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權勢之爭
將軍女扮男裝後,與她成婚了 作者:夜夢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巴郡太子是死於南朝,可巴郡國過分窩囊。你最近打得不錯,要打出我們的氣勢來。”左曼庹少有地誇讚他的這個兒子。
雖然也曾窩囊地失了一條胳膊。
但最近打的幾場戰役,盡數得勝,左曼庹現在能放心地讓他獨自領導作戰。他的其他孩子先在後方磨練便可,主要戰場還是要交給左曼金。
“謹遵父王教誨。”
左曼金得令退下。
巴郡的懦弱,確實出人意料之外。
他還以為巴郡至少能攪得南朝西南邊境不平,誰知竟什麽都未發生,至於北境,一群將軍似乎隻會防守,梁承影好像這次沒來。
李泉派一隊人去偵察遠處敵情,而梁承影則是假裝被他派去察看地形,翻山越嶺不在話下。“衛北將軍,那自都城而來者,可是您家親眷?”
“嗯。”
就當梁承影是吧。
南朝百姓,本是一家。
兵部尚書羅簿主要掌管全國兵馬調度,兵權除了在陳勉手中,也被他分給了在北境的李泉一部分,自他登基起便開始一步步弱化羅簿的權力。
不過北境的將士,多半是靠威信。
若是讓他們在手握虎符的李泉與戰功赫赫的梁承影之間選擇,李泉甚至不一定有勝算。
他都不知道梁承影是怎麽做到留了個“自己”在南朝都城的。
易容之術,可以毫無破綻了嗎?
梁承影倒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思考,她在北境的每一日都非常重要,根本無法鬆懈。要在一月之內幫助小五打下一場盛大的勝利,何其艱難。
她當初能拿下古魯山戰役的大勝,可是磨礪了不下三年。
況且那時,她的身邊,不止她一人。
可惜,現在北境,故人一個接一個地離開,隻剩夜空中的銀漢在一閃一閃,在這曠野之中陪伴著她。
她已經發現了蠻人駐紮之處。
梁承影俯下身,將方位默默記於皮卷之上。
不枉她跋涉三日,隻是並未發現左曼金的軍營,她摸清了部分點位,小勝可得,但是遠遠不夠。
她該用什麽方法吸引注意呢?
驀地,梁承影想起她初到北境之際,秦茫教她畫過的圖案文字,可惜她的弓在都城,不過就是在北境她也不能用,她臨走前隨意拿了一張。
她還未用過。
馬也是隨意騎的,被她早早地拴在了後方。好在她拿了十幾支羽箭防身,本來梁承影隻拿了五支,其餘是李泉黑著臉硬塞給她的。
就缺朱砂了,不過她有血啊。
於是梁承影用腰間所帶的匕首用火折子燒過一遍後,確認過溫度才在自己左手食指上輕劃了一道小口。她這一路上,不知用匕首殺過什麽,砍過什麽,還是燙一下來得放心。
她畫下那圖案之後,有些恍惚。
原來距離她第一次出營,已過去了七年。
秦茫當時的話語,仿佛仍在她的耳畔浮響。她說她不認同,將她架到如此高的位置,就像結局隻能是戰死沙場一樣。可是啊,一旦涉及到權勢皇位之爭,她的結局隻能比戰死沙場更不堪。
被千夫所恥笑,以虛偽示人。
“梁承影”得了善封,卻不能得善終,她牽扯進來了很多人,包括她的軟軟。
她隻畫了一支羽箭。
畢竟梁承影不是來作戰的,而算一場變相的宣戰。
那年她射出的兩箭,如今梁承影要接續下去。在梁承影學會蠻語之後,她慢慢理解秦茫所畫的圖案文字上的含義,那是“血債血償”。
蠻人也信因果報複。
當初月其氏一族的鮮血長流不盡,便是冤債。
他們其實不喜戰爭,可左曼庹好戰,蠻人由好幾個部族組成。不喜戰爭主張和平的部族首領,幾乎都被左曼庹屠盡。
南朝與北域,隻有短暫的和平。
已經數不清誰受得傷更多一些,誰能想到昔日馬牛羊成群的馬羊坡如今卻寸草不生,那被鐵騎狠狠踏過成千上萬遍的土地,被鮮血染過多次的土地,再堅強的野草,也難以生出新芽。
梁承影悄悄靠近軍營的駐紮地,她會自西向東,射出羽箭後便要抓緊時間逃離。
“唰!”
