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嶺市集開辦後,在那裏買地打算蓋商鋪的人有不少,這些人大多是本地的軍將。這些軍將在以權謀私案落幕後,大多因犯事而都被抄沒家產,這些商鋪自然在他們的家產裏,從而也被抄沒收歸官府。
官府抄沒這些商鋪後,自然要使得這些商鋪物盡其用,故而打算通過拍賣將一部分商鋪處理,而除卻這些商鋪以外,朝廷還囑意本地官府對本地長興嶺市集周邊進行規劃。
那日鬆作為部落酋長,自然要為本地部落謀取一些利益,想要本地部落的牧民也進入長興市集做買賣。他最近就在和官府交涉這些商鋪的歸宿以及在市集周邊規劃裏盡量為本地牧民謀得利益,故而他才沒有時間和李瑤見麵。
韓進告訴李瑤的就是關於商鋪拍賣的消息,那日鬆的消息他自然是不知的。至於那王娘子母女,韓進倒是不好將二人消息和李瑤細說。所以他幹脆就一點也沒說。畢竟李瑤如今是出嫁女身份,也畢竟王娘子母女的事情牽扯的是上一輩的關係,李瑤這樣的出嫁女身份也不好插手幹涉長輩的事情。
隨著日盛酒樓的開業,李瑤飯鋪子的生意還是受到一些影響的。畢竟以往她們飯鋪子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如今有了同類型的競爭對手,盡管檔次是酒樓,比他們飯鋪子高檔,但是因為日盛酒樓的特意針對,李瑤飯鋪子買賣還是受到了影響。
但到底影響也不是特別大,吃上一兩次日盛酒樓的飯菜,品出和咱家飯鋪子有差距的人,還是願意在咱家飯鋪子用餐的。隻是咱家飯鋪子自從日盛酒樓開業後,關於肥腸的特色菜就再也沒出現過,而日盛酒樓賣的有肥腸的菜則基本沒有人再買。前者是因為沒有肥腸這個供貨渠道,所以沒法做這菜;後者則是盡除不了肥腸的異味
幾日裏先是孫婆子跟著王木匠去了家,幫著王木匠做嬰兒推車去了。接著李瑤和飯鋪子裏的廚子陸師傅兩人,對餄餎麵裏的麵粉和蕎麥配比進行了實驗,想要盡力降低成本,也想要使之更好吃。為此,李瑤飯鋪子的人和傅家人吃餄餎麵都要吃吐了。
而日盛酒樓隨之也並沒有什麽大動作,所以李瑤便放鬆了警惕。她這裏一直緊繃著心思也沒用,故而她便決定水來土淹,兵來將擋。
傅景珩收猴腿菜,李瑤也借著這東風,讓鄉鄰幫忙采集艾草葉,收了些艾草嫩葉。從而還雇了些人幫忙做粽子和艾草青團。
剛開始傅景珩和李瑤都沒覺得收猴腿菜會收那麽多,隨著附近村子裏的人往傅家送野菜,傅家的猴腿菜多得在傅家曬製也已經沒地方了。
為此,後頭傅景珩不得不選擇在李瑤的作坊附近對猴腿菜進行處理曬製,曬製完後這猴腿菜就可以直接方便地貯藏在作坊裏的倉房了。
因為傅景珩將手裏的家用銀子都用在了收猴腿菜上,故而傅家的家計銀子大多都隻能依靠李瑤負擔。對此,傅景珩對李瑤是愧疚的。
李瑤卻不在意地道:“母親那裏喝的藥都是事先買好了一個月的,最近不用再買藥;家裏吃的米和麵,父親那裏教書俸祿就盡夠了。如此我負擔的家計銀子就算我家兩三日吃上一次肉,也花不了二兩銀,你且放心就是了。”
傅家根本就不是貪圖她嫁妝的人,故而她是一點也不在意在能力範圍裏負擔家計的,她相信她這些付出以後一定都會有迴報的。
從五月初二開始,咱家飯鋪子開始賣端午粽子和艾草青團,這些粽子和青團個頭做得都不大。因為這兩樣東西裏包得餡料種類有豆沙,棗泥,鹹蛋黃,臘肉,芝麻等餡,餡料種類豐富,也因為趕上了長興屯開集的逢三日子,同時官府開始在日盛酒樓對本地一些商鋪進行拍賣,一些得了消息的鄉紳也湧入了此地,借著這東風,這兩樣東西賣得非常之好。
這更何況是五月端午的日子,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重視端午節慶的。平日裏哪怕舍不得花錢,也願意在這時候花些錢賣粽子和艾草青團的。李瑤飯鋪子因為要供應早餐小菜,故而醃製了許多鹹雞蛋,從而使得她那蛋黃餡並不缺的。到過了端午一結算,這兩樣東西因為賣得好,拋去成本人工,竟然賺了有十兩銀還多點。
這一晚,李瑤將十兩銀拿給了傅老太太道:“祖母,若不是你想著做艾草青團,我也想不起做粽子和艾草青團賣。這十兩銀我知道您老人家看不上,不過這銀子也是因為祖母的主意賺來的,孫媳婦我就交給你處置這些銀子吧。”
“十兩銀如今頂得上我家幾個月花用了,我如何看不上,你這孩子!”傅老太太嗔怪道。她看不上這銀子,但她欣慰晚輩依賴她。
說完這話後,她緊接著道:“都是你在出錢出力,祖母我什麽也沒做,即便你說是我的主意,祖母我哪裏又能當真。這些錢你既然讓祖母做主,祖母就做主將這錢拿來當做家用使喚,你覺得可好?”
