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拯救仙草絳珠298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瑚和林黛玉的婚事,早已是毋庸置疑的共識,而且現在清欠有了新的進展,確實忙的很,因此林如海對於那些繁瑣的流程有些不耐,恨不得一步到位直接進入到抱外孫環節。
奈何景德帝不允許。
那可是他的愛卿伯珣和長樂郡主啊,怎能如此草率?
大辦!
必須風光大辦!
於是禮部、工部、欽天監、太仆寺、光祿寺、司設監、尚膳監、都知監、銀作局、針工局、巾帽局、司苑局、內織染局、酒醋麵局、鍾鼓司、皇家禦商……等等部門,通通開動起來,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大會戰”。
打仗會死人,差事辦不好同樣要死人,說是大會戰,沒有一點兒毛病。
遼國公府和林府門庭若市,今日修繕擴建,明日植樹種草,後日量體裁衣,諸般準備要做,進進出出,絡繹不絕。
大夏新增了這麽多的地盤,政務激增,軍事方麵同樣也要調整,賈瑚既要入衙理事,又要不時入宮,答帝所詢,為帝解惑,不落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婚事,納彩,問名,納吉,忙的團團轉,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用。
林黛玉同樣也不輕省。
隻胭脂水粉一項就有百多種要試,更別提簪飾服裳妝履扇禮等事務,忙碌程度較賈瑚還勝三分。
其陣仗之偉,場麵之大,皇子公主亦不如,令人瞠目結舌。
規模在意料之外,待遇卻在情理之中。
畢竟那是遼國公和長樂郡主。
就連三皇子都覺得遼國公和長樂郡主配得上如此高等級的待遇。
在五皇子說著酸言酸語,打算拉著三皇子一同向父皇進諫時,三皇子果斷拒絕,並對五皇子曉之以理。
“遼國公雖出身不俗,然起於微末,戎馬十數載,於國奔波,為民操勞,保疆拓土,戰功累累,傷病不絕,數次險死還生,以至有短壽之危,每每想到,吾甚悲痛。”
“其受父皇知遇之恩,雖是君臣,亦如父子,父皇常言,生子當如賈伯珣,為兄深以為然。”
“遼國公為人清正,忠君體國,與父皇堪稱君臣楷模,其正軍事,揚國威,拓疆土,乃當世不可多得之人傑,我等貴為皇子,亦為大夏之民,既受其恩,當銘其功,萬不可做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事。”
“五弟,以為然否?”
挨了一通教訓的五皇子憤而離席。
三皇子和五皇子這一番談話,很快就傳到了賈瑚的耳朵裏,惹得賈瑚苦笑連連。
這群龍子龍孫,就沒一個省油的燈。
事實上,據他所知,五皇子並不是拉著三皇子進諫,而是想慫恿三皇子去惹景德帝不喜。
隻可惜三皇子扮豬吃虎,不僅沒有跳坑,反而大義凜然的說教一通,既彰心胸,又顯為兄之道。
聰明人大部分都能猜到這裏。
但賈瑚知道的更多。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裏麵還有一個更騷的四皇子。
他才是傳播的始作俑者。
不僅讓五皇子醜態暴露,還給三皇子的大義凜然套上了一層“別有用心”。
前腳訓了弟弟,後腳就傳出來,不是別有用心是什麽?
但是他們還是小看了乾清宮的那位。
老三、老四、老五,這仨人一個也沒落得好兒,通通被訓了一番。
五皇子得了“心胸狹隘,難成大器”,四皇子得了“慧則慧矣,難登大雅”,至於三皇子,雖然得了“處事不周,機事不密”,但到底憑借一個“仍需曆練”略勝一籌。
這一波,賈瑚站景德帝。
天子乃一國之君,於萬萬人之上,亦在萬萬人眼中,其一言一行皆被矚目,當以身作則,為世人之表率。
這在道德治世的時代極為重要。
兵者,詭道也。
君者,堂皇也。
老五和老四做到了前一句,老三對於第二句雖然做的不完美,但勉強也沾邊了,隻是後續處理有瑕疵。
陰謀詭計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手段卑鄙無恥,但過程卻顯得堂堂正正。
這一點老四就做的不夠好,他沒把自己的馬腳藏好。
賈瑚建議老四在這方麵跟他父皇多學一學。
論如何做了壞事還不暴露自己?
