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八洞天(5)
中國十大禁毀小說文庫 作者:雪樵主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夜,勝哥未曾拜見甘氏,次日又推病臥了一日。至第三日,方來拜見,含淚拜了兩拜,到第:二拜,竟忍不住哭聲。拜畢,奔到靈座前放聲大哭。他想自己母親慘死未久,屍骸尚未殮,為父的就娶了個新人,心中如何不痛?長孫陳也覺傷心,流淚不止。甘氏卻不歡喜,想道:“這孩兒無禮。莫說你父親曾在我家避難,就是你自己病體,也虧在我家將息好的。如何今日這般做張智,全不看我繼母在眼裏!”口雖不言,心下好生不悅。自此之後,勝哥的饑寒飽暖,甘氏也不耐煩去問他,倒不比前日在他家養病時的親熱了。勝哥亦隻推有病,晨昏定省,也甚稀疏。又過幾日,差往武安的人迴來,稟說井中並無骸骨。長孫陳道:“如何沒有?莫非你們打撈不到。”差人道:“連井底下泥也翻將起來,並沒什骸骨!”長孫陳委決不下。勝哥聞知,哭道:“此必差去的人不肯用心打撈,須待孩兒自去!”長孫陳道:“你孩子家病體初愈,如何去得?差去的人,量不敢欺我。正不知你娘的骸骨哪裏去了?”勝哥聽說,又到靈座前去痛哭,一頭哭,一頭說道:“命好的直恁好,命苦的直恁苦!我娘不但眼前的榮華不能受用,隻一口棺木,一所荒墳,也消受不起!”說罷又哭。長孫陳再三勸他。甘氏隻不開口,暗想:“他說命好的直恁好,明明妒忌著我。你娘自死了,須不是我連累的,沒了骸骨,又不是我不要你去尋,如何卻怪起我來!”轉展尋思,愈加不樂。正是:
開口招尤,轉喉觸諱。
繼母有心,前兒獲罪。
說話的,我且問你:那辛氏的骸骨,既不在井中,畢竟哪裏去了?看官聽說:那辛氏原不曾死,何處討她骸骨?她那日投井之後,賊眾怕官兵追殺,一時都去盡。隨後便是新任閬州刺史辛用智領家眷赴任,緊隨著李節度大兵而來,見武安縣遭此變亂,不知女兒、女婿安否。正想要探問,恰好行至井亭下,隨行眾人要取水吃,忽見井中有人,好像還未死的,又好像個婦人。辛公夫婦隻道是逃難民婦投井,即令救起。眾人便設法救起來。辛公夫婦見了,認得是女兒端娘,大驚大哭。夫人摸她心頭還熱,口中有氣,急叫隨行的仆婦養娘們,替她脫下濕衣,換了幹衣,扶在車子上。救了半晌,辛氏漸漸蘇醒。辛公夫婦詢知其故,思量要差人去找尋女婿及外甥,又恐一時沒處尋,遲誤了自己赴任的限期,隻得載了女兒同往任所。及到任後,即蒙欽召,星夜領家眷赴京,一麵著人到武安打探。卻因“長孫陳”三字,與“尚存誠”三字聲音相類,那差去的人粗莽,聽得人說“尚存誠失機被殺”,誤認做長孫陳被殺,竟把這兇信迴報。辛氏聞知,哭得發昏,及問勝哥,又不知下落,一發痛心。自想當日拚身舍命,隻為要救丈夫與兒子,誰知如今一個死別,一個生離,豈不可痛!因作《蝶戀花》一詞,以誌悲思雲:
獨坐孤房淚如雨,追憶當年,拚自沉井底。隻道妾亡君脫矣,哪知妾在君反死。君既死兮兒沒主,飄泊天涯,更有誰看取!痛妾苟延何所濟,不如仍赴泉台去。
辛氏幾度要自盡,虧得父母勸住。於是,為丈夫服喪守節,又終日求神問卜,討那勝哥的消息。真個望兒望得眼穿,哭夫哭得淚幹,哪知長孫陳卻與甘氏夫人在夔州受用。正是:
各天生死各難料,兩地悲難兩不同!
