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一語落定,當即向前踏出一步,混身氣血劇烈燃燒,似筆直狼煙,無止境地向上攀升。


    五大秘境亦徹底洞開,鯨吞天地元氣,再於心髒處,被盡數提煉、升華成最精純的陽火真氣,充盈徐行全身,與澎湃氣血交織合一。


    正如方才以至陰真氣轉化“天刃”一般,徐行亦能夠通過“嫁衣神功”的秘訣,將“五行元氣”盡數提煉為“至陽無極”之氣。


    比起至寒至銳的“天刃”,熾熱且暴烈的“嫁衣真勁”,在純陽拳意、陽剛氣血的加持下,更符合徐行一慣以來,硬打硬進、強突猛衝的戰鬥風格。


    徐行一步踏出,身形已化作一條燦然金虹,刹那間殺到萬歸藏胸前,一拳奪路而出,直擊其人胸膛。


    徐行這一動,萬歸藏隻覺似是有一輪煌煌烈日,從天而降、霸臨四方,眼前所見,盡是萬丈金光,幾乎不可視物。


    除去源於肉體的視覺外,他的神念亦受到純陽拳意的壓製,運轉艱澀,體會到當日龐斑的感受。


    好在,萬歸藏此時已然成就大宗師,更勝昔日龐斑不知凡幾,在純陽拳意的籠罩下,依舊能出招應對。


    他雙手一挫一撚,先後搭上徐行的手臂,大袖鼓蕩飄搖,從中漾開八色光流,場域之能催發至最大。


    萬歸藏現在已不再是單純用生死二氣,駕馭周流八勁,而是將“不死印法”與“周流六虛功”一並施展出來,以生死二氣統禦周流八勁,再運化勁之能。


    “不死印法”乃是石之軒以花間派、補天道兩門的內功心法為根基,以佛門“三不在”思想為精髓,創造出來的功法。


    而“周流六虛功”則是“西昆侖”梁蕭根據算術易學所創,可謂遍述天地自然之道,與“不死印法”本無絲毫共同之處。


    但萬歸藏卻能將這兩門分屬道佛,全無關聯,甚至可說是南轅北轍的功法,融合得天衣無縫、並施展得登峰造極。


    不死印法其中一個特性,便是能夠將敵人那充滿殺傷力和破壞性的“死氣”,轉化成“生氣”並借之為用,立於不敗之地。


    再加“周流八勁”的分解之能,萬歸藏這一身轉勁、化勁的功夫,已可謂是天下無雙。


    無論是何種真氣,隻要一落到他的空境場域中,便會免不了被轉化為“生氣”,在被“周流八勁”給分解、消弭,甚至是納為己用。


    即便是徐行剛剛以五行元氣聚成的巨掌,也隻是在被分解的同時,不斷填充元氣,維持形態,並不算是未受影響。


    可是這一次,他卻驚訝地發現,徐行的拳頭竟然凝實、堅固得超乎想象,自己根本不能化去哪怕一星半點的力量。


    這也是徐行在見識了萬歸藏的“周流六虛功”後,想出來的戰法。


    他的肉身本就是不壞之軀,隻要緊閉人皮五口、四萬八千毛孔,那麽氣血便不會有絲毫流逝,可謂無漏。


    而“嫁衣神功”練到巔峰境界,亦有無漏之能,真氣能與人體緊密結合,毫不外泄。


    兩兩相加,在“純陽拳意”的統禦下,這一拳的勁力萬歸藏自然是卸無可卸,隻能以本身功力硬抗。


    好在“周流六虛功”不是有化勁之能,萬歸藏更不是隻有這一招可用,其人雙手變化,搓、盤、彈、撚,頃刻而成。


    一時間,萬歸藏的周身四方,盡是連綿不絕的手臂在起落,連成一片模糊光影,撕空裂氣而去。


    “周流八勁”隨手勢而變化,在兩人之間,驟然凝聚出一朵朵色澤各異、晶瑩剔透、含苞待放的蓮花。


    這正是“天蓮宗”的鎮派絕學,“天心蓮環”。


    “天心蓮環”本來的宗旨,乃是要通過手勢變化,自雙手諸多經絡中,釋放出如蓮蕊狀的灼熱真氣,專攻敵手經脈,陰損非常。


