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說,跟娘咋說這個話?不說四兩吧,你們剩下幾個兄弟,每家三、三兩得給吧?三兩不成,二兩也行啊,不然憑啥全都讓大房拿去了。”
“你不怕娘,你說,我不說。”老三害怕他娘不敢開口提,其實心裏也覺得要是給個二三兩,那不錯,總不能真大哥家占了便宜,平時小零碎就不說了,這麽大的大頭呢。
老三媳婦兒一聽口風,躺了下去,聲軟了說:“我瞧著四弟妹也有這個意思,要光是我一人想,我肯定不能開這個口,要是都一道了,那最好。”
“你說吧。”老三也鬆了口,讓媳婦兒去攛掇。
真得銀子了,不要白不要,挨幾聲罵也不算啥了。
老四屋子差不多也是車軲轆話來迴轉。
“三嫂想攛掇我跟娘要錢,她想的美了,我不去。”老四媳婦兒在被窩裏磨男人,“你說說,咋個法子,我聽你的。”
尋常人都說,疼大的愛小的,中間夾個受氣的,可在薑家不一樣,薑家老大、小五一個老實頭,一個悶葫蘆不愛說話,連帶著妻子也是一樣。
平日裏,薑老太就多喜歡中間這倆兒子。
老三是平時不咋上他娘跟前,不過他媳婦兒嘴甜、有眼色,知道說話哄他娘高興。老四家是反過來的,老四有心眼子會說話,那麽大的人了,有時候還在他娘跟前哭一哭難,說一下娃娃啥的。
不過都說夫妻一體,睡一個被窩久了,心思啥樣的都知道。
“三嫂那意思是想要錢,其實也對著,大哥孫子花了四兩,怎麽說給其他家也分一分,底下都有兒子閨女,好歹給一些。”老四話說到這兒,一轉,“明個三嫂要是在你跟前說起來,你應著,但別出這個頭。”
“啥意思?我在三嫂麵前應著,到了娘跟前不說話?”
老四:“是啊,她平時詐唬你,就不許你詐唬她了?其實要是大嫂能主動說,那就好了。”
“大嫂?就大嫂那性子,還敢在娘跟前提這個?”老四媳婦兒覺得不可能。
“那就你和三嫂出頭,迴頭娘心裏肯定不愛。”
老四媳婦兒聽到這兒有點打退堂鼓,她不想得罪婆母,對婆母的害怕那不是假的,就說:“其實平日裏娘對咱家娃娃好著,分蛋吃的時候,都多給咱家娃娃一口,要真是娘受氣不愛了,以後日子可咋過。”
“那就別要錢了。”老四說。
老四媳婦兒聽出男人說的歐氣話,要真是不要錢了,也不至於大半夜不睡覺說這麽半天,是怎麽把錢拿到手,又不得罪娘的。
“我明個再跟三嫂說一說,不然再等等……”
“等著等著就別提了,打鐵趁熱知不知道。”
這夜裏,哪房都在說話。第二天一大早,薑家還是一樣,收拾完,薑老太拿了鑰匙到灶屋開櫥櫃做早飯,娃娃們在後頭雞舍撿了蛋迴來,平日裏要攢著賣錢的,今個薑老太看了眼,說:“多少個?”
“奶,有十三個。”老三家的閨女說。
薑老太點點,“老大家的豆豆,老三家三個,老四家的倆,老五家的倆,拿八個蛋,都打了荷包蛋。”
“娘,這不過年咋打這麽多蛋?”老四媳婦說。
薑老太瞥了眼,“咋,你家倆娃不想吃,那就別吃了。”
“不是不是,娘我就說說。”四媳婦兒不敢再開口了。
小娃娃們不懂道理,但知道有蛋吃了,忙出去給其他人說。等薑老太一走,灶屋裏三媳婦兒明知故問說:“呀,娘是不是漏了大哥家倆,二苗是年紀大了,三花才七歲。”
今個吃蛋,除了大房是孫子輩,其他三家都是兒子閨女能吃上蛋。
薑母知道話裏意思,老實說:“豆豆花錢多了,二苗三花都大了,就不吃蛋了。”想了下,又說:“要不是豆豆病了,這口蛋也不該吃的。”
“也不能這麽說,娃娃病了嘛,不過跟四兩銀子的參一比,誰還在意幾口蛋是不是,蛋才值幾個錢。”老四媳婦兒說。
薑母一聽,就埋頭幹活,不說了。
老三媳婦兒心裏想,娘這一手,不就是給她們看,意思老大家看病花錢多了,吃蛋啥的沒有了,疼愛其他家娃娃。
但就是老四媳婦兒說的話,蛋值四兩嗎?
