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辨理和烤火
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 作者:橘香襲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才大家都在搶椅子,江枝不可能跟一群臭氣衝天的男人推來推去。
夏秀才身單力薄,也做不出這搶奪之舉。
如此一來,兩人站著就格外紮眼。
宋裏正搶到正當頭的椅子,心情愉悅,抬眼看向站著江枝,嘴角勾起一抹嘲笑:婦人就是婦人,哪怕做事被縣令賞識又如何,這種場合還跟著湊熱鬧就是丟人現眼。
他如今知道章縣令對徐家村誇讚有加,還專門進村查看,自不能再說婦人無知,可心裏不舒服卻是存在的。
此時章縣令不在,他也就無須遮掩:“江氏,現在是男子議事,你一個婦道人家在這不合適,下去吧!”
話說得順溜,好像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江枝微微一笑:“宋裏正是怎麽知道不合適的。
你家的神位上寫的有‘天地君親師’,你怎麽沒有把那個‘親’字摳了,那裏麵可還有你娘、你奶、你祖,你宋家一堆女眷在,留在神位上是大大的不合適。”
“你!”被人提到自家親眷,宋裏正一下羞惱起來:“你這婦人牙尖嘴利!”
“你這個爆眼子老頭不知好歹!”
(“爆眼子”是說五六十歲男人身體機能不行了,身體幹瘦,想大聲說話時,自然就會鼓起眼睛使勁,貶義詞!)
聽到江枝反駁的話,旁邊幾個鄉紳捧腹大笑起來。
他們中間有人跟宋裏正一樣是秀才,有人是鎮上富商,也有那種家有長工良田的地主大戶。
為了梨花鎮亭長一職也是一心鑽營,聽聞縣令年還沒有過完就來梨花鎮徐家村視察,他們就丟下各種交際應酬跟隨而至。
隻不過宋裏正當了多年裏正,在縣衙熟人頗多,近水樓台先得月,已經得到消息會是梨花鎮的亭長,讓眾人失望又嫉妒。
此時宋裏正被一個村婦辱罵,其他人自然跟著嘲笑。
宋裏正黑著臉正想說什麽,旁邊夏秀才出聲道:“上次你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我覺得無理,此時正好來辨上一辨!”
宋裏正頓時氣結:“事情已經過去,不提也罷!”
夏秀才卻道:“燈不撥不亮,理不辨不明,宋裏正也是飽讀詩書,這道理該懂……”
借著夏秀才跟宋裏正爭辯,江枝出了堂廳,找到剛剛上任的驛丞,再討要兩把椅子。
這人姓曹,人年輕,是之前在徐家村養過傷的第一批兵士。
跟張軍頭一樣,靠著軍功混了一個編製。
雖然驛丞官職不入流,隻是小吏,也算穿上製服,成了體製內人員。
因為他養傷期間,山上的兩家人正躲藏得緊,醫棚也藥材充足,所以他跟江枝並不認識。
聽到堂上缺椅子,正忙得團團轉的曹驛丞一指旁邊的房間,門正開著,可以看見裏麵堆放著各種家具,桌椅板凳都有。
“江村長,不是我故意為難你,要椅子就到裏麵拿,現在我實在沒空!”
堂上缺座並不是他故意安排,驛站還沒有正式使用。
現在才初五,就連驛卒和雜役都還在過年沒有到齊,他是隨著章縣令過來的。
趁著章縣令進村那段時間,曹驛丞拿鑰匙打開驛站,匆忙間就隻收拾出一間上房和見客廳,缺椅子少東西在所難免。
江枝也不非要椅子坐,見廊下角落裏放著兩個以前趙書吏他們做的小板凳,順手拿起就迴了廳堂上。
此時夏秀才跟宋裏正兩人正說得口沫橫飛,各種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不過夏秀才腦子有些時候不對勁,說出的話是東一句西一句,並不完全在線上。
這不靠譜打法把宋裏正氣得麵紅耳赤,指著夏秀才怒道:“剛才你不是這樣說的,一反一複小人爾!”
夏秀才麵帶無辜:“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言有信,行有誠,斯為大孝也。”
聽他把話又扯到另一邊,宋裏正差點氣得吐血:“我說東你說西,南轅北轍!”
旁邊的人又哄堂大笑,他們顯然已經看出夏秀才的瘋癲,有人出聲撥火:“理不辨不明,這話還得從頭說起!”