    這一招雖是兇猛霸道,亦極其消耗真元,是以,曆代練成這一招的天蓮宗高手,最多也就是能夠在一招之內,轟出五朵蓮勁。


    直到精通“周流六虛功”的萬歸藏出世,“天心蓮環”之名,才真正變得名副其實。


    他的“周流六虛功”一旦展開,便能駕馭天地萬象,有己心代天心之威,更能以八勁各凝蓮花,真正做到連綿不絕。


    但不管萬歸藏將“天心蓮環”施展到何種猛烈的地步,徐行都依舊擋得住、防得下,更能反擊。


    他站定萬歸藏身前,動作簡潔明了。


    萬歸藏的每一朵蓮勁打出,徐行便一下子反擊,招式並不精妙,卻是快絕無倫、剛猛霸道,就是一拳打在萬歸藏的掌心,硬生生破滅蓮勁。


    “不死印法”的另一個妙用,便是在交手中,可以利用真氣間的生死轉換,以純粹的真氣角度,和對方建立一種玄妙聯係。


    修行者便能借此察覺到對方體內真氣、乃至整個場域的變化情況,達到一種未卜先知的效果。


    這種探查類似魔種,雖然不像神意感知那麽方便,卻勝在更為隱秘,就連守備森嚴的場域都能滲透,對同級強者亦有作用。


    是以,自從練成“不死印法”後,萬歸藏與人為敵,幾乎從無不備的情況。


    但是對上徐行,“不死印法”這個特性,亦是無從發揮,因為徐行根本就不掩飾自己的一舉一動,隻是直戳了當的出手。


    ——沒有突如其來的攻擊,隻有明知來襲,卻依舊勢不可擋、無從招架的拳頭!


    頃刻間換過百來招後,兩人居然都隻是單純的碰撞,沒有一招是戰略上的博弈,更無一招是招式上的變化,隻是力量與力量的對拚。


    兩人腳底的海麵硬生生向下凹陷十來丈,暴露出黝黑且遍布青苔的海床,並且就連這海床亦被餘勁波及,震顫搖晃。


    怒浪狂濤如千軍萬馬,朝四麵八方馳騁奔騰,洶湧澎湃,發出震耳欲聾、響徹天地的巨吼。


    濛濛水霧中,還夾雜著一抹濃鬱血色,這些都是被絞碎的魚群屍骸。


    如此偉力,若是放在陸地上,隻怕連整個鼇頭磯都難以承載,會因戰鬥餘波而徹底崩毀,整個傾倒進大海中。


    在這一百來招的對拚裏,徐行和萬歸藏都沒有後退一步,但是表現卻各有不同。


    這一戰對徐行來說,甚至比麵對龐斑還要更為快意,他與龐斑交手,比的就是一個見招拆招,雖然險象環生,分勝負卻也是極快。


    可萬歸藏卻截然不同。


    他並不如龐斑那樣,有著諸多令徐行出乎意料的奇技,就是憑著“周流八勁”、“不死印法”的雄渾根基,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這位西城城主不但真氣極其充沛,論對天地元氣的操控,也要更勝過還需要通過“五髒廟”提煉轉化的徐行。


    萬歸藏雙手一拂,數以千計的勁力傾覆向徐行,招式狂亂無匹,卻又有沛莫能禦的浩然威勢。


    或是直線衝擊,或是弧線橫掃,無所不用其極,角度極其詭異,更能同時從上下左右、四麵八方同時襲來。


    萬歸藏此時此刻,真正將一位大宗師的手段,展現得淋漓盡致,用這種直戳了當的方式,令徐行領略空境武道最正宗的真髓。


    這青衣人的每一招、每一式,皆是來自於十來丈高的穹蒼,腳踏淩霄、頭頂濃雲,朝徐行狂轟濫炸。


    他拳腳間帶起的氣流、風雷、真焰、霜氣等一眾變化,皆是場域之能的衍生,卻又當真能夠影響天地運轉。


    是以,如今的萬歸藏看上去都不像是個武者,倒像是操持天地權柄、唿風喚雨、驅雷掣電的道家真仙。


    這一刻,徐行當真有種感覺,自己好似在與整個世界為敵!


