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都不哭了,齊家兩兄弟也看向岑越,怎麽個‘退一步’。
“她不信我,我也沒法子,不如這會就把家分了,她同齊少修一道過日子,拿一個鋪子,去桃花鄉。至於兩位姨娘,還是同我們過日子,前有齊少修絆倒程姨娘,要是五妹真跟著兩位一道了,怕是命不長。”岑越說。
齊家兩伯伯皆點頭,這孩子倒是個心慈的。
那小女娃再怎麽說都是三弟的骨肉,是要有個心善的管教。
杜氏一聽,心裏滿意,她也懶得管倆賤蹄子,還要給那個小的花銀錢,隻是——
“我和少修孤兒寡母的到什麽桃花鄉過日子,這不得看我們死麽,窮鄉僻壤的,三十畝田,是讓我耕還是少修種。”
鎮上的院子多氣派,幹啥要迴到鄉下過苦日子?杜氏是從村裏出來了,地裏刨食的苦過怕了,說什麽都不願和兒子再迴去。
“桃花鄉三十畝田連著莊子,後頭還有半個山,田是佃農耕的,你們過去,過你們的日子,又不勞你們自己耕。”齊宏粗聲粗氣說,就差開罵了。
在他看,三房兩口子已經厚道人了,連著姨娘都管下了,這個杜氏還鬧!
岑越聽到還有半座山?心裏一動,麵上不顯,表現出更委屈了。
杜氏看兩個大伯都這麽定了,一想到她和少修要在那兒風吹日曬,吃什麽喝什麽也不方便,當即是要鬧得尋死覓活,齊盛齊宏兩兄弟頭疼,杜氏說要吊死讓大夥看看。
“看什麽,看齊少修不孝,氣死他老子嗎。”齊宏破口大罵。
杜氏又說老爺一去,都黑白顛倒胡說,願望少修和她。
齊盛臉黑的快成鍋底了。
又是半天的功夫,岑越咬了咬牙開口,一臉‘我們看在兩位伯伯麵上’的委屈,說:“大伯二伯公正,也沒從中拿什麽,反倒被倒打一耙,我知道兩位伯伯是看在爹的麵子上才攬下這等事。”
“這樣吧,我和阿扉連著姨娘五妹去桃花鄉住也可以,兩方換一換,不過家裏下人賣身契我拿著,藥鋪我們先挑,過去了,房屋修葺,五妹還小,住處得花一筆銀錢修整,如今家底銀錢,我們要拿多的。”
齊宏皺眉說:“不成,一讓再讓,這也太委屈你們三房了,三弟遺囑寫了,鎮上的大頭那就是你們的……”
“我的老爺啊,你睜眼看看啊,我們娘倆要被逼死了,活不下去咯,到那荒郊野外的,還怎麽活啊,你在時記掛少修讀書,去了村裏少修還怎麽考功名啊……”杜氏哭的淒淒慘慘。
齊宏被吵得頭疼腦脹,岑越也難受,看著二伯一臉‘我們做小輩的能怎麽辦’的無奈神色,最後齊盛發怒:“夠了!”
杜氏嘎的一聲哭停歇。
齊盛看著杜氏,臉色鐵青說:“迴鎮上清點齊家銀錢,三房拿八,你們二,要是再哭再鬧,不同意,那就按照三弟生前意思,這家岑越當了。”
“我看看你怎麽鬧。”
杜氏想說三房拿八,他們母子拿二太虧了,可對上大伯的臉色,當即是不敢再說,要是真由了岑越管家,齊家營生多少錢,給他們娘倆多少錢,那不是岑越說的算?