江枝站在一旁聽了幾句,知道再說下去,夏秀才的腦子更糊塗,說出的話會成為笑柄。
她上前一步把正欲重新辨理的夏秀才拉住:“憑啥教這群無知人,你又沒收他們束修。
別把他們教聰明了,以後這些道理講給石猴子小泉小溪他們聽!”
夏秀才情緒正是激動,熱血沸騰,正打算一辨到底,可聽江村長這樣一說,突然就醒悟過來。
的確是這個道理。
每次自己在村裏講學,不光是那群孩子聽得認真,就連田貴他們也是說好,自己對著一群無知者辨理就是多費唇舌。
他頭一揚:“爾等朽木不可雕也,不辨也罷!”
被一個瘋子指為朽木,堂上眾人齊齊變了臉色。
江枝卻是樂了:一個個吃飽撐的跟瘋子吵架,都是一群瘋子。
宋裏正還想迴嘴,被其他人攔住:“宋兄,縣令在這,你再辨就有些失禮了!”
若是再辯下去,堂上又亂成一團。
眼前之人可是瘋的,若被縣令看見,隻當是大家在欺負有疾之人,那印象就太差了。
宋裏正憋紅臉閉嘴,轉眼不再看人。
堂上沒多的椅子,看這一潑婦一瘋子怎麽自處。
此時氣候陰冷,廳堂正中擺了一大盆炭火取暖。
江枝拿出兩根小板凳,拉著夏秀才坐到火盆邊,大大咧咧開始烤火。
此時的夏秀才到徐家村已經一年,口中雖然依然之乎者也,卻已經脫去長衫,跟尋常人一樣穿著粗布棉襖。
在一群坐椅子的鄉紳俯視下,坐著小凳子伸手烤火。
江枝更不在乎了,我是潑婦我怕誰,大冬天還是烤著火舒服,那高椅誰愛坐誰坐去。
見這兩人無賴,堂上一時無人出聲,具是望天望地,觀鼻觀心,如同泥塑木雕。
好在隻片刻功夫,章縣令換過衣衫進堂來了,氣氛頓時熱絡起來。
宋裏正帶頭行禮問好,一片喧嘩中,江枝和夏秀才站在人群後,居然被隔得無法靠前。
章縣令跟所有人迴應過,讓大家都坐下,等他也坐好,一抬頭卻發現少了兩人。
人群後,江枝和夏秀才又坐到小凳子上烤火。
夏秀才身單力薄,也做不出這搶奪之舉。
如此一來,兩人站著就格外紮眼。
宋裏正搶到正當頭的椅子,心情愉悅,抬眼看向站著江枝,嘴角勾起一抹嘲笑:婦人就是婦人,哪怕做事被縣令賞識又如何,這種場合還跟著湊熱鬧就是丟人現眼。
他如今知道章縣令對徐家村誇讚有加,還專門進村查看,自不能再說婦人無知,可心裏不舒服卻是存在的。
此時章縣令不在,他也就無須遮掩:“江氏,現在是男子議事,你一個婦道人家在這不合適,下去吧!”
話說得順溜,好像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江枝微微一笑:“宋裏正是怎麽知道不合適的。
你家的神位上寫的有‘天地君親師’,你怎麽沒有把那個‘親’字摳了,那裏麵可還有你娘、你奶、你祖,你宋家一堆女眷在,留在神位上是大大的不合適。”
“你!”被人提到自家親眷,宋裏正一下羞惱起來:“你這婦人牙尖嘴利!”
“你這個爆眼子老頭不知好歹!”
(“爆眼子”是說五六十歲男人身體機能不行了,身體幹瘦,想大聲說話時,自然就會鼓起眼睛使勁,貶義詞!)
聽到江枝反駁的話,旁邊幾個鄉紳捧腹大笑起來。
他們中間有人跟宋裏正一樣是秀才,有人是鎮上富商,也有那種家有長工良田的地主大戶。
為了梨花鎮亭長一職也是一心鑽營,聽聞縣令年還沒有過完就來梨花鎮徐家村視察,他們就丟下各種交際應酬跟隨而至。
隻不過宋裏正當了多年裏正,在縣衙熟人頗多,近水樓台先得月,已經得到消息會是梨花鎮的亭長,讓眾人失望又嫉妒。
此時宋裏正被一個村婦辱罵,其他人自然跟著嘲笑。
宋裏正黑著臉正想說什麽,旁邊夏秀才出聲道:“上次你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我覺得無理,此時正好來辨上一辨!”
宋裏正頓時氣結:“事情已經過去,不提也罷!”
