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結果上看,太上大長老的建議並沒有錯,但他對齊乘風實力的進步速度,還是有些低估!
原本以為再過一兩年的時間,齊乘風才能在劍法上小有所成,進而領悟劍意。可沒想到名劍山莊一行,齊乘風連番際遇之下,修為數次暴漲,竟然已經遠遠超出了太上大長老李小帆的預估,這才讓張靈風看出了他的不足。
對於張靈風看出的這點,齊乘風並沒有否認,還將前因後果都對張靈風說了一遍,這才讓張靈風明白為什麽齊乘風技巧方麵的造詣這麽膚淺。
不過這也更讓張靈風感歎齊乘風的不凡了,要知道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這樣不注重技巧的去練劍,許多的劍招可都是要配合相應的動作才能使出的。而像齊乘風這樣僅憑著記憶和苦練就能完整複製劍招底蘊的天才,張靈風還是第一次見到!
除此之外,齊乘風模仿的對象也十分重要。這也就是羽殤和李小帆這兩個站在劍道巔峰的人在輪流指點齊乘風習劍,否則若換作是旁人,齊乘風的悟性天資就算再高,也不過是模仿成一個三流劍客,決計到不了如今的修為。
在心裏感歎過後,張靈風終於對齊乘風講出了他之前所說的三劍的奧秘,也讓齊乘風看到了另一條不同的劍道之路!
張靈風先前說的不假,他確實從頭到尾就隻用出了三劍!雖然在齊乘風的感應中,墨曜劍傳迴來的反震之力足有二十多次,但導致這種結果的,其實還是張靈風的運力技巧!
在齊乘風揮動墨曜劍擊出劍·八千式·拔劍斬之後,張靈風就迎頭而上以後土劍與墨曜劍相擊,借著不斷的碰撞消磨墨曜劍上所挾的威勢。
張靈風的這個打算看似簡單,但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有那麽簡單!不得不說,齊乘風蓄勢到了巔峰的這一招劍·八千式·拔劍斬的威勢確實不凡,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接下來的。所以在麵對這一劍時,張靈風還需要借助自己的身體力量,以腳步浮空的方式,將墨曜劍上傳來的力道卸到空氣中去。
然而光靠這樣也是不夠的,如果不能繼續分散墨曜劍的力道,身子在空中無處借力的張靈風,甚至會被這一劍擊飛!而真正其決定作用的,還是借力打力。
張靈風在揮出第一劍後,後土劍和墨曜劍接觸的角度就達成了他精心策劃的角度。而後土劍上帶上的那股震蕩之力,也讓墨曜劍在和後土劍接觸之後,接連於後土劍發生碰撞,並將原本釋放於一點的威能,轉為一波波持續的攻勢,擊打在後土劍上!
當第一波攻勢達到張靈風的承受極限之時,這扭轉而來的第二件,就接踵而至了!這一次,張靈風並沒有向後土劍中灌輸太多的力量,隻是將先前尚未完全消散的墨曜劍餘威,改變了方向,再一次的後墨曜劍相撞!
下一瞬,情景再現,墨曜劍又一次的與後土劍相擊,把身在半空的張靈風又帶著一路飛出了老遠!可這波攻勢仍未競功,在又一次的達到張靈風承受極限之後,這緊隨其後的第三劍也使了出來,化解掉了墨曜劍最後的攻勢!
說來簡單,其中蘊含的技巧、膽魄以及身法,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要不是後土劍本身也是不下於墨曜劍的寶劍,恐怕也不能接連承受劍·八千式·拔劍斬如潮般的攻勢,早就在震蕩的過程中斷為數截了!
張靈風前後花費了不少的口舌,才讓齊乘風徹底的明白之前的經過,連說帶比劃的,可見他確實下了心思。
齊乘風對張靈風這神乎其技的技巧十分感興趣,也對接下來張靈風口中的指點,打起了十足的精神!