到時候一口飯一口菜,那都得看岑越臉色。杜氏想到她曾經怎麽‘教’兩個姨娘做派,當下是臉色淒淒不敢吱聲了。
事情就這麽定了,杜氏怕岑越反悔,夜長夢多,催著問什麽時候迴鎮上?齊宏說:“怎麽著也得明日,這幾日連個好覺都沒睡……”
“我這兒也是為了兩位想的,早早辦妥了,你們也不記掛。”杜氏訕訕道。
齊盛:“歇一晚,明日走。”
杜氏便不敢再開口了。她們娘倆離開時,杜氏隱約聽到,廳裏齊盛跟岑越說:“你再想一晚,要是反悔……”
頓時對岑越拿八成,她們拿二這不滿也熄了聲。
二就二了,鎮上院子多氣派啊,老爺一死,礙人眼的也走了,到時候整個院子就是她們娘倆的,以後都是少修的,鋪子營生多少她不知道,但每年吃喝嚼頭是夠的,去什麽鄉下村裏,她才不要去……
這事定了後,岑越帶阿扉出門走走,大盛一鄉有十個到十五個村,看鄉大小,桃源鄉地處平原地帶,幾乎沒什麽山,水源充沛,真應了這個名字。
像是世外桃源。
昨日來時天黑,早上去祖墳下葬也沒什麽心思看風景,如今岑越和阿扉走在鄉間地頭,看著一片綠油油的田地,還有花花草草,眼界豁然開朗,真的很不錯。
“阿扉,以後咱們去鄉下住你願意嗎?”要是阿扉不樂意,他可以反悔。剛事到臨頭,也沒機會和阿扉商量。
齊少扉問:“有越越有劉媽媽有梅香小菊,大家一起嗎?”
“一起。”岑越點頭,“不過我不知道桃花鄉長什麽樣。”
齊少扉聽不到後麵那句,光顧著高興了,說願意願意,點頭如搗蒜,還開心說:“是不是很大啊!我聽伯伯說,還有山。”
“是啊,三十畝田地,還有個院子,應該不小吧?”岑越想來也不小,鎮上的小院太小了,種個草莓就是玩鬧,阿扉每天是數著緊巴巴的吃。
“不過你怎麽這麽喜歡山?”
齊少扉高興的都快蹦蹦跳跳起來,說:“越越說了,郊遊吃烤肉,山裏還有小河小溪,能玩水,有田的話種好多好多草莓。”
“跟村裏一樣好。”
齊少扉可喜歡迴村了。
“越越有炕嗎?阿扉要睡炕。”
岑越搖頭,聽著大崽說的,心情十分明朗,語氣輕鬆說:“不知道,不過你喜歡咱們盤炕,到時候有了銀子想怎麽修就怎麽修,洗浴間得有,衛生間也不要太遠了,還有院子裏種點葡萄藤……”
“要是水源充足了,還能挖個池子,死水難打理會臭的話,那就別了,給你修個秋千,滑滑梯蹺蹺板……”
齊少扉聽得都高興壞了,抱著越越,黏黏糊糊問:“越越什麽是滑滑梯蹺蹺板啊。”
岑越就給阿扉講,齊少扉粘著越越,已經想他和越越蹺蹺板了。
“去鄉下可真好!阿扉喜歡鄉下!”齊少扉最後大聲說。
岑越笑眯眯的,有錢有地還有半個山,他也喜歡。最主要是,三十畝田多,但他們不用種,除了離鎮上遠一些,其實都挺好的。
桃源鄉光景很好,這邊家家戶戶都有藥田,門戶院子種著桃樹,如今過了桃花盛開的時候,要是四月天,肯定很漂亮。
逛了會到了晌午,大伯家兒子來叫吃飯,岑越就問這位堂哥,“桃花鄉離這兒近嗎?”
