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生自陸不異大營出來後,馬不停蹄,日夜狂奔,一路上跑死了三匹馬。一到啟臨城,將廣成郡變故之事詳細稟報於歸弢。
他聽到張予之執意不肯迴來,心內大唿無奈。
又得知陸不異已經失勢,大喜道:“現在是我們拿下宕城的大好時機!吩咐下去,多派斥候緊盯宕城兵馬動向,半個時辰一報。”
“再派人去打探陸不異消息,看他是否被殺。”
柳青生派人去了,商議道:“趙牛兒與琰國沆瀣一氣,肯定要去打界玉關,如此宕城兵馬必定空虛,他怕我們趁機去打宕城,必會先派人來此結盟。”
“對,結盟關鍵,就看陸不異在與不在。”
歸弢凝神說道。
“趙牛兒應不至於愚蠢到現在就殺死陸不異。如他仍以陸不異名義來結盟,我們有約在先,不便推諉,就不好取宕城,他們可專心北上去打界玉關......”
“到時琰國大軍入關,後有朝廷兵馬,我等將腹背受敵。如不應允,他必先攻打我們,同樣是腹背受敵。”
說著咬了咬牙,“我隻盼陸不異早點死,讓天下眾人都知道是趙牛兒害了他!”
柳青生接著道:“陸不異一死,西南諸郡必再生動亂。我等與趙牛兒結盟,無異於與西南為敵,此萬不能為也。”
“若不結盟,趙牛兒急於分兵穩住局麵,內憂外患之下,我們一舉攻下宕城。此處要地在手,不懼西南矣。”
歸弢攥緊拳頭,十分激動:“以宕城為據,進可攻取廣成郡,退可牢守三鴻郡,我們作好萬全準備。”
“你與劉九負責全郡防務,時刻注意朝廷李伏威大軍。我明日就去前線,你預留機動人馬,隻要一有機會,我立馬調兵攻打宕城。”
待到晚上,忽報廣成郡將領李渾帶領二百餘人來投,自稱是陸不異親兵,受張予之推薦,說是要為共成鬆嶺寨之誓而來,隨軍還帶著陸不異的屍身。
歸弢聞言,跣足蹈地,喜出望外,大唿道:“天助我也,予之賢弟真乃三鴻郡之福星,速開城門。”
乃親自出城迎接。
柳青生於城外驗明屍身,果然是陸不異。
李渾一見歸弢,涕泗橫流,便即下跪訴說當夜慘狀,請求好生安葬陸丞相,並看在結盟份上,舉兵為他報仇。
歸弢扶起他道:“陸丞相起兵反抗暴政,拯救萬民,敢為天下之先,為我輩所仰。他生前已答應與三鴻郡結盟,如今遭奸人所害,我等為他報仇義不容辭。”
俯首恭迎陸不異屍身進城,大哭一場,就令明日以禮厚葬。又將李渾一部收編,劃撥任大名帳下統轄。
迴府與柳青生商議道:“我等師出有名了!趙牛兒這個蠢貨,可放心與他撕破臉皮,今晚我就率任大名、朱岐嶺去宕城前線。”
“你速擬好檄文,將趙牛兒勾結琰國、謀害陸不異、企圖謀奪界玉關一事寫明,明日再借著葬禮,傳檄天下,號召討賊。攻城輜重一應後勤,盡快備足。”
柳青生應了,接著說道:“我又記起一事,陸不異出事當晚,曾對我言,欲將女兒陸雲謠許配給大首領,以結秦晉之好。此事有利討賊,是否也寫進檄文中。”
歸弢沉思道:“依柳二哥看,其女如今當在何處?”
