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刻,請了一個大眼睛黃胡子的人來,頭戴瓦楞帽,身穿大闊布衣服,扭扭捏捏做些假斯文像,進來作揖坐下,問了韋四太爺姓名。韋四太爺說了,便問:“長兄貴姓?”那人道:“晚生姓張,賤字俊民,久在杜少爺門下。晚生略知醫道,連日蒙少爺相約在府裏看婁太爺。”因問:“婁太爺今日吃藥如何?”杜少卿便叫加爵去問,問了迴來道:“婁太爺吃了藥,睡了一覺,醒了。這會覺的清爽些。”張俊民又問:“此位上姓?”杜少卿道:“是南京一位鮑朋友。”說罷,擺上席來,奉席坐下。韋四太爺首席,張俊民對坐,杜少卿主位,鮑廷璽坐在底下。斟上酒來,吃了一會。那肴饌都是自己家裏整治的,極其精潔。內中有陳過三年的火腿,半斤一個的竹蟹都剝出來膾了蟹羹。眾人吃著,韋四太爺問張俊民道:“你這道誼,自然著實高明的?”張俊民道:“‘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症多。’不瞞太爺說,晚生在江湖上胡鬧,不曾讀過甚麽醫書,卻是看的症不少。近來蒙少爺的教訓,才曉得書是該念的。所以我有一個小兒,而今且不教他學醫,從先生讀著書,做了文章,就拿來給杜少爺看。少爺往常賞個批語,晚生也拿了家去讀熟了,學些文理。將來再過兩年,叫小兒出去考個府、縣考,騙兩迴粉湯、包子吃,將來掛招牌,就可以稱儒醫。”韋四太爺聽他說這話,哈哈大笑了。
王胡子又拿一個帖子進來,稟道:“北門汪鹽商家明日酬生日請縣主老爺,請少爺去做陪客。說定要求少爺到席的。”杜少卿道:“你迴他我家裏有客,不得到席。這人也可笑得緊。你要做這熱鬧事,不會請縣裏暴發的舉人、進士陪?我那得工夫替人家陪官!”王胡子應諾去了。
杜少卿向韋四太爺說:“老伯酒量極高的,當日同先君吃半夜,今日也要盡醉才好。”韋四太爺道:“正是。世兄,我有一句話,不好說。你這肴饌是精極的了,隻是這酒是市買來的,身分有限。府上有一壇酒,今年該有八九年了,想是收著還在?”杜少卿道:“小侄竟不知道。”韋四太爺道:“你不知道。是你令先大人在江西到任的那一年,我送到船上,尊大人說:‘我家裏埋下一壇酒,等我做了官迴來,同你老痛飲。’我所以記得。你家裏去問。”張俊民笑說道:“這話,少爺真正該不知道。”杜少卿走了進去。韋四太爺道:“杜公子雖則年少,實算在我們這邊的豪傑。”張俊民道:“少爺為人好極,隻是手太鬆些,不管甚麽人求著他,大捧的銀與人用。”鮑廷璽道:“便是門下從不曾見過像杜少爺這大方舉動的人。”
杜少卿走進去,問娘子可曉得這壇酒,娘子說不知道,遍問這些家人、婆娘,都說不知道。後來問到邵老丫,邵老丫想起來道:“是有的。是老爺上任那年,做了一壇酒埋在那邊第七進房子後一間小屋裏,說是留著韋四太爺同吃的。這酒是二鬥糯米做出來的二十斤釀,又對了二十斤燒酒,一點水也不攙。而今埋在地下足足有九年零七月了。這酒醉得死人的,弄出來爺不要吃!”杜少卿道:“我知道了。”就叫邵老丫拿鑰匙開了酒房門,帶了兩個小廝進去,從地下取了出來,連壇抬到書房裏,叫道:“老伯,這酒尋出來了!”韋四太爺和那兩個人都起身來看,說道:“是了!”打開壇頭,舀出一杯來,那酒和曲饣胡一般堆在杯子裏,聞著噴鼻香。韋四太爺道:“有趣!這個不是這樣吃法。世兄,你再叫人在街上買十斤酒來攙一攙,方可吃得。今日已是吃不成了,就放在這裏。明日吃他一天,還是二位同享。”張俊民道:“自然來奉陪。”鮑廷璽道:“門下何等的人,也來吃太老爺遺下的好酒,這是門下的造化。”說罷,教加爵拿燈籠送張俊民迴家去。鮑廷璽就在書房裏陪著韋四太爺歇宿。杜少卿候著韋四太爺睡下,方才進去了。