“近啊,怎麽不近,你光聽名字就挨著呢。”二堂哥說。
大堂哥在鎮上守著齊家宅子呢。
岑越:“要是桃花鄉跟咱們這兒一樣好看那就太好了。”
二堂哥高興樂嗬,被人誇了家裏好看,自是高興,說:“那邊我去過,往東趕車的話快,走個大半天就到了,跟咱桃源鄉不一樣,是既挨著桃花鎮,又挨著柳葉鎮,離著兩鎮子城都有些距離,要是趕車,一個多時辰差吧。”
那就是兩三個小時,還行不算特別遠。岑越很滿意。
其實齊老爺買田地,買到桃花鄉,光聽名字岑越就猜出來了,桃花鄉、桃源鄉肯定近。齊家老太爺當時給三兄弟分家,齊老爺沒分到祖籍田地,其實心裏也覺得遺憾。
置辦田地,那就離著祖籍近一些,桃花鄉名字又相似,選了那邊。不然為什麽青牛鎮附近地裏選擇,就選到了離青牛鎮遠,快到邊上的桃花鄉。
中午在齊大伯家吃過飯,飯菜很豐盛,還有葷腥吃,一道雞一道鴨,村裏就是這般,尋常不會殺豬的,吃肉多是雞鴨。
鴨子是拿著藥材煮的還是怎麽樣,清清淡淡的有股中藥味,不過滋味不錯,很好吃,鴨肉又嫩。齊少扉很愛吃,連著湯一起喝了。
岑越就說:“迴頭可以養些鴨子。”
到時候再砌個烤爐,能吃烤鴨!
反正地方大,又都是自己地盤,放開了造。
晌午吃飯杜氏和齊少修沒出現,聽說飯端到屋裏吃了,吃過飯,岑越和齊大伯家人聊了會天,說說話,傍晚是小米紅棗稀飯,岑越還露了一手,拌了個麻椒雞絲。
齊家小孩特別喜歡,很是開胃。
齊大伯就說:“別累著你們阿叔了,迴頭讓你們娘給你們做。”
“大家喜歡吃就好,難得迴來一次。”岑越笑眯眯說。又不是天天做。
齊大伯娘很喜歡岑越,誇說岑越做飯幹活利索,隻是歎了口氣,“……你啊也別太老實了,老實了人就欺負你。”說的是杜氏欺負人。
岑越說:“總歸是長輩,不然真鬧起來了,壞的是齊家名聲,爹在時慈善出了名,齊家藥鋪時不時救濟百姓,不能人一去,全留下亂七八糟的事。”
“好孩子,好孩子。”齊大伯娘直誇,“委屈你了。”
齊大伯聽了說:“到了桃花鄉,那邊鄉長我也認識,斷不會欺負咱們家裏人的,放心吧。”
“知道了,謝謝大伯大伯娘照顧我和阿扉。”
村裏不比鎮上,總是有些潑皮無賴的,家裏有男丁也要多,還要都是青壯年,不然你房屋蓋的大了,東西顯赫了,總會有人眼紅的。
齊大伯是提前給操心上,岑越一個小夫郎,少扉又是傻子,迴頭還帶倆姨娘一個奶娃娃,沒幾個男丁,真是得早早關照上。
岑越也是聽齊大伯這麽說,才切身體會到他是哥兒,和男丁的區別,時下背景不敢托大,主要是還有倆姨娘和嬰兒,當即說:“家裏原先有兩位護宅子的,我想著要是兩位師傅要是願意跟著一道,那我請他們繼續看家護院。”
“不錯。這錢省不了的。”齊大伯點點頭,是放心了。
難怪三弟把家裏外頭鋪子都交給岑越打理,是個有分寸的,可惜了……杜氏是個胡攪蠻纏不講理的。
這一晚早早歇著,第二天天不亮,杜氏先起來了,在院子裏說話,問什麽時候出發迴去,她是半天都待不住了,這裏亂糟糟的,鄉下人說話口音也重,吃飯也糙,哪能比得上鎮上。
齊大伯起來了,聽到杜氏話裏嫌棄聲,麵無表情說:“吃了早飯就走。”
“大哥你起來了,好,好。”杜氏笑的訕訕道。
等吃過早飯,走的時候,大伯娘還給岑越齊少扉備了一兜子吃的,煮雞蛋洗幹淨的果子還有糯米飯,用洗幹淨荷葉包著,裏頭是齊少扉愛吃的鴨肉丁。
大伯娘送到門外,還一路舍不得,說:“有啥事就迴來啊。”
“知道了伯娘。”岑越道。
分家時,他是有幾分演的,也沒真把齊老爺當爹看,齊老爺去世了,他也沒多少難過,可不過是住了兩晚,齊大伯娘見他們‘可憐’,是真心待他們的。
岑越坐在車上,捧著吃食時,會因這個而感動暖心。
這次迴去,沒有棺木,路上走的很輕快,不過一天也走不到鎮上,夜裏還是借宿村民家,第二天又趕了小半天的路終於到了青牛鎮上。
齊家大門緊閉,齊宏上前敲門,門後問誰,齊宏聽出來聲,說:“你小子,你二叔聲都聽不出來了?”