不說辛氏隨父在京,且說長孫陳因不見了辛氏骸骨,心裏慘傷,又作《憶秦娥》詞一首,雲:
心悲悒,香消玉碎無蹤跡。無蹤跡,欲留青塚,遺骸難覓。風塵不複留仙骨,莫非化作雲飛去。雲飛去,天涯一望,淚珠空滴。
長孫陳將此詞並前日所題兩詞,並寫在一紙,把來粘在辛氏靈座前壁上。甘氏走來見了,指著第一首道:“她叮嚀你將兒看覷。你的兒子,原得你自去看覷他。我是繼母,不會看覷他的!”又指著第二首道:“你隻願與前妻‘天長地久’,娶我這一番,卻不是多的了!”看到第三首,說道:“你兒子隻道無人用心打撈骸骨,你何不自往天涯去尋覓!”說罷,變色歸房。慌得長孫陳忙把詞箋揭落了,隨往房中看時,見甘氏獨坐流淚。長孫陳陪著笑臉道:“夫人為何煩惱?”甘氏道:“你隻想著前夫人,怪道勝哥隻把親娘當娘,全不把我當娘。”長孫陳道:“勝哥有什觸犯你,不妨對我說。”甘氏道;“說他怎的!”長孫陳再問時,甘氏隻是低頭不語。長孫陳急得沒做道理處。原來長孫陳與甘氏的恩愛,比前日與辛氏的恩愛,又添了一個“怕”字。世上怕老婆的,有幾樣怕法:有“勢怕”,有“理怕”,有“情怕”。“勢怕”有三:一是畏妻之貴,仰其閥閱;二是畏妻之富,資其財賄;三是畏妻之悍,避其打罵。“理怕”亦有三:一是敬妻之賢,景其淑範;二是服妻之才,欽其文采;三是量妻之苦,念其食貧。“情怕”亦有三:一是愛妻之美,情願奉其色笑;二是憐妻之少,自愧屈其青春;三是惜妻之嬌,不忍見其頻。今甘氏難中相識,又美少而嬌,大約“理怕”居半,“情怕”居多。有一曲《桂枝香》說那怕嬌妻的道:
愛她嬌麵,怕她顏變。為什俛首無言,慌得我意忙心亂,看春山頓鎖。春山頓鎖,是誰觸犯?忙陪歡臉,向娘前,直待你笑語還如故,才教我心兒放得寬。
這叫做因愛生怕。隻為愛妻之至,所以妻若蹙額,他也皺眉;妻若忘餐,他也廢食。好似虞舜待弟的一般,像憂亦憂,像喜亦喜。又好似武王事父的一般,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
閑話少說,隻說正文。當下長孫陳偎伴了甘氏半晌,卻來私語勝哥道:“你雖痛念母親,今後卻莫對著繼母啼哭。晨昏定省,不要稀疏了!”勝哥不敢違父命,勉強趨承。甘氏也隻落落相待。一個麵紅頸赤,強支吾地溫存,一個懶語遲言,不耐煩地答應。長孫陳見他母子二人終不親熱,亦無法處之。勝哥日常間倒在孫去疾臥室居多。此時孫去疾的病已全愈。長孫陳不忍久占其功名,欲向嚴武稟明其故,料嚴公愛他,必不見罪。乃具申文,隻說自己係孫去疾之兄孫無咎,向因去疾途中抱病,故權冒名供職,今弟病已痊,理合避位。向日朦朧之罪,仗乞寬宥。嚴公見了申文,甚是驚訝,即召孫去疾相見,試其才學,正與長孫陳一般。嚴公大喜道:“二人正當兼收並用。”遂令將司戶之印,交還孫去疾,其孫無咎委署本州司馬印。一麵奏請實授。於是,孫去疾自為司戶,長孫陳攜著家眷,遷往司馬署中,獨留勝哥在司戶衙內,托與去疾撫養教訓,免得在繼母跟前,取其厭惡。此雖愛子之心,也是懼內之意。隻因礙著枕邊,隻得權割膝下,正合著《琵琶記》上兩句曲兒道:
“你爹行見得好偏,隻一子不留在身畔。”