灶屋外,其他娃娃都知道今個早上能吃蛋了,老三家的大兒子今年十四了,聽妹子說這個,饞的又不信,“咋今個就給咱吃蛋,我都多大了,真有我的?”
“有,我聽奶說了,有大哥你,還有小妹……”老三閨女掰著指頭數。
娃娃們都盼著早飯,活沒幹完就在院子徘徊,讓薑老太看見了,是沒好氣的嘟囔了句個個嘴饞的,卻也沒趕人。
薑三花是昨個臨睡前饞肉餅,今個饞蛋,沒她的份,吸溜了下口水。薑二苗看見了,說:“我今天得空了去山裏瞧瞧,沒準還有小果子吃,給你帶甜的。”
“二哥,你腳好了?”
“差不多了,沒事。”
早上時,娃娃們抱著碗,粥上有蛋,吃起來嫩嫩的,香噴噴,老四家小兒子還問三花姐咋不吃,薑二苗和三花就抱著碗躲去了另一邊,不在院子待了。
薑大嫂抱著豆豆喂飯,豆豆吃了兩口蛋蛋,問娘啥時候吃餅。
“沒有餅了。”
“豆豆要吃肉餅,不吃蛋蛋。”
薑大嫂忙哄著,這二苗三花都沒蛋吃,她家豆豆鬧啥啊,“乖乖吃蛋,在哭蛋都沒有了。”
豆豆才一歲半不到,哪裏知道好壞話,就是饞了想肉餅,被他娘一嚇唬,哭了說:“豆豆想吃肉餅,肉餅香……”
“咋還有肉餅。”老三媳婦兒故意大聲。
老四媳婦兒說:“還以為今個娃娃都吃蛋,沒成想人大哥家孫子都吃了肉餅了,可見是金貴,不能比……”
“肉餅?啥肉餅,娘我也要吃肉餅。”老四家小兒子喊起來了。
原本荷包蛋香噴噴,這會一聽肉餅,都是想吃肉,娃娃們喊要吃肉不吃蛋了,一時院子裏鬧轟轟的,等薑老太聽聲出來,張口還沒罵,老四媳婦兒先打自家兒子,一邊打一邊罵。
“吃啥肉餅啊吃,一會吵著了阿奶,你阿奶捶你,有的蛋吃就不錯了,你以為是大房孫子金貴,誰都能吃肉餅……”
當著她麵打孩子,這是說給她聽呢。薑老太指著就罵,“老四媳婦兒有能耐了,你是捶他?我看你是想捶我,就是說了我偏心是不是?大房家三個今天誰吃蛋了,就豆豆一個,咋滴全喂你家嘴裏,還有你,蛋要是不想吃,那就別吃了,哭個屁的哭。”
老四家小兒子被阿奶一罵,是不敢哭嚎了,隻能抹著眼淚。
老三媳婦兒上前,說:“娘小心氣壞身子,四弟妹也不是這意思,娃娃哭著鬧饞肉餅,就是豆豆都不愛吃蛋,嘴挑了,咱們莊稼戶的娃娃哪裏敢這麽挑,也不能見天跑鎮上買肉餅吃的。”
“三嬸,豆豆說的肉餅不是買的,是二苗認識的夫郎送的。”薑大嫂這會知道不對勁,忙解釋。
老三媳婦兒:“喲,這肉餅都有得送了,哪裏送?大侄媳婦兒你說說,改明兒我也去領。”
“娘,不是我小心眼,實在是委屈。”老四媳婦兒這會哭,“說瞧病那娃娃重要,沒得說,可都是一樣的孫子,咋就不一樣呢,我家兒子吃個蛋,如今都吃不得,還得挨罵。”
薑老太氣得差點倒栽,院子裏娃娃哭,他娘哭,就是幾個兒子也靜悄悄的不說話,薑老太指頭都抖,“就這麽想我的?老四家的,出來說話。”
四兒子先說了句媳婦兒,別氣壞了娘身體,娘不是偏心的,薑老太聽了氣還好順一些,緊跟著四兒子又說:“不過娘,娃嘴饞了,不然咱們啥時候吃個肉餅?”