    隻不過,論這種近身拳技,徐行終究要比萬歸藏要資深得多。


    麵對“周流八勁”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的攻勢,他仍是信手拈來地施展出種種拳技,進行針鋒相對地拆招。


    從大明王朝世界種種拳術,鷹抓擒拿、戳腳、大鵬明王拳、忽雷架翻天手,再到北宋世界的武功,將軍令、神手大劈棺……


    這些武學論精妙強橫,比起萬歸藏的神功都要遜色頗多,但是在徐行手中,卻是渾然天成、無懈可擊,完全突破原有上限。


    招式與招式間的隔閡、藩籬亦被打破,一出手,往往是數招並行,威力與殺性成倍增長。


    如果說萬歸藏是以周流八勁構成世界,那徐行就已經化身為肆虐天地、席卷宇內的天災,要破滅一切,令萬物沉淪。


    每一次碰撞之後,徐行都是懸空不動,麵色如常,沒有絲毫異樣,將“天心蓮環”的勁力輕而易舉地承受下來,再予以反擊。


    萬歸藏這才忽然意識到,徐行的武學底蘊,究竟高深到了一種什麽層麵。


    若非“周流六虛功”和“不死印法”皆能應機而動,單憑他本人的應變,根本就跟不上徐行的種種拳術變化。


    並且,他的拳勢、拳勁、拳神是越打越強悍,精氣神亦無止境地高漲,全身心地投入了進去。


    饒是再強烈的真氣光焰,都無法掩去徐行眼中那堪稱熾亮的灼熱神光。


    戰至酣暢處,他已難以抑製地放聲長笑,極為歡快!


    萬歸藏這種敵手,乃是徐行最喜歡的類型。


    這位西城城主足夠難纏又足夠堅韌,不會被一下子打崩,更有極強威脅性,需要時時警惕,打起來可以說是爽快與刺激並存,簡直是一種極致的享受。


    不要說是在這個世界,即便是遍數自己經曆過的三個世界,這種敵手亦是極其少見,更能將徐行心中的戰意盡數激發出來。


    長笑聲中,徐行周身金光越發燦然,竟然直衝雲霄,將半邊陰沉天幕,都染成一片極盡輝煌的鎏金色澤。


    他猛地踏出一步。


    這一步踏出,距離甚遠的海床當即劇烈震顫,出現一個方圓三四丈的坑洞,好似遭到了隕石撞擊,又如巨靈腳印,深深凹陷。


    震波更是令水體向四方蕩開,形成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接天巨浪,駭人至極。


    一步踏出,徐行的拳頭就如貫日長虹、彗星襲月,帶著殺人盈野,橫暴兇戾的慘烈殺氣,直衝萬歸藏胸口。


    除去這種殺意殺念外,萬歸藏還能感受到一種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大誌,以及一種貫徹這誌氣的雄心。


    與其說徐行是在出拳,倒不如說他在通過武學,寫一句抒懷的詩,吟一首明誌的詞。


    於是,萬歸藏能夠從這一拳中,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甚至是親身感受到那一句詞。


    這句詞就叫做: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拳鋒所過之處,一切勁氣悉數破碎,更有一抹明亮絢爛、輝煌煊赫的金虹,凝在空中,久久不散。


    這正是徐行在大明王朝世界,便領悟出來的“射天狼”拳法。


    如今在純陽拳意、至陽元氣、熾盛氣血的加持下,這一拳的威力,比之當初何止強出數百倍。


    除此之外,徐行還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當初從“元”身上,感悟出來那種以純粹情緒引發心神之力的“箭法”。


    正是這數種成果合一,才造就了今日這舉世無雙、絕無僅有的“射天狼”!


    萬歸藏心弦緊繃,“周流八勁”充盈全身,不再外放外擴,而是作為根基充盈全身,想要先抵禦住這見所未見的恐怖一擊。


    他左掌抵右掌,剛一接拳,就知道不妙,驚覺對方拳勁竟然比方才更強數成。


    拳勁蕩開,萬歸藏隻覺自己渾身上下的經脈、氣血、五髒六腑、乃至骨髓等一係列人體的組成部分,都在顫抖、震動。


    按理來說,他的體魄縱然不如蒙赤行這種專精煉體的高手,可遍數當世亦算絕頂,否則也難以撐持自身大宗師級數的場域。


    並且,撐開場域的情況下,隻要周流八勁不破,他的體魄便絕對無礙,不會受到任何傷勢。


    但此時此刻,徐行那蘊含了澎湃氣血,以及純陽拳意的拳頭卻能穿透周流八勁的場域,結結實實地打在萬歸藏身上。


    不、不是穿透。


    是排開!


