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枝給徐根生安排的是在鎮上去收購青杠粉、榆樹皮、樟樹葉,炭粉等。


    自己要做藥片和蚊香和驅蚊液,不光需要百草堂幫忙收購草藥,青杠粉和炭粉之類的配料還需要在集市上買。


    江枝本來打算要李老實去,轉念一想徐根生這張杠精嘴不用,實在是浪費資源,索性安排他去。


    徐根生聽到要自己采買東西,頓時就高興起來,這事可比在藥坊天天碾草藥有趣。


    原本說過需要招三人,除去田桃和李二嫂,江枝還挑了徐根慶,這樣一來人手就夠了。


    秦氏看自家兒子能上工,歡喜對蓮花炫耀:“還是我初八煮的那鍋飯好,江嫂子吃過才把根慶招去。”


    蓮花現在也不跟婆婆計較啥,反正說什麽就是什麽,還隨一句:“那你以後就天天送飯去,根慶天熱時最喜歡吃你做的菜!”


    秦氏抽了抽嘴角,低低呢喃一句:“每天走還是有點遠啊!”


    蓮花摸摸自己已經顯懷的肚子,她聽徐根慶說,其實江嬸子是想要自己去的,可自己懷著孕才讓根慶去。


    徐根慶讓蓮花放寬心隻管養胎:“蓮花,我先占著位置,等你坐完月,讓娘每天帶孩子,你再去藥坊。”


    到藥坊的人數確定下來,不影響村裏的生活。


    小滿家那邊的消息也很快傳來了:田家姑娘不錯,可以先說在這,隻是年紀尚小,這事就不急著說開。


    田貴也是這意思,田桃剛剛進藥坊,還是拜師傅,村裏正談論得激烈。


    要是說親的事再說出去,人家肯定以為自己是在賣女兒巴結別人。


    有了江村長的迴話,田貴也有了底氣。


    在劉氏又提田桃時,桃兒娘說了話:“我當家的以前給桃兒算過命,她命硬,要找一個年紀大點的才合適!”


    劉氏心眼不惡,見田家無意結這門親,反正孩子還小,也就撇開沒有再說了。


    田貴和徐根有依然帶著村民種早茬嫩苞米,播種各種蔬菜。


    因為江村長說,現在車馬方便,能種菜就多種,品種越多越好。


    以後好統一送去城裏售賣,也能統一讓商販上門收購。


    滿村人都在忙,唯獨有一家還是按著千年不變的老規矩在活。


    村民在修房,石家兄弟帶著兩家人也沒有閑著。


    兄弟倆的窩棚又多搭出兩片麵積,很有違章建築的規模,而且還有蔓延擴大化的趨勢。


    麵積夠大,就是很矮,兄弟倆大小將近十口需要低著頭進出。


    外麵的柴山又堆高了,整齊碼放著,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就是淋了雨的青杠子全部發芽,倒在窩棚旁邊的小溝裏,長出一堆綠油油的小樹苗,不出意外的話,過幾年那裏就有一片人工林。


    對他家的事,江枝和其他人都有建議過,讓他們跟著村民一起種地。


    可兄弟倆腦裏就像有自動防禦裝置,生活自成體係,你說我就聽,說完就聽過,完全沒有改變。


    頗有“清風拂麵,我自巋然不動”的氣概。


    江枝說過幾次就放棄了,這也是一種傳統的生活方式,不能因為人家安於現狀就不對。


    石家兄弟的家庭也特殊,兄弟倆一個娶的是自家親表妹。


    大概率遇上了基因相同,夫妻倆一個相貌,生了三個女兒也都不聰明!


    一個是用自家妹妹去跟人交換親,換迴來的媳婦手帶殘疾,生下石猴子這個健康男孩,算是石家傳承的功臣。


    江枝每次經過石家,看見窩棚外忙得蓬頭垢麵的身影,還有那幾張相似度達極高,好像貓頭鷹一樣木呆呆的臉,真是哭笑不得。


    忙完村裏的事,四月的第一天,江枝帶著江氏藥坊的第一批員工進了青泉灣。


    穀口樹木新葉繁茂,一排兩米多高,用原木做的柵欄將裏外隔開。


    穀中溪水潺潺,原主人留下的各種花草已經生長出來了。


    整修一新的三棟房子分別是倉庫,製藥間和員工休息室,空地上,嶄新的竹簾子整齊劃一擱在晾架上,裏麵是準備使用的藥材。


    人如草木又一春,也不知道是陽光明媚,還是這些新生帶來的生機,這裏的破敗之氣消散無形,隻有欣欣向榮。


    最引人注意的還是以前的生態小溪消失了一段,被改建成一條狹窄渠道,水渠上橫跨一間小小的水碾房。


    青泉灣經過一個多月的修整,除去三棟房屋的修補,重點工程還是在這水碾房上。


    後山被暴雨塌方堵塞的幾條水道已經疏通,現在溪水充盈。


    小溪上方修起一道淺壩由閘門控製著,源源不斷的水流通過渠道衝擊木輪,帶動上方的石碾在碾槽中滾動。


    水碾是南方最常用碾磨工具,運用水力原理,在宋朝水力大紡車紡麻達32錠,後因不適合紡棉而被淘汰。


    江枝曾經考慮在山上也弄一個水碾,因為缺水工程巨大而隻能想想。


    所以現在山上還需要用腳踩木杵舂米搗藥。


    而這裏有水碾房,就不需要人力舂了,可以在這裏碾碎再送上山去。


    網圖,形容條件艱苦


    碾藥方便了,其他的也不能落下。


    製藥間裏是一排七星灶,方便十六口鍋同時熬藥水。


    靠牆一排大水缸,這是用竹筒從後方山洞中引進的自來水,拔開塞子就可以放水。


    旁邊是一排木架,上麵放著已經裝好各種藥材的藥簍。


    另外就是稱藥材重量配方用的大稱和小戥子。


    至於各種沙罐銅盆,大小羅篩,計時的水漏、沙漏,那也是盡善盡美,這些東西讓江枝跑了幾趟縣城才置辦齊。


    等藥坊所有東西置辦好,江枝手中那一百兩銀子也花得所剩無幾,好在餘下除去工錢就是進帳了。


    小滿、二瑞和徐根慶早就來到這裏,不光是把柴塊和水準備好,就連水碾也轉起來碾出部分藥粉。


    自家的藥坊第一次製藥,巧雲用老騾子馱著彩霞和妮妮來了。


    看著轉動碾藥的水碾房,兩個小女孩在屋舍間興奮奔跑,李老實跟在後麵攆著:“哎呀,兩個姑奶奶慢點啊!”


    他愁死了!


    在村裏帶孩子,那些男孩子都是跟著自己跑,說什麽就聽什麽,喊左走不會右轉。


    現在兩個小女娃娃非但不聽話,自己得跟著她們跑!


    抱怨歸抱怨,李老實還是得一步不離的跟著,不然那兩個小短腿跑得飛快,一晃眼就下溝渠玩水了。


    番茄作家平台上自帶,不完美也不標準的ai製圖,湊合著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橘香襲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橘香襲人並收藏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