“說了讓祖母做主,自然全憑祖母處置。”
李瑤這個樣子,讓傅老太太還是埋怨了她一句:“哎,你這孩子,這錢歸根結底都是你賺來的,結果你將功勞都推在祖母我這裏。”她嘴裏說著埋怨話,心裏卻還是記李瑤好的。
這祖孫兩個說了一會話,李瑤這才靜心下來籌謀應對秋月。她從那日鬆那裏得來些成巡撫的消息,也從李濟民口裏知道成巡撫是個怕老婆的人,便決定往京城給成巡撫夫人送信。
小妾最怕大老婆壓製,成巡撫也怕老婆,這是她目前能想到的唯一一個對付秋月和成巡撫的辦法了。即便成巡撫沒有授意秋月什麽事情,但他是秋月的靠山後盾,對付秋月,自然也免不了要對付他的。
想著這些,她就去找傅景珩給她寫信,她的毛筆字是不能見人的。
同時她還有些話要對傅景珩說。
“若不是盧敢糾纏景琳,我也不會留心盧家。盧千戶在本地經營多年,可史把總不也在本地經營多年嗎?那為何和史把總有親戚關係的任百戶都沒升職成為千戶,他卻成了千戶?或許盧千戶和史把總他們之間還分了派,盧千戶並不是史把總一派的人,而史把總這派的人爭不過盧千戶那派的人,多不對?”
每當李瑤提起史把總,都有些想要笑場的衝動。實在是這個姓太有諧音喜感了。每當說到史,她就能想到“屎”。這還不說史千戶那一對兒女的名字,一個名字諧音叫做屎上飛,一個叫做屎真香。
許多事情,她不能完全都依仗那日鬆幫她。那日鬆即便是本地部落酋長,可本地軍營勢力必然也不是他說插手就能插手的,所以她隻得拿自己想的和身邊人商量,看看可否商量出什麽法子。而她身邊能和她說得上的話的,也可以信任的,也就傅景珩了。
官府抄沒這些商鋪後,自然要使得這些商鋪物盡其用,故而打算通過拍賣將一部分商鋪處理,而除卻這些商鋪以外,朝廷還囑意本地官府對本地長興嶺市集周邊進行規劃。
那日鬆作為部落酋長,自然要為本地部落謀取一些利益,想要本地部落的牧民也進入長興市集做買賣。他最近就在和官府交涉這些商鋪的歸宿以及在市集周邊規劃裏盡量為本地牧民謀得利益,故而他才沒有時間和李瑤見麵。
韓進告訴李瑤的就是關於商鋪拍賣的消息,那日鬆的消息他自然是不知的。至於那王娘子母女,韓進倒是不好將二人消息和李瑤細說。所以他幹脆就一點也沒說。畢竟李瑤如今是出嫁女身份,也畢竟王娘子母女的事情牽扯的是上一輩的關係,李瑤這樣的出嫁女身份也不好插手幹涉長輩的事情。
隨著日盛酒樓的開業,李瑤飯鋪子的生意還是受到一些影響的。畢竟以往她們飯鋪子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如今有了同類型的競爭對手,盡管檔次是酒樓,比他們飯鋪子高檔,但是因為日盛酒樓的特意針對,李瑤飯鋪子買賣還是受到了影響。
但到底影響也不是特別大,吃上一兩次日盛酒樓的飯菜,品出和咱家飯鋪子有差距的人,還是願意在咱家飯鋪子用餐的。隻是咱家飯鋪子自從日盛酒樓開業後,關於肥腸的特色菜就再也沒出現過,而日盛酒樓賣的有肥腸的菜則基本沒有人再買。前者是因為沒有肥腸這個供貨渠道,所以沒法做這菜;後者則是盡除不了肥腸的異味
幾日裏先是孫婆子跟著王木匠去了家,幫著王木匠做嬰兒推車去了。接著李瑤和飯鋪子裏的廚子陸師傅兩人,對餄餎麵裏的麵粉和蕎麥配比進行了實驗,想要盡力降低成本,也想要使之更好吃。為此,李瑤飯鋪子的人和傅家人吃餄餎麵都要吃吐了。
而日盛酒樓隨之也並沒有什麽大動作,所以李瑤便放鬆了警惕。她這裏一直緊繃著心思也沒用,故而她便決定水來土淹,兵來將擋。
傅景珩收猴腿菜,李瑤也借著這東風,讓鄉鄰幫忙采集艾草葉,收了些艾草嫩葉。從而還雇了些人幫忙做粽子和艾草青團。
剛開始傅景珩和李瑤都沒覺得收猴腿菜會收那麽多,隨著附近村子裏的人往傅家送野菜,傅家的猴腿菜多得在傅家曬製也已經沒地方了。