蠻人反應比之前迅速。
梁承影邊逃邊放箭,而後火速將自己隱藏。
“快追!”剩下的蠻人都被驚起,連忙朝這個方向奔來,看似梁承影自那方向逃離,實際上她趁亂又繞到了後方。蠻人今日,確實要比七年前進步神速。
看來,仗更難打了。
“怎麽迴事?”那名將軍火急火燎地出營,甚至衣服都未穿好。他額前有一道傷疤,皮飾甚至都無法將它徹底掩蓋,頭發黑辮也有些淩亂。
“迴右將,營內遭人偷襲,有三名將士中箭身亡。其中…其中有一支羽箭之上…之上……”,他結結巴巴,有些畏懼。
“有屁快放。”
看他們這副模樣,定是讓那偷襲者給跑了。
真是一群廢物!
“之上畫著最惡毒的詛咒。那詛咒,七年前曾經出現過。”
“什麽破詛咒,都給我把眼睛睜好了。若再出現此事,把那裝神弄鬼之人給放跑了,身上的皮和眼睛就都別想要了!”右將怒氣衝衝道。
他是不信的。
雖然七年前的那個詛咒,帶來了古魯山那樣的大禍。但如今他們勢力正盛,哪裏會怕這小小的詛咒。
“可是右將,左賢王吩咐咱們,若有任何異動,必須及時稟告。現在需要我前去匯報情況嗎?”
“需要什麽需要,此等小事還需要叨擾左賢王嗎?”右將脾氣上來,那是一個六親不認。
突然有一人緩步從遠處走來,打趣道:“怎麽不需要?右將難道不知,兵營之中的士兵數量,左賢王都要親自過目清點嗎?若是右將的兵營裏少了三人,右將該如何交代?”
格外熟悉的聲音,梁承影在黑暗之中輕輕抬起了頭。
那是李副將。
梁承影以為他死於去年的戰役之中。
沒想到他現在卻在蠻人的陣營,而且像是已有了幾分威信。
右將麵色有些難看,朝著手下人道:“去,通知左賢王此事。”
“多謝李監管提醒,您可真不愧是左賢王的得力助手,一些小事,怎能如此叨擾您休息,北境夜寒。來人,快將李監管送迴營內好生休息。”右將對著他心口不一地一番寒暄。
這老家夥,不就仗著自己吃透南朝的戰術,在左賢王麵前,吃了香。
早知道當初就應該直接將他扒皮抽筋才好。
一天天的,這麽多事。
待李副將一離開此地,右將立馬朝地上啐了一口。
“呸,還我如何交代?我正著交代,反著交代,他管我如何交代!一條南朝曾經的狗而已,竟還敢朝著我瞎吠。”
“右將莫氣,他終究不是我們的人。打得南朝滿地找牙,潰不成軍之後,再將他殺了也不遲。”右將手下之人連忙順著他的脾氣,見他讚同般地點點頭才鬆了一口氣。
“留一小隊繼續搜探,其他人,迴去準備。”
“是。”
當他們都離開時,梁承影才從不顯眼之處繞出,她抓緊時間撤退,找到那匹馬後,加緊速度往南朝軍營趕了迴去。
她正愁找不到破解之機。
可現在仿佛連老天都在眷顧她。
沒人比李副將更了解南朝在北境的派兵布局,甚至還有梁璟遺留下來的戰術與戰略,左曼金留下他是極其正確的選擇。
她的打法,李副將也不會陌生。
如果李副將已經委身於左曼金之下,那麽他便不會吝嗇於分享他所得到的信息。梁承影不會去評判李副將的選擇,求生是人之本能。
高尚者不會永遠高尚,卑劣者也不會永遠卑劣。
李泉見梁承影安然從前方歸來,心裏暗自鬆了口長氣。他問梁承影具體情況:“怎麽樣?”
“給。”
她將那皮卷遞給李泉,隨即開始重新派兵布局,將那陣地圖重新排了一遍。李泉打開看了一眼後,走近梁承影,看她的動作,眼中閃過震驚。
“這是做何?”