門才咯吱開了,裏頭是齊盛的大兒子。
“二叔、爹,快進來,沒什麽事,一切都好著。”
齊盛進來,一邊跟兒子說:“你叫三弟那個長隨去兩家藥鋪喊掌櫃來,帶著賬本。”
“知道了爹。”
杜氏到了熟悉地盤,腰板子都挺直了,拉著少修先進正院。岑越則跟大伯二伯說:“兩位伯伯辛苦了,不然先到我們小院休息休息喝口水?”
看杜氏那樣子,顯然是忘了招待客人了。
齊宏先應了,一早上趕路一口水沒喝,又叫大哥,“兩個掌櫃來還得又一會,先去喝口水吧哥,這幾日你勞的也沒睡好,一把年紀了別硬撐了。”
齊盛到底是七十多歲了,年紀大一把骨頭是硬熬。
“去吧。”
到了小院,劉媽媽一看郎君三少爺迴來是眼眶紅,快哭了,問有沒有什麽事,岑越答一切都好,爹入土為安了,簡單說完,才說:“兩位伯伯來歇一歇腳,泡壺參茶,有沒有吃的收拾一些。”
“有有,不過都是粗糧的。”劉媽媽遲疑,她是做給她們吃的午飯。
岑越也餓,顧不得了,“先端上來,吃口墊著。”
現做估摸來不及了,兩個掌櫃一會就到。
“她不信我,我也沒法子,不如這會就把家分了,她同齊少修一道過日子,拿一個鋪子,去桃花鄉。至於兩位姨娘,還是同我們過日子,前有齊少修絆倒程姨娘,要是五妹真跟著兩位一道了,怕是命不長。”岑越說。
齊家兩伯伯皆點頭,這孩子倒是個心慈的。
那小女娃再怎麽說都是三弟的骨肉,是要有個心善的管教。
杜氏一聽,心裏滿意,她也懶得管倆賤蹄子,還要給那個小的花銀錢,隻是——
“我和少修孤兒寡母的到什麽桃花鄉過日子,這不得看我們死麽,窮鄉僻壤的,三十畝田,是讓我耕還是少修種。”
鎮上的院子多氣派,幹啥要迴到鄉下過苦日子?杜氏是從村裏出來了,地裏刨食的苦過怕了,說什麽都不願和兒子再迴去。
“桃花鄉三十畝田連著莊子,後頭還有半個山,田是佃農耕的,你們過去,過你們的日子,又不勞你們自己耕。”齊宏粗聲粗氣說,就差開罵了。
在他看,三房兩口子已經厚道人了,連著姨娘都管下了,這個杜氏還鬧!