    任何場域的構成,都是要以強烈的神念為基礎,但是誕生於肉身氣血的“純陽拳意”,對神念的克製效果實在太過強橫。


    若非萬歸藏已經將“周流六虛功”練到大成境界,而這門功法在形成結構後,又能夠自行運轉,他的場域早就被徐行轟到破碎。


    但麵對前所未見的“射天狼”,那本就搖搖欲墜的場域,終於再難撐持,應聲而破!


    場域碎裂後,萬歸藏亦難以保持近乎仙佛的超然姿態,被徐行這一記殺氣凜然、剛猛無儔的“射天狼”,硬生生打得向後飆射而去!


    若是從天上往下看,萬歸藏的身軀,當真如一發破空長掠、飆揚遠射的箭矢,將無垠大海硬生生撕裂。


    所過之處,海水為之二分,從中凹陷,兩側先是升騰起兩麵厚重的浪花高牆,在幾個唿吸後,才轟然垮塌,砸迴海麵,再次激起軒然大波。


    萬歸藏那一襲青衣,足足在海麵上激射出去一百來丈,直到撞上一座占地不過方圓數裏的小島,才終於停了下來。


    可他這一退,徐行卻並未追擊而上,反倒是負手立於原地,馮虛禦風,仰望越來越厚重、水汽也越來越濃的烏黑雲層,長笑道:


    “怎麽,現在還不敢出手嗎?”


    雲層中,傳來一個無比沉悶、卻有帶著強烈威嚴的嗓音,好似籠罩四極,涵蓋八荒。


    “小子無知,還敢在本座麵前大放厥詞!”


    言語落定,卻見雲層中,忽地顯現出一截遍布漆黑鱗甲的長條身軀。


    緊接著,一顆高逾丈許,似蛇非蛇的巨物頭顱,從雲層中垂下。


    它生有兩枚筆直向天、極其鋒銳的犄角,犄角間滿是濃密鬃毛,下頜滿是堅針般的短須,大口緊閉,雙目有如兩輪幽綠大日,鎖定徐行的身軀。


    這頭角崢嶸的龍形巨獸,比起尋常猛獸的兇狠猙獰,更添了幾分難以言喻的神聖感。


    徐行甚至感覺,自己好似一下子從武俠片場,走入了歲月斑駁的遠古神話中,正在直麵一頭貨真價實的天龍。


    他心中不由得浮現出一句話:


    原來,潛龍裏麵當真有龍啊。


    這條綠鬃黑龍體長近十丈,在自然界中已算是極其不可思議的巨大,無論出現在何處,都會成為絕對的焦點和重心。


    ——除了現在。


    因為在它背上,還有一個由海水凝成的巨人,傲然屹立。


    這巨人身高亦是接近兩丈,相貌雖是模糊,體型卻極其寬厚,即便立於龍背,仍是讓人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這巨人,赫然正是雲虛!


    麵對這神人乘龍而行的一幕,徐行亦不禁感到有些心神搖曳,那巨人俯瞰身下,敏銳察覺到他的心緒波動,露出滿意笑容。


    雲虛對徐行的震動,並不感到奇怪,因為他第一次見到這頭“魔龍”時,亦是感到極為不可思議,好似一貫的認知都被顛覆。


    先前徐行和萬歸藏激戰時,雲虛就一直借助魔龍之力,隱於雲中觀察這一切。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終究還是小覷了這個橫空出世的年輕人,此人的武功修為,實在已到了一種登峰造極的至境,不懼與任何大宗師爭鋒。


    ——但,這又如何?!


    雲虛目光睥睨,感受到那充盈全身、莫可匹敵的力量,隻覺一陣心曠神怡。


    可出乎雲虛預料的是,在短暫震動後,徐行不但流露出絲毫懼怕、恐慌,目光反倒是越來越灼熱。


    他甚至咧開嘴角,毫不掩飾地大笑。


    “哈哈哈哈哈,太有趣了!”