夏秀才卻道:“燈不撥不亮,理不辨不明,宋裏正也是飽讀詩書,這道理該懂……”
借著夏秀才跟宋裏正爭辯,江枝出了堂廳,找到剛剛上任的驛丞,再討要兩把椅子。
這人姓曹,人年輕,是之前在徐家村養過傷的第一批兵士。
跟張軍頭一樣,靠著軍功混了一個編製。
雖然驛丞官職不入流,隻是小吏,也算穿上製服,成了體製內人員。
因為他養傷期間,山上的兩家人正躲藏得緊,醫棚也藥材充足,所以他跟江枝並不認識。
聽到堂上缺椅子,正忙得團團轉的曹驛丞一指旁邊的房間,門正開著,可以看見裏麵堆放著各種家具,桌椅板凳都有。
“江村長,不是我故意為難你,要椅子就到裏麵拿,現在我實在沒空!”
堂上缺座並不是他故意安排,驛站還沒有正式使用。
現在才初五,就連驛卒和雜役都還在過年沒有到齊,他是隨著章縣令過來的。
趁著章縣令進村那段時間,曹驛丞拿鑰匙打開驛站,匆忙間就隻收拾出一間上房和見客廳,缺椅子少東西在所難免。
江枝也不非要椅子坐,見廊下角落裏放著兩個以前趙書吏他們做的小板凳,順手拿起就迴了廳堂上。
此時夏秀才跟宋裏正兩人正說得口沫橫飛,各種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不過夏秀才腦子有些時候不對勁,說出的話是東一句西一句,並不完全在線上。
這不靠譜打法把宋裏正氣得麵紅耳赤,指著夏秀才怒道:“剛才你不是這樣說的,一反一複小人爾!”
夏秀才麵帶無辜:“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言有信,行有誠,斯為大孝也。”
聽他把話又扯到另一邊,宋裏正差點氣得吐血:“我說東你說西,南轅北轍!”
旁邊的人又哄堂大笑,他們顯然已經看出夏秀才的瘋癲,有人出聲撥火:“理不辨不明,這話還得從頭說起!”
江枝站在一旁聽了幾句,知道再說下去,夏秀才的腦子更糊塗,說出的話會成為笑柄。
她上前一步把正欲重新辨理的夏秀才拉住:“憑啥教這群無知人,你又沒收他們束修。
別把他們教聰明了,以後這些道理講給石猴子小泉小溪他們聽!”
夏秀才情緒正是激動,熱血沸騰,正打算一辨到底,可聽江村長這樣一說,突然就醒悟過來。
的確是這個道理。
每次自己在村裏講學,不光是那群孩子聽得認真,就連田貴他們也是說好,自己對著一群無知者辨理就是多費唇舌。
他頭一揚:“爾等朽木不可雕也,不辨也罷!”
被一個瘋子指為朽木,堂上眾人齊齊變了臉色。
江枝卻是樂了:一個個吃飽撐的跟瘋子吵架,都是一群瘋子。
宋裏正還想迴嘴,被其他人攔住:“宋兄,縣令在這,你再辨就有些失禮了!”
若是再辯下去,堂上又亂成一團。
眼前之人可是瘋的,若被縣令看見,隻當是大家在欺負有疾之人,那印象就太差了。
宋裏正憋紅臉閉嘴,轉眼不再看人。
堂上沒多的椅子,看這一潑婦一瘋子怎麽自處。
此時氣候陰冷,廳堂正中擺了一大盆炭火取暖。
江枝拿出兩根小板凳,拉著夏秀才坐到火盆邊,大大咧咧開始烤火。
此時的夏秀才到徐家村已經一年,口中雖然依然之乎者也,卻已經脫去長衫,跟尋常人一樣穿著粗布棉襖。
在一群坐椅子的鄉紳俯視下,坐著小凳子伸手烤火。
江枝更不在乎了,我是潑婦我怕誰,大冬天還是烤著火舒服,那高椅誰愛坐誰坐去。
見這兩人無賴,堂上一時無人出聲,具是望天望地,觀鼻觀心,如同泥塑木雕。
好在隻片刻功夫,章縣令換過衣衫進堂來了,氣氛頓時熱絡起來。
宋裏正帶頭行禮問好,一片喧嘩中,江枝和夏秀才站在人群後,居然被隔得無法靠前。
章縣令跟所有人迴應過,讓大家都坐下,等他也坐好,一抬頭卻發現少了兩人。
人群後,江枝和夏秀才又坐到小凳子上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