當然是假他人之手,借刀殺人。
對付太上皇,用賈瑚。
對付嚴首輔,用賈瑚。
對付外敵,用賈瑚。
對付朝臣,用賈瑚。
對付勳貴,用賈瑚。
對付……
嗯?
怎麽都是本公背黑鍋?
豈可修!
一想到自己這把刀不知不覺就替皇帝背了那麽多黑鍋,賈瑚瞬間不開心了。
“爺又在想林姑娘了?”
香菱奉茶而來。
“爺現在不方便出入林府,若是有什麽肉麻的話,不妨對我說,我替爺傳達。”
賈瑚笑道:“我看是你想聽吧?”
“誰想聽了?”香菱否認道,“我才沒有!”
賈瑚一把將香菱拉到了自己的腿上:“真不想?”
香菱期期艾艾:“想……”
賈瑚把玩著香菱的秀發:“還沒聽夠?”
“天天聽也不夠呢。”香菱窩在賈瑚頸窩裏蹭了蹭。
賈瑚將香菱抱起:“咱們換個地方說。”
他不光說,還身體力行的做。
帳幔輕晃不止,經久不息,間或幾聲討饒傳出。
香菱顫抖喘息著,緋紅的臉頰上冒出些許微汗,沾染著發絲。
賈瑚將毯子攏了攏,遮住了曝露的春光,惹來香菱憨甜一笑。
紅塵三千美麗,能獨得其二,賈瑚知足矣。
隻是如此一來,便難免擔上耽誤她人的青春的罪名。
如邢岫煙,如秦可卿。
賈瑚早先便已對邢岫煙言明,奈何邢岫煙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但實際上卻是早已被遼國公府感染的自有主見。
賈瑚既無此意,邢岫煙也並非沒有男人就活不下去。
隻是她更不願受父母擺弄,被拿去換了銀子,索性就繼續留在府裏,過得倒也是怡然自得。
賈瑚也就由著她去了。
不嫁人又怎樣?
遼國公府又不止邢岫煙一個,還有和親陰影的探春和被兩個姐姐的遭遇嚇到的惜春,這倆對婚姻滿是悲觀,極其不想嫁人的。
仨人有共同話題,處的還挺好。
倘若以後遇到心儀之人想嫁了,遼國公府也不會吝嗇一份豐厚的嫁妝。
至於秦可卿,這個才是讓賈瑚頭疼的。
奈何景德帝不允許。
那可是他的愛卿伯珣和長樂郡主啊,怎能如此草率?
大辦!
必須風光大辦!
於是禮部、工部、欽天監、太仆寺、光祿寺、司設監、尚膳監、都知監、銀作局、針工局、巾帽局、司苑局、內織染局、酒醋麵局、鍾鼓司、皇家禦商……等等部門,通通開動起來,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大會戰”。
打仗會死人,差事辦不好同樣要死人,說是大會戰,沒有一點兒毛病。
遼國公府和林府門庭若市,今日修繕擴建,明日植樹種草,後日量體裁衣,諸般準備要做,進進出出,絡繹不絕。
大夏新增了這麽多的地盤,政務激增,軍事方麵同樣也要調整,賈瑚既要入衙理事,又要不時入宮,答帝所詢,為帝解惑,不落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婚事,納彩,問名,納吉,忙的團團轉,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用。
林黛玉同樣也不輕省。
隻胭脂水粉一項就有百多種要試,更別提簪飾服裳妝履扇禮等事務,忙碌程度較賈瑚還勝三分。
其陣仗之偉,場麵之大,皇子公主亦不如,令人瞠目結舌。
規模在意料之外,待遇卻在情理之中。
畢竟那是遼國公和長樂郡主。
就連三皇子都覺得遼國公和長樂郡主配得上如此高等級的待遇。
在五皇子說著酸言酸語,打算拉著三皇子一同向父皇進諫時,三皇子果斷拒絕,並對五皇子曉之以理。
“遼國公雖出身不俗,然起於微末,戎馬十數載,於國奔波,為民操勞,保疆拓土,戰功累累,傷病不絕,數次險死還生,以至有短壽之危,每每想到,吾甚悲痛。”
“其受父皇知遇之恩,雖是君臣,亦如父子,父皇常言,生子當如賈伯珣,為兄深以為然。”
“遼國公為人清正,忠君體國,與父皇堪稱君臣楷模,其正軍事,揚國威,拓疆土,乃當世不可多得之人傑,我等貴為皇子,亦為大夏之民,既受其恩,當銘其功,萬不可做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事。”
“五弟,以為然否?”