“啥日子啊又是買參又是吃肉餅,還過不過日子了。”薑老太聽了都差點跳起來罵,是想敗壞了家不成。
“買參是大哥家的,那大哥家花了四兩買參,我們做弟弟的,不說四兩,吃口肉行吧?”
老四說起這話來,語調是有點笑,尋常都是拿這個樣子在薑老太跟前哭難的,薑老太也受用。可今個薑老太是臉都青了,說來說去還是說她偏心,說那買參四兩,老大家占了便宜。
薑老太一瞅,院子都靜著,老大一家悶頭愧疚,老三一家同老四一家是一個心眼一個想法,老五家不說話,娃娃們是饞肉餅,覺得她偏心。
她就是偏心,往常日子也是偏老三老四的。
別以為她不知道,各家手裏攥著私錢,老三老四家沒少的。
“咋!說吧,別是我殺了豬做了肉餅,你們又嫌,都說說,啥想法。”薑老太氣笑了,指著老四又看老三,“你們倆說。”
這倆一看娘真的氣了,有點縮,老四還是仗著平時娘的偏疼,笑說:“娘,我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著、想著——”
“娘四弟想著,大哥家花了四兩公家銀子,不說給我們各家四兩,就是二兩也行。”老三個添補上了。
老四:……
薑老太氣笑了,“原來是打著這個算盤,想分銀子不多要啊,今個分銀子,是不是明個想分家了?不想一道過了!”
“這家是不是要散!”
老四說:“娘,我沒想這個,三哥說的,分啥家,就是大哥孫兒病了,想著手裏有點錢到底是方便些,要是以後有個萬一——”
“有個萬一咋了,你娘我是看著誰死不給治了?哦對我是偏心大房一家子,那確實是不給治,讓你們都活活病死是吧。”薑老太說著氣話,寒心呐。
要是往常,也不是沒起過矛盾口角,到這個份上,幾個兒子兒媳哄哄薑老太,服個軟這事就糊塗過去了,沒人提。可今個不一樣,該哄薑老太還是哄,但三四倆兄弟不提‘不要錢,娘別氣了’這句話。
意思還是想分銀子。
“我看是心大了,也不往一處鑽了,都想著分家了。”薑老頭又點上了煙絲抽了起來,看了幾個兒子眼,“分吧,那就把家也一道分了,省的我們遭人埋怨。”
這話說的誅心,豈不是說不孝,幾個兒子忙說沒有、不敢。
薑老太沒想過就給豆豆看病,吃個蛋,說個肉餅,這事鬧到要分家地步,但老頭子把話都說出來了,她就是再不願意,那也是點點頭說分。
“你們兄弟去請村長,三位叔公來。”
老三老四這會慫了,不敢了,老大是跪著爹娘哭,說是他家不對鬧騰的,別分薑老太這會心煩,還一肚子氣,都不服管教了,要是老三老四沒這想法,他們各自媳婦兒也不敢說這些話。
倒是平時不吭聲的老五,這會站出來,說:“我去請,大壯跟著一道走一趟。”
人一走。薑老頭心裏濃濃一聲歎息,看來這家是早該分了,都藏著掖著等這一遭呢,哪裏是為個肉餅為個蛋鬧啊。
村裏大戶薑家要分家,這消息沒一會傳遍了大廟子村,都扒著院牆在外頭瞧熱鬧,隔壁院子就說:“我就說嘛,一大早上的鬧轟轟的,又是娃兒哭又是罵仗的。”
“咋好端端的要分家?”
