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乘風和張靈風又交手了一百多個迴合,全力以赴的齊乘風終究還是耗盡了體力,不得不停下了攻擊。


    前後一共打了接近四百個迴合,齊乘風出招上千次,卻始終沒能傷到張靈風一絲一毫!而在齊乘風都快累趴下來的情況下,張靈風也僅僅略微有些氣喘,明顯還有不少的餘力,讓齊乘風徹底的心服口服了。


    不過停下來之後,齊乘風也沒急著放鬆。一邊恢複著體力,一邊在腦海中迴憶剛才交手的過程,以此來提高自己在劍招上的領悟。


    因為剛交手過不久,張靈風應對自己的一招一式齊乘風還都曆曆在目,這些對他來說無疑都是十分寶貴的經曆。要知道,為了能更好的激發出齊乘風的潛力,張靈風並沒有使用超出齊乘風太多的實力來和他交手,更多的還是以技巧和劍招來破解,這也是他之所以會微微氣喘的原因。


    對於這一點,齊乘風心知肚明,雖然不知道張靈風為何如此遷就,但心裏自然也對其多了一分感激。不說接下來他會對自己有什麽樣的指點,光是交手時刻意為他放低的姿態,就足夠他心生感謝了!


    這一番休息和推演,足足花去了小半個時辰,齊乘風才從閉目冥思中醒轉過來。


    張靈風一直在旁靜靜的看著,並沒有出聲打擾。在齊乘風休息恢複的過程中,他也在腦海裏構思該如何指點齊乘風,畢竟技巧這方麵,若是指點不當的話,也許會改變對方的劍路也說不定。那樣一來的話,原本的好心,說不定也會辦成壞事兒!


    從齊乘風的劍勢和出招習慣來看,他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劍路,仍是一塊沒有雕琢的美玉。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針對他的劍招來一一指點,無疑是耗時耗力又不討好的做法。


    雖然短時間內齊乘風的實力會得到一個較大的提高,但對他的將來和發展來說,無疑是致命的。一旦被限製了前進的方向,若是前路崎嶇難行的話,救命神丹也會變成穿腸毒藥!


    所以在一番思索之後,張靈風並沒有對齊乘風的劍招進行指點,而是將種種的發力技巧和一些齊乘風出招中的明顯錯誤一一指出,由齊乘風自己去參悟。


    這樣一來,張靈風所花的時間也不在少數,但卻避免了對齊乘風的過分引導,讓他能夠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


    當然,齊乘風由於經驗和閱曆問題,出手間也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威力有餘留手不足!


    若是碰到比自己弱的敵人,這點弱點其實算不上什麽,頂多在消耗和招式轉圜間有些差距,實際動手中的變化並不大。但一旦碰到比自己強的敵人,這個弱點就很容易被人利用!


    齊乘風的劍招都是通過自身的身體記憶和不斷苦練修習而來,其修煉的目標和對象都是以羽殤和李小帆為標準的。這一點雖然算是優點,但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前,難免也存在一些缺陷。


    齊乘風的實力自然比不上羽殤和太上大長老李小帆,所以他哪怕修煉的再好,充其量也隻是在模仿他們的表麵,其中的神韻和變化卻不可能複製下來。


    羽殤和太上大長老自然知道其中的問題,但作為打基礎的階段,齊乘風隻要能將他們所運用的最強狀態下的出招,完全模仿下來就已經是足夠了。


    況且這樣雖然變化不足,但威力同樣不凡。配合著齊乘風的過目不忘和勤學苦練,倒也不失為一個因材施教的好辦法。


    而張靈風所點出來的問題,就是齊乘風沒辦法在出手間,做到收放自如!


    當日羽殤和掌門人清風居士在青峰山的較量,齊乘風和張靈風都在現場,張靈風便以當時羽殤的劍招舉例,向齊乘風敘述起了收放自如的重要性!


    羽殤和清風居士之所以能在眾人麵前以那麽快的速度交手,修為高深是一個原因,及時收勢才是更重要的原因!以他們各自的眼光和境界,自己出手的每一招,在對方招架應對的第一時間,就能判斷出效果如何。若是料定對方的應對會使自己這一招徒勞無功,那麽在招式未盡的情況下就收招,進而改換另外一種攻勢,無疑就是搶占先機的最好辦法!


    同樣的,當對手收勢變招,原本用於招架對方的前一招自然也沒有必要繼續下去。不然若是來不及收招應對對手的下一次攻擊,自身所麵臨的處境可就有些難堪了!


    所以雖然羽殤和青蓮居士之間交手上千招,但實打實的碰在一處的卻不足百招。否則以兩人交手間碰撞產生的餘波,絕不是青峰山上那些門人弟子的實力能夠承受的。


    而最後時刻清風居士之所以敢在羽殤的劍·八千式·歸元蓄積到那樣一種可怕的形勢下,仍敢果斷收劍停手,依仗的正是羽殤的收放自如!若當時換做是齊乘風在場上,清風居士恐怕就不敢那樣雲淡風輕了。


    武學之道,最主要的就是攻守二字。而無論想要怎樣發起進攻,都難免需要一個起勢!