“大變之下,難逃毒手。”
“如此也可,就依你言寫吧。”
柳青生以歸弢口吻,直稱自己不孝婿雲雲,飛速下筆,洋洋灑灑,一蹴而就。
檄文寫定,斥候兩番來報,宕城軍馬仍是駐守城外四營,毫無動靜。
兵馬分布,東大營約四萬,南北大營各約一萬五,西營一萬,城中二萬。
歸弢令人將檄文抄寫數百份,拿去射入宕城和城外各處大營。
再派人通知早已潛伏在敵軍內部的細作,四處散播消息,越快越好,明日清晨務必見效。
自己則與任大名率五千騎兵為先鋒,兵貴神速,急速進發宕城。
匯合前線一萬兵馬,安排人手分成四路,先於城外各營必經之路兩側埋伏。
杜無論、查無同尚不知定遠城之變,手下探報歸弢大軍往前線開動,都不解其意。
隻知陸不異日前書信中才提及與其結盟之事,應無戰事可能。
及到清晨,城內檄文遍傳,議論四起,弄得人心惶惶。
兩人拿到檄文一看,都嚇出一身冷汗。
按照檄文所言,不僅自己身份已經暴露,胡水雲和舒天寶業已臭名遠揚。
更離譜的是,啟臨城竟然還在為陸不異舉行葬禮。
一係列變故猶如平地驚雷,炸得他們腦子一片空白,慌亂間急急傳令城內城外整軍備防。
才發出命令,就有人來報:歸弢兵馬直攻城東大營,各營兵將看到檄文,鬥誌全無。有逃跑的,有反水的,有投降的,亂作一團。
兩人慌忙來到城牆之上巡視,見東邊煙塵滾滾,兵敗如山倒。
戰陣之內,任大名帶人橫衝直撞,雙臂各提一名敵軍,以屍體作武器,揮舞不停,甚是駭人。所到之處,無人敢擋,殺得周圍人馬四散潰逃。
李渾領著二百來名舊部,皆頭纏白布,身穿縞素,緊隨任大名身後,高喊誅殺杜、查二人口號,誓要為陸不異報仇。
敵軍被這般悲壯的情景所撼,有念著陸不異恩情的,在李渾勸說下,盡皆倒戈,隨他一道殺來。
此時不斷有人逃往城下,更多的人則向四麵八方逃去,一片嗚唿哀哉之聲。
杜無論、查無同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見這狀況,隻是束手無策。
晌午又報,東營已被歸弢占領,南營、北營、西營三大營救援東營人馬於路上紛紛遭遇埋伏,全部潰敗,敵軍兵分三路直取剩餘三處大營。
此時定遠城信使冒著戰火,終於進城來了。
杜、查二人拆信一看,氣急敗壞。信中所雲之事,在他們看來都是廢話,因為檄文中俱已講明。
隻是胡水雲、舒天寶還讓查無同盡早迴去假扮陸不異,以穩定局麵。要杜無論設法與歸弢結盟,鞏固東麵局勢。
可是,這一切都知道得太晚了!
此前他們四人得紫煙國師秘令,早有密謀要取陸不異而代之。
不料那晚張予之突然到訪,陳述宕城實情,得羅定五通風報信,胡水雲、舒天寶已知道杜無論、查無同二人暴露。
陸不異當時叫他們前去議事,都生了疑慮,擔心自己二人也已遭識破,未免碰上鴻門宴,故此隻好先下手為強。
可是絕沒想到趙牛兒這貨爛泥扶不上牆,趁亂直接殺死了陸不異,打亂了全盤計劃。
當晚追殺鎮南王也沒有得逞,諸事不成,隻怕國師會怪罪下來。
杜、查二人看著信,不禁叫苦連天。
自己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歸弢打了個措手不及,就是早半天能得定遠城傳來消息,也不至於出現一邊倒的敗局。
那歸弢難倒有千裏眼順風耳,消息竟比加急軍情還快?
他聽到張予之執意不肯迴來,心內大唿無奈。
又得知陸不異已經失勢,大喜道:“現在是我們拿下宕城的大好時機!吩咐下去,多派斥候緊盯宕城兵馬動向,半個時辰一報。”
“再派人去打探陸不異消息,看他是否被殺。”
柳青生派人去了,商議道:“趙牛兒與琰國沆瀣一氣,肯定要去打界玉關,如此宕城兵馬必定空虛,他怕我們趁機去打宕城,必會先派人來此結盟。”
“對,結盟關鍵,就看陸不異在與不在。”
歸弢凝神說道。
“趙牛兒應不至於愚蠢到現在就殺死陸不異。如他仍以陸不異名義來結盟,我們有約在先,不便推諉,就不好取宕城,他們可專心北上去打界玉關......”
“到時琰國大軍入關,後有朝廷兵馬,我等將腹背受敵。如不應允,他必先攻打我們,同樣是腹背受敵。”
說著咬了咬牙,“我隻盼陸不異早點死,讓天下眾人都知道是趙牛兒害了他!”
柳青生接著道:“陸不異一死,西南諸郡必再生動亂。我等與趙牛兒結盟,無異於與西南為敵,此萬不能為也。”
“若不結盟,趙牛兒急於分兵穩住局麵,內憂外患之下,我們一舉攻下宕城。此處要地在手,不懼西南矣。”
歸弢攥緊拳頭,十分激動:“以宕城為據,進可攻取廣成郡,退可牢守三鴻郡,我們作好萬全準備。”
“你與劉九負責全郡防務,時刻注意朝廷李伏威大軍。我明日就去前線,你預留機動人馬,隻要一有機會,我立馬調兵攻打宕城。”
待到晚上,忽報廣成郡將領李渾帶領二百餘人來投,自稱是陸不異親兵,受張予之推薦,說是要為共成鬆嶺寨之誓而來,隨軍還帶著陸不異的屍身。
歸弢聞言,跣足蹈地,喜出望外,大唿道:“天助我也,予之賢弟真乃三鴻郡之福星,速開城門。”
乃親自出城迎接。
柳青生於城外驗明屍身,果然是陸不異。
李渾一見歸弢,涕泗橫流,便即下跪訴說當夜慘狀,請求好生安葬陸丞相,並看在結盟份上,舉兵為他報仇。
歸弢扶起他道:“陸丞相起兵反抗暴政,拯救萬民,敢為天下之先,為我輩所仰。他生前已答應與三鴻郡結盟,如今遭奸人所害,我等為他報仇義不容辭。”
俯首恭迎陸不異屍身進城,大哭一場,就令明日以禮厚葬。又將李渾一部收編,劃撥任大名帳下統轄。
迴府與柳青生商議道:“我等師出有名了!趙牛兒這個蠢貨,可放心與他撕破臉皮,今晚我就率任大名、朱岐嶺去宕城前線。”
“你速擬好檄文,將趙牛兒勾結琰國、謀害陸不異、企圖謀奪界玉關一事寫明,明日再借著葬禮,傳檄天下,號召討賊。攻城輜重一應後勤,盡快備足。”
柳青生應了,接著說道:“我又記起一事,陸不異出事當晚,曾對我言,欲將女兒陸雲謠許配給大首領,以結秦晉之好。此事有利討賊,是否也寫進檄文中。”
歸弢沉思道:“依柳二哥看,其女如今當在何處?”
