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破防的眾人
直播:開局盤點最強帝王 作者:倚欄聽風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朝,初年。
由於距離秦始皇時代不遠,劉邦聞言也是一愣。
隨即他很快反應過來,仙人這樣子,看來是想為嬴政翻案。
但是 ,這何其難也!
想他劉邦雖然當皇帝之後,自認為是嬴政基業的繼承者。
處處以嬴政為楷模。
但是,對於世人曲解嬴政是暴君的意思,隻要想想他還是能明白的。
隻有前朝足夠腐敗潰爛,新朝取而代之,才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
不然的話就是篡位。
想著,劉邦無奈的歎了一口氣說道:“朕以為,,秦始皇嬴政即便卻如仙人所言,是一個被人汙蔑的明君。”
“但想要為其翻案,何其難也!為何呢?因為當初起義造反,人們為了複國反秦,自然得宣揚嬴政的殘暴舉動,並言說他是一個比之古之桀紂的暴君。”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朕卻以為不盡然。然而,認為嬴政不是暴君,這終究是朕一人的看法而已。隻怕天下人,又不會像是朕這般想。”
蕭何聞言點點頭表示讚同劉邦的話。隻因他曾做過大秦的地方小吏,又曾在幫助劉邦入住主關中鹹陽時,見過和保留了其中的大量秦法典籍。
因此,精通律法的他,當然比其他人明白,秦朝的法律到底嚴不嚴苛。
蕭何道:“陛下說得不錯。秦法相對於前代來說,確實不怎麽嚴苛,隻不過是一些不明事理的人,曲解了其中的意思而已。”
“就以我們常說的秦法嚴苛,征發大量民眾服徭役來說。事實上,秦法曾有過規定,每一家每一戶,一年隻需征調一人去服徭役即可。”
“且服徭役也是有標準的。在服徭役過程中,政府不僅管徭役吃飯,而且還會發放徭役工錢。若是遇上農忙期 ,還會準許被征調的百姓請假迴家務農。”
“畢竟,大秦律法以重農抑商為主。若是百姓因為徭役誤了農時,莫說百姓不願,皇帝也會因此受到大臣指責。”
蕭何三言兩句間 ,就道破了大秦律法的本質。不僅不殘暴,反而還很人性。
事實上,現在新生的漢朝,所推行的律法,也大多都是秦朝時期就已經存在的律法。
唯一不同的是,執政者由無道的昏君胡亥,換成了現在有道的明君劉邦。
而另一邊,同樣是漢朝。
武帝年間。
推崇獨尊儒術的董仲舒一行人懵了。
啥意思?
聽仙人這意思,難道他們汙蔑嬴政是暴君的事,被後人知道了?
這怎麽可能呢?
不是說史書都是由勝利者所寫的嗎?
這怎麽還能翻案呢?
再看此時的劉徹,當下他的臉色也很不好看。
看向眾臣,劉徹說道:“諸卿,聽仙人這意思,似乎是有為秦始皇嬴政翻案的樣子,可是,朕想不通,嬴政是暴君一事,不是早就由我們向世人定義了嗎?”
“朕想不通,仙人究竟是要以何種方法,來給嬴政翻案。”
大儒董仲舒聞言,進言道:“迴稟陛下,嬴政雖非暴君,但是窮兵黷武,征伐不斷,致使無數士兵身死。且他還濫用民力,大興土木,征發徭役修築長城,這些也都是事實。”
“加上暴秦在他去世後就被胡亥弄得天下烽煙四起,拋開嬴政生前是一個好皇帝不談,秦朝二世而亡的鍋,他難道就沒責任嗎?”
“就是,嬴政說到底,還是洗脫不了大秦亡國的鍋,若不是他當初執意不立身有楚人血統的公子扶蘇為太子,又怎會給了趙高和李斯二人密謀擁立胡亥篡位的機會?”
“且嬴政覆滅六國時,對六國之民,尤其是當初邯鄲的百姓,下手更是兇殘無比。加之此人還焚書坑儒,因此說他是暴君,簡直一點也不為過。”人群中,丞相公孫賀也跟著說道。
劉徹點點頭,皺眉道:“卿等所言,固然言之有理。但是現在,仙人就是要為嬴政翻案,一旦讓世人得知,我們所宣揚的嬴政其實不是暴君,那我們豈不是失信於天下了嗎?”