次日,鮑廷璽清晨起來,來到王胡子房裏去。加爵又和一個小廝在那裏坐著。王胡子問加爵道:“韋四太爺可曾起來?”加爵道:“起來了,洗臉哩。”王胡子又同那小廝道:“少爺可曾起來?”那小廝道:“少爺起來多時了,在婁太爺房裏看著弄藥。”王胡子道:“我家這位少爺也出奇!一個婁老爹,不過是太老爺的門客罷了,他既害了病,不過送他幾兩銀子,打發他迴去。為甚麽養在家裏當做祖宗看待,還要一早一晚自己伏侍?”那小廝道:“王叔,你還說這話哩!婁太爺吃的粥和菜,我們煨了,他兒子孫子看過還不算,少爺還要自己看過了才送與婁太爺吃。人參銚子自放在奶奶房裏,奶奶自己煨人參,藥是不消說。一早一晚,少爺不得親自送人參,就是奶奶親自送人參與他吃。你要說這樣話,隻好惹少爺一頓罵。”說著,門上人走進來道:“王叔,快進去說聲,臧三爺來了,坐在廳上要會少爺。”王胡子叫那小廝道:“你婁老爹房裏去請少爺,我是不去問安!”鮑廷璽道:“這也是少爺的厚道處。”
那小廝進去請了少卿出來會臧三爺,作揖坐下。杜少卿道:“三哥,好幾日不見。你文會做的熱鬧?”臧三爺道:“正是。我聽見你門上說到遠客。……慎卿在南京,樂而忘返了。”杜少卿道:“是烏衣韋老伯在這裏。我今日請他,你就在這裏坐坐,我和你到書房裏去罷。”臧三爺道:“且坐著,我和你說話。縣裏王父母是我的老師,他在我跟前說了幾次,仰慕你的大才,我幾時同你去會會他。”杜少卿道:“像這拜知縣做老師的事,隻好讓三哥你們做。不要說先曾祖、先祖,就先君在日,這樣知縣不知見過多少。他果然仰慕我,他為甚麽不先來拜我,倒叫我拜他?況且倒運做秀才,見了本處知縣就要稱他老師。王家這一宗灰堆裏的進士,他拜我做老師我還不要,我會他怎的?所以北門汪家今日請我去陪他,我也不去。”臧三爺道:“正是為此。昨日汪家已向王老師說明是請你做陪客,王老師才肯到他家來,特為要會你。你若不去,王老師也掃興。況且你的客住在家裏,今日不陪,明日也可陪。不然,我就替你陪著客,你就到汪家走走。”杜少卿道:“三哥,不要倒熟話。你這位貴老師總不是甚麽尊賢愛才,不過想人拜門生受些禮物。他想著我,叫他把夢做醒些!況我家今日請客,煨的有七斤重的老鴨,尋出來的有九年半的陳酒。汪家沒有這樣好東西吃。不許多話!同我到書房裏去頑。”拉著就走。
臧三爺道:“站著,你亂怎的?這韋老先生不曾會過,也要寫個帖子。”杜少卿道:“這倒使得。”叫小廝拿筆硯帖子出來。臧三爺拿帖子寫了個“年家眷同學晚生臧荼”,先叫小廝拿帖子到書房裏,隨即同杜少卿進來。韋四太爺迎著房門,作揖坐下。那兩人先在那裏,一同坐下。韋四太爺問臧三爺:“尊字?”杜少卿道:“臧三哥尊字蓼齋,是小侄這學裏翹楚,同慎卿家兄也是同會的好友。”韋四太爺道:“久慕,久慕!”臧三爺道:“久仰老先生。幸遇!”張俊民是彼此認得的。臧蓼齋又問:“這位尊姓?”鮑廷璽道:“在下姓鮑,方才從南京迴來的。”臧三爺道:“從南京來,可曾認得府上的慎卿先生?”鮑廷璽道:“十七老爺也是見過的。”