    其實一看到這頭黑龍,徐行就意識到,這東西究竟是什麽。


    在“破碎虛空”原著中,戰神殿裏就曾有一頭形貌怪異猙獰的魔龍,作為守護靈獸,具備遁地飛天之能,令初出茅廬的大俠傳鷹亦陷入苦戰。


    隻不過原著中的魔龍並無這般體型,更沒有如此力量,想來是在這幾十年中,受到了大海無量靈機的沃灌,才最終長成這般形態。


    但這條魔龍越大,徐行就越是興奮。


    對他來說,這種巨型敵人的戰鬥尚屬生平首次,亦是值得一試的挑戰。


    言語落定,縈繞徐行四周,仿若團團烈日的燦金元氣驟然收斂,他的身軀好似驟然變為琉璃質地,令雲虛可以清晰看到其人胸中五髒。


    緊接著,五個色彩各異的“光圈”,浮現於徐行身旁,好似佛陀身光,互相重疊,彼此間又無絲毫幹擾,仿佛存於五個截然不同的獨立空間。


    五行元氣從這五個光圈中衍生而出,構成一個身高五丈,近乎真人,就連肌肉紋理和筋絡皮肉都清晰可見的巨大法相。


    自從練成五髒廟後,徐行的“元氣實相”亦有了長足進步,隻不過麵對萬歸藏這種極其擅長操縱元氣的對手,並無用武之地。


    現在對上乘龍而來的雲虛,這一手法相,卻是再合適不過!


    法相甫一成形,便帶著絢爛燦然的五色光華,衝向正朝自己撲殺而來的魔龍。


    在法相的加持下,徐行的嗓音亦變得如雲虛一般渾厚,甚至還更為威嚴、剛強,還多了一種肆無忌憚的張揚。


    “來來來,就讓徐某看看,你這條魔龍,究竟鬥不鬥得過我的龍形拳!”


    龍這種存在,對徐行以及每一個在大明王朝世界,修煉象形拳的拳師來說,都有著極其深重的意義。


    隻因修煉象形拳的拳師,在打好基本功後,想更進一步,都要模仿動物的形態、神意。


    並且大成的標誌,往往是要用自身拳術,超越模仿對象,抵達不拘泥於形的上乘境地。


    就好比徐行雖然是一個沒有翅膀的人類,但他的大鵬展翅身法,卻比任何鳥類都要更快更猛。


    但龍這種天生神物,並不存在於大明王朝世界,每一個龍形拳的修行者,都要從自身的過往經曆中,提煉出龍形精神。


    徐行當初照著“三豐血經”上的字跡,修煉龍形拳術時,亦是隻能如此。


    而現在,既然有幸遇見一條“真龍”,徐行自然要難以按捺心中的激動,要試一試自己的龍形拳術,究竟到了什麽地步!


    五丈高的法相,將徐行的身軀徹底包裹,這一刻,他的肉身和元氣,幾乎已不分彼此。


    肉身為元氣的根基,元氣為肢體的延伸,以此施展純粹的肉身拳術,更是無往而不利。


    徐行這一衝,不僅裹挾著浩浩蕩蕩、輪轉不休的五行元氣,更挾巨量海水,逆衝排空,好似要倒卷穹天。


    雲虛甚至感覺,對方的精神仿若與無垠大海都融為一體,無止境地翻騰、攀升,直抵蒼天盡頭。


    這正是朱天都當初的拳勢——四海龍王!


    而徐行在其中,更融入了“北冥神功”的北海玄冥之意,令這本就要倒行逆施的霸道拳勢,更顯浩瀚無邊。


    不僅是雲虛驚了一驚,就連具備些許靈智的魔龍,眼中亦出現了一條好似從虛空生出,有包藏宇宙之機的真正神龍。


    魔龍看著自己視野中的神龍,原本靜如淵海的目光中,竟本能地流露出一絲驚懼。


    可它畢竟是此界僅此一頭的天地異種,非但沒有被驚懼壓倒,反倒是激活了身為絕頂獵殺者的兇惡氣焰,龍軀劇烈翻滾,張開血盆大口,便朝徐行的身子撕咬而去。


    魔龍的牙齒亦極為粗壯,最小的一顆亦大如象牙,更有一種象牙所不具備的至極鋒銳,無物不破、無堅不摧。


    這種銳氣,是擁有絕頂天資、高深傳承的“天刃”鐵木黎耗費了數十年光陰,方才抵達的境界。


    ——可對生命本質淩駕於凡塵一切的魔龍來說,這不過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本能罷了。