挨了一通教訓的五皇子憤而離席。
三皇子和五皇子這一番談話,很快就傳到了賈瑚的耳朵裏,惹得賈瑚苦笑連連。
這群龍子龍孫,就沒一個省油的燈。
事實上,據他所知,五皇子並不是拉著三皇子進諫,而是想慫恿三皇子去惹景德帝不喜。
隻可惜三皇子扮豬吃虎,不僅沒有跳坑,反而大義凜然的說教一通,既彰心胸,又顯為兄之道。
聰明人大部分都能猜到這裏。
但賈瑚知道的更多。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裏麵還有一個更騷的四皇子。
他才是傳播的始作俑者。
不僅讓五皇子醜態暴露,還給三皇子的大義凜然套上了一層“別有用心”。
前腳訓了弟弟,後腳就傳出來,不是別有用心是什麽?
但是他們還是小看了乾清宮的那位。
老三、老四、老五,這仨人一個也沒落得好兒,通通被訓了一番。
五皇子得了“心胸狹隘,難成大器”,四皇子得了“慧則慧矣,難登大雅”,至於三皇子,雖然得了“處事不周,機事不密”,但到底憑借一個“仍需曆練”略勝一籌。
這一波,賈瑚站景德帝。
天子乃一國之君,於萬萬人之上,亦在萬萬人眼中,其一言一行皆被矚目,當以身作則,為世人之表率。
這在道德治世的時代極為重要。
兵者,詭道也。
君者,堂皇也。
老五和老四做到了前一句,老三對於第二句雖然做的不完美,但勉強也沾邊了,隻是後續處理有瑕疵。
陰謀詭計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手段卑鄙無恥,但過程卻顯得堂堂正正。
這一點老四就做的不夠好,他沒把自己的馬腳藏好。
賈瑚建議老四在這方麵跟他父皇多學一學。
論如何做了壞事還不暴露自己?
當然是假他人之手,借刀殺人。
對付太上皇,用賈瑚。
對付嚴首輔,用賈瑚。
對付外敵,用賈瑚。
對付朝臣,用賈瑚。
對付勳貴,用賈瑚。
對付……
嗯?
怎麽都是本公背黑鍋?
豈可修!
一想到自己這把刀不知不覺就替皇帝背了那麽多黑鍋,賈瑚瞬間不開心了。
“爺又在想林姑娘了?”
香菱奉茶而來。
“爺現在不方便出入林府,若是有什麽肉麻的話,不妨對我說,我替爺傳達。”
賈瑚笑道:“我看是你想聽吧?”
“誰想聽了?”香菱否認道,“我才沒有!”
賈瑚一把將香菱拉到了自己的腿上:“真不想?”
香菱期期艾艾:“想……”
賈瑚把玩著香菱的秀發:“還沒聽夠?”
“天天聽也不夠呢。”香菱窩在賈瑚頸窩裏蹭了蹭。
賈瑚將香菱抱起:“咱們換個地方說。”
他不光說,還身體力行的做。
帳幔輕晃不止,經久不息,間或幾聲討饒傳出。
香菱顫抖喘息著,緋紅的臉頰上冒出些許微汗,沾染著發絲。
賈瑚將毯子攏了攏,遮住了曝露的春光,惹來香菱憨甜一笑。
紅塵三千美麗,能獨得其二,賈瑚知足矣。
隻是如此一來,便難免擔上耽誤她人的青春的罪名。
如邢岫煙,如秦可卿。
賈瑚早先便已對邢岫煙言明,奈何邢岫煙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但實際上卻是早已被遼國公府感染的自有主見。
賈瑚既無此意,邢岫煙也並非沒有男人就活不下去。
隻是她更不願受父母擺弄,被拿去換了銀子,索性就繼續留在府裏,過得倒也是怡然自得。
賈瑚也就由著她去了。
不嫁人又怎樣?
遼國公府又不止邢岫煙一個,還有和親陰影的探春和被兩個姐姐的遭遇嚇到的惜春,這倆對婚姻滿是悲觀,極其不想嫁人的。
仨人有共同話題,處的還挺好。
倘若以後遇到心儀之人想嫁了,遼國公府也不會吝嗇一份豐厚的嫁妝。
至於秦可卿,這個才是讓賈瑚頭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