此時的漢朝距離秦朝不過百年時間,要說嬴政名聲徹底敗壞,恰恰就是從武帝獨尊儒術之後開始的。
因此劉徹此刻是真的有些慌了,完全不知道該咋辦才好。
而漢以後的其他朝代,所麵臨的局麵,其實和劉徹的時代大差不差。
漢末位麵,許都,皇宮內。
曹操今天難得與百官聚在一起參加了一場由漢獻帝組織領導的宴會,本來在宴會上吃嬴政瓜吃得好好的他,卻不料到仙人會突然來這麽一手。
啥意思?
嬴政居然不是暴君?
曹操聽到此話,頓時覺得十分不理解。
當然,不理解的不隻是他,還有同來參加宴會的諸如世家大族出身的荀彧,楊彪,司馬防,孔融等人。
而當下 ,這一幫子儒家世人就對嬴政是否是暴君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其中,又以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孔融情緒最為激動。
“匪夷所思,簡直匪夷所思,什麽時候,嬴政居然也成了明君的代言詞了,簡直荒天下之大謬!”
孔融激動的說著,不忘朝主位上的劉協一拜,這才接著轉身對眾人繼續說道:“且不論仙人把嬴政排為仙榜第一,已是讓人心中不服。”
今又言說世人都汙蔑了嬴政,難道說,古往今來的聖賢大儒們,他們對嬴政的評判也都錯了嗎?”
秦明的話,無疑是在挑戰他們心中一直以來,所奉行的儒家正統理論。
即身為儒家士人出身,那麽批判嬴政就是對的,反倒是訴說嬴政是好人的人反倒就成了異端邪說,就如同此刻的秦明一樣。
繼孔融之後,京兆尹司馬防也跟著說道:“少府大人說得不錯,自古以來,世人皆知嬴政乃是暴君,這是早已定性的事。”
“隻不過仙人這番言論,倒是令我等眼前一亮,說不定能聽到什麽不一樣的迴答也不一定。”
“哼!”
孔融聞言冷哼一聲,說道:“我儒家自古以來講究敬鬼神而遠之。本來我身為凡夫俗子,不應該對仙人不敬。”
“可是,我也不曾料到,仙人居然也會扭曲事實。把黑的說成白的,我就納悶了,他嬴政一個遺臭萬年的暴君,何以就成了仙人口中的千古明君了?”
由於距離秦始皇時代不遠,劉邦聞言也是一愣。
隨即他很快反應過來,仙人這樣子,看來是想為嬴政翻案。
但是 ,這何其難也!
想他劉邦雖然當皇帝之後,自認為是嬴政基業的繼承者。
處處以嬴政為楷模。
但是,對於世人曲解嬴政是暴君的意思,隻要想想他還是能明白的。
隻有前朝足夠腐敗潰爛,新朝取而代之,才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
不然的話就是篡位。
想著,劉邦無奈的歎了一口氣說道:“朕以為,,秦始皇嬴政即便卻如仙人所言,是一個被人汙蔑的明君。”
“但想要為其翻案,何其難也!為何呢?因為當初起義造反,人們為了複國反秦,自然得宣揚嬴政的殘暴舉動,並言說他是一個比之古之桀紂的暴君。”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朕卻以為不盡然。然而,認為嬴政不是暴君,這終究是朕一人的看法而已。隻怕天下人,又不會像是朕這般想。”
蕭何聞言點點頭表示讚同劉邦的話。隻因他曾做過大秦的地方小吏,又曾在幫助劉邦入住主關中鹹陽時,見過和保留了其中的大量秦法典籍。
因此,精通律法的他,當然比其他人明白,秦朝的法律到底嚴不嚴苛。
蕭何道:“陛下說得不錯。秦法相對於前代來說,確實不怎麽嚴苛,隻不過是一些不明事理的人,曲解了其中的意思而已。”
“就以我們常說的秦法嚴苛,征發大量民眾服徭役來說。事實上,秦法曾有過規定,每一家每一戶,一年隻需征調一人去服徭役即可。”
“且服徭役也是有標準的。在服徭役過程中,政府不僅管徭役吃飯,而且還會發放徭役工錢。若是遇上農忙期 ,還會準許被征調的百姓請假迴家務農。”
“畢竟,大秦律法以重農抑商為主。若是百姓因為徭役誤了農時,莫說百姓不願,皇帝也會因此受到大臣指責。”
蕭何三言兩句間 ,就道破了大秦律法的本質。不僅不殘暴,反而還很人性。
事實上,現在新生的漢朝,所推行的律法,也大多都是秦朝時期就已經存在的律法。
唯一不同的是,執政者由無道的昏君胡亥,換成了現在有道的明君劉邦。
而另一邊,同樣是漢朝。
武帝年間。
推崇獨尊儒術的董仲舒一行人懵了。
啥意思?