“我在蠻人軍營,見到了李副將。”
“什麽!”李泉雖未親眼見到他的死亡,但是蠻人將一人扒了皮掛在旗幹上說那是他,不僅李泉相信了,其他的將士也都相信了。沒想到,他竟然入了蠻人陣營。
“需要重新排兵布陣。”
“好。”時間緊張。
……
借著羅素夕的名頭,羅震此次婚事辦得極其風光,紅妝數十裏,羅府門庭若市,都來慶祝羅晉兩家交好。
前腳晉曼遠坐的花轎被抬入羅府,後腳那些賓客便湧進羅府正廳圍觀,基本朝中那些高官都來到了此處。其中不乏陸迎楚,他站在人群中,跟著鼓掌祝賀。
等到禮成,賓客紛紛落座。
陸迎楚去找了羅簿敬酒,像是喝醉了一般,他失手將手中的酒杯砸到了羅簿身上。
“哎喲,羅尚書!”
羅簿胸前濕了一大片。
他臉上的紅意逐漸褪去,連忙給羅簿賠禮道歉。
“罷了罷了。”羅簿擺擺手,向著眾人暫時請辭,他必須得去臥房換身衣物。
羅府之人,大都在忙活宴席,後院空無一人。
他也隻是簡單換了件外衣,正準備出去關上房門之際,卻見到了一個熟悉的麵孔。
“靜…靜王殿下?”
羅簿以為他眼睛花了。
“本王今日特地前來,恭喜羅尚書喜事呢。”羅簿聞言,第一反應是關緊房門。不會吧,前院可大都是朝中高官,若是靜王被發現,他定是會被扣上一頂謀逆的帽子。
“多謝靜王殿下好意,殿下不是被傳……”
“嗬,迫不得已啊。本王那個哥哥,絲毫不顧兄弟情誼,竟狠心置我於死地。不知羅尚書,還能撐多久。”陳聯走近他,慢悠悠道。
他是一個講道理之人。
於是羅簿就接到了一封密函,那是陳勉的筆跡。
羅簿絕對不會認錯,他居然,試圖要將他們羅家趕盡殺絕,落得同先前的劉家一樣的下場。
“這…”
“羅尚書,不必懷疑。本王既能悄無聲息進到羅府之內,又何必作假欺騙羅尚書呢,或者羅尚書大可進宮麵聖,試試他的態度。”陳聯此言,才是真真切切地踩在了他的痛點之上。
他如何不知,隻是……
“羅尚書在猶豫什麽,一條生路,一條死路。您,不會選嗎?還是您在擔憂名聲?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父皇當年的皇位,也是經曆了一場腥風血雨才能安穩坐上。怎麽,羅尚書作為親曆者,竟都給忘了?”
“臣沒齒難忘。”
羅簿攥緊那封密函,沉聲道。
“靜王殿下打算何時行動?需要老臣做些什麽?”他說得不錯,自古勝者為王。
“羅尚書果然是明事理之人,接下來,有人會同你聯係。喜酒,改日本王會親自喝。”陳聯臨走前,還給羅簿塞了一口甜棗。
他的意思是,要娶羅家幺女?
“恭送靜王殿下,恭迎未來聖上。”
陳聯聞言頓住腳步,迴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儒雅道:“羅尚書放寬心,若是結成親家,隻擔任兵部尚書,豈不屈才?”
“多謝靜王殿下賞識。”羅簿拱手向他行禮,感激迴道。
嗬。
若他登基,羅簿年事已高,也熬不了多少年頭了。
羅簿再次迴到宴席之上,接受眾人的祝賀,陸迎楚毫不意外地又來到了羅簿的麵前,重新朝他敬酒。
“恭喜羅尚書了。”
“同喜同喜。”
至於同的哪個喜,兩人都心知肚明。
夜晚,羅簿去了宋玉院中,“老爺,您今日怎麽來了?”
“震兒有如此喜事,可不能隻顧她心意,怠慢了今日如此操勞的你啊。”宋玉知道這是在說他近日都忙著哄大夫人,而忽略了她,宋玉心中泛起一絲暖意。
“勞謝老爺還掛念著妾身。”
“你可有往宮中再度去信,將素亦之事告知了她?”羅簿將心中記掛說出。
這才是他真正擔憂的。
難保羅素夕在這方麵點了頭。
“老爺為何突然這樣問,今日一直操辦震兒婚事,信雖寫好了,但還並未及時讓人送出,可是有何不妥?”
“那就好,不必送了。”
“為何?”