當下吃了早飯,韋四太爺就叫把這壇酒拿出來,兌上十斤新酒,就叫燒許多紅炭,堆在桂花樹邊,把酒壇頓在炭上。過一頓飯時,漸漸熱了。張俊民領著小廝,自己動手把六扇窗格盡行下了,把桌子抬到簷內。大家坐下。又備的一席新鮮菜。杜少卿叫小廝拿出一個金杯子來,又是四個玉杯,壇子裏舀出酒來吃。韋四太爺捧著金杯,吃一杯,讚一杯,說道:“好酒!”吃了半日。
王胡子領著四個小廝,抬到一個箱子來。杜少卿問是甚麽,王胡子道:“這是少爺與奶奶、大相公新做的秋衣一箱子。才做完了,送進來與少爺查件數。裁縫工錢已打發去了。”杜少卿道:“放在這裏,等我吃完了酒查。”才把箱子放下,隻見那裁縫進來。王胡子道:“楊裁縫迴少爺的話。”杜少卿道:“他又說甚麽?”站起身來。隻見那裁縫走到天井裏,雙膝跪下,磕下頭去,放聲大哭。杜少卿大驚道:“楊司務!這是怎的?”楊裁縫道:“小的這些時在少爺家做工,今早領了工錢去,不想才過了一會,小的母親得個暴病死了。小的拿了工錢家去,不想到有這一變,把錢都還了柴米店裏,而今母親的棺材衣服,一件也沒有。沒奈何,隻得再來求少爺借幾兩銀子與小的,小的漫漫做著工算。”杜少卿道:“你要多少銀子?”裁縫道:“小戶人家,怎敢望多?少爺若肯,多則六兩,少則四兩罷了。小的也要算著除工錢夠還。”杜少卿慘然道:“我那裏要你還?你雖是小本生意,這父母身上大事,你也不可草草,將來就是終身之恨。幾兩銀子如何使得?至少也要買口十六兩銀子的棺材,衣服、雜費,共須二十金。我這幾日一個錢也沒有——也罷,我這一箱衣服也可當得二十多兩銀子。王胡子,你就拿去同楊司務當了,一總把與楊司務去用。”又道:“楊司務,這事你卻不可記在心裏,隻當忘記了的。你不是拿了我的銀子去吃酒、賭錢。這母親身上大事,人孰無母?這是我該幫你的。”楊裁縫同王胡子抬著箱子,哭哭啼啼去了。
杜少卿入席坐下。韋四太爺道:“世兄,這事真是難得!”鮑廷璽吐著舌道:“阿彌陀佛!天下那有這樣好人!”當下吃了一天酒。臧三爺酒量小,吃到下午就吐了,扶了迴去。韋四太爺這幾個直吃到三更,把一壇酒都吃完了,方才散。隻因這一番,有分教:
輕財好士,一鄉多濟友朋;
月地花天,四海又聞豪傑。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王胡子又拿一個帖子進來,稟道:“北門汪鹽商家明日酬生日請縣主老爺,請少爺去做陪客。說定要求少爺到席的。”杜少卿道:“你迴他我家裏有客,不得到席。這人也可笑得緊。你要做這熱鬧事,不會請縣裏暴發的舉人、進士陪?我那得工夫替人家陪官!”王胡子應諾去了。
杜少卿向韋四太爺說:“老伯酒量極高的,當日同先君吃半夜,今日也要盡醉才好。”韋四太爺道:“正是。世兄,我有一句話,不好說。你這肴饌是精極的了,隻是這酒是市買來的,身分有限。府上有一壇酒,今年該有八九年了,想是收著還在?”杜少卿道:“小侄竟不知道。”韋四太爺道:“你不知道。是你令先大人在江西到任的那一年,我送到船上,尊大人說:‘我家裏埋下一壇酒,等我做了官迴來,同你老痛飲。’我所以記得。你家裏去問。”張俊民笑說道:“這話,少爺真正該不知道。”杜少卿走了進去。韋四太爺道:“杜公子雖則年少,實算在我們這邊的豪傑。”張俊民道:“少爺為人好極,隻是手太鬆些,不管甚麽人求著他,大捧的銀與人用。”鮑廷璽道:“便是門下從不曾見過像杜少爺這大方舉動的人。”
