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子母劍,乃是崆峒奇兵之一,據傳是由崆峒子母雙環演化而來,母劍暗藏子劍,平時隻以母劍對敵,在危急或緊要時刻,才會突出子劍而化險為夷甚至一招製敵。
而之所以稱子母劍是一類奇兵,是因為那子母劍尋常間不會被人看出暗藏子劍,子劍往往便是在一刹那間,突出奇鋒而出奇製勝。崆峒派之中,就是同一類子母劍,其形狀用法甚至藏劍之法,也是各有不同,令人防不勝防,因此才有奇兵一說。
此時包雲雷右手中的母劍,手柄及劍身根部便是凹陷了一塊,看那形狀正是左手子劍。原來,包雲雷的子母劍,並非如往常子母劍一般,子劍是插在母劍手柄之內,而是以極為巧妙的方法將子劍鑲嵌在母劍之上,使得兩劍嵌合為一體。之前包雲雷使劍,沒有任何人看出其劍體處還有另一柄小劍,可見製作此子母劍的也是一位高手匠人,兩劍嵌合居然看不出一絲縫隙。
而包雲雷手中的子劍,寬不及一指,長不到一尺,握柄在他手中如孩童玩具一般,劍隔亦是僅有兩個小耳,整個子劍看著不似短劍,反倒是像一把刺。隻是這如刺如劍的小小兵刃,被包雲雷這五大三粗的壯漢拿著,再有另一邊的長劍襯托,這包雲雷整個人看著,令人覺得怪異無比。不過所有人皆清楚,不論此時的包雲雷形象如何,他手中的子母劍必是他發揮真正實力的依仗,詭奇莫測的崆峒武功,才是包雲雷真正的立身本領。
果然,子劍在手的包雲雷,整個攻擊形態立刻發生了變化,一改之前大開大合簡潔明了的劍路,變得詭異莫測險奇異常。
就在包雲雷子母劍突現,封一急忙後退之際,包雲雷僅略一停頓,便即刻俯身衝前,母劍向前一遞之後,便見他身形竟是向前一滾,直接滾入封一下三路近前,隨即一道寒光劃向封一腳邊。包雲雷右手母劍向上遞出,這是攻擊封一上三路,而滾地突入,子劍劃腳則是攻其下三路,如此上下同時攻擊之法,亦是雙劍運用之法的必然。隻不過,麵對雙劍之人則需一心二用一兵二分,稍不留神便會陷入對方的攻擊節奏而讓自己被動,甚至顧此失彼而最終落敗身死。
而這封一猛然遇到包雲雷如此雙劍攻來,霎時間也確實有些被動,剛剛抵擋一劍迎麵而來的母劍,便發覺眼角有異,餘光之中便看到有個身影滾到自己腳邊,便立刻一躍而起淩空翻出。在不知貼近自己腳邊做出何等攻擊之時,封一隻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遠離包雲雷再說,畢竟第一次麵對雙劍同時攻擊,甚至不清楚包雲雷要如何攻擊之下,如此應對才是最為穩妥之舉。
隻不過,封一還是想得有些簡單了,那包雲雷怎麽可能會讓他輕易逃出自己的攻擊呢,見封一後退,手腳在地麵一撐,身子騰空而起便向封一撲去,而那母劍再次率先刺向封一麵門。而封一見包雲雷淩空擊來,頓時心中一安,畢竟這淩空一擊,攻擊方式便比之之前受限許多,自己應對起來還不算多麽難。如此一想之下,隻見封一身形一頓黑劍撩出,直劈那刺來的母劍,卻於出劍之時留了三分餘勁,隻等長劍之後的那一短劍攻來之時以應對。
可是,令封一及在場所有人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隻見那包雲雷右手母劍向旁一躲,左手子劍竟是順勢挑撥那擋架而來的黑劍,同時那母劍竟是再次直奔封一麵門。那封一反應也是極快,眼見長劍躲開而短劍相迎,便也即刻變招,改撩為刺,直接攻向尚淩空中的包雲雷。
隨即,令人意外的是,那子劍竟是依舊迎向刺來的黑劍,搭在劍身之上向外一擺的同時,另一邊的母劍再次撩起,再奔封一麵門。封一看到手中黑劍要被架在身外,便立刻收迴黑劍橫劍擋架,隨著當的一聲,那由下而上撩向自己麵門的長劍,便被封一穩穩擋住。緊接著,封一眼角餘光撇到一抹寒光向自己脖頸之間襲來,頓時便意識到是那短劍劃來,匆忙後退的同時,再次抬起黑劍橫身格擋,攔下了那如短刀一般劃來的一劍。
嘭——