“我已為素亦談好了另一門婚事,此事便作罷。”宋玉還以為是今日馬虎的工部尚書陸迎楚,了然地點了點頭。
羅素夕,可以棄了。
雖然也曾窩囊地失了一條胳膊。
但最近打的幾場戰役,盡數得勝,左曼庹現在能放心地讓他獨自領導作戰。他的其他孩子先在後方磨練便可,主要戰場還是要交給左曼金。
“謹遵父王教誨。”
左曼金得令退下。
巴郡的懦弱,確實出人意料之外。
他還以為巴郡至少能攪得南朝西南邊境不平,誰知竟什麽都未發生,至於北境,一群將軍似乎隻會防守,梁承影好像這次沒來。
李泉派一隊人去偵察遠處敵情,而梁承影則是假裝被他派去察看地形,翻山越嶺不在話下。“衛北將軍,那自都城而來者,可是您家親眷?”
“嗯。”
就當梁承影是吧。
南朝百姓,本是一家。
兵部尚書羅簿主要掌管全國兵馬調度,兵權除了在陳勉手中,也被他分給了在北境的李泉一部分,自他登基起便開始一步步弱化羅簿的權力。
不過北境的將士,多半是靠威信。
若是讓他們在手握虎符的李泉與戰功赫赫的梁承影之間選擇,李泉甚至不一定有勝算。
他都不知道梁承影是怎麽做到留了個“自己”在南朝都城的。
易容之術,可以毫無破綻了嗎?
梁承影倒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思考,她在北境的每一日都非常重要,根本無法鬆懈。要在一月之內幫助小五打下一場盛大的勝利,何其艱難。
她當初能拿下古魯山戰役的大勝,可是磨礪了不下三年。
況且那時,她的身邊,不止她一人。
可惜,現在北境,故人一個接一個地離開,隻剩夜空中的銀漢在一閃一閃,在這曠野之中陪伴著她。
她已經發現了蠻人駐紮之處。
梁承影俯下身,將方位默默記於皮卷之上。
不枉她跋涉三日,隻是並未發現左曼金的軍營,她摸清了部分點位,小勝可得,但是遠遠不夠。
她該用什麽方法吸引注意呢?
驀地,梁承影想起她初到北境之際,秦茫教她畫過的圖案文字,可惜她的弓在都城,不過就是在北境她也不能用,她臨走前隨意拿了一張。
她還未用過。
馬也是隨意騎的,被她早早地拴在了後方。好在她拿了十幾支羽箭防身,本來梁承影隻拿了五支,其餘是李泉黑著臉硬塞給她的。
就缺朱砂了,不過她有血啊。
於是梁承影用腰間所帶的匕首用火折子燒過一遍後,確認過溫度才在自己左手食指上輕劃了一道小口。她這一路上,不知用匕首殺過什麽,砍過什麽,還是燙一下來得放心。
她畫下那圖案之後,有些恍惚。
原來距離她第一次出營,已過去了七年。
秦茫當時的話語,仿佛仍在她的耳畔浮響。她說她不認同,將她架到如此高的位置,就像結局隻能是戰死沙場一樣。可是啊,一旦涉及到權勢皇位之爭,她的結局隻能比戰死沙場更不堪。
被千夫所恥笑,以虛偽示人。
“梁承影”得了善封,卻不能得善終,她牽扯進來了很多人,包括她的軟軟。
她隻畫了一支羽箭。
畢竟梁承影不是來作戰的,而算一場變相的宣戰。
那年她射出的兩箭,如今梁承影要接續下去。在梁承影學會蠻語之後,她慢慢理解秦茫所畫的圖案文字上的含義,那是“血債血償”。
蠻人也信因果報複。
當初月其氏一族的鮮血長流不盡,便是冤債。
他們其實不喜戰爭,可左曼庹好戰,蠻人由好幾個部族組成。不喜戰爭主張和平的部族首領,幾乎都被左曼庹屠盡。
南朝與北域,隻有短暫的和平。
已經數不清誰受得傷更多一些,誰能想到昔日馬牛羊成群的馬羊坡如今卻寸草不生,那被鐵騎狠狠踏過成千上萬遍的土地,被鮮血染過多次的土地,再堅強的野草,也難以生出新芽。
梁承影悄悄靠近軍營的駐紮地,她會自西向東,射出羽箭後便要抓緊時間逃離。
“唰!”
