
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江枝不滿意,知道還惦記手書,章縣令也沒有再跟她繞圈子。
接下來的話就說得清楚:“江氏,本官有一句話想要直說。
你之前捐的青岡子救濟災民之法固然有功,但跟現在藥坊和農耕技術比起來,還是微末了些。
周王身邊能人無數,多的是縱橫之材,區區一個方法並不能入眼,若是現在你隻要手書,太沒了你的才能。”
江枝眉毛蹙起,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章縣令說得很對。
實際上當時沒有青岡粉救災民,苦的隻有百姓,並不影響到戰況,能不能拿到周王手書還是未知。
那些承諾隻是章縣令的寬慰才拖延下來:“章縣令,你的意思是周王手書不著數了?”
章縣令微微一笑:“世上沒有千古明君,但有千古名人。一封手書怎麽比得起十裏牌坊,百年碑文!”
江枝呆住,她感覺自己麵對的是一個遊戲npc,自己就是來領任務升級的。
都說男頻文的宗旨是打遊戲,升一級又一級,越打越強。
女頻文的宗旨是打小三,打完這一個還有下一個,越打越多。
眼前這個老官油子是他自己想傳世流芳,就在這畫大餅升級呢!
可是……
江枝不得不承認,打怪升級比打小三有趣。
那什麽牌坊的確比一紙手書的誘惑力大。
功德牌坊前,文人下轎,武人下馬,別說周王手書,就是周王本人都需要態度好點……
牌坊不是隨便立的,牌坊主要用於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等人物或事件。
立在祠堂用於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豐功偉績,並具有祭祖的功能。
若真如此,自己一個小配角苟在鄉村,連縣城都不進,遠離王府皇宮,不沾權勢也能熠熠生輝。
旁邊,二瑞聽不明白什麽是千古明君,什麽是名人,但他能聽懂牌坊和碑文。
那都是有大名氣的人才能做的,不由心情激動:“娘,梨花鎮現在還沒有一座牌坊。”
別說梨花鎮,就連平川縣也隻有一座孝坊。
那還是八十前遇天旱,天幹物燥家裏失火,孝子不願意獨自逃生,陪病母同葬火海,孝心撼天動地引來雨水,民眾為感謝他而修建。
江枝一咬牙,這是鳥槍換炮,當然幹了。
不過還得要點好處:“多謝章縣令指點,我身處鄉下,眼光是短淺了些。
可是想做好也難,開一個藥坊都被歹徒縱火,差點就燒毀了,這安全都無法保證,做啥都白費。”
章縣令是知道青泉灣夜襲的,也一直在讓人追查。
隻是時間太長,丟失的證據太多,更何況那嫌疑人如今不在平川縣。
江枝也不願意自己去跟反派鬥個兩敗俱傷,隻要有這個線索和備案就夠了。
“既然要讓你傳授技術,自然會讓宋亭長保證一方平安。
另外現在兩年過去,徐家村裏那幾十畝地就全部給你吧,你隨時可以來過戶。
反正你需要買人,就帶幾戶人家迴村。”
按照之前的規定,流民兩年不返,房契和地契作廢,現在就直接給江枝。
章縣令把江枝手中那幾十畝地做了順水人情,還不忘記推銷流民。
直接給三十畝地,這可是下血本了!
這一次,江枝答應了,不光要買人,還需要帶些流民迴村。
平川縣城裏是不許流民進入,那些逃避戰亂來的人都被聚在離城三裏的一處村裏。
章縣令讓江枝自己去挑,買人就是救命,如果能多領一些人安置到徐家村就更好。
時隔一年多,江枝又看見那些離家逃荒的流民。
六月裏,巴郡已經炎熱,但這裏還有上百人聚在村中一片空地搭建窩棚,蚊蟲叮咬,臭水橫流。
這些流民不停安置,又不停的來,他們逃過戰亂,但苦難還沒有結束。
不是人人逃荒都能入京城做生意,發家致富,絕大多數人都是隨便尋一處安全的村舍入戶。
比起田貴他們都是巴郡本地人不同,田貴他們隻是兵亂帶來的驚慌和饑餓,靠著醫棚一有吃住就安定下來了。
現在的流民多為外地,千裏奔波精疲力盡,初到巴郡,語言不通,飲食不同,就連氣候都無法適應。
巴郡的濕氣和悶熱讓流民裏處處都是生病之人。
雖然有縣衙熬的大鍋藥和一些善人捐助的稀粥,這些流民的日子還是不好過。
陪同江枝過來的皮氏和二瑞神情各異。
皮氏激動得指手畫腳道:“哎呀,比我們在渝州府外還難。
我們當初走到渝州城外至少還有米有糧,大家都在一起住著,還可以進城買賣東西。就是後來……後來打起來了!”