甘氏離卻勝哥之後,說也有,笑也有,不似前番時常變臉了。
光陰迅速,不覺五年。甘氏生下一女一子:女名珍姑,子名相郎,十分歡喜。哪知樂極悲生,甘母忽患急病,三日暴亡。甘氏哭泣躃踴,哀痛之極,要長孫陳在衙署治喪。長孫陳道:“衙署治喪,必須我答拜。我官職在身,緦麻之喪,不便易服。今可停柩於寺院中,一麵寫書去請你堂兄甘泉來,立他為嗣,方可設幕受吊。”甘氏依言,將靈柩移去寺中。長陳孫修書遣使,送與甘泉,請他速來主持喪事。甘泉得了書信,稟過知縣,討了給假,星夜前來奔喪。正是:
此雖敦族誼,亦是趨勢利。
貴人來相召,如何敢不去。
甘泉既到,長孫陳令其披麻執仗,就寺中治喪。夔州官府並各鄉紳,看司馬麵上,都來致吊。嚴公亦遣官來吊,孫去疾也引著勝哥來拜奠。熱鬧了六七日,極為光榮。卻不知甘氏心上還有不足意處:因柩在寺中,治喪時自己不便到幕中哭拜;直至甘泉扶柩起行之日,方用肩輿抬至靈前奠別,又不能夠親自還鄉送葬。為此每日哀痛,染成一病,懨懨不起。慌得長孫陳忙請醫看視,都道傷感七情,難以救治。看看服藥無效,一命懸絲。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甘氏病臥在床,反複自思:“吾向嗔怪勝哥哭母,誰想今日輪到自身。吾母親抱病而亡,有屍有棺,開喪受吊,我尚痛心;何況他母死於非命,屍棺都沒有,如何教他不要哀痛!”又想:“吾母無子,賴有侄兒替他服喪。我若死了,不是勝哥替我披麻執扶,更有何人?可見生女不若生男,幼男又不若長男。我這幼女幼子,幹得什事?”便含淚對長孫陳道:“我當初錯怪了勝哥,如今我想他,可速喚來見我。”長孫陳聽說,便道:“勝哥一向常來問安,我恐你厭見他,故不使進見。你今想他,喚他來便是。”說罷,忙著人到孫去疾處將勝哥喚到。勝哥至床前見了甘氏,吃驚道:“不想母親一病至此!”甘氏執著勝哥的手,雙眼流淚道:“你是個天性純孝的,我向來所見不明,錯怪了你。我今命在旦夕,汝父正在壯年,我死之後,他少不得又要續娶。我這幼子幼女,全賴你做長兄的看顧。你隻念當初在我家避難時的恩情,切莫記我後來的不是罷!”說畢,淚如泉湧。勝哥也流淚道:“母親休如此說。正望母親病愈,看顧孩兒。倘有不諱,這幼妹幼弟,與孩兒一父所生,何分爾我!縱沒有當初避難的一段恩情,孩兒在父親麵上推愛,豈有二心!”甘氏道;“我說你是仁孝的好人。若得如此,我死瞑目矣!”又對長孫陳道:“你若再續娶後妻,切莫輕信其語,撇下了這三個兒女!”長孫陳哭道:“我今誓願終身不續娶了!”甘氏含淚道:“這話隻恐未必!”言訖,瞑目不語,少頃即奄然而逝。正是:
自古紅顏多薄命,琉璃易破彩雲妝。
長孫陳放聲大哭,勝哥也大哭。免不得買棺成殮,商議治喪。長孫陳叫再買一口棺木進來,勝哥驚問何故,長孫陳道:“汝母無屍可殮,今設立虛柩,將衣冠殮了,一同治喪,吾心始安。”勝哥道:“爹爹所見極是。”便於內堂停下兩柩,一虛一實。幕前掛起兩個銘旌,上首的寫:“元配辛孺人之柩”,下首的寫:“繼配甘孺人之柩。”擇日治喪,比前甘母治喪時,倍加熱鬧。但喪牌上還是孫無咎出名。原來唐時律令:凡文官失機後,必有軍功,方可贖罪。