“大變之下,難逃毒手。”
“如此也可,就依你言寫吧。”
柳青生以歸弢口吻,直稱自己不孝婿雲雲,飛速下筆,洋洋灑灑,一蹴而就。
檄文寫定,斥候兩番來報,宕城軍馬仍是駐守城外四營,毫無動靜。
兵馬分布,東大營約四萬,南北大營各約一萬五,西營一萬,城中二萬。
歸弢令人將檄文抄寫數百份,拿去射入宕城和城外各處大營。
再派人通知早已潛伏在敵軍內部的細作,四處散播消息,越快越好,明日清晨務必見效。
自己則與任大名率五千騎兵為先鋒,兵貴神速,急速進發宕城。
匯合前線一萬兵馬,安排人手分成四路,先於城外各營必經之路兩側埋伏。
杜無論、查無同尚不知定遠城之變,手下探報歸弢大軍往前線開動,都不解其意。
隻知陸不異日前書信中才提及與其結盟之事,應無戰事可能。
及到清晨,城內檄文遍傳,議論四起,弄得人心惶惶。
兩人拿到檄文一看,都嚇出一身冷汗。
按照檄文所言,不僅自己身份已經暴露,胡水雲和舒天寶業已臭名遠揚。
更離譜的是,啟臨城竟然還在為陸不異舉行葬禮。
一係列變故猶如平地驚雷,炸得他們腦子一片空白,慌亂間急急傳令城內城外整軍備防。
才發出命令,就有人來報:歸弢兵馬直攻城東大營,各營兵將看到檄文,鬥誌全無。有逃跑的,有反水的,有投降的,亂作一團。
兩人慌忙來到城牆之上巡視,見東邊煙塵滾滾,兵敗如山倒。
戰陣之內,任大名帶人橫衝直撞,雙臂各提一名敵軍,以屍體作武器,揮舞不停,甚是駭人。所到之處,無人敢擋,殺得周圍人馬四散潰逃。
李渾領著二百來名舊部,皆頭纏白布,身穿縞素,緊隨任大名身後,高喊誅殺杜、查二人口號,誓要為陸不異報仇。
敵軍被這般悲壯的情景所撼,有念著陸不異恩情的,在李渾勸說下,盡皆倒戈,隨他一道殺來。
此時不斷有人逃往城下,更多的人則向四麵八方逃去,一片嗚唿哀哉之聲。
杜無論、查無同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見這狀況,隻是束手無策。
晌午又報,東營已被歸弢占領,南營、北營、西營三大營救援東營人馬於路上紛紛遭遇埋伏,全部潰敗,敵軍兵分三路直取剩餘三處大營。
此時定遠城信使冒著戰火,終於進城來了。
杜、查二人拆信一看,氣急敗壞。信中所雲之事,在他們看來都是廢話,因為檄文中俱已講明。
隻是胡水雲、舒天寶還讓查無同盡早迴去假扮陸不異,以穩定局麵。要杜無論設法與歸弢結盟,鞏固東麵局勢。
可是,這一切都知道得太晚了!
此前他們四人得紫煙國師秘令,早有密謀要取陸不異而代之。
不料那晚張予之突然到訪,陳述宕城實情,得羅定五通風報信,胡水雲、舒天寶已知道杜無論、查無同二人暴露。
陸不異當時叫他們前去議事,都生了疑慮,擔心自己二人也已遭識破,未免碰上鴻門宴,故此隻好先下手為強。
可是絕沒想到趙牛兒這貨爛泥扶不上牆,趁亂直接殺死了陸不異,打亂了全盤計劃。
當晚追殺鎮南王也沒有得逞,諸事不成,隻怕國師會怪罪下來。
杜、查二人看著信,不禁叫苦連天。
自己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歸弢打了個措手不及,就是早半天能得定遠城傳來消息,也不至於出現一邊倒的敗局。
那歸弢難倒有千裏眼順風耳,消息竟比加急軍情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