不過讓他有些失望的是,張靈風並沒有馬上指點他,而是在他聽了個似懂非懂之後,讓他再一次的向張靈風出手!
這一次,張靈風讓齊乘風不必停手,一直到張靈風主動喊停為止,而且這期間張靈風不會傷到他一分一毫!
有了這番話,齊乘風動起手來自然不用再有半點顧忌,也更加方便他展現自己的全部實力。在稍微客套了兩句之後,齊乘風依照張靈風的吩咐,再一次的向他擺出了進攻的架勢!
齊乘風沒有試探,張靈風的實力遠在他之上,就算用盡全力恐怕都不是對方的對手,無用的試探還是免了,除了浪費體力一無是處!
所以一出手,攜帶著驚之劍意的劍·八千式·連刺,就向著張靈風刺去!
後土劍劍勢一圈,張靈風隻手腕一抖,劍尖處的劍光就凝成一片,將墨曜劍的八次刺擊一一抵消。齊乘風在這一招的交手中,甚至都沒有感到太多的碰撞力道,心中對張靈風的力道控製,更多了幾分心折!
不過這一招也隻不過是剛開始,齊乘風雖驚不亂,一招劍·八千式·開山反向劈出,由原本的當頭一擊,變作了由下而上劈刺脖頸的劍招!
這一招自然也躲不過張靈風的後土劍,兩把寶劍在半空一觸即分,墨曜劍又沒能占到半點便宜!
接下來,劍·八千式裏的各項劍招,齊乘風都在張靈風的身上使了個遍,驚之劍意也在出招間不斷的閃現,將一身淩厲劍道發揮到了極致!
除了一招一式的硬橋硬馬,突然的變招和組合也在張靈風的刻意喂招之下盡數使了出來。曾和羽殤動手過得張靈風,顯然對劍·八千式的招數並不陌生,作為此刻齊乘風的陪練,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轉眼間,齊乘風已經和張靈風交手了兩百多個迴合,雖然連張靈風的衣角都沒有碰到,但齊乘風感覺自己對劍·八千式的運用,似乎又有長進!
齊乘風自己隻是隱隱有所感覺,而身為他對手的張靈風的體悟,可就比他要清晰的多!隨著齊乘風不斷的進攻,墨曜劍上那抹隱隱的紅光也似乎漸漸在加深,張靈風從他身上感到的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
對於驚之劍意張靈風了解的並不多,雖然他也修煉了青蓮劍歌,但他主修的七情中卻並不包含驚之劍意!不過這並不妨礙張靈風對自己的發現表示驚訝,因為齊乘風所展現的七情劍意,在他看來,實在是太弱了!
沒錯,齊乘風視為底牌的驚之劍意,在張靈風的眼中,實在是太弱了!身為青蓮劍宗最頂尖的劍訣,青蓮劍歌的威力,無疑是遠遠的淩駕於其他劍訣之上的,若不是其修煉難度實在太大,恐怕青蓮劍宗也容不下其他的劍訣了!
而擁有這般修煉難度的青蓮劍歌,一旦有所成就,其威力也遠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青蓮劍歌的第一層,便要求修煉者將青蓮劍歌內的所有劍招熟練使用,為的就是能更好的找出,修煉者所最容易領悟的一門劍意。
而在領悟了第一種情緒劍意之後,青蓮劍歌自然而然的就進入到了第二層,連帶著對其他劍招的領悟也會大大提高,以此來接觸第二門劍意!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旦領悟情緒劍意,所帶來的實力提高,絕不是一星半點,劍意的威力也會在一開始就達到一個驚人的威力。這和其他劍意的領悟完全不同,七情劍意的領悟之所以會那麽困難,恐怕和它一旦領悟之後,就能擁有的強大威力也脫不了幹係!
但齊乘風現在所使用的驚之劍意,雖然看上去比一般剛剛領悟劍意的人實力要強,但和張靈風自己當初領悟怒之劍意時所展現的實力相比,差的實在是太遠了。
在接連的交手之後,張靈風也徹底的確定了自己的猜想,因為齊乘風在使用驚之劍意的過程中,劍意所帶來的實力加成,竟然在不斷的提高!