“給老大家孫子瞧病鬧的,不過話說迴來,那麽大家子人了,薑老太平時摳管得嚴,遲早的事。”
眾人說著閑話磕牙,心裏想,薑家分家了好,分家了就散開了,也不知道薑老太老頭跟誰家過日子,按照以往不是老三家就是老四家……
村長同本姓薑家三位叔公請來,請人到堂屋坐,叔公是勸一勸,說真要分家,別跟孩子置氣雲雲,薑老頭說分吧,早該了。
心都散了,這次不分,也是下次。
叔公就不勸了,說薑家東西有多少,怎麽分。這都是薑老頭老太說的算,不過有薑家三位叔公在,也不會太偏頗誰,大差不差,不然傳出去要被村裏指點的。
“田就是那麽多田,他們兄弟按著人頭分,男娃哥兒女娃都給,女娃哥兒少一些,一人一畝田……”
四兄弟誰家都有女娃娃,娘給女娃娃哥兒田,那自然高興,沒啥不滿的。住的屋子更好分,現在誰家住著,那就分誰家,灶屋裏鍋碗瓢盆分一分。
還有薑老頭薑老太住的屋子——
“老弟啊,你們夫妻倆跟誰過日子,這正院的屋子就是哪家的。”叔公之一說。
都是長輩住正院,沒道理分了家,長輩也跟著住偏院了。
薑老頭薑老頭沒說話,四個兄弟都想接爹娘一起住,不管是真心還是麵上話,反正都是邀請了。薑老太歎氣,她是最瞧不上老大的,但今個這一遭,她算是看明白了,要是跟老三老四過日子,那以後有的氣受了!
“跟老大過。”薑老頭說。
村長點點頭,三位叔公也點頭覺得不錯。
其他幾個兄弟還哭了哭,尤其是老四,說舍不得爹娘。
薑老太張口就罵:“我和你爹還在這院子住,不是死了,你別嘴皮子說好聽,想我和你爹了,到時候隔三差五送些啥吃的。”
“知道了娘。”老四答應。
“你不怕娘,你說,我不說。”老三害怕他娘不敢開口提,其實心裏也覺得要是給個二三兩,那不錯,總不能真大哥家占了便宜,平時小零碎就不說了,這麽大的大頭呢。
老三媳婦兒一聽口風,躺了下去,聲軟了說:“我瞧著四弟妹也有這個意思,要光是我一人想,我肯定不能開這個口,要是都一道了,那最好。”
“你說吧。”老三也鬆了口,讓媳婦兒去攛掇。
真得銀子了,不要白不要,挨幾聲罵也不算啥了。
老四屋子差不多也是車軲轆話來迴轉。
“三嫂想攛掇我跟娘要錢,她想的美了,我不去。”老四媳婦兒在被窩裏磨男人,“你說說,咋個法子,我聽你的。”
尋常人都說,疼大的愛小的,中間夾個受氣的,可在薑家不一樣,薑家老大、小五一個老實頭,一個悶葫蘆不愛說話,連帶著妻子也是一樣。
平日裏,薑老太就多喜歡中間這倆兒子。
老三是平時不咋上他娘跟前,不過他媳婦兒嘴甜、有眼色,知道說話哄他娘高興。老四家是反過來的,老四有心眼子會說話,那麽大的人了,有時候還在他娘跟前哭一哭難,說一下娃娃啥的。
不過都說夫妻一體,睡一個被窩久了,心思啥樣的都知道。
“三嫂那意思是想要錢,其實也對著,大哥孫子花了四兩,怎麽說給其他家也分一分,底下都有兒子閨女,好歹給一些。”老四話說到這兒,一轉,“明個三嫂要是在你跟前說起來,你應著,但別出這個頭。”
“啥意思?我在三嫂麵前應著,到了娘跟前不說話?”
