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尋找包打聽
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向德金對江枝想買人倒不是太過意外。
現在江嬸子開著作坊,銀錢上稍微寬裕,是需要添置人手。
除去藥坊需要自己人,就連宅子裏也需要添置下人。
都說無權財大,家貧妻美,父窮子慧這些意味著悲事。
江嬸子現在生意蒸蒸日上,家裏若是人口稀少、子嗣單薄時間長了會保不住財的。
既然決定好要買人,向德金卻說不急。
他先讓江枝三人在家裏住下:“章縣令今天在外麵安置流民,江嬸子先休息一天,等明日章縣令迴衙,找去找他要人!”
江枝皺眉:“現在流民還有很多?”
她進城時已經習慣看見城外流民,還以為是以前的那些人。
向德金點頭:“戰勢不停,流民不止,現在很多流民過來,這說明新軍占著勝局,否則流民就會逃到別處。
增加人口對巴郡是一個好事,隻是如何妥善安置讓章縣令頭疼。”
江枝覺得,不是章縣令頭疼,而是章縣令想把越來越多的流民安置好。
對剛剛恢複秩序,還等著秋收征糧的平川縣來說有點為難。
否則在四季有收的巴郡,隨便往哪處一丟都可以生存下去,隻是那生活質量就差了。
另外江枝聽出向德金話裏的意思,男主他們打得不錯,一切還是龍傲天的劇情。
如此就好!
既然今天不迴去,江枝讓二瑞去跟驛站的馬車告訴一聲,自己則帶著皮氏開始逛街。
上次帶皮氏上街來是打架,雖然得了銀子但很狼狽,就連街上都沒有好好走一圈。
可是從上街時皮氏還很開心,到了向德金家,她就悶悶不樂了,此時跟著江枝走在街上也是無精打采。
好在沒一會她又恢複正常,兩人邊走邊說話,不知不覺就來到巧針坊。
上次,江枝尋找青柳巷就是在這裏找到那個消息靈通的“包打聽”,可皮氏他們再來就不見人,這一次也隻是想碰碰運氣。
在巧針坊,江枝問那個胖胖的老板娘。
原本還笑容滿麵的老板娘一聽問人,也認出江枝等人,她的臉色唿的就變了,左看右看等店裏的無人才道:“上次福嫂子跟你們出去吃過酒菜迴來,沒幾天她家就招賊了。
東西沒有偷多少,就是福嫂子撞到那賊,被打了一頓,頭被打破差點瞎了一隻眼,幸好有人看見才救迴來,現在迴鄉下養傷去了。”
江枝微微皺眉,什麽盜賊,這就是徐小蘭他們查出來源了。
自己問一下話,福嫂子遭殃,還是無妄之災。
她摸出一個小錢袋放在老板娘麵前:“那嫂子是個熱心腸的,怎麽就招了賊人,真是倒黴。老板娘,我這裏有一百文錢,還麻煩你幫我送給她家人。”
胖掌櫃連連擺手:“不用麻煩我,福嫂子可能是不會迴來了。
說句實話,這事肯定有蹊蹺,她這一天天的閑話,出事也是遲早,之前就經常有人堵門罵她的,這次被人教訓也不知道是招惹到誰了。”
老板娘說得巧妙,福嫂子一天天的東家長西家短,得罪的人不少,究竟是誰恐嚇她也不得而知。
從巧針坊得到消息,江枝再次確認徐小蘭和她的幫兇真是心狠手辣。
那個福嫂子定是被杜寶林派人打的,就好比青泉灣的歹徒,都是一迴事。
此時,買人之事迫在眉睫,不圖能幫多少忙,至少身邊可以多幾雙眼睛。
離開巧針坊,皮氏突然對江枝扭捏道:“江嬸子,能不能陪我去看看郎中?”
“怎麽了?”江枝迴神。
皮氏一改平時的大大咧咧,苦著臉道:“不瞞嬸子說,我和根生成親已經五年了,肚子還一點動靜都沒有。
你看小菊的磊子四歲,蓮花快生了,巧雲有二胎,現在就連素青都懷上孩子……我,我!”
她說不下去了,剛成親時年紀還小,有沒有孩子無所謂,兵亂時更不能要孩子,可現在房子修好半年,家裏漸漸好過起來。
最主要的是,原本病得不輕的爺,在搬進新房後就好轉了,天天念叨的都是根生還沒孩子,想看到重孫子出生。
但也隻好了兩三個月,現在又一天不如一天,看重孫子是來不及了。
夫妻倆這才發現有問題。
從搬新房就自由自在無人打擾,就連徐根生鑽別人家窩棚說話的時間都少了。
兩個人沒少造人,可半年過去還是沒懷孕,是不是真的不能生!