杜少卿走進去,問娘子可曉得這壇酒,娘子說不知道,遍問這些家人、婆娘,都說不知道。後來問到邵老丫,邵老丫想起來道:“是有的。是老爺上任那年,做了一壇酒埋在那邊第七進房子後一間小屋裏,說是留著韋四太爺同吃的。這酒是二鬥糯米做出來的二十斤釀,又對了二十斤燒酒,一點水也不攙。而今埋在地下足足有九年零七月了。這酒醉得死人的,弄出來爺不要吃!”杜少卿道:“我知道了。”就叫邵老丫拿鑰匙開了酒房門,帶了兩個小廝進去,從地下取了出來,連壇抬到書房裏,叫道:“老伯,這酒尋出來了!”韋四太爺和那兩個人都起身來看,說道:“是了!”打開壇頭,舀出一杯來,那酒和曲饣胡一般堆在杯子裏,聞著噴鼻香。韋四太爺道:“有趣!這個不是這樣吃法。世兄,你再叫人在街上買十斤酒來攙一攙,方可吃得。今日已是吃不成了,就放在這裏。明日吃他一天,還是二位同享。”張俊民道:“自然來奉陪。”鮑廷璽道:“門下何等的人,也來吃太老爺遺下的好酒,這是門下的造化。”說罷,教加爵拿燈籠送張俊民迴家去。鮑廷璽就在書房裏陪著韋四太爺歇宿。杜少卿候著韋四太爺睡下,方才進去了。
次日,鮑廷璽清晨起來,來到王胡子房裏去。加爵又和一個小廝在那裏坐著。王胡子問加爵道:“韋四太爺可曾起來?”加爵道:“起來了,洗臉哩。”王胡子又同那小廝道:“少爺可曾起來?”那小廝道:“少爺起來多時了,在婁太爺房裏看著弄藥。”王胡子道:“我家這位少爺也出奇!一個婁老爹,不過是太老爺的門客罷了,他既害了病,不過送他幾兩銀子,打發他迴去。為甚麽養在家裏當做祖宗看待,還要一早一晚自己伏侍?”那小廝道:“王叔,你還說這話哩!婁太爺吃的粥和菜,我們煨了,他兒子孫子看過還不算,少爺還要自己看過了才送與婁太爺吃。人參銚子自放在奶奶房裏,奶奶自己煨人參,藥是不消說。一早一晚,少爺不得親自送人參,就是奶奶親自送人參與他吃。你要說這樣話,隻好惹少爺一頓罵。”說著,門上人走進來道:“王叔,快進去說聲,臧三爺來了,坐在廳上要會少爺。”王胡子叫那小廝道:“你婁老爹房裏去請少爺,我是不去問安!”鮑廷璽道:“這也是少爺的厚道處。”
那小廝進去請了少卿出來會臧三爺,作揖坐下。杜少卿道:“三哥,好幾日不見。你文會做的熱鬧?”臧三爺道:“正是。我聽見你門上說到遠客。……慎卿在南京,樂而忘返了。”杜少卿道:“是烏衣韋老伯在這裏。我今日請他,你就在這裏坐坐,我和你到書房裏去罷。”臧三爺道:“且坐著,我和你說話。縣裏王父母是我的老師,他在我跟前說了幾次,仰慕你的大才,我幾時同你去會會他。”杜少卿道:“像這拜知縣做老師的事,隻好讓三哥你們做。不要說先曾祖、先祖,就先君在日,這樣知縣不知見過多少。他果然仰慕我,他為甚麽不先來拜我,倒叫我拜他?況且倒運做秀才,見了本處知縣就要稱他老師。王家這一宗灰堆裏的進士,他拜我做老師我還不要,我會他怎的?所以北門汪家今日請我去陪他,我也不去。”臧三爺道:“正是為此。昨日汪家已向王老師說明是請你做陪客,王老師才肯到他家來,特為要會你。你若不去,王老師也掃興。況且你的客住在家裏,今日不陪,明日也可陪。不然,我就替你陪著客,你就到汪家走走。”杜少卿道:“三哥,不要倒熟話。你這位貴老師總不是甚麽尊賢愛才,不過想人拜門生受些禮物。他想著我,叫他把夢做醒些!況我家今日請客,煨的有七斤重的老鴨,尋出來的有九年半的陳酒。汪家沒有這樣好東西吃。不許多話!同我到書房裏去頑。”拉著就走。