老四:“是啊,她平時詐唬你,就不許你詐唬她了?其實要是大嫂能主動說,那就好了。”
“大嫂?就大嫂那性子,還敢在娘跟前提這個?”老四媳婦兒覺得不可能。
“那就你和三嫂出頭,迴頭娘心裏肯定不愛。”
老四媳婦兒聽到這兒有點打退堂鼓,她不想得罪婆母,對婆母的害怕那不是假的,就說:“其實平日裏娘對咱家娃娃好著,分蛋吃的時候,都多給咱家娃娃一口,要真是娘受氣不愛了,以後日子可咋過。”
“那就別要錢了。”老四說。
老四媳婦兒聽出男人說的歐氣話,要真是不要錢了,也不至於大半夜不睡覺說這麽半天,是怎麽把錢拿到手,又不得罪娘的。
“我明個再跟三嫂說一說,不然再等等……”
“等著等著就別提了,打鐵趁熱知不知道。”
這夜裏,哪房都在說話。第二天一大早,薑家還是一樣,收拾完,薑老太拿了鑰匙到灶屋開櫥櫃做早飯,娃娃們在後頭雞舍撿了蛋迴來,平日裏要攢著賣錢的,今個薑老太看了眼,說:“多少個?”
“奶,有十三個。”老三家的閨女說。
薑老太點點,“老大家的豆豆,老三家三個,老四家的倆,老五家的倆,拿八個蛋,都打了荷包蛋。”
“娘,這不過年咋打這麽多蛋?”老四媳婦說。
薑老太瞥了眼,“咋,你家倆娃不想吃,那就別吃了。”
“不是不是,娘我就說說。”四媳婦兒不敢再開口了。
小娃娃們不懂道理,但知道有蛋吃了,忙出去給其他人說。等薑老太一走,灶屋裏三媳婦兒明知故問說:“呀,娘是不是漏了大哥家倆,二苗是年紀大了,三花才七歲。”
今個吃蛋,除了大房是孫子輩,其他三家都是兒子閨女能吃上蛋。
薑母知道話裏意思,老實說:“豆豆花錢多了,二苗三花都大了,就不吃蛋了。”想了下,又說:“要不是豆豆病了,這口蛋也不該吃的。”
“也不能這麽說,娃娃病了嘛,不過跟四兩銀子的參一比,誰還在意幾口蛋是不是,蛋才值幾個錢。”老四媳婦兒說。
薑母一聽,就埋頭幹活,不說了。
老三媳婦兒心裏想,娘這一手,不就是給她們看,意思老大家看病花錢多了,吃蛋啥的沒有了,疼愛其他家娃娃。
但就是老四媳婦兒說的話,蛋值四兩嗎?
灶屋外,其他娃娃都知道今個早上能吃蛋了,老三家的大兒子今年十四了,聽妹子說這個,饞的又不信,“咋今個就給咱吃蛋,我都多大了,真有我的?”
“有,我聽奶說了,有大哥你,還有小妹……”老三閨女掰著指頭數。
娃娃們都盼著早飯,活沒幹完就在院子徘徊,讓薑老太看見了,是沒好氣的嘟囔了句個個嘴饞的,卻也沒趕人。
薑三花是昨個臨睡前饞肉餅,今個饞蛋,沒她的份,吸溜了下口水。薑二苗看見了,說:“我今天得空了去山裏瞧瞧,沒準還有小果子吃,給你帶甜的。”
“二哥,你腳好了?”
