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她好好的說著話,為何會突然笑起來,傅景珩這時跟著一笑說道:“我雖不能肯定,但我覺得你猜的應該是沒錯的。先時盧敢傷了阿軒,自那時候起,季家就一直在留心盧家的事情,還打聽過盧家一些事情。做這些,季家自然是不願意輕易放過盧敢了。隻不過明麵上季家如今虎落平陽,卻是不能得罪盧家罷了。所以就一直隱而未發。
尤其是這些日子阿軒進了軍營裏,在那裏頭聽說了一些事情,對他家得來的消息就更加確認起來。最近官府拍賣一些商鋪,明麵上盧家並未有動作,可暗地裏盧家通過信得過的人,似乎還入手了最少兩家商鋪的。你可知?”
聽傅景珩這麽說,李瑤驚訝道:“哎,你難道一直在留心對付盧家了?你怎麽都沒和我說?”
傅景珩笑著解釋道:“阿瑤,你是景琳嫂子,我卻是她兄長呢。景琳的事情我怎麽會不放在心上呢?盧敢那麽對待景琳,我自然會留心他,也會留心他的事情。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隻不過時間未成熟,故而我就沒具體和你說罷了。再說我最近留心打聽盧家的事情,若不是碰到孫福父子也在打聽盧家的事情,我知道的也不比你知道的多呢。”
胖姑父親在本地軍營也呆了多年,雖然隻混了個管著十個兵的小旗當,可他對本地軍將糾葛也是多少了解的。所以李瑤通過胖姑父親還是能得到些盧敢家裏的消息的。兩人把話說開,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很快他們就將盧敢家的事情分析出個七七八八。
先時本地商鋪通過陳文書手買地,然後蓋房進行經營,其實不算正規。可自從以權謀私案落幕後,本地官府通過抄家得了些商鋪和土地,又加之朝廷的各種消息傳來,使得本地的商鋪和土地都隨之水漲船高起來。故而先時陳文書規劃的長興屯市集就由本地官府接管了起來。
自從本地官府接管長興屯市集以後,先時如咱家飯鋪子這樣的商鋪,本地官府並沒將之怎麽樣,隻是讓這些商鋪重新在官府登基辦理地契,然後每月按時交稅罷了。
當然先時的稅,官府也讓這些商鋪按他們之後的盈利,在一定期限裏將稅補交。雖然不公平,但是和有兩張嘴的官家談公平,李瑤這些小民還是沒資格的,隻好遵照辦理了。畢竟補交稅的不止她一家,還好官府也給了補交稅的期限,沒有立時催繳。
可通過抄家而收歸官有的那些商鋪,官府拍賣時底價並不低的。像咱家飯鋪子這樣規模的六分地大小的商鋪,低價是一百兩起拍,拍出三五百兩都是有可能的。畢竟咱家在長興屯市集占的地理位置非常之好,各處商鋪子都是圍著它左右兩邊建立起來的。
所以可想而知,盧千戶家入手咱家飯鋪子附近兩個同等規模的鋪子,手裏沒有千兩銀是拿不下的。那麽問題就這樣出來了,他家從哪裏得來千兩銀?