這種提高很微弱,也很緩慢!要不是張靈風一直隻守不攻,而且和齊乘風交手的迴合足夠的多,恐怕也察覺不到。而這種奇怪的感覺,給張靈風帶來一種類似受傷的人在慢慢恢複一樣的感覺!
就好比驚之劍意的威力其實本來不是這樣,而是因為什麽緣故被限製了,齊乘風隻有通過不斷的使用才能將這個限製解除。這讓張靈風想到了一個傳聞,一個關於青蓮劍歌的傳聞!
據說曾經有人另辟蹊徑,想要減小青蓮劍歌的修煉難度,提高領悟劍意的幾率。但想要領悟七情劍意,光靠苦修是不夠的,還需要相應的情緒,這才是領悟劍意最大的阻礙。
但這人發揮他的奇思妙想,愣是弄出了一個模擬情緒的辦法來。先是服下讓精神疲憊衰弱的藥劑,讓後讓江湖術士對其催眠,使之能將自身代入其描述的故事之中,進而體會相應的情緒。
這樣做確實讓他領悟了七情劍意,險些就讓人以為找到了修煉青蓮劍歌的捷徑,一時間上門求教的同門不計其數。
但好景不長,先是他所領悟的劍意威力越來越弱,後來又因為反複經曆莫須有的經曆而精神混亂,最後在修煉中走火入魔力竭而死。這一門修煉方法,在此之後,也就再也沒有人提過了。
想來也是,若真是那麽容易就能找到捷徑,千百年下來驚才絕豔之士比比皆是,前人又豈會留不下隻言片語的?
而如今看齊乘風的情況,倒和這個傳聞有些類似,隻是齊乘風在不斷的使用下驚之劍意的威力也在逐步提高,所以張靈風並沒有把這事說出口,隻是在心裏多了個心眼,暗暗記下了。
原本以為再過一兩年的時間,齊乘風才能在劍法上小有所成,進而領悟劍意。可沒想到名劍山莊一行,齊乘風連番際遇之下,修為數次暴漲,竟然已經遠遠超出了太上大長老李小帆的預估,這才讓張靈風看出了他的不足。
對於張靈風看出的這點,齊乘風並沒有否認,還將前因後果都對張靈風說了一遍,這才讓張靈風明白為什麽齊乘風技巧方麵的造詣這麽膚淺。
不過這也更讓張靈風感歎齊乘風的不凡了,要知道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這樣不注重技巧的去練劍,許多的劍招可都是要配合相應的動作才能使出的。而像齊乘風這樣僅憑著記憶和苦練就能完整複製劍招底蘊的天才,張靈風還是第一次見到!
除此之外,齊乘風模仿的對象也十分重要。這也就是羽殤和李小帆這兩個站在劍道巔峰的人在輪流指點齊乘風習劍,否則若換作是旁人,齊乘風的悟性天資就算再高,也不過是模仿成一個三流劍客,決計到不了如今的修為。
在心裏感歎過後,張靈風終於對齊乘風講出了他之前所說的三劍的奧秘,也讓齊乘風看到了另一條不同的劍道之路!
張靈風先前說的不假,他確實從頭到尾就隻用出了三劍!雖然在齊乘風的感應中,墨曜劍傳迴來的反震之力足有二十多次,但導致這種結果的,其實還是張靈風的運力技巧!
