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戶人家,莊稼就是命根子。


    而且現在遇暴雨的還是就快收獲的莊稼。


    什麽時候農民的收入都得靠天老爺給口飯吃。


    雨大風大,梯田那邊的麥子被打倒一些,徐二瑞第二天就扶起,希望沒有影響接下來揚花灌漿的收成。


    另外就是坡上的莊稼。


    雨水肆虐順坡而下,高粱和黃豆倒了大半。


    現在六月,豆夾子裏剛剛才長出一點豆米,算是毀了。


    於是小滿爺把衝倒的豆子全部割下來,嫩豆夾放上鹽悶著吃,一大片豆子兩家人就飽飽吃了兩頓。


    上得山來,除去蔬菜豆角,還是第一次吃新鮮糧食作物,雖然吃得痛快,小滿奶還是心疼歎息:“要是再過兩月這些豆長實了,至少百斤,夠吃一個月的。”


    怎麽會不心疼,原本百斤豆,現在就隻得到兩頓吃食。


    豆苗被江枝曬成幹草做飼料,兔子已經下崽了,準備就這樣養著。


    小兔半年就能性成熟,老兔差不多每兩月一窩,一窩10隻左右,隻要繁殖下去,很快家族就會壯大。


    倒伏的高粱才抽穗,苞米半人高,這些還有得救,就是要在白天黑夜一苗一苗的扶。


    等幾百上千株高粱玉米救過來,再把兩家的房前屋後抓緊修補好,小滿和徐二瑞兩個小夥子直接累得躺下就起不來了。


    菜和辣椒也損失一部分。


    棉苗算是幸運兒,全部遭災就它們躲過去,雨水充足,陽光下葉片綠得發黑,枝條開始瘋長。


    江枝和徐二瑞還等著這些棉花過冬。


    巧雲現在每天坐月子,帶孩子,之前做的小衣服正好用上。


    暴雨已經過去幾天,江枝照顧巧雲都沒有出門。


    趁著孩子和巧雲吃飽在睡覺,她抽空在附近林子裏轉轉,想看是否還有雷雨過後才生長的“地木耳”,也叫“雷公屎”、“雷公菌”。


    雷公菌是一種真菌,隻有在潮濕沒有汙染的草叢中生長,新鮮時狀如爛泥,幹燥時蜷曲如同木耳,顏色清綠。


    作為一種獨特的食材,它的營養成分高,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這就比一般野菜強。


    所含鈣元素大於銀耳,蛋白質超過雞蛋,氨基酸超過猴頭菇、維c的成分更是在紫菜的十九倍。


    地木耳的烹飪方式也很多,燴、炒、溜、燉百無禁忌,雞蛋、韭菜、辣椒、臘肉更是來者不拒。


    不過它的養生效果雖說很是出色,但並非什麽人都能食用,畢竟它是一種寒涼性的食材,腸胃不好的不能吃。


    經常腹瀉,畏寒怕冷的婦女也不能食用。


    江枝的運氣不錯,雨過幾天的林子還真有雷公菌。


    地皮上、石縫邊成團成堆的,一眼望不到邊。


    這東西嬌氣得很,隻要濕度不夠,太陽曬著就會縮迴地皮裏,等待下一場雨的到來。


    江枝也不敢耽擱時間,直接上手就抓,一抓一大把,一捧就是一堆,簍子很快就裝小半筐。


    拿迴去用清水洗幹淨,除掉裏麵的雜草土礫碎石,再把它曬幹存放,什麽時候想吃,用水如同泡木耳一樣泡發就可以吃了。


    當然,這樣的好東西還得先吃一次新鮮的。


    晚上,等兩家人迴來,江枝就用雞油炒了野韭菜雞蛋加雷公菌。


    香味吸引得徐二瑞長長吸氣:“娘啊!這雷公屎看著惡心,怎麽炒出來還這樣香?”他說著,伸手就想去撿一個嚐嚐。


    江枝把他的手打迴去,把炒好的菜盛在碗裏讓他端去崖下:“你給小滿他們送一碗去,別在那裏吃飯,送到就趕緊迴來!我們家裏還多!”


    徐二瑞歡喜應一聲,端著冒熱氣的菜就往崖下去。


    很快他就迴來了,隻是迴來時用原碗裝著一疊煎餅和涼拌枸杞尖。


    枸杞尖是枸杞的柔嫩莖尖,用沸水焯過放調料涼拌,營養豐富,脆嫩爽口,同樣有清熱明目、降壓降脂、美容養顏的功效。


    現在滿山的枸杞藤葉長得正好,小滿奶不需要走遠,在旁邊的崖壁掐上一大把就是菜。


    如今江枝做什麽稀奇古怪的吃食,兩家人都沒有什麽意見,小滿奶還跟著也學吃。


    小滿奶送的菜正好,江枝和徐二瑞可以吃雷公菌,巧雲還在坐月不能吃,隻能喝一碗肉湯再吃些菜。


    吃過一頓雷公菌,江枝就把剩下的晾曬起來,這些幹菜趁著有就趕緊收一些,一到暴曬就沒了。


    暴雨過去的天氣就變了,天上一絲雲都沒有,火辣辣的陽光照得一天比一天熱,農活都得放到早晚做,中午大家就在家裏歇著。


    江枝沒有睡覺,趁著有徐二瑞在家陪巧雲,她又進了樹林子。


    雷公菌已經沒有了,但這樣的天氣應該有木耳。


    青岡木耳是木耳種類中最有名的佳品,這裏就是青岡林,腐木朽樹上肯定會有。


    這一次,江枝特意帶了大背簍,沒有木耳就采藥,反正沒有空手迴的。


    走了一圈,找到幾堆以前砍下來的青岡木,雨水腐蝕去樹皮,露出星星點點的黑豆豆。


    江枝細細看過,這些就是木耳,隻是還沒有長好,現在才米粒大。


    她將位置記住,隻等幾天後再來看。


    上山已經幾個月,江枝如今已經將各處走了個大概,什麽地方有什麽藥心中有數。


    地瓜果已經到了采取時候,另外蒲公英也需要大量挖采。


    剛上山時還幹涸的山溝裏現在已經水流潺潺。


    而挖折耳根時看見的淺淺水塘,被前段時間的山洪掏出一個大坑,此時遠遠看去波光粼粼,積下不少的雨水。


    水溝兩側崖壁陡峭,地瓜藤長得密密匝匝,映得水色綠油油的。


    要想摘地瓜果,需要爬上崖壁,而要想上崖,就需要淌過水溝。


    這些山澗水情是不固定的,水底情況自然也不明,不能隨便下水。


    平時水勢平就為塘,下雨水勢急就是瀑,一旦下雨立即就有山洪,水溝裏的不能長久停留。


    江枝沒有馬上靠近水塘,而是站在不遠處看清楚周圍情況,防止有動物過來飲水被自己堵住要拚命。


    看清楚沒有異常,這才丟幾塊石頭,打得水花四濺,還拍手踏足弄出動靜,見整個山澗還是沒事,等待片刻再慢慢走過去。


    水麵輕輕蕩漾,還沒有靠近,江枝就看見一群小魚驚慌遊進水邊草叢陰影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橘香襲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橘香襲人並收藏穿成作精老太,別人逃荒我開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