岑越聽到還有半座山?心裏一動,麵上不顯,表現出更委屈了。
杜氏看兩個大伯都這麽定了,一想到她和少修要在那兒風吹日曬,吃什麽喝什麽也不方便,當即是要鬧得尋死覓活,齊盛齊宏兩兄弟頭疼,杜氏說要吊死讓大夥看看。
“看什麽,看齊少修不孝,氣死他老子嗎。”齊宏破口大罵。
杜氏又說老爺一去,都黑白顛倒胡說,願望少修和她。
齊盛臉黑的快成鍋底了。
又是半天的功夫,岑越咬了咬牙開口,一臉‘我們看在兩位伯伯麵上’的委屈,說:“大伯二伯公正,也沒從中拿什麽,反倒被倒打一耙,我知道兩位伯伯是看在爹的麵子上才攬下這等事。”
“這樣吧,我和阿扉連著姨娘五妹去桃花鄉住也可以,兩方換一換,不過家裏下人賣身契我拿著,藥鋪我們先挑,過去了,房屋修葺,五妹還小,住處得花一筆銀錢修整,如今家底銀錢,我們要拿多的。”
齊宏皺眉說:“不成,一讓再讓,這也太委屈你們三房了,三弟遺囑寫了,鎮上的大頭那就是你們的……”
“我的老爺啊,你睜眼看看啊,我們娘倆要被逼死了,活不下去咯,到那荒郊野外的,還怎麽活啊,你在時記掛少修讀書,去了村裏少修還怎麽考功名啊……”杜氏哭的淒淒慘慘。
齊宏被吵得頭疼腦脹,岑越也難受,看著二伯一臉‘我們做小輩的能怎麽辦’的無奈神色,最後齊盛發怒:“夠了!”
杜氏嘎的一聲哭停歇。
齊盛看著杜氏,臉色鐵青說:“迴鎮上清點齊家銀錢,三房拿八,你們二,要是再哭再鬧,不同意,那就按照三弟生前意思,這家岑越當了。”
“我看看你怎麽鬧。”
杜氏想說三房拿八,他們母子拿二太虧了,可對上大伯的臉色,當即是不敢再說,要是真由了岑越管家,齊家營生多少錢,給他們娘倆多少錢,那不是岑越說的算?
到時候一口飯一口菜,那都得看岑越臉色。杜氏想到她曾經怎麽‘教’兩個姨娘做派,當下是臉色淒淒不敢吱聲了。
事情就這麽定了,杜氏怕岑越反悔,夜長夢多,催著問什麽時候迴鎮上?齊宏說:“怎麽著也得明日,這幾日連個好覺都沒睡……”
“我這兒也是為了兩位想的,早早辦妥了,你們也不記掛。”杜氏訕訕道。
齊盛:“歇一晚,明日走。”
杜氏便不敢再開口了。她們娘倆離開時,杜氏隱約聽到,廳裏齊盛跟岑越說:“你再想一晚,要是反悔……”
頓時對岑越拿八成,她們拿二這不滿也熄了聲。
二就二了,鎮上院子多氣派啊,老爺一死,礙人眼的也走了,到時候整個院子就是她們娘倆的,以後都是少修的,鋪子營生多少她不知道,但每年吃喝嚼頭是夠的,去什麽鄉下村裏,她才不要去……
這事定了後,岑越帶阿扉出門走走,大盛一鄉有十個到十五個村,看鄉大小,桃源鄉地處平原地帶,幾乎沒什麽山,水源充沛,真應了這個名字。
像是世外桃源。
昨日來時天黑,早上去祖墳下葬也沒什麽心思看風景,如今岑越和阿扉走在鄉間地頭,看著一片綠油油的田地,還有花花草草,眼界豁然開朗,真的很不錯。
“阿扉,以後咱們去鄉下住你願意嗎?”要是阿扉不樂意,他可以反悔。剛事到臨頭,也沒機會和阿扉商量。
齊少扉問:“有越越有劉媽媽有梅香小菊,大家一起嗎?”
“一起。”岑越點頭,“不過我不知道桃花鄉長什麽樣。”
齊少扉聽不到後麵那句,光顧著高興了,說願意願意,點頭如搗蒜,還開心說:“是不是很大啊!我聽伯伯說,還有山。”
“是啊,三十畝田地,還有個院子,應該不小吧?”岑越想來也不小,鎮上的小院太小了,種個草莓就是玩鬧,阿扉每天是數著緊巴巴的吃。
“不過你怎麽這麽喜歡山?”