長孫陳雖蒙嚴武奏請,已實授夔州司馬之職,然不過簿書效勞,未有軍功,故不便改正原名。恰好事有湊巧,夔州有山寇竊發,嚴公遣將征剿,司馬是掌兵的官,理合同往。長孫陳即督同將校前去。那些山寇,不過烏合之眾,長孫陳畫下計策,設伏擊之,殺的殺,降的降,不幾日,奏凱而還。嚴公嘉其功,將欲表奏朝廷。長孫陳那時方說出自己真名姓,把前後事情一一訴明,求嚴武代為上奏。嚴公即具疏奏聞。奉旨:孫無咎既即係長孫陳,準複原姓名,仍論功升授工部員外。正是:
昔年複姓隻存一,今日雙名仍喚單。
長孫陳既受恩命,便一麵遣人將兩柩先載迴鄉安厝;一麵辭謝嚴公,拜別孫去疾,攜著三個兒女並仆從等進京赴任。此時辛用智正在京師為左右拾遺之職,當嚴公上表奏功時,已知女婿未死,對夫人和女兒說了,俱各大喜。但不知他可曾續娶,又不知勝哥安否?遂先使人前去,暗暗打聽消息。不一日,家人探得備細,一一迴報了。夫人對辛公道:“偏怪他無情。待他來見你,且莫說女兒未死,隻須如此如此,看他如何?”辛公笑而諾之。過了幾日,長孫陳到京,謝恩上任後,即同著勝哥往辛家來。於路先叮囑勝哥道:“你在外祖父母麵前,把繼母中間這段話,隱瞞些個。”勝哥應諾。既至辛家,辛公夫婦出見。長孫陳哭拜於地,訴說妻子死難之事。勝哥亦哭拜於地。辛公夫婦見勝哥已長成至十二三歲,又悲又喜。夫人扶起勝哥,辛公也扶起長孫陳說道:“死生有命,不必過傷!且請坐了。”長孫陳坐定,辛公便問道:“賢婿可曾續弦?”長孫陳道:“小婿命蹇,續弦之後,又複斷弦。”辛公道:“賢婿續弦,在亡女死後幾年?”長孫陳跼蹐道:“就是那年。”夫人便道:“如何續得恁快!”長孫陳正待訴告甘家聯姻的緣故,隻見辛公道:“續弦也罷了。但續而又斷,自當更續。老夫有個侄女,年貌與亡女仿佛,今與賢婿續此一段姻親何如?”長孫陳道:“多蒙嶽父厚愛,隻是小婿已誓不再續矣!”夫人道:“這卻為何?”長孫陳道:“先繼室臨終時,念及幼子幼女,其言哀慘,所以不忍再續。”辛公道:“賢婿差矣!若如此說,我女兒慘死,你一發不該便續弦了。難道亡女投井時,獨不曾念及幼子麽?賢婿不忍負繼夫人,何獨忍負亡女乎?吾今以侄女續配賢婿,亦在亡女麵上推情,正欲使賢婿不忘亡女耳!”長孫陳滿麵通紅,無言可答,隻得說道:“且容商議。”辛公道:“愚意已定,不必商議!”長孫陳不敢再言,即起身告別。辛公道:“賢婿新任,公事煩冗,未敢久留。勝哥且住在此,尚有話說。”長孫陳便留下勝哥,作別自迴。辛公夫婦攜勝哥入內,置酒款之,問起繼母之事,勝哥隻略談一二。辛公夫婦且不教母子相見,也不說明其母未死,隻說道:“吾侄女即汝母姨,今嫁汝父,就如你親母一般。你可迴去對汝父說,叫他明日納聘,後日黃道吉日,便可成婚。須要自來親迎。”說畢,即令一個家人同一個養娘,送勝哥迴去。就著那養娘做個媒妁。勝哥迴見父親,備述辛公之語。養娘又致主人之意。長孫陳無可奈何,隻得依他納了聘。至第三日,打點迎娶。先於兩位亡妻靈座前祭奠,勝哥引著那幼妹幼弟同拜。長孫陳見了,不覺大哭。勝哥也哭了一場,那兩個小的,不知痛苦,隻顧呆著看。長孫陳愈覺慘傷,對勝哥道:“將來的繼母,即汝母姨,待汝自然不薄。隻怕苦了這兩個小的!”勝哥哭道:“甘繼母臨終之言,何等慘切。這幼妹幼弟,孩兒自然用心調護。隻是爹爹也須立主張。”長孫陳點頭滴淚。