為此,後頭傅景珩不得不選擇在李瑤的作坊附近對猴腿菜進行處理曬製,曬製完後這猴腿菜就可以直接方便地貯藏在作坊裏的倉房了。
因為傅景珩將手裏的家用銀子都用在了收猴腿菜上,故而傅家的家計銀子大多都隻能依靠李瑤負擔。對此,傅景珩對李瑤是愧疚的。
李瑤卻不在意地道:“母親那裏喝的藥都是事先買好了一個月的,最近不用再買藥;家裏吃的米和麵,父親那裏教書俸祿就盡夠了。如此我負擔的家計銀子就算我家兩三日吃上一次肉,也花不了二兩銀,你且放心就是了。”
傅家根本就不是貪圖她嫁妝的人,故而她是一點也不在意在能力範圍裏負擔家計的,她相信她這些付出以後一定都會有迴報的。
從五月初二開始,咱家飯鋪子開始賣端午粽子和艾草青團,這些粽子和青團個頭做得都不大。因為這兩樣東西裏包得餡料種類有豆沙,棗泥,鹹蛋黃,臘肉,芝麻等餡,餡料種類豐富,也因為趕上了長興屯開集的逢三日子,同時官府開始在日盛酒樓對本地一些商鋪進行拍賣,一些得了消息的鄉紳也湧入了此地,借著這東風,這兩樣東西賣得非常之好。
這更何況是五月端午的日子,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重視端午節慶的。平日裏哪怕舍不得花錢,也願意在這時候花些錢賣粽子和艾草青團的。李瑤飯鋪子因為要供應早餐小菜,故而醃製了許多鹹雞蛋,從而使得她那蛋黃餡並不缺的。到過了端午一結算,這兩樣東西因為賣得好,拋去成本人工,竟然賺了有十兩銀還多點。
這一晚,李瑤將十兩銀拿給了傅老太太道:“祖母,若不是你想著做艾草青團,我也想不起做粽子和艾草青團賣。這十兩銀我知道您老人家看不上,不過這銀子也是因為祖母的主意賺來的,孫媳婦我就交給你處置這些銀子吧。”
“十兩銀如今頂得上我家幾個月花用了,我如何看不上,你這孩子!”傅老太太嗔怪道。她看不上這銀子,但她欣慰晚輩依賴她。
說完這話後,她緊接著道:“都是你在出錢出力,祖母我什麽也沒做,即便你說是我的主意,祖母我哪裏又能當真。這些錢你既然讓祖母做主,祖母就做主將這錢拿來當做家用使喚,你覺得可好?”
“說了讓祖母做主,自然全憑祖母處置。”
李瑤這個樣子,讓傅老太太還是埋怨了她一句:“哎,你這孩子,這錢歸根結底都是你賺來的,結果你將功勞都推在祖母我這裏。”她嘴裏說著埋怨話,心裏卻還是記李瑤好的。
這祖孫兩個說了一會話,李瑤這才靜心下來籌謀應對秋月。她從那日鬆那裏得來些成巡撫的消息,也從李濟民口裏知道成巡撫是個怕老婆的人,便決定往京城給成巡撫夫人送信。
小妾最怕大老婆壓製,成巡撫也怕老婆,這是她目前能想到的唯一一個對付秋月和成巡撫的辦法了。即便成巡撫沒有授意秋月什麽事情,但他是秋月的靠山後盾,對付秋月,自然也免不了要對付他的。
想著這些,她就去找傅景珩給她寫信,她的毛筆字是不能見人的。
同時她還有些話要對傅景珩說。
“若不是盧敢糾纏景琳,我也不會留心盧家。盧千戶在本地經營多年,可史把總不也在本地經營多年嗎?那為何和史把總有親戚關係的任百戶都沒升職成為千戶,他卻成了千戶?或許盧千戶和史把總他們之間還分了派,盧千戶並不是史把總一派的人,而史把總這派的人爭不過盧千戶那派的人,多不對?”
每當李瑤提起史把總,都有些想要笑場的衝動。實在是這個姓太有諧音喜感了。每當說到史,她就能想到“屎”。這還不說史千戶那一對兒女的名字,一個名字諧音叫做屎上飛,一個叫做屎真香。
許多事情,她不能完全都依仗那日鬆幫她。那日鬆即便是本地部落酋長,可本地軍營勢力必然也不是他說插手就能插手的,所以她隻得拿自己想的和身邊人商量,看看可否商量出什麽法子。而她身邊能和她說得上的話的,也可以信任的,也就傅景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