    更何況,魔龍的力量、速度,都要遠在鐵木黎之上,隻怕無論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質存在,都難以抵擋它這一撕一咬。


    ——但徐行從肉體凡胎一步步走來,煉身不壞,攢真意凝形,聚元氣成相,曆經這種種艱苦後,論生命本質,亦絕不遜色於這得天獨厚、天生地養的異種魔龍!


    高達五丈的巨人目光一凝,竟是毫不退避,雙手十指勾起,仿佛雲龍探爪,滾滾雲霧中,傳來沉悶如雷的龍吼聲。


    指尖亮起森然寒光,好似千錘百煉的神兵利刃,令魔龍的眼珠子都一陣火辣辣的疼。


    徐行兩隻巨爪一上一下,刺進魔龍的上頜、下顎,竟然硬生生抵住了這堪稱恐怖的一咬,指尖更是穿透皮肉,直抵頜骨。


    魔龍自誕生以來,就是海中霸主,縱橫四海汪洋,從無抗手,何曾遭受過如此慘烈的打擊,鱗甲震動,龍須飄蕩,幽幽綠瞳中顯出濃烈痛苦神色。


    可就在這時,雲虛亦發動了攻勢。


    他渾身真氣凝聚,根本不聚成場域,而是盡數匯於一點,施展出鯨息功中威力超越六大奇勁,最為恐怖的一招“一空滄海式”。


    “一空滄海式”號稱一招即出,滄海成空,需傾盡全力而發,不僅不構成場域,就連護體真氣亦不存絲毫,是以向來被東島弟子視為搏命之招。


    不過,雲虛如今有魔龍這個絕好幫手,又是真氣凝成的身軀,根本不必擔心自己的安危,隻需要盡情出手便是。


    徐行雙手一震,將魔龍的巨口撐大,嘴沿撕裂,再旋身一拳,迎上雲虛的凝聚全身力量的“一空滄海式”。


    可雲虛這一擊,竟然不是衝他而來,反倒是打入魔龍體內,令這頭被激發了兇戾本性的上古異種,更添威勢。


    “嗯?”


    徐行都沒有想到,雲虛和魔龍間,竟然有這樣深的聯係,就連真氣亦可互轉互化。


    其實,當初的天機宮眾人及“西昆侖”梁蕭,首先找到的“潛龍”,其實就是這頭魔龍。


    在經過一番波折後,眾人才終於降服了這頭異種龍獸,得以進入戰神殿。


    “潛龍”機關的創造原理,乃是要先為大海開鑿出一個丹田,類似神話記載中的海眼,由此才能駕馭洋流及海中靈機,蘊生出翻江倒海、甚至是毀天滅地的偉力。


    能夠承載其這般符合的,自然隻有“戰神殿”這種奇物,不過為免神器為奸人所用,眾人也想出了另一個防範措施,也即是這條魔龍。


    梁蕭便以通天徹地的精神奇能,為這魔龍印刻下了“鯨息功”的修行方式,教導它如何吐納從戰神殿中溢散的靈機。


    這樣一來,魔龍既能成為“潛龍”的抑製器,更能借助海中靈機成長,逐漸擁有媲美大宗師的戰力,作為“潛龍”最好的守護者。


    唯有同樣修煉鯨息功,並且精通秘傳“馭龍策”之人,才能得到魔龍的承認,與之相互配合。


    魔龍得了雲虛真氣,果然力量大增,周身鱗甲開合,鼓蕩出蘊含熾盛熱力的白霧,長尾一甩,便纏向徐行的腰身。


    那兩隻猙獰可怖的巨爪,亦是抓向徐行的胸口,利爪未至,強悍爪勁已經將空氣洞穿,卷起層層疊疊、洶湧澎湃的猛烈罡風。


    這一爪中,除去魔龍本身那幾乎無人可比擬的恐怖肉身力量外,還蘊含有鯨息功六大奇勁的變化。


    原本浩大雄渾的鯨息功,在魔龍手中,更多了一份物競天擇、無物不殺的暴戾兇性,論及精妙之處,甚至更勝雲虛本人出手!