“差不多了,沒事。”
早上時,娃娃們抱著碗,粥上有蛋,吃起來嫩嫩的,香噴噴,老四家小兒子還問三花姐咋不吃,薑二苗和三花就抱著碗躲去了另一邊,不在院子待了。
薑大嫂抱著豆豆喂飯,豆豆吃了兩口蛋蛋,問娘啥時候吃餅。
“沒有餅了。”
“豆豆要吃肉餅,不吃蛋蛋。”
薑大嫂忙哄著,這二苗三花都沒蛋吃,她家豆豆鬧啥啊,“乖乖吃蛋,在哭蛋都沒有了。”
豆豆才一歲半不到,哪裏知道好壞話,就是饞了想肉餅,被他娘一嚇唬,哭了說:“豆豆想吃肉餅,肉餅香……”
“咋還有肉餅。”老三媳婦兒故意大聲。
老四媳婦兒說:“還以為今個娃娃都吃蛋,沒成想人大哥家孫子都吃了肉餅了,可見是金貴,不能比……”
“肉餅?啥肉餅,娘我也要吃肉餅。”老四家小兒子喊起來了。
原本荷包蛋香噴噴,這會一聽肉餅,都是想吃肉,娃娃們喊要吃肉不吃蛋了,一時院子裏鬧轟轟的,等薑老太聽聲出來,張口還沒罵,老四媳婦兒先打自家兒子,一邊打一邊罵。
“吃啥肉餅啊吃,一會吵著了阿奶,你阿奶捶你,有的蛋吃就不錯了,你以為是大房孫子金貴,誰都能吃肉餅……”
當著她麵打孩子,這是說給她聽呢。薑老太指著就罵,“老四媳婦兒有能耐了,你是捶他?我看你是想捶我,就是說了我偏心是不是?大房家三個今天誰吃蛋了,就豆豆一個,咋滴全喂你家嘴裏,還有你,蛋要是不想吃,那就別吃了,哭個屁的哭。”
老四家小兒子被阿奶一罵,是不敢哭嚎了,隻能抹著眼淚。
老三媳婦兒上前,說:“娘小心氣壞身子,四弟妹也不是這意思,娃娃哭著鬧饞肉餅,就是豆豆都不愛吃蛋,嘴挑了,咱們莊稼戶的娃娃哪裏敢這麽挑,也不能見天跑鎮上買肉餅吃的。”
“三嬸,豆豆說的肉餅不是買的,是二苗認識的夫郎送的。”薑大嫂這會知道不對勁,忙解釋。
老三媳婦兒:“喲,這肉餅都有得送了,哪裏送?大侄媳婦兒你說說,改明兒我也去領。”
“娘,不是我小心眼,實在是委屈。”老四媳婦兒這會哭,“說瞧病那娃娃重要,沒得說,可都是一樣的孫子,咋就不一樣呢,我家兒子吃個蛋,如今都吃不得,還得挨罵。”
薑老太氣得差點倒栽,院子裏娃娃哭,他娘哭,就是幾個兒子也靜悄悄的不說話,薑老太指頭都抖,“就這麽想我的?老四家的,出來說話。”
四兒子先說了句媳婦兒,別氣壞了娘身體,娘不是偏心的,薑老太聽了氣還好順一些,緊跟著四兒子又說:“不過娘,娃嘴饞了,不然咱們啥時候吃個肉餅?”
“啥日子啊又是買參又是吃肉餅,還過不過日子了。”薑老太聽了都差點跳起來罵,是想敗壞了家不成。
“買參是大哥家的,那大哥家花了四兩買參,我們做弟弟的,不說四兩,吃口肉行吧?”
老四說起這話來,語調是有點笑,尋常都是拿這個樣子在薑老太跟前哭難的,薑老太也受用。可今個薑老太是臉都青了,說來說去還是說她偏心,說那買參四兩,老大家占了便宜。
薑老太一瞅,院子都靜著,老大一家悶頭愧疚,老三一家同老四一家是一個心眼一個想法,老五家不說話,娃娃們是饞肉餅,覺得她偏心。
她就是偏心,往常日子也是偏老三老四的。
別以為她不知道,各家手裏攥著私錢,老三老四家沒少的。
“咋!說吧,別是我殺了豬做了肉餅,你們又嫌,都說說,啥想法。”薑老太氣笑了,指著老四又看老三,“你們倆說。”
這倆一看娘真的氣了,有點縮,老四還是仗著平時娘的偏疼,笑說:“娘,我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著、想著——”
“娘四弟想著,大哥家花了四兩公家銀子,不說給我們各家四兩,就是二兩也行。”老三個添補上了。
老四:……
薑老太氣笑了,“原來是打著這個算盤,想分銀子不多要啊,今個分銀子,是不是明個想分家了?不想一道過了!”
“這家是不是要散!”