自願不生孩子和不能生孩子是有區別的,夫妻倆是有些慌了。
“嬸子,我聽素青說,她找了縣裏一個唐郎中吃藥,這就有孕的。我也想去吃幾副藥。”
皮氏難得進城,聽到有這樣的郎中,立即就想去給自己看看。
江枝此時也無所事事,本來就打算在街上閑逛,看能不能找到藏起來的徐小蘭,現在皮氏要看病,正好合適!
可看病,拿藥,整個過程都風平浪靜,沒有那麽多的奇遇。
看病出來的皮氏心情就好多了,拿著一大包藥走。
那老郎中說她身體很好,隻需要喝藥調養調養,以後定能有孩子。
江枝心情卻不好了,這樣一來不能生的多半就是徐根生。
還得想辦法讓徐根生看病,無論是什麽時代,這都有點麻煩。
三人在城裏住了一晚,第二日,江枝就見到章縣令。
先是匯報工作,把徐家村售賣青糧和藥坊開工的事說了。
聽到徐家村青糧賣出幾十兩銀子,而且沒有影響到下一茬莊稼,章縣令滿是疲憊的臉上忽然就有了精神:“徐家村有你這個江村長真是幸事。不知你那種青糧的方法可以願意教授他人?”
江枝眼睛都沒有眨一下就答應下來:“傳授經驗也可以,章縣令可有什麽獎勵嗎?”
農業技術推廣責任重大,自己藏私沒有意義,別人想學就能打聽。
江枝不希望一家獨大,隻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填飽肚子,衣食無憂。
大家先談生存再談生活,人人家裏有糧,兜裏有錢,自己才能做生意。
不過麵對擅長“大挪移”的章縣令,自己總得先換一個實惠的東西。
還有……哪怕是打白條,那個周王的手書也該提一下了。
章縣令顯然已經有了應對:“徐家村以後可以進城賣青糧!”
江枝對這個不感興趣,自己隻有那麽多土地,就是進城賣青糧每年也隻有這麽一次。
要說好處也有,以後村民再賣嫩花生,嫩豆角就不怕了。
現在江嬸子開著作坊,銀錢上稍微寬裕,是需要添置人手。
除去藥坊需要自己人,就連宅子裏也需要添置下人。
都說無權財大,家貧妻美,父窮子慧這些意味著悲事。
江嬸子現在生意蒸蒸日上,家裏若是人口稀少、子嗣單薄時間長了會保不住財的。
既然決定好要買人,向德金卻說不急。
他先讓江枝三人在家裏住下:“章縣令今天在外麵安置流民,江嬸子先休息一天,等明日章縣令迴衙,找去找他要人!”
江枝皺眉:“現在流民還有很多?”
她進城時已經習慣看見城外流民,還以為是以前的那些人。
向德金點頭:“戰勢不停,流民不止,現在很多流民過來,這說明新軍占著勝局,否則流民就會逃到別處。
增加人口對巴郡是一個好事,隻是如何妥善安置讓章縣令頭疼。”
江枝覺得,不是章縣令頭疼,而是章縣令想把越來越多的流民安置好。
對剛剛恢複秩序,還等著秋收征糧的平川縣來說有點為難。
否則在四季有收的巴郡,隨便往哪處一丟都可以生存下去,隻是那生活質量就差了。
另外江枝聽出向德金話裏的意思,男主他們打得不錯,一切還是龍傲天的劇情。
如此就好!