盧千戶家以前過得隻是不窘迫,但家裏卻沒有多少家仆,隻有一個做飯的粗使,一個看門的老頭罷了。跟著盧敢的那些人,都是自願依附盧百戶的人,算是盧百戶的家將,這些人並不是盧百戶買的下人,而是人家主動投靠他,有投靠書的人家罷了。
其實這些人家和下人差不多,隻是因為他們用的是投靠書投靠,所以名分上比下人好聽罷了。軍營裏這種自動投靠上級軍將的人有許多,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就如後世戚家軍形成那般。許多將領若是在軍中鑽營,都是有自己的親信手下的。所以這屬於平常現象。
由此可見,盧家也就是一般的小康之家,但存銀絕對是沒有千兩銀之多的。要是有,為何他家一直都沒有蓋新房,買下仆?若是說他們是為了不招搖,才過得那麽簡樸。可如今才半年功夫,他家卻重新買地蓋了新房,還是那種不便宜的三進院子的磚瓦房,同時家裏也買了下仆,家裏人穿戴也比以往顯得富足許多。
盧百戶升做千戶,俸祿銀子會隨之增多,但也沒有增多到讓他們能立時就起三進院子的地步。據粗略估計,他家那三進院子,沒有三百兩是蓋不出來那種程度的。這更何況,他家去年還投錢開了皮貨鋪子,那皮貨鋪子不說盈利,前期買地蓋房還加上收皮貨,沒有一二百兩銀絕對折騰不起來的。
所以這麽算計下來,升做千戶的盧百戶,他家的銀子有些來路不明。
“先不說盧千戶和史把總屬不屬於一派,我們就說說他這銀子從哪裏來的。”
“從哪裏來的?”李瑤問道。明麵上看起來算正派的盧千戶,李瑤實在不知人家從哪裏能來千兩銀,“或許是盧千戶手裏有百年人參,然後拿出去賣了。”
對李瑤這種異想天開的猜測,傅景珩卻搖頭否定道:“當日盧千戶怕得罪季家受到當今懲罰,賠了許多貴重的藥材,但是卻沒有百年人參,若是他家有人參,那時候為何沒拿出來?所以你這猜測必然是不對了。”
“那你的意思呢?”李瑤隻是瞎猜罷了。她鼓了鼓臉頰,問著傅景珩的猜測。
看她這鼓著臉頰的模樣可愛,傅景珩不自覺地抬手撫了她兩下發頂才道:“本地抄家去官的軍將不少,這裏頭盧百戶難道就沒認識的人?我猜,他幫忙認識的人藏匿家產,他手裏的錢就得自他幫人藏匿家產的好處。這種事情凡是在衙門裏做過事情的人,多少都清楚的。”傅景珩出自官宦世家,所以這些見識他還是有的。
“可是我們都能看清的問題,難道和盧千戶不是一派的史把總不知嗎?”李瑤抿了抿唇,接著又問。她直覺傅景珩是猜出個**不離十。可為何沒有人舉報盧千戶家。
“水至清則無魚,以權謀私案不能人人都幹淨的。隻是相對幹淨而已。或許史千戶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也未可知呢。成巡撫和柳監軍到了本地查案並處置這個案子,會將這案子對軍中的影響降到最低,有些人犯的錯不是特別大,也沒有證據,他們其實會睜一隻閉一隻眼就饒過的。
不然本地軍將全都牽扯其中,全都處置,那麽整個石林這幾十萬軍或許就會出現動亂了。就像本地的副總兵,因為根基深厚,在帶兵對敵方麵經驗也豐富,就算其兒子牽涉進案子,他脫不了多少關係,但是那副總兵隻是被罰沒了一定數額的家產,副總兵的位置還是沒動的。”(未完待續。)m。
尤其是這些日子阿軒進了軍營裏,在那裏頭聽說了一些事情,對他家得來的消息就更加確認起來。最近官府拍賣一些商鋪,明麵上盧家並未有動作,可暗地裏盧家通過信得過的人,似乎還入手了最少兩家商鋪的。你可知?”
聽傅景珩這麽說,李瑤驚訝道:“哎,你難道一直在留心對付盧家了?你怎麽都沒和我說?”
傅景珩笑著解釋道:“阿瑤,你是景琳嫂子,我卻是她兄長呢。景琳的事情我怎麽會不放在心上呢?盧敢那麽對待景琳,我自然會留心他,也會留心他的事情。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隻不過時間未成熟,故而我就沒具體和你說罷了。再說我最近留心打聽盧家的事情,若不是碰到孫福父子也在打聽盧家的事情,我知道的也不比你知道的多呢。”
胖姑父親在本地軍營也呆了多年,雖然隻混了個管著十個兵的小旗當,可他對本地軍將糾葛也是多少了解的。所以李瑤通過胖姑父親還是能得到些盧敢家裏的消息的。兩人把話說開,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很快他們就將盧敢家的事情分析出個七七八八。
先時本地商鋪通過陳文書手買地,然後蓋房進行經營,其實不算正規。可自從以權謀私案落幕後,本地官府通過抄家得了些商鋪和土地,又加之朝廷的各種消息傳來,使得本地的商鋪和土地都隨之水漲船高起來。故而先時陳文書規劃的長興屯市集就由本地官府接管了起來。
自從本地官府接管長興屯市集以後,先時如咱家飯鋪子這樣的商鋪,本地官府並沒將之怎麽樣,隻是讓這些商鋪重新在官府登基辦理地契,然後每月按時交稅罷了。
當然先時的稅,官府也讓這些商鋪按他們之後的盈利,在一定期限裏將稅補交。雖然不公平,但是和有兩張嘴的官家談公平,李瑤這些小民還是沒資格的,隻好遵照辦理了。畢竟補交稅的不止她一家,還好官府也給了補交稅的期限,沒有立時催繳。
可通過抄家而收歸官有的那些商鋪,官府拍賣時底價並不低的。像咱家飯鋪子這樣規模的六分地大小的商鋪,低價是一百兩起拍,拍出三五百兩都是有可能的。畢竟咱家在長興屯市集占的地理位置非常之好,各處商鋪子都是圍著它左右兩邊建立起來的。
所以可想而知,盧千戶家入手咱家飯鋪子附近兩個同等規模的鋪子,手裏沒有千兩銀是拿不下的。那麽問題就這樣出來了,他家從哪裏得來千兩銀?