老四說:“娘,我沒想這個,三哥說的,分啥家,就是大哥孫兒病了,想著手裏有點錢到底是方便些,要是以後有個萬一——”
“有個萬一咋了,你娘我是看著誰死不給治了?哦對我是偏心大房一家子,那確實是不給治,讓你們都活活病死是吧。”薑老太說著氣話,寒心呐。
要是往常,也不是沒起過矛盾口角,到這個份上,幾個兒子兒媳哄哄薑老太,服個軟這事就糊塗過去了,沒人提。可今個不一樣,該哄薑老太還是哄,但三四倆兄弟不提‘不要錢,娘別氣了’這句話。
意思還是想分銀子。
“我看是心大了,也不往一處鑽了,都想著分家了。”薑老頭又點上了煙絲抽了起來,看了幾個兒子眼,“分吧,那就把家也一道分了,省的我們遭人埋怨。”
這話說的誅心,豈不是說不孝,幾個兒子忙說沒有、不敢。
薑老太沒想過就給豆豆看病,吃個蛋,說個肉餅,這事鬧到要分家地步,但老頭子把話都說出來了,她就是再不願意,那也是點點頭說分。
“你們兄弟去請村長,三位叔公來。”
老三老四這會慫了,不敢了,老大是跪著爹娘哭,說是他家不對鬧騰的,別分薑老太這會心煩,還一肚子氣,都不服管教了,要是老三老四沒這想法,他們各自媳婦兒也不敢說這些話。
倒是平時不吭聲的老五,這會站出來,說:“我去請,大壯跟著一道走一趟。”
人一走。薑老頭心裏濃濃一聲歎息,看來這家是早該分了,都藏著掖著等這一遭呢,哪裏是為個肉餅為個蛋鬧啊。
村裏大戶薑家要分家,這消息沒一會傳遍了大廟子村,都扒著院牆在外頭瞧熱鬧,隔壁院子就說:“我就說嘛,一大早上的鬧轟轟的,又是娃兒哭又是罵仗的。”
“咋好端端的要分家?”
“給老大家孫子瞧病鬧的,不過話說迴來,那麽大家子人了,薑老太平時摳管得嚴,遲早的事。”
眾人說著閑話磕牙,心裏想,薑家分家了好,分家了就散開了,也不知道薑老太老頭跟誰家過日子,按照以往不是老三家就是老四家……
村長同本姓薑家三位叔公請來,請人到堂屋坐,叔公是勸一勸,說真要分家,別跟孩子置氣雲雲,薑老頭說分吧,早該了。
心都散了,這次不分,也是下次。
叔公就不勸了,說薑家東西有多少,怎麽分。這都是薑老頭老太說的算,不過有薑家三位叔公在,也不會太偏頗誰,大差不差,不然傳出去要被村裏指點的。
“田就是那麽多田,他們兄弟按著人頭分,男娃哥兒女娃都給,女娃哥兒少一些,一人一畝田……”
四兄弟誰家都有女娃娃,娘給女娃娃哥兒田,那自然高興,沒啥不滿的。住的屋子更好分,現在誰家住著,那就分誰家,灶屋裏鍋碗瓢盆分一分。
還有薑老頭薑老太住的屋子——
“老弟啊,你們夫妻倆跟誰過日子,這正院的屋子就是哪家的。”叔公之一說。
都是長輩住正院,沒道理分了家,長輩也跟著住偏院了。
薑老頭薑老頭沒說話,四個兄弟都想接爹娘一起住,不管是真心還是麵上話,反正都是邀請了。薑老太歎氣,她是最瞧不上老大的,但今個這一遭,她算是看明白了,要是跟老三老四過日子,那以後有的氣受了!
“跟老大過。”薑老頭說。
村長點點頭,三位叔公也點頭覺得不錯。
其他幾個兄弟還哭了哭,尤其是老四,說舍不得爹娘。
薑老太張口就罵:“我和你爹還在這院子住,不是死了,你別嘴皮子說好聽,想我和你爹了,到時候隔三差五送些啥吃的。”
“知道了娘。”老四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