蠻人反應比之前迅速。
梁承影邊逃邊放箭,而後火速將自己隱藏。
“快追!”剩下的蠻人都被驚起,連忙朝這個方向奔來,看似梁承影自那方向逃離,實際上她趁亂又繞到了後方。蠻人今日,確實要比七年前進步神速。
看來,仗更難打了。
“怎麽迴事?”那名將軍火急火燎地出營,甚至衣服都未穿好。他額前有一道傷疤,皮飾甚至都無法將它徹底掩蓋,頭發黑辮也有些淩亂。
“迴右將,營內遭人偷襲,有三名將士中箭身亡。其中…其中有一支羽箭之上…之上……”,他結結巴巴,有些畏懼。
“有屁快放。”
看他們這副模樣,定是讓那偷襲者給跑了。
真是一群廢物!
“之上畫著最惡毒的詛咒。那詛咒,七年前曾經出現過。”
“什麽破詛咒,都給我把眼睛睜好了。若再出現此事,把那裝神弄鬼之人給放跑了,身上的皮和眼睛就都別想要了!”右將怒氣衝衝道。
他是不信的。
雖然七年前的那個詛咒,帶來了古魯山那樣的大禍。但如今他們勢力正盛,哪裏會怕這小小的詛咒。
“可是右將,左賢王吩咐咱們,若有任何異動,必須及時稟告。現在需要我前去匯報情況嗎?”
“需要什麽需要,此等小事還需要叨擾左賢王嗎?”右將脾氣上來,那是一個六親不認。
突然有一人緩步從遠處走來,打趣道:“怎麽不需要?右將難道不知,兵營之中的士兵數量,左賢王都要親自過目清點嗎?若是右將的兵營裏少了三人,右將該如何交代?”
格外熟悉的聲音,梁承影在黑暗之中輕輕抬起了頭。
那是李副將。
梁承影以為他死於去年的戰役之中。
沒想到他現在卻在蠻人的陣營,而且像是已有了幾分威信。
右將麵色有些難看,朝著手下人道:“去,通知左賢王此事。”
“多謝李監管提醒,您可真不愧是左賢王的得力助手,一些小事,怎能如此叨擾您休息,北境夜寒。來人,快將李監管送迴營內好生休息。”右將對著他心口不一地一番寒暄。
這老家夥,不就仗著自己吃透南朝的戰術,在左賢王麵前,吃了香。
早知道當初就應該直接將他扒皮抽筋才好。
一天天的,這麽多事。
待李副將一離開此地,右將立馬朝地上啐了一口。
“呸,還我如何交代?我正著交代,反著交代,他管我如何交代!一條南朝曾經的狗而已,竟還敢朝著我瞎吠。”
“右將莫氣,他終究不是我們的人。打得南朝滿地找牙,潰不成軍之後,再將他殺了也不遲。”右將手下之人連忙順著他的脾氣,見他讚同般地點點頭才鬆了一口氣。
“留一小隊繼續搜探,其他人,迴去準備。”
“是。”
當他們都離開時,梁承影才從不顯眼之處繞出,她抓緊時間撤退,找到那匹馬後,加緊速度往南朝軍營趕了迴去。
她正愁找不到破解之機。
可現在仿佛連老天都在眷顧她。
沒人比李副將更了解南朝在北境的派兵布局,甚至還有梁璟遺留下來的戰術與戰略,左曼金留下他是極其正確的選擇。
她的打法,李副將也不會陌生。
如果李副將已經委身於左曼金之下,那麽他便不會吝嗇於分享他所得到的信息。梁承影不會去評判李副將的選擇,求生是人之本能。
高尚者不會永遠高尚,卑劣者也不會永遠卑劣。
李泉見梁承影安然從前方歸來,心裏暗自鬆了口長氣。他問梁承影具體情況:“怎麽樣?”
“給。”
她將那皮卷遞給李泉,隨即開始重新派兵布局,將那陣地圖重新排了一遍。李泉打開看了一眼後,走近梁承影,看她的動作,眼中閃過震驚。
“這是做何?”