    這也是自然之理,鯨息功本就是梁蕭感巨鯨之唿吸練成。


    鯨魚縱然生得再大,亦不過是凡物,區區凡物的唿吸,又如何同魔龍這種天生異種的龍息相媲美?


    而六大奇勁等運用鯨息功真氣的方式,亦隻是模仿洋流變化,論及對洋流變化的了解,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又怎麽比得上能在海中遨遊、上天遁地的魔龍?


    與其說是鯨息功,倒不如說是龍神功!


    徐行麵對這種前所未有的攻勢,卻是不驚反喜,開懷道:


    “好,你也練武功,這才叫公平!”


    麵對纏來的龍尾,徐行腰身一震,脊柱節節騰動、扭曲,好似有一條孽龍要從身軀中掙脫束縛,破體而出,再次為禍人間、肆虐天地。


    下一刹那,真龍的龍尾竟然反被他借龍形精神,施展的拳術變化,給迫得彈了迴去。


    緊接著,借脊柱彈抖之勢,徐行雙手齊出,撕裂周身雲流,令其化為紛亂煙氣,再次迎上魔龍的龍爪。


    在雲虛眼中,徐行的龐大法相好似化作了一片煙波浩渺、廣袤無垠的玄冥北海,在其中翻騰出數十、數百條龍影,朝魔龍撕咬而來。


    這一刻,他和魔龍的身份,好似忽然間調轉了過來。


    向來被視為蠻荒原始代表的天地異種,竟然用出來一身精妙至極的武學。


    而徐行這個通曉百家武學、拳術登峰造極的大宗師,卻化身成了百千龍影,翻江倒海、興風作浪。


    一時間,巨靈般的龐然身影,同一條身形碩大的魔龍,在雲海中若隱若現,好似重演神話時代的慘烈廝殺。


    不時有濃鬱腥臭的黑血,從雲層中墜入海中,引來無數魚群的瘋狂追逐。


    而那座無名小島上,萬歸藏亦調整好了狀態,平複下震蕩氣血,仰望雲海之上的慘烈廝殺,眸光起伏不定,無比幽深。


    他清楚地知道,若非是雲虛出手,讓徐行銜尾追殺而來,自己今日定然是兇多吉少。


    這個“轉輪聖王”雖然隻是初入大宗師境界,但戰鬥經驗實在是老辣得過分,兼之手段繁多,更有那堪稱至陽至剛的拳意,實在是萬歸藏生平僅見的大敵。


    他甚至不知道,若八思巴、蒙赤行兩人出手,是否能夠拿下此人。


    ——不過,現在就是殺他最好的機會!


    萬歸藏能夠感受到,在有了這條魔龍後,雲虛已經真正具備了大宗師層次的戰力,也無怪乎這位島王會如此囂張。


    隻不過,萬歸藏也能感受到,雲海處雖有大戰,但雲虛的神意,仍是牢牢鎖定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他若是想獨自前往戰神殿,定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萬歸藏雖是還有底牌未露,也不認為自己能夠同時應付這麽多大宗師級別的戰力。


    隻不過反過來想,這亦是一次絕好的機會,現在既然有雲虛和魔龍擋在前麵,萬歸藏便可以伺機發動最致命的一擊,徹底終結掉徐行的生命。


    眼下三方勢力中,萬歸藏最為忌憚的,便是這個不知真假的“轉輪聖王”,隻要能夠擊殺此人,他便完全有信心應付一個借助外力的雲虛。


    在經過剛才的戰鬥後,萬歸藏已經意識到,麵對這個對手,變化不可行、繁複亦不可行,隻有足夠純粹、足夠強大的力量,才能克敵製勝!