盧千戶家以前過得隻是不窘迫,但家裏卻沒有多少家仆,隻有一個做飯的粗使,一個看門的老頭罷了。跟著盧敢的那些人,都是自願依附盧百戶的人,算是盧百戶的家將,這些人並不是盧百戶買的下人,而是人家主動投靠他,有投靠書的人家罷了。
其實這些人家和下人差不多,隻是因為他們用的是投靠書投靠,所以名分上比下人好聽罷了。軍營裏這種自動投靠上級軍將的人有許多,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就如後世戚家軍形成那般。許多將領若是在軍中鑽營,都是有自己的親信手下的。所以這屬於平常現象。
由此可見,盧家也就是一般的小康之家,但存銀絕對是沒有千兩銀之多的。要是有,為何他家一直都沒有蓋新房,買下仆?若是說他們是為了不招搖,才過得那麽簡樸。可如今才半年功夫,他家卻重新買地蓋了新房,還是那種不便宜的三進院子的磚瓦房,同時家裏也買了下仆,家裏人穿戴也比以往顯得富足許多。
盧百戶升做千戶,俸祿銀子會隨之增多,但也沒有增多到讓他們能立時就起三進院子的地步。據粗略估計,他家那三進院子,沒有三百兩是蓋不出來那種程度的。這更何況,他家去年還投錢開了皮貨鋪子,那皮貨鋪子不說盈利,前期買地蓋房還加上收皮貨,沒有一二百兩銀絕對折騰不起來的。
所以這麽算計下來,升做千戶的盧百戶,他家的銀子有些來路不明。
“先不說盧千戶和史把總屬不屬於一派,我們就說說他這銀子從哪裏來的。”
“從哪裏來的?”李瑤問道。明麵上看起來算正派的盧千戶,李瑤實在不知人家從哪裏能來千兩銀,“或許是盧千戶手裏有百年人參,然後拿出去賣了。”
對李瑤這種異想天開的猜測,傅景珩卻搖頭否定道:“當日盧千戶怕得罪季家受到當今懲罰,賠了許多貴重的藥材,但是卻沒有百年人參,若是他家有人參,那時候為何沒拿出來?所以你這猜測必然是不對了。”
“那你的意思呢?”李瑤隻是瞎猜罷了。她鼓了鼓臉頰,問著傅景珩的猜測。
看她這鼓著臉頰的模樣可愛,傅景珩不自覺地抬手撫了她兩下發頂才道:“本地抄家去官的軍將不少,這裏頭盧百戶難道就沒認識的人?我猜,他幫忙認識的人藏匿家產,他手裏的錢就得自他幫人藏匿家產的好處。這種事情凡是在衙門裏做過事情的人,多少都清楚的。”傅景珩出自官宦世家,所以這些見識他還是有的。
“可是我們都能看清的問題,難道和盧千戶不是一派的史把總不知嗎?”李瑤抿了抿唇,接著又問。她直覺傅景珩是猜出個**不離十。可為何沒有人舉報盧千戶家。
“水至清則無魚,以權謀私案不能人人都幹淨的。隻是相對幹淨而已。或許史千戶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也未可知呢。成巡撫和柳監軍到了本地查案並處置這個案子,會將這案子對軍中的影響降到最低,有些人犯的錯不是特別大,也沒有證據,他們其實會睜一隻閉一隻眼就饒過的。
不然本地軍將全都牽扯其中,全都處置,那麽整個石林這幾十萬軍或許就會出現動亂了。就像本地的副總兵,因為根基深厚,在帶兵對敵方麵經驗也豐富,就算其兒子牽涉進案子,他脫不了多少關係,但是那副總兵隻是被罰沒了一定數額的家產,副總兵的位置還是沒動的。”(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