“我在蠻人軍營,見到了李副將。”
“什麽!”李泉雖未親眼見到他的死亡,但是蠻人將一人扒了皮掛在旗幹上說那是他,不僅李泉相信了,其他的將士也都相信了。沒想到,他竟然入了蠻人陣營。
“需要重新排兵布陣。”
“好。”時間緊張。
……
借著羅素夕的名頭,羅震此次婚事辦得極其風光,紅妝數十裏,羅府門庭若市,都來慶祝羅晉兩家交好。
前腳晉曼遠坐的花轎被抬入羅府,後腳那些賓客便湧進羅府正廳圍觀,基本朝中那些高官都來到了此處。其中不乏陸迎楚,他站在人群中,跟著鼓掌祝賀。
等到禮成,賓客紛紛落座。
陸迎楚去找了羅簿敬酒,像是喝醉了一般,他失手將手中的酒杯砸到了羅簿身上。
“哎喲,羅尚書!”
羅簿胸前濕了一大片。
他臉上的紅意逐漸褪去,連忙給羅簿賠禮道歉。
“罷了罷了。”羅簿擺擺手,向著眾人暫時請辭,他必須得去臥房換身衣物。
羅府之人,大都在忙活宴席,後院空無一人。
他也隻是簡單換了件外衣,正準備出去關上房門之際,卻見到了一個熟悉的麵孔。
“靜…靜王殿下?”
羅簿以為他眼睛花了。
“本王今日特地前來,恭喜羅尚書喜事呢。”羅簿聞言,第一反應是關緊房門。不會吧,前院可大都是朝中高官,若是靜王被發現,他定是會被扣上一頂謀逆的帽子。
“多謝靜王殿下好意,殿下不是被傳……”
“嗬,迫不得已啊。本王那個哥哥,絲毫不顧兄弟情誼,竟狠心置我於死地。不知羅尚書,還能撐多久。”陳聯走近他,慢悠悠道。
他是一個講道理之人。
於是羅簿就接到了一封密函,那是陳勉的筆跡。
羅簿絕對不會認錯,他居然,試圖要將他們羅家趕盡殺絕,落得同先前的劉家一樣的下場。
“這…”
“羅尚書,不必懷疑。本王既能悄無聲息進到羅府之內,又何必作假欺騙羅尚書呢,或者羅尚書大可進宮麵聖,試試他的態度。”陳聯此言,才是真真切切地踩在了他的痛點之上。
他如何不知,隻是……
“羅尚書在猶豫什麽,一條生路,一條死路。您,不會選嗎?還是您在擔憂名聲?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父皇當年的皇位,也是經曆了一場腥風血雨才能安穩坐上。怎麽,羅尚書作為親曆者,竟都給忘了?”
“臣沒齒難忘。”
羅簿攥緊那封密函,沉聲道。
“靜王殿下打算何時行動?需要老臣做些什麽?”他說得不錯,自古勝者為王。
“羅尚書果然是明事理之人,接下來,有人會同你聯係。喜酒,改日本王會親自喝。”陳聯臨走前,還給羅簿塞了一口甜棗。
他的意思是,要娶羅家幺女?
“恭送靜王殿下,恭迎未來聖上。”
陳聯聞言頓住腳步,迴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儒雅道:“羅尚書放寬心,若是結成親家,隻擔任兵部尚書,豈不屈才?”
“多謝靜王殿下賞識。”羅簿拱手向他行禮,感激迴道。
嗬。
若他登基,羅簿年事已高,也熬不了多少年頭了。
羅簿再次迴到宴席之上,接受眾人的祝賀,陸迎楚毫不意外地又來到了羅簿的麵前,重新朝他敬酒。
“恭喜羅尚書了。”
“同喜同喜。”
至於同的哪個喜,兩人都心知肚明。
夜晚,羅簿去了宋玉院中,“老爺,您今日怎麽來了?”
“震兒有如此喜事,可不能隻顧她心意,怠慢了今日如此操勞的你啊。”宋玉知道這是在說他近日都忙著哄大夫人,而忽略了她,宋玉心中泛起一絲暖意。
“勞謝老爺還掛念著妾身。”
“你可有往宮中再度去信,將素亦之事告知了她?”羅簿將心中記掛說出。
這才是他真正擔憂的。
難保羅素夕在這方麵點了頭。
“老爺為何突然這樣問,今日一直操辦震兒婚事,信雖寫好了,但還並未及時讓人送出,可是有何不妥?”
“那就好,不必送了。”
“為何?”
“我已為素亦談好了另一門婚事,此事便作罷。”宋玉還以為是今日馬虎的工部尚書陸迎楚,了然地點了點頭。
羅素夕,可以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