兩年前皮氏跟著全村人到渝州府城外,也不過才幾百裏,不僅熟人聚團安全,而且還有男主光環罩著,沒有吃太多苦。
隻是後來渝州府成戰場她們散了,病死,亂跑死了一批人。
二瑞沒有再對流民隨便表現出同情:正如娘說的一樣,無論走留都是逃命。
自己跟娘雖然留在原地,也是幾經波折,差點就死了。
他現在隻擔心一件事:“娘,這些人病的病,傷的傷,我們帶迴去也不能幹活怎麽辦?”
皮氏也擔心:“江嬸子,這些人會不會帶迴去就死了?”
她對江枝要買人剛開始是驚訝,後來就感覺應該的。
江嬸子的藥坊是得添人,萬一再被壞人惦記上,小滿一個人打不贏,那實在太兇險了。
徐根生如今在收購藥坊和蚊香兩處藥草,那也是在給江嬸子幹活做事的,拿著工錢,自然希望江嬸子的生意越多越好。
見到江枝來挑人,負責看守流民的小吏是大力支持:“這些流民能遠道而來,別看著病,底子還是很好的,你們這些村長就應該每村分著安排。”
江枝笑笑:“我們村子現在已經半數為流民,以前的房舍全部被燒,不好再安排其他流民了!”
她知道章縣令是想讓縣城附近的村子收容流民。
因為這裏稍微富裕一點,也好管理。
人家遠遠的來,肯定不願意住去高山窮溝,在那些地方人生地不熟,不是餓死也會被欺壓。
所以江枝哭窮時,章縣令並沒有硬行安排流民給徐家村。
現在要帶多少流民也讓江枝自己決定。
“管事老爺,我們是要買人!”二瑞主動搭話。
小吏聽到買人,一下就高興起來:買人就更好了,官府還能抽稅!
接下來的話就說得清楚:“江氏,本官有一句話想要直說。
你之前捐的青岡子救濟災民之法固然有功,但跟現在藥坊和農耕技術比起來,還是微末了些。
周王身邊能人無數,多的是縱橫之材,區區一個方法並不能入眼,若是現在你隻要手書,太沒了你的才能。”
江枝眉毛蹙起,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章縣令說得很對。
實際上當時沒有青岡粉救災民,苦的隻有百姓,並不影響到戰況,能不能拿到周王手書還是未知。
那些承諾隻是章縣令的寬慰才拖延下來:“章縣令,你的意思是周王手書不著數了?”
章縣令微微一笑:“世上沒有千古明君,但有千古名人。一封手書怎麽比得起十裏牌坊,百年碑文!”
江枝呆住,她感覺自己麵對的是一個遊戲npc,自己就是來領任務升級的。
都說男頻文的宗旨是打遊戲,升一級又一級,越打越強。
女頻文的宗旨是打小三,打完這一個還有下一個,越打越多。
眼前這個老官油子是他自己想傳世流芳,就在這畫大餅升級呢!