在齊乘風揮動墨曜劍擊出劍·八千式·拔劍斬之後,張靈風就迎頭而上以後土劍與墨曜劍相擊,借著不斷的碰撞消磨墨曜劍上所挾的威勢。
張靈風的這個打算看似簡單,但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有那麽簡單!不得不說,齊乘風蓄勢到了巔峰的這一招劍·八千式·拔劍斬的威勢確實不凡,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接下來的。所以在麵對這一劍時,張靈風還需要借助自己的身體力量,以腳步浮空的方式,將墨曜劍上傳來的力道卸到空氣中去。
然而光靠這樣也是不夠的,如果不能繼續分散墨曜劍的力道,身子在空中無處借力的張靈風,甚至會被這一劍擊飛!而真正其決定作用的,還是借力打力。
張靈風在揮出第一劍後,後土劍和墨曜劍接觸的角度就達成了他精心策劃的角度。而後土劍上帶上的那股震蕩之力,也讓墨曜劍在和後土劍接觸之後,接連於後土劍發生碰撞,並將原本釋放於一點的威能,轉為一波波持續的攻勢,擊打在後土劍上!
當第一波攻勢達到張靈風的承受極限之時,這扭轉而來的第二件,就接踵而至了!這一次,張靈風並沒有向後土劍中灌輸太多的力量,隻是將先前尚未完全消散的墨曜劍餘威,改變了方向,再一次的後墨曜劍相撞!
下一瞬,情景再現,墨曜劍又一次的與後土劍相擊,把身在半空的張靈風又帶著一路飛出了老遠!可這波攻勢仍未競功,在又一次的達到張靈風承受極限之後,這緊隨其後的第三劍也使了出來,化解掉了墨曜劍最後的攻勢!
說來簡單,其中蘊含的技巧、膽魄以及身法,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要不是後土劍本身也是不下於墨曜劍的寶劍,恐怕也不能接連承受劍·八千式·拔劍斬如潮般的攻勢,早就在震蕩的過程中斷為數截了!
張靈風前後花費了不少的口舌,才讓齊乘風徹底的明白之前的經過,連說帶比劃的,可見他確實下了心思。
齊乘風對張靈風這神乎其技的技巧十分感興趣,也對接下來張靈風口中的指點,打起了十足的精神!
不過讓他有些失望的是,張靈風並沒有馬上指點他,而是在他聽了個似懂非懂之後,讓他再一次的向張靈風出手!
這一次,張靈風讓齊乘風不必停手,一直到張靈風主動喊停為止,而且這期間張靈風不會傷到他一分一毫!
有了這番話,齊乘風動起手來自然不用再有半點顧忌,也更加方便他展現自己的全部實力。在稍微客套了兩句之後,齊乘風依照張靈風的吩咐,再一次的向他擺出了進攻的架勢!
齊乘風沒有試探,張靈風的實力遠在他之上,就算用盡全力恐怕都不是對方的對手,無用的試探還是免了,除了浪費體力一無是處!
所以一出手,攜帶著驚之劍意的劍·八千式·連刺,就向著張靈風刺去!
後土劍劍勢一圈,張靈風隻手腕一抖,劍尖處的劍光就凝成一片,將墨曜劍的八次刺擊一一抵消。齊乘風在這一招的交手中,甚至都沒有感到太多的碰撞力道,心中對張靈風的力道控製,更多了幾分心折!
不過這一招也隻不過是剛開始,齊乘風雖驚不亂,一招劍·八千式·開山反向劈出,由原本的當頭一擊,變作了由下而上劈刺脖頸的劍招!
這一招自然也躲不過張靈風的後土劍,兩把寶劍在半空一觸即分,墨曜劍又沒能占到半點便宜!
接下來,劍·八千式裏的各項劍招,齊乘風都在張靈風的身上使了個遍,驚之劍意也在出招間不斷的閃現,將一身淩厲劍道發揮到了極致!
除了一招一式的硬橋硬馬,突然的變招和組合也在張靈風的刻意喂招之下盡數使了出來。曾和羽殤動手過得張靈風,顯然對劍·八千式的招數並不陌生,作為此刻齊乘風的陪練,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轉眼間,齊乘風已經和張靈風交手了兩百多個迴合,雖然連張靈風的衣角都沒有碰到,但齊乘風感覺自己對劍·八千式的運用,似乎又有長進!