齊少扉高興的都快蹦蹦跳跳起來,說:“越越說了,郊遊吃烤肉,山裏還有小河小溪,能玩水,有田的話種好多好多草莓。”
“跟村裏一樣好。”
齊少扉可喜歡迴村了。
“越越有炕嗎?阿扉要睡炕。”
岑越搖頭,聽著大崽說的,心情十分明朗,語氣輕鬆說:“不知道,不過你喜歡咱們盤炕,到時候有了銀子想怎麽修就怎麽修,洗浴間得有,衛生間也不要太遠了,還有院子裏種點葡萄藤……”
“要是水源充足了,還能挖個池子,死水難打理會臭的話,那就別了,給你修個秋千,滑滑梯蹺蹺板……”
齊少扉聽得都高興壞了,抱著越越,黏黏糊糊問:“越越什麽是滑滑梯蹺蹺板啊。”
岑越就給阿扉講,齊少扉粘著越越,已經想他和越越蹺蹺板了。
“去鄉下可真好!阿扉喜歡鄉下!”齊少扉最後大聲說。
岑越笑眯眯的,有錢有地還有半個山,他也喜歡。最主要是,三十畝田多,但他們不用種,除了離鎮上遠一些,其實都挺好的。
桃源鄉光景很好,這邊家家戶戶都有藥田,門戶院子種著桃樹,如今過了桃花盛開的時候,要是四月天,肯定很漂亮。
逛了會到了晌午,大伯家兒子來叫吃飯,岑越就問這位堂哥,“桃花鄉離這兒近嗎?”
“近啊,怎麽不近,你光聽名字就挨著呢。”二堂哥說。
大堂哥在鎮上守著齊家宅子呢。
岑越:“要是桃花鄉跟咱們這兒一樣好看那就太好了。”
二堂哥高興樂嗬,被人誇了家裏好看,自是高興,說:“那邊我去過,往東趕車的話快,走個大半天就到了,跟咱桃源鄉不一樣,是既挨著桃花鎮,又挨著柳葉鎮,離著兩鎮子城都有些距離,要是趕車,一個多時辰差吧。”
那就是兩三個小時,還行不算特別遠。岑越很滿意。
其實齊老爺買田地,買到桃花鄉,光聽名字岑越就猜出來了,桃花鄉、桃源鄉肯定近。齊家老太爺當時給三兄弟分家,齊老爺沒分到祖籍田地,其實心裏也覺得遺憾。
置辦田地,那就離著祖籍近一些,桃花鄉名字又相似,選了那邊。不然為什麽青牛鎮附近地裏選擇,就選到了離青牛鎮遠,快到邊上的桃花鄉。
中午在齊大伯家吃過飯,飯菜很豐盛,還有葷腥吃,一道雞一道鴨,村裏就是這般,尋常不會殺豬的,吃肉多是雞鴨。
鴨子是拿著藥材煮的還是怎麽樣,清清淡淡的有股中藥味,不過滋味不錯,很好吃,鴨肉又嫩。齊少扉很愛吃,連著湯一起喝了。
岑越就說:“迴頭可以養些鴨子。”
到時候再砌個烤爐,能吃烤鴨!