可是……
江枝不得不承認,打怪升級比打小三有趣。
那什麽牌坊的確比一紙手書的誘惑力大。
功德牌坊前,文人下轎,武人下馬,別說周王手書,就是周王本人都需要態度好點……
牌坊不是隨便立的,牌坊主要用於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等人物或事件。
立在祠堂用於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豐功偉績,並具有祭祖的功能。
若真如此,自己一個小配角苟在鄉村,連縣城都不進,遠離王府皇宮,不沾權勢也能熠熠生輝。
旁邊,二瑞聽不明白什麽是千古明君,什麽是名人,但他能聽懂牌坊和碑文。
那都是有大名氣的人才能做的,不由心情激動:“娘,梨花鎮現在還沒有一座牌坊。”
別說梨花鎮,就連平川縣也隻有一座孝坊。
那還是八十前遇天旱,天幹物燥家裏失火,孝子不願意獨自逃生,陪病母同葬火海,孝心撼天動地引來雨水,民眾為感謝他而修建。
江枝一咬牙,這是鳥槍換炮,當然幹了。
不過還得要點好處:“多謝章縣令指點,我身處鄉下,眼光是短淺了些。
可是想做好也難,開一個藥坊都被歹徒縱火,差點就燒毀了,這安全都無法保證,做啥都白費。”
章縣令是知道青泉灣夜襲的,也一直在讓人追查。
隻是時間太長,丟失的證據太多,更何況那嫌疑人如今不在平川縣。
江枝也不願意自己去跟反派鬥個兩敗俱傷,隻要有這個線索和備案就夠了。
“既然要讓你傳授技術,自然會讓宋亭長保證一方平安。
另外現在兩年過去,徐家村裏那幾十畝地就全部給你吧,你隨時可以來過戶。
反正你需要買人,就帶幾戶人家迴村。”
按照之前的規定,流民兩年不返,房契和地契作廢,現在就直接給江枝。
章縣令把江枝手中那幾十畝地做了順水人情,還不忘記推銷流民。
直接給三十畝地,這可是下血本了!
這一次,江枝答應了,不光要買人,還需要帶些流民迴村。
平川縣城裏是不許流民進入,那些逃避戰亂來的人都被聚在離城三裏的一處村裏。
章縣令讓江枝自己去挑,買人就是救命,如果能多領一些人安置到徐家村就更好。
時隔一年多,江枝又看見那些離家逃荒的流民。
六月裏,巴郡已經炎熱,但這裏還有上百人聚在村中一片空地搭建窩棚,蚊蟲叮咬,臭水橫流。
這些流民不停安置,又不停的來,他們逃過戰亂,但苦難還沒有結束。
不是人人逃荒都能入京城做生意,發家致富,絕大多數人都是隨便尋一處安全的村舍入戶。
比起田貴他們都是巴郡本地人不同,田貴他們隻是兵亂帶來的驚慌和饑餓,靠著醫棚一有吃住就安定下來了。
現在的流民多為外地,千裏奔波精疲力盡,初到巴郡,語言不通,飲食不同,就連氣候都無法適應。
巴郡的濕氣和悶熱讓流民裏處處都是生病之人。
雖然有縣衙熬的大鍋藥和一些善人捐助的稀粥,這些流民的日子還是不好過。
陪同江枝過來的皮氏和二瑞神情各異。
皮氏激動得指手畫腳道:“哎呀,比我們在渝州府外還難。
我們當初走到渝州城外至少還有米有糧,大家都在一起住著,還可以進城買賣東西。就是後來……後來打起來了!”
兩年前皮氏跟著全村人到渝州府城外,也不過才幾百裏,不僅熟人聚團安全,而且還有男主光環罩著,沒有吃太多苦。
隻是後來渝州府成戰場她們散了,病死,亂跑死了一批人。
二瑞沒有再對流民隨便表現出同情:正如娘說的一樣,無論走留都是逃命。
自己跟娘雖然留在原地,也是幾經波折,差點就死了。
他現在隻擔心一件事:“娘,這些人病的病,傷的傷,我們帶迴去也不能幹活怎麽辦?”
皮氏也擔心:“江嬸子,這些人會不會帶迴去就死了?”
她對江枝要買人剛開始是驚訝,後來就感覺應該的。
江嬸子的藥坊是得添人,萬一再被壞人惦記上,小滿一個人打不贏,那實在太兇險了。
徐根生如今在收購藥坊和蚊香兩處藥草,那也是在給江嬸子幹活做事的,拿著工錢,自然希望江嬸子的生意越多越好。
見到江枝來挑人,負責看守流民的小吏是大力支持:“這些流民能遠道而來,別看著病,底子還是很好的,你們這些村長就應該每村分著安排。”
江枝笑笑:“我們村子現在已經半數為流民,以前的房舍全部被燒,不好再安排其他流民了!”
她知道章縣令是想讓縣城附近的村子收容流民。
因為這裏稍微富裕一點,也好管理。
人家遠遠的來,肯定不願意住去高山窮溝,在那些地方人生地不熟,不是餓死也會被欺壓。
所以江枝哭窮時,章縣令並沒有硬行安排流民給徐家村。
現在要帶多少流民也讓江枝自己決定。
“管事老爺,我們是要買人!”二瑞主動搭話。
小吏聽到買人,一下就高興起來:買人就更好了,官府還能抽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