突然,隨著一聲悶響,封一立刻猛然倒飛而出,胸前則是清晰地印上了一個大腳印,正是那剛剛立足的包雲雷踢出的一腳。
而之所以稱子母劍是一類奇兵,是因為那子母劍尋常間不會被人看出暗藏子劍,子劍往往便是在一刹那間,突出奇鋒而出奇製勝。崆峒派之中,就是同一類子母劍,其形狀用法甚至藏劍之法,也是各有不同,令人防不勝防,因此才有奇兵一說。
此時包雲雷右手中的母劍,手柄及劍身根部便是凹陷了一塊,看那形狀正是左手子劍。原來,包雲雷的子母劍,並非如往常子母劍一般,子劍是插在母劍手柄之內,而是以極為巧妙的方法將子劍鑲嵌在母劍之上,使得兩劍嵌合為一體。之前包雲雷使劍,沒有任何人看出其劍體處還有另一柄小劍,可見製作此子母劍的也是一位高手匠人,兩劍嵌合居然看不出一絲縫隙。
而包雲雷手中的子劍,寬不及一指,長不到一尺,握柄在他手中如孩童玩具一般,劍隔亦是僅有兩個小耳,整個子劍看著不似短劍,反倒是像一把刺。隻是這如刺如劍的小小兵刃,被包雲雷這五大三粗的壯漢拿著,再有另一邊的長劍襯托,這包雲雷整個人看著,令人覺得怪異無比。不過所有人皆清楚,不論此時的包雲雷形象如何,他手中的子母劍必是他發揮真正實力的依仗,詭奇莫測的崆峒武功,才是包雲雷真正的立身本領。
果然,子劍在手的包雲雷,整個攻擊形態立刻發生了變化,一改之前大開大合簡潔明了的劍路,變得詭異莫測險奇異常。
就在包雲雷子母劍突現,封一急忙後退之際,包雲雷僅略一停頓,便即刻俯身衝前,母劍向前一遞之後,便見他身形竟是向前一滾,直接滾入封一下三路近前,隨即一道寒光劃向封一腳邊。包雲雷右手母劍向上遞出,這是攻擊封一上三路,而滾地突入,子劍劃腳則是攻其下三路,如此上下同時攻擊之法,亦是雙劍運用之法的必然。隻不過,麵對雙劍之人則需一心二用一兵二分,稍不留神便會陷入對方的攻擊節奏而讓自己被動,甚至顧此失彼而最終落敗身死。
而這封一猛然遇到包雲雷如此雙劍攻來,霎時間也確實有些被動,剛剛抵擋一劍迎麵而來的母劍,便發覺眼角有異,餘光之中便看到有個身影滾到自己腳邊,便立刻一躍而起淩空翻出。在不知貼近自己腳邊做出何等攻擊之時,封一隻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遠離包雲雷再說,畢竟第一次麵對雙劍同時攻擊,甚至不清楚包雲雷要如何攻擊之下,如此應對才是最為穩妥之舉。
隻不過,封一還是想得有些簡單了,那包雲雷怎麽可能會讓他輕易逃出自己的攻擊呢,見封一後退,手腳在地麵一撐,身子騰空而起便向封一撲去,而那母劍再次率先刺向封一麵門。而封一見包雲雷淩空擊來,頓時心中一安,畢竟這淩空一擊,攻擊方式便比之之前受限許多,自己應對起來還不算多麽難。如此一想之下,隻見封一身形一頓黑劍撩出,直劈那刺來的母劍,卻於出劍之時留了三分餘勁,隻等長劍之後的那一短劍攻來之時以應對。
可是,令封一及在場所有人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隻見那包雲雷右手母劍向旁一躲,左手子劍竟是順勢挑撥那擋架而來的黑劍,同時那母劍竟是再次直奔封一麵門。那封一反應也是極快,眼見長劍躲開而短劍相迎,便也即刻變招,改撩為刺,直接攻向尚淩空中的包雲雷。
隨即,令人意外的是,那子劍竟是依舊迎向刺來的黑劍,搭在劍身之上向外一擺的同時,另一邊的母劍再次撩起,再奔封一麵門。封一看到手中黑劍要被架在身外,便立刻收迴黑劍橫劍擋架,隨著當的一聲,那由下而上撩向自己麵門的長劍,便被封一穩穩擋住。緊接著,封一眼角餘光撇到一抹寒光向自己脖頸之間襲來,頓時便意識到是那短劍劃來,匆忙後退的同時,再次抬起黑劍橫身格擋,攔下了那如短刀一般劃來的一劍。
嘭——
突然,隨著一聲悶響,封一立刻猛然倒飛而出,胸前則是清晰地印上了一個大腳印,正是那剛剛立足的包雲雷踢出的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