聽仙人這意思,難道他們汙蔑嬴政是暴君的事,被後人知道了?
這怎麽可能呢?
不是說史書都是由勝利者所寫的嗎?
這怎麽還能翻案呢?
再看此時的劉徹,當下他的臉色也很不好看。
看向眾臣,劉徹說道:“諸卿,聽仙人這意思,似乎是有為秦始皇嬴政翻案的樣子,可是,朕想不通,嬴政是暴君一事,不是早就由我們向世人定義了嗎?”
“朕想不通,仙人究竟是要以何種方法,來給嬴政翻案。”
大儒董仲舒聞言,進言道:“迴稟陛下,嬴政雖非暴君,但是窮兵黷武,征伐不斷,致使無數士兵身死。且他還濫用民力,大興土木,征發徭役修築長城,這些也都是事實。”
“加上暴秦在他去世後就被胡亥弄得天下烽煙四起,拋開嬴政生前是一個好皇帝不談,秦朝二世而亡的鍋,他難道就沒責任嗎?”
“就是,嬴政說到底,還是洗脫不了大秦亡國的鍋,若不是他當初執意不立身有楚人血統的公子扶蘇為太子,又怎會給了趙高和李斯二人密謀擁立胡亥篡位的機會?”
“且嬴政覆滅六國時,對六國之民,尤其是當初邯鄲的百姓,下手更是兇殘無比。加之此人還焚書坑儒,因此說他是暴君,簡直一點也不為過。”人群中,丞相公孫賀也跟著說道。
劉徹點點頭,皺眉道:“卿等所言,固然言之有理。但是現在,仙人就是要為嬴政翻案,一旦讓世人得知,我們所宣揚的嬴政其實不是暴君,那我們豈不是失信於天下了嗎?”
此時的漢朝距離秦朝不過百年時間,要說嬴政名聲徹底敗壞,恰恰就是從武帝獨尊儒術之後開始的。
因此劉徹此刻是真的有些慌了,完全不知道該咋辦才好。
而漢以後的其他朝代,所麵臨的局麵,其實和劉徹的時代大差不差。
漢末位麵,許都,皇宮內。
曹操今天難得與百官聚在一起參加了一場由漢獻帝組織領導的宴會,本來在宴會上吃嬴政瓜吃得好好的他,卻不料到仙人會突然來這麽一手。
啥意思?
嬴政居然不是暴君?
曹操聽到此話,頓時覺得十分不理解。
當然,不理解的不隻是他,還有同來參加宴會的諸如世家大族出身的荀彧,楊彪,司馬防,孔融等人。
而當下 ,這一幫子儒家世人就對嬴政是否是暴君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其中,又以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孔融情緒最為激動。
“匪夷所思,簡直匪夷所思,什麽時候,嬴政居然也成了明君的代言詞了,簡直荒天下之大謬!”
孔融激動的說著,不忘朝主位上的劉協一拜,這才接著轉身對眾人繼續說道:“且不論仙人把嬴政排為仙榜第一,已是讓人心中不服。”
今又言說世人都汙蔑了嬴政,難道說,古往今來的聖賢大儒們,他們對嬴政的評判也都錯了嗎?”
秦明的話,無疑是在挑戰他們心中一直以來,所奉行的儒家正統理論。
即身為儒家士人出身,那麽批判嬴政就是對的,反倒是訴說嬴政是好人的人反倒就成了異端邪說,就如同此刻的秦明一樣。
繼孔融之後,京兆尹司馬防也跟著說道:“少府大人說得不錯,自古以來,世人皆知嬴政乃是暴君,這是早已定性的事。”
“隻不過仙人這番言論,倒是令我等眼前一亮,說不定能聽到什麽不一樣的迴答也不一定。”
“哼!”
孔融聞言冷哼一聲,說道:“我儒家自古以來講究敬鬼神而遠之。本來我身為凡夫俗子,不應該對仙人不敬。”
“可是,我也不曾料到,仙人居然也會扭曲事實。把黑的說成白的,我就納悶了,他嬴政一個遺臭萬年的暴君,何以就成了仙人口中的千古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