黃昏以後,準備鼓樂香車,親自乘馬到門奠雁。等了一個更次,方迎得新人上轎。正是:
丈人這般耍,女婿賽吃打。
隻道親上親,誰知假中假。
開口招尤,轉喉觸諱。
繼母有心,前兒獲罪。
說話的,我且問你:那辛氏的骸骨,既不在井中,畢竟哪裏去了?看官聽說:那辛氏原不曾死,何處討她骸骨?她那日投井之後,賊眾怕官兵追殺,一時都去盡。隨後便是新任閬州刺史辛用智領家眷赴任,緊隨著李節度大兵而來,見武安縣遭此變亂,不知女兒、女婿安否。正想要探問,恰好行至井亭下,隨行眾人要取水吃,忽見井中有人,好像還未死的,又好像個婦人。辛公夫婦隻道是逃難民婦投井,即令救起。眾人便設法救起來。辛公夫婦見了,認得是女兒端娘,大驚大哭。夫人摸她心頭還熱,口中有氣,急叫隨行的仆婦養娘們,替她脫下濕衣,換了幹衣,扶在車子上。救了半晌,辛氏漸漸蘇醒。辛公夫婦詢知其故,思量要差人去找尋女婿及外甥,又恐一時沒處尋,遲誤了自己赴任的限期,隻得載了女兒同往任所。及到任後,即蒙欽召,星夜領家眷赴京,一麵著人到武安打探。卻因“長孫陳”三字,與“尚存誠”三字聲音相類,那差去的人粗莽,聽得人說“尚存誠失機被殺”,誤認做長孫陳被殺,竟把這兇信迴報。辛氏聞知,哭得發昏,及問勝哥,又不知下落,一發痛心。自想當日拚身舍命,隻為要救丈夫與兒子,誰知如今一個死別,一個生離,豈不可痛!因作《蝶戀花》一詞,以誌悲思雲:
獨坐孤房淚如雨,追憶當年,拚自沉井底。隻道妾亡君脫矣,哪知妾在君反死。君既死兮兒沒主,飄泊天涯,更有誰看取!痛妾苟延何所濟,不如仍赴泉台去。
辛氏幾度要自盡,虧得父母勸住。於是,為丈夫服喪守節,又終日求神問卜,討那勝哥的消息。真個望兒望得眼穿,哭夫哭得淚幹,哪知長孫陳卻與甘氏夫人在夔州受用。正是:
各天生死各難料,兩地悲難兩不同!
不說辛氏隨父在京,且說長孫陳因不見了辛氏骸骨,心裏慘傷,又作《憶秦娥》詞一首,雲:
心悲悒,香消玉碎無蹤跡。無蹤跡,欲留青塚,遺骸難覓。風塵不複留仙骨,莫非化作雲飛去。雲飛去,天涯一望,淚珠空滴。
長孫陳將此詞並前日所題兩詞,並寫在一紙,把來粘在辛氏靈座前壁上。甘氏走來見了,指著第一首道:“她叮嚀你將兒看覷。你的兒子,原得你自去看覷他。我是繼母,不會看覷他的!”又指著第二首道:“你隻願與前妻‘天長地久’,娶我這一番,卻不是多的了!”看到第三首,說道:“你兒子隻道無人用心打撈骸骨,你何不自往天涯去尋覓!”說罷,變色歸房。慌得長孫陳忙把詞箋揭落了,隨往房中看時,見甘氏獨坐流淚。長孫陳陪著笑臉道:“夫人為何煩惱?”甘氏道:“你隻想著前夫人,怪道勝哥隻把親娘當娘,全不把我當娘。”長孫陳道:“勝哥有什觸犯你,不妨對我說。”甘氏道;“說他怎的!”長孫陳再問時,甘氏隻是低頭不語。長孫陳急得沒做道理處。原來長孫陳與甘氏的恩愛,比前日與辛氏的恩愛,又添了一個“怕”字。世上怕老婆的,有幾樣怕法:有“勢怕”,有“理怕”,有“情怕”。“勢怕”有三:一是畏妻之貴,仰其閥閱;二是畏妻之富,資其財賄;三是畏妻之悍,避其打罵。“理怕”亦有三:一是敬妻之賢,景其淑範;二是服妻之才,欽其文采;三是量妻之苦,念其食貧。“情怕”亦有三:一是愛妻之美,情願奉其色笑;二是憐妻之少,自愧屈其青春;三是惜妻之嬌,不忍見其頻。今甘氏難中相識,又美少而嬌,大約“理怕”居半,“情怕”居多。有一曲《桂枝香》說那怕嬌妻的道:
愛她嬌麵,怕她顏變。為什俛首無言,慌得我意忙心亂,看春山頓鎖。春山頓鎖,是誰觸犯?忙陪歡臉,向娘前,直待你笑語還如故,才教我心兒放得寬。
這叫做因愛生怕。隻為愛妻之至,所以妻若蹙額,他也皺眉;妻若忘餐,他也廢食。好似虞舜待弟的一般,像憂亦憂,像喜亦喜。又好似武王事父的一般,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
閑話少說,隻說正文。當下長孫陳偎伴了甘氏半晌,卻來私語勝哥道:“你雖痛念母親,今後卻莫對著繼母啼哭。晨昏定省,不要稀疏了!”勝哥不敢違父命,勉強趨承。甘氏也隻落落相待。一個麵紅頸赤,強支吾地溫存,一個懶語遲言,不耐煩地答應。長孫陳見他母子二人終不親熱,亦無法處之。勝哥日常間倒在孫去疾臥室居多。此時孫去疾的病已全愈。長孫陳不忍久占其功名,欲向嚴武稟明其故,料嚴公愛他,必不見罪。乃具申文,隻說自己係孫去疾之兄孫無咎,向因去疾途中抱病,故權冒名供職,今弟病已痊,理合避位。向日朦朧之罪,仗乞寬宥。嚴公見了申文,甚是驚訝,即召孫去疾相見,試其才學,正與長孫陳一般。嚴公大喜道:“二人正當兼收並用。”遂令將司戶之印,交還孫去疾,其孫無咎委署本州司馬印。一麵奏請實授。於是,孫去疾自為司戶,長孫陳攜著家眷,遷往司馬署中,獨留勝哥在司戶衙內,托與去疾撫養教訓,免得在繼母跟前,取其厭惡。此雖愛子之心,也是懼內之意。隻因礙著枕邊,隻得權割膝下,正合著《琵琶記》上兩句曲兒道:
“你爹行見得好偏,隻一子不留在身畔。”
甘氏離卻勝哥之後,說也有,笑也有,不似前番時常變臉了。
光陰迅速,不覺五年。甘氏生下一女一子:女名珍姑,子名相郎,十分歡喜。哪知樂極悲生,甘母忽患急病,三日暴亡。甘氏哭泣躃踴,哀痛之極,要長孫陳在衙署治喪。長孫陳道:“衙署治喪,必須我答拜。我官職在身,緦麻之喪,不便易服。今可停柩於寺院中,一麵寫書去請你堂兄甘泉來,立他為嗣,方可設幕受吊。”甘氏依言,將靈柩移去寺中。長陳孫修書遣使,送與甘泉,請他速來主持喪事。甘泉得了書信,稟過知縣,討了給假,星夜前來奔喪。正是:
此雖敦族誼,亦是趨勢利。
貴人來相召,如何敢不去。
甘泉既到,長孫陳令其披麻執仗,就寺中治喪。夔州官府並各鄉紳,看司馬麵上,都來致吊。嚴公亦遣官來吊,孫去疾也引著勝哥來拜奠。熱鬧了六七日,極為光榮。卻不知甘氏心上還有不足意處:因柩在寺中,治喪時自己不便到幕中哭拜;直至甘泉扶柩起行之日,方用肩輿抬至靈前奠別,又不能夠親自還鄉送葬。為此每日哀痛,染成一病,懨懨不起。慌得長孫陳忙請醫看視,都道傷感七情,難以救治。看看服藥無效,一命懸絲。