    心中升起這個明悟的同時,萬歸藏周身真氣再有變化,不再衍生為生死二氣,更不再分化成周流八勁,而是孕育出一種極端的死寂之意。


    這種毀滅性的死寂氣息剛一出現,他那烏黑濃密的長發,便染上了毫無生機的灰白之色,光潔細膩的麵皮亦泛起褶皺,好似憑空老了十多歲。


    萬歸藏之所以能夠大成“不死印法”,並且以此為總綱,統領周流八勁。


    正是因為,他曾經在“變天擊地大法”中,親身體會過一次生死輪迴。


    正是這一次,連昔年邪王也不曾有的機緣和經曆,令萬歸藏的“不死印法”別出機杼,抵達了一種前人所不能及的境界,更讓他領悟出“周流六虛功”的另一種用法。


    “周流六虛功”雖是一門此界罕有,直指“破碎虛空”的無上大法,但是並非完美無缺。


    至少比起同級法門,這門絕學的攻擊性,便略有遜色。


    “周流六虛功”乃是梁蕭晚年所創,那時的他已然歸隱山林,一心求取破碎之道,不必再與人爭鬥。


    這門神功與其說是用於鬥戰的絕學,倒不說是梁蕭一生所學的結晶,包羅萬象,遍述“諧之道”。


    是以,“周流六虛功”在和諧狀態中,根本就不會傷人,隻有受到了對手的氣機牽引,被破壞了“和諧”,才會形成反擊。


    萬歸藏之所以能夠用“周流八勁”主動傷人,便是因為他悟通了生死轉化的奧妙,雖然還沒有真正達到“三不在”,卻也能令自己置身於非生非死中,任意支配諧與不諧。


    但即便有“生死二氣”而總領,“周流八勁”仍是注重整體框架,不會有太強太直接的攻擊性,隻有如對付厲靈那樣,真正突破進去,才能造成較大殺傷。


    萬歸藏此前雖然沒有對付過徐行,卻有一個與之類似的假想敵,也即是專走禦己之道的魔宗蒙赤行。


    所以,他也開發出了一種正麵強攻的武學,那便是將全身之氣,盡數轉化為死氣,排除一切生機,以破滅世界的凋亡之意傷敵。


    若是平常時候,這一招並不易使出,可現在他已經被徐行打碎了場域,反倒是沒了負擔,隻不過也為此承受沉重反噬。


    就在萬歸藏漸漸蓄勢時,頭頂雲海之戰,亦是越發地熱烈、激烈,甚至是慘烈,這種慘烈完全是通過天象表現出來。


    原本烏黑厚重,有如森然鐵幕的厚重雲海,如今已漸漸染上暗紅,不住地往下灑落一片又一片濃鬱血雨,就連唿嘯天風亦裹挾著濃鬱血腥氣。


    腥風血雨、雷鳴電閃中,那巨人的身影亦顯得越發龐大,好似一尊踏碎淩霄、俯瞰人間的天神,手撕魔龍,令其不住地發出更勝滾滾雷鳴的哀嚎、慘叫。


    徐行雙手箍住魔龍的龐然頭顱,任由這頭性情兇戾暴烈的異種龍首,在掌中肆意翻騰,元氣凝成的巨臂亦不動不搖,好似那神話故事專門針對蛟龍之屬的捆龍繩,將之牢牢束縛。


    與魔龍隱為一體的雲虛,亦是麵色大變,完全沒想到徐行竟然有如此恐怖的勇力。


    鯨息功向來號稱浩氣磅礴,練到大成有隻手擒龍之力,但此時此刻,徐行卻真正將這略帶誇張的描述化為了現實!


    徐行亦覺得快意至極,哈哈大笑,笑聲震天動地,激蕩八方風雲,令漫天血雲為之一清。


    隻聽一聲長吟道:


    “生擒活捉蛟龍首,始知匠手不虛傳!”


    饒是萬歸藏亦將此人視為畢生大敵,眼見此情此景,仍是不免心神搖曳,由衷湧現出深深的歎服。


    就在此戰即將決出勝負,萬歸藏亦要傾盡全力,力求畢其功於一役之時,這片海麵又起了出乎意料的變化。


    距離主戰場三裏處,波濤洶湧、激流澎湃的水中,竟然隱隱浮現出一座極其巍峨、寬闊而雄偉的建築。


    雖然浮出水麵的不過是冰山一角,也能令人深刻體會到這座建築的壯觀,以及那不似凡間造物的華貴。


    突如其來的變化,當即將三位頂峰強者的視線,都給吸引過去。


    ——這就是,戰神殿?!


    但雲虛被吸過去的不隻是視線,更有充盈全身的真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人奏我長河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人奏我長河吟並收藏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