既然今天不迴去,江枝讓二瑞去跟驛站的馬車告訴一聲,自己則帶著皮氏開始逛街。
上次帶皮氏上街來是打架,雖然得了銀子但很狼狽,就連街上都沒有好好走一圈。
可是從上街時皮氏還很開心,到了向德金家,她就悶悶不樂了,此時跟著江枝走在街上也是無精打采。
好在沒一會她又恢複正常,兩人邊走邊說話,不知不覺就來到巧針坊。
上次,江枝尋找青柳巷就是在這裏找到那個消息靈通的“包打聽”,可皮氏他們再來就不見人,這一次也隻是想碰碰運氣。
在巧針坊,江枝問那個胖胖的老板娘。
原本還笑容滿麵的老板娘一聽問人,也認出江枝等人,她的臉色唿的就變了,左看右看等店裏的無人才道:“上次福嫂子跟你們出去吃過酒菜迴來,沒幾天她家就招賊了。
東西沒有偷多少,就是福嫂子撞到那賊,被打了一頓,頭被打破差點瞎了一隻眼,幸好有人看見才救迴來,現在迴鄉下養傷去了。”
江枝微微皺眉,什麽盜賊,這就是徐小蘭他們查出來源了。
自己問一下話,福嫂子遭殃,還是無妄之災。
她摸出一個小錢袋放在老板娘麵前:“那嫂子是個熱心腸的,怎麽就招了賊人,真是倒黴。老板娘,我這裏有一百文錢,還麻煩你幫我送給她家人。”
胖掌櫃連連擺手:“不用麻煩我,福嫂子可能是不會迴來了。
說句實話,這事肯定有蹊蹺,她這一天天的閑話,出事也是遲早,之前就經常有人堵門罵她的,這次被人教訓也不知道是招惹到誰了。”
老板娘說得巧妙,福嫂子一天天的東家長西家短,得罪的人不少,究竟是誰恐嚇她也不得而知。
從巧針坊得到消息,江枝再次確認徐小蘭和她的幫兇真是心狠手辣。
那個福嫂子定是被杜寶林派人打的,就好比青泉灣的歹徒,都是一迴事。
此時,買人之事迫在眉睫,不圖能幫多少忙,至少身邊可以多幾雙眼睛。
離開巧針坊,皮氏突然對江枝扭捏道:“江嬸子,能不能陪我去看看郎中?”
“怎麽了?”江枝迴神。
皮氏一改平時的大大咧咧,苦著臉道:“不瞞嬸子說,我和根生成親已經五年了,肚子還一點動靜都沒有。
你看小菊的磊子四歲,蓮花快生了,巧雲有二胎,現在就連素青都懷上孩子……我,我!”
她說不下去了,剛成親時年紀還小,有沒有孩子無所謂,兵亂時更不能要孩子,可現在房子修好半年,家裏漸漸好過起來。
最主要的是,原本病得不輕的爺,在搬進新房後就好轉了,天天念叨的都是根生還沒孩子,想看到重孫子出生。
但也隻好了兩三個月,現在又一天不如一天,看重孫子是來不及了。
夫妻倆這才發現有問題。
從搬新房就自由自在無人打擾,就連徐根生鑽別人家窩棚說話的時間都少了。
兩個人沒少造人,可半年過去還是沒懷孕,是不是真的不能生!
自願不生孩子和不能生孩子是有區別的,夫妻倆是有些慌了。
“嬸子,我聽素青說,她找了縣裏一個唐郎中吃藥,這就有孕的。我也想去吃幾副藥。”
皮氏難得進城,聽到有這樣的郎中,立即就想去給自己看看。
江枝此時也無所事事,本來就打算在街上閑逛,看能不能找到藏起來的徐小蘭,現在皮氏要看病,正好合適!
可看病,拿藥,整個過程都風平浪靜,沒有那麽多的奇遇。
看病出來的皮氏心情就好多了,拿著一大包藥走。
那老郎中說她身體很好,隻需要喝藥調養調養,以後定能有孩子。
江枝心情卻不好了,這樣一來不能生的多半就是徐根生。
還得想辦法讓徐根生看病,無論是什麽時代,這都有點麻煩。
三人在城裏住了一晚,第二日,江枝就見到章縣令。
先是匯報工作,把徐家村售賣青糧和藥坊開工的事說了。
聽到徐家村青糧賣出幾十兩銀子,而且沒有影響到下一茬莊稼,章縣令滿是疲憊的臉上忽然就有了精神:“徐家村有你這個江村長真是幸事。不知你那種青糧的方法可以願意教授他人?”
江枝眼睛都沒有眨一下就答應下來:“傳授經驗也可以,章縣令可有什麽獎勵嗎?”
農業技術推廣責任重大,自己藏私沒有意義,別人想學就能打聽。
江枝不希望一家獨大,隻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填飽肚子,衣食無憂。
大家先談生存再談生活,人人家裏有糧,兜裏有錢,自己才能做生意。
不過麵對擅長“大挪移”的章縣令,自己總得先換一個實惠的東西。
還有……哪怕是打白條,那個周王的手書也該提一下了。
章縣令顯然已經有了應對:“徐家村以後可以進城賣青糧!”
江枝對這個不感興趣,自己隻有那麽多土地,就是進城賣青糧每年也隻有這麽一次。
要說好處也有,以後村民再賣嫩花生,嫩豆角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