齊乘風自己隻是隱隱有所感覺,而身為他對手的張靈風的體悟,可就比他要清晰的多!隨著齊乘風不斷的進攻,墨曜劍上那抹隱隱的紅光也似乎漸漸在加深,張靈風從他身上感到的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
對於驚之劍意張靈風了解的並不多,雖然他也修煉了青蓮劍歌,但他主修的七情中卻並不包含驚之劍意!不過這並不妨礙張靈風對自己的發現表示驚訝,因為齊乘風所展現的七情劍意,在他看來,實在是太弱了!
沒錯,齊乘風視為底牌的驚之劍意,在張靈風的眼中,實在是太弱了!身為青蓮劍宗最頂尖的劍訣,青蓮劍歌的威力,無疑是遠遠的淩駕於其他劍訣之上的,若不是其修煉難度實在太大,恐怕青蓮劍宗也容不下其他的劍訣了!
而擁有這般修煉難度的青蓮劍歌,一旦有所成就,其威力也遠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青蓮劍歌的第一層,便要求修煉者將青蓮劍歌內的所有劍招熟練使用,為的就是能更好的找出,修煉者所最容易領悟的一門劍意。
而在領悟了第一種情緒劍意之後,青蓮劍歌自然而然的就進入到了第二層,連帶著對其他劍招的領悟也會大大提高,以此來接觸第二門劍意!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旦領悟情緒劍意,所帶來的實力提高,絕不是一星半點,劍意的威力也會在一開始就達到一個驚人的威力。這和其他劍意的領悟完全不同,七情劍意的領悟之所以會那麽困難,恐怕和它一旦領悟之後,就能擁有的強大威力也脫不了幹係!
但齊乘風現在所使用的驚之劍意,雖然看上去比一般剛剛領悟劍意的人實力要強,但和張靈風自己當初領悟怒之劍意時所展現的實力相比,差的實在是太遠了。
在接連的交手之後,張靈風也徹底的確定了自己的猜想,因為齊乘風在使用驚之劍意的過程中,劍意所帶來的實力加成,竟然在不斷的提高!
這種提高很微弱,也很緩慢!要不是張靈風一直隻守不攻,而且和齊乘風交手的迴合足夠的多,恐怕也察覺不到。而這種奇怪的感覺,給張靈風帶來一種類似受傷的人在慢慢恢複一樣的感覺!
就好比驚之劍意的威力其實本來不是這樣,而是因為什麽緣故被限製了,齊乘風隻有通過不斷的使用才能將這個限製解除。這讓張靈風想到了一個傳聞,一個關於青蓮劍歌的傳聞!
據說曾經有人另辟蹊徑,想要減小青蓮劍歌的修煉難度,提高領悟劍意的幾率。但想要領悟七情劍意,光靠苦修是不夠的,還需要相應的情緒,這才是領悟劍意最大的阻礙。
但這人發揮他的奇思妙想,愣是弄出了一個模擬情緒的辦法來。先是服下讓精神疲憊衰弱的藥劑,讓後讓江湖術士對其催眠,使之能將自身代入其描述的故事之中,進而體會相應的情緒。
這樣做確實讓他領悟了七情劍意,險些就讓人以為找到了修煉青蓮劍歌的捷徑,一時間上門求教的同門不計其數。
但好景不長,先是他所領悟的劍意威力越來越弱,後來又因為反複經曆莫須有的經曆而精神混亂,最後在修煉中走火入魔力竭而死。這一門修煉方法,在此之後,也就再也沒有人提過了。
想來也是,若真是那麽容易就能找到捷徑,千百年下來驚才絕豔之士比比皆是,前人又豈會留不下隻言片語的?
而如今看齊乘風的情況,倒和這個傳聞有些類似,隻是齊乘風在不斷的使用下驚之劍意的威力也在逐步提高,所以張靈風並沒有把這事說出口,隻是在心裏多了個心眼,暗暗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