臧三爺道:“站著,你亂怎的?這韋老先生不曾會過,也要寫個帖子。”杜少卿道:“這倒使得。”叫小廝拿筆硯帖子出來。臧三爺拿帖子寫了個“年家眷同學晚生臧荼”,先叫小廝拿帖子到書房裏,隨即同杜少卿進來。韋四太爺迎著房門,作揖坐下。那兩人先在那裏,一同坐下。韋四太爺問臧三爺:“尊字?”杜少卿道:“臧三哥尊字蓼齋,是小侄這學裏翹楚,同慎卿家兄也是同會的好友。”韋四太爺道:“久慕,久慕!”臧三爺道:“久仰老先生。幸遇!”張俊民是彼此認得的。臧蓼齋又問:“這位尊姓?”鮑廷璽道:“在下姓鮑,方才從南京迴來的。”臧三爺道:“從南京來,可曾認得府上的慎卿先生?”鮑廷璽道:“十七老爺也是見過的。”
當下吃了早飯,韋四太爺就叫把這壇酒拿出來,兌上十斤新酒,就叫燒許多紅炭,堆在桂花樹邊,把酒壇頓在炭上。過一頓飯時,漸漸熱了。張俊民領著小廝,自己動手把六扇窗格盡行下了,把桌子抬到簷內。大家坐下。又備的一席新鮮菜。杜少卿叫小廝拿出一個金杯子來,又是四個玉杯,壇子裏舀出酒來吃。韋四太爺捧著金杯,吃一杯,讚一杯,說道:“好酒!”吃了半日。
王胡子領著四個小廝,抬到一個箱子來。杜少卿問是甚麽,王胡子道:“這是少爺與奶奶、大相公新做的秋衣一箱子。才做完了,送進來與少爺查件數。裁縫工錢已打發去了。”杜少卿道:“放在這裏,等我吃完了酒查。”才把箱子放下,隻見那裁縫進來。王胡子道:“楊裁縫迴少爺的話。”杜少卿道:“他又說甚麽?”站起身來。隻見那裁縫走到天井裏,雙膝跪下,磕下頭去,放聲大哭。杜少卿大驚道:“楊司務!這是怎的?”楊裁縫道:“小的這些時在少爺家做工,今早領了工錢去,不想才過了一會,小的母親得個暴病死了。小的拿了工錢家去,不想到有這一變,把錢都還了柴米店裏,而今母親的棺材衣服,一件也沒有。沒奈何,隻得再來求少爺借幾兩銀子與小的,小的漫漫做著工算。”杜少卿道:“你要多少銀子?”裁縫道:“小戶人家,怎敢望多?少爺若肯,多則六兩,少則四兩罷了。小的也要算著除工錢夠還。”杜少卿慘然道:“我那裏要你還?你雖是小本生意,這父母身上大事,你也不可草草,將來就是終身之恨。幾兩銀子如何使得?至少也要買口十六兩銀子的棺材,衣服、雜費,共須二十金。我這幾日一個錢也沒有——也罷,我這一箱衣服也可當得二十多兩銀子。王胡子,你就拿去同楊司務當了,一總把與楊司務去用。”又道:“楊司務,這事你卻不可記在心裏,隻當忘記了的。你不是拿了我的銀子去吃酒、賭錢。這母親身上大事,人孰無母?這是我該幫你的。”楊裁縫同王胡子抬著箱子,哭哭啼啼去了。
杜少卿入席坐下。韋四太爺道:“世兄,這事真是難得!”鮑廷璽吐著舌道:“阿彌陀佛!天下那有這樣好人!”當下吃了一天酒。臧三爺酒量小,吃到下午就吐了,扶了迴去。韋四太爺這幾個直吃到三更,把一壇酒都吃完了,方才散。隻因這一番,有分教:
輕財好士,一鄉多濟友朋;
月地花天,四海又聞豪傑。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