反正地方大,又都是自己地盤,放開了造。
晌午吃飯杜氏和齊少修沒出現,聽說飯端到屋裏吃了,吃過飯,岑越和齊大伯家人聊了會天,說說話,傍晚是小米紅棗稀飯,岑越還露了一手,拌了個麻椒雞絲。
齊家小孩特別喜歡,很是開胃。
齊大伯就說:“別累著你們阿叔了,迴頭讓你們娘給你們做。”
“大家喜歡吃就好,難得迴來一次。”岑越笑眯眯說。又不是天天做。
齊大伯娘很喜歡岑越,誇說岑越做飯幹活利索,隻是歎了口氣,“……你啊也別太老實了,老實了人就欺負你。”說的是杜氏欺負人。
岑越說:“總歸是長輩,不然真鬧起來了,壞的是齊家名聲,爹在時慈善出了名,齊家藥鋪時不時救濟百姓,不能人一去,全留下亂七八糟的事。”
“好孩子,好孩子。”齊大伯娘直誇,“委屈你了。”
齊大伯聽了說:“到了桃花鄉,那邊鄉長我也認識,斷不會欺負咱們家裏人的,放心吧。”
“知道了,謝謝大伯大伯娘照顧我和阿扉。”
村裏不比鎮上,總是有些潑皮無賴的,家裏有男丁也要多,還要都是青壯年,不然你房屋蓋的大了,東西顯赫了,總會有人眼紅的。
齊大伯是提前給操心上,岑越一個小夫郎,少扉又是傻子,迴頭還帶倆姨娘一個奶娃娃,沒幾個男丁,真是得早早關照上。
岑越也是聽齊大伯這麽說,才切身體會到他是哥兒,和男丁的區別,時下背景不敢托大,主要是還有倆姨娘和嬰兒,當即說:“家裏原先有兩位護宅子的,我想著要是兩位師傅要是願意跟著一道,那我請他們繼續看家護院。”
“不錯。這錢省不了的。”齊大伯點點頭,是放心了。
難怪三弟把家裏外頭鋪子都交給岑越打理,是個有分寸的,可惜了……杜氏是個胡攪蠻纏不講理的。
這一晚早早歇著,第二天天不亮,杜氏先起來了,在院子裏說話,問什麽時候出發迴去,她是半天都待不住了,這裏亂糟糟的,鄉下人說話口音也重,吃飯也糙,哪能比得上鎮上。
齊大伯起來了,聽到杜氏話裏嫌棄聲,麵無表情說:“吃了早飯就走。”
“大哥你起來了,好,好。”杜氏笑的訕訕道。
等吃過早飯,走的時候,大伯娘還給岑越齊少扉備了一兜子吃的,煮雞蛋洗幹淨的果子還有糯米飯,用洗幹淨荷葉包著,裏頭是齊少扉愛吃的鴨肉丁。
大伯娘送到門外,還一路舍不得,說:“有啥事就迴來啊。”
“知道了伯娘。”岑越道。
分家時,他是有幾分演的,也沒真把齊老爺當爹看,齊老爺去世了,他也沒多少難過,可不過是住了兩晚,齊大伯娘見他們‘可憐’,是真心待他們的。
岑越坐在車上,捧著吃食時,會因這個而感動暖心。
這次迴去,沒有棺木,路上走的很輕快,不過一天也走不到鎮上,夜裏還是借宿村民家,第二天又趕了小半天的路終於到了青牛鎮上。
齊家大門緊閉,齊宏上前敲門,門後問誰,齊宏聽出來聲,說:“你小子,你二叔聲都聽不出來了?”
門才咯吱開了,裏頭是齊盛的大兒子。
“二叔、爹,快進來,沒什麽事,一切都好著。”
齊盛進來,一邊跟兒子說:“你叫三弟那個長隨去兩家藥鋪喊掌櫃來,帶著賬本。”
“知道了爹。”
杜氏到了熟悉地盤,腰板子都挺直了,拉著少修先進正院。岑越則跟大伯二伯說:“兩位伯伯辛苦了,不然先到我們小院休息休息喝口水?”
看杜氏那樣子,顯然是忘了招待客人了。
齊宏先應了,一早上趕路一口水沒喝,又叫大哥,“兩個掌櫃來還得又一會,先去喝口水吧哥,這幾日你勞的也沒睡好,一把年紀了別硬撐了。”
齊盛到底是七十多歲了,年紀大一把骨頭是硬熬。
“去吧。”
到了小院,劉媽媽一看郎君三少爺迴來是眼眶紅,快哭了,問有沒有什麽事,岑越答一切都好,爹入土為安了,簡單說完,才說:“兩位伯伯來歇一歇腳,泡壺參茶,有沒有吃的收拾一些。”
“有有,不過都是粗糧的。”劉媽媽遲疑,她是做給她們吃的午飯。
岑越也餓,顧不得了,“先端上來,吃口墊著。”
現做估摸來不及了,兩個掌櫃一會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