    拳腳攻擊,須得將手腳擊出,但若想發起第二次攻擊,則必須先將其收迴,才能再次發起進攻!其餘掌爪之類的變化雖比拳腳稍多,但無一不是需要有所停頓和間隙,哪怕這中間花的時間再少,也不能有人能完全沒有空隙的連續進攻。


    刀劍兵刃比之拳腳掌爪之開合更大,但因為刀兵之利所及更遠,所以反倒是更加不易躲避,也算是減弱了間隙稍長的弱點。


    但兵器終歸是身外之物,與之連接的仍是手腳,所以出招間的間隔和停頓,仍需取決於使用者本人。但無論何種兵刃,所使招式威力越大,收勢和變化也就越小,這其中的規律就不是人力所能強行改變的了。


    譬如斧錘之威,就遠在刀劍之上,但無論是收勢再攻還是變化精巧,斧錘都遠在刀劍之下!同理之下,劍於劍之間也有差別。越是寬大頎長的劍器,靈巧也就越差,遠比不得尋常的三尺青鋒。所以尋常劍客所用劍器大多是一個製式,雖略有不同,但卻無足輕重。


    那如何在相同的兵刃和修為的情況下獲得更快的出戰速度,往往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想要做到這一點,招式威力的取舍,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


    劍招威力越大,收勢也就越難,但若是在出招時留有三分餘地,則能減少收勢的難度,從而提高下一招出手的速度!變招越快,所能找到的機會也就越多,破敵製勝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當然,也有一力降十會的說法,一招既出所向披靡的劍法也不是沒有,都那絕不是現在的齊乘風就能領悟出來的。所以如何掌握出招的虛實以及發力技巧的運用,就是張靈風要給齊乘風的指點。


    齊乘風本就悟性不凡,而且類似的想法其實他自己也曾有過,缺的隻是一個將其整理歸納的人。在張靈風的深入講解下,齊乘風在這方麵的進步也是驚人的快!


    奪劍大會開始後的每場比試,齊乘風都有刻意保留實力,雖說這和出招留力略有區別,但道理都是相同的。現在齊乘風所要學的,就是如何在全力以赴的情況下,保留三成實力,並隨時能將這三成實力在短時間爆發出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光靠苦思冥想效果自然不佳,好在有張靈風作為對手,齊乘風也能很好的試驗自己新得的改變。這種能夠以肉眼看到的進步效果,自讓齊乘風開心不已,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點和張靈風交手的機會,一整個下午直到晚上都沒有停下來過。


    張靈風對齊乘風的韌性和刻苦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看來這孩子也不光是天資過人那麽簡單,換作一個普通人要是有他這麽勤奮,恐怕將來的成就也不會太低。


    不管齊乘風再怎麽享受和張靈風的交手,天總還是要黑的。雖說心裏十分不舍,但齊乘風還是在天黑後主動叫停了,恭恭敬敬的將張靈風給送迴了青蓮劍宗。


    這一下午的收獲已經十分可觀,齊乘風感覺自己的實力至少又強了半分,其中的進步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有了這般收獲,齊乘風對張靈風的感激之情自然也是溢於言表的,到了青蓮劍宗的落腳處後又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這才準備轉身離去。


    可就在他正準備轉身的時候,張靈風卻開口了:“你就這麽走了嗎?”


    齊乘風對張靈風的話感到有些奇怪,但還是迴話道:“弟子今日承蒙師叔指點,實在感激不盡,來日師叔若有什麽事情弟子能幫得上忙,願為師叔鞍前馬後在所不辭!”


    張靈風見齊乘風誤會了他的意思,打趣的說道:“師叔在你眼裏就是那種挾恩圖報的人嗎?”


    齊乘風聞言有些不好意思,但也不好在這時候多說什麽,隻好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並無此意。


    笑了笑,張靈風又對齊乘風說道:“日後如何我也不知道,說不定到時候真有需要你幫助的時候,能幫你就幫一下吧!至於叫住你,是想問問你明天的打算,從你那兒到我這裏之後再去鎮外有些浪費時間,不如直接約個時間見麵好了!”


    齊乘風看著張靈風,有些不知道說什麽好了。雖然之前他也打著想讓張靈風再指點他一下的打算,但猶豫再三還是沒能說出口。能讓張靈風花費時間指點他一下午就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所以他也沒敢得寸進尺。現在張靈風竟然主動提出來了,又如何不讓齊乘風驚喜交加!


    張靈風看齊乘風愣住,不由得有些好笑,心裏又起了打趣他的心思,便又開口說道:“看你這模樣,像是不怎麽樂意,既然如此,那邊算了吧!”


    齊乘風聞言如夢初醒,連忙搖頭解釋道:“弟子並無此意,隻是太過開心意外才會如此,既然師叔有此打算,弟子自然感激不已!勞煩您這般花費心血,實在讓弟子愧不敢當啊!”


    張靈風見齊乘風真的有些慚愧了,連忙止住了玩笑:“既然這樣,明日辰時,還是在今天練劍的地方,不見不散!”


    齊乘風一臉興奮,對著張靈風深施一禮,口中念道:“不見不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舞陽劍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月妖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月妖魔並收藏舞陽劍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