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甘氏病臥在床,反複自思:“吾向嗔怪勝哥哭母,誰想今日輪到自身。吾母親抱病而亡,有屍有棺,開喪受吊,我尚痛心;何況他母死於非命,屍棺都沒有,如何教他不要哀痛!”又想:“吾母無子,賴有侄兒替他服喪。我若死了,不是勝哥替我披麻執扶,更有何人?可見生女不若生男,幼男又不若長男。我這幼女幼子,幹得什事?”便含淚對長孫陳道:“我當初錯怪了勝哥,如今我想他,可速喚來見我。”長孫陳聽說,便道:“勝哥一向常來問安,我恐你厭見他,故不使進見。你今想他,喚他來便是。”說罷,忙著人到孫去疾處將勝哥喚到。勝哥至床前見了甘氏,吃驚道:“不想母親一病至此!”甘氏執著勝哥的手,雙眼流淚道:“你是個天性純孝的,我向來所見不明,錯怪了你。我今命在旦夕,汝父正在壯年,我死之後,他少不得又要續娶。我這幼子幼女,全賴你做長兄的看顧。你隻念當初在我家避難時的恩情,切莫記我後來的不是罷!”說畢,淚如泉湧。勝哥也流淚道:“母親休如此說。正望母親病愈,看顧孩兒。倘有不諱,這幼妹幼弟,與孩兒一父所生,何分爾我!縱沒有當初避難的一段恩情,孩兒在父親麵上推愛,豈有二心!”甘氏道;“我說你是仁孝的好人。若得如此,我死瞑目矣!”又對長孫陳道:“你若再續娶後妻,切莫輕信其語,撇下了這三個兒女!”長孫陳哭道:“我今誓願終身不續娶了!”甘氏含淚道:“這話隻恐未必!”言訖,瞑目不語,少頃即奄然而逝。正是:
自古紅顏多薄命,琉璃易破彩雲妝。
長孫陳放聲大哭,勝哥也大哭。免不得買棺成殮,商議治喪。長孫陳叫再買一口棺木進來,勝哥驚問何故,長孫陳道:“汝母無屍可殮,今設立虛柩,將衣冠殮了,一同治喪,吾心始安。”勝哥道:“爹爹所見極是。”便於內堂停下兩柩,一虛一實。幕前掛起兩個銘旌,上首的寫:“元配辛孺人之柩”,下首的寫:“繼配甘孺人之柩。”擇日治喪,比前甘母治喪時,倍加熱鬧。但喪牌上還是孫無咎出名。原來唐時律令:凡文官失機後,必有軍功,方可贖罪。長孫陳雖蒙嚴武奏請,已實授夔州司馬之職,然不過簿書效勞,未有軍功,故不便改正原名。恰好事有湊巧,夔州有山寇竊發,嚴公遣將征剿,司馬是掌兵的官,理合同往。長孫陳即督同將校前去。那些山寇,不過烏合之眾,長孫陳畫下計策,設伏擊之,殺的殺,降的降,不幾日,奏凱而還。嚴公嘉其功,將欲表奏朝廷。長孫陳那時方說出自己真名姓,把前後事情一一訴明,求嚴武代為上奏。嚴公即具疏奏聞。奉旨:孫無咎既即係長孫陳,準複原姓名,仍論功升授工部員外。正是:
昔年複姓隻存一,今日雙名仍喚單。
長孫陳既受恩命,便一麵遣人將兩柩先載迴鄉安厝;一麵辭謝嚴公,拜別孫去疾,攜著三個兒女並仆從等進京赴任。此時辛用智正在京師為左右拾遺之職,當嚴公上表奏功時,已知女婿未死,對夫人和女兒說了,俱各大喜。但不知他可曾續娶,又不知勝哥安否?遂先使人前去,暗暗打聽消息。不一日,家人探得備細,一一迴報了。夫人對辛公道:“偏怪他無情。待他來見你,且莫說女兒未死,隻須如此如此,看他如何?”辛公笑而諾之。過了幾日,長孫陳到京,謝恩上任後,即同著勝哥往辛家來。於路先叮囑勝哥道:“你在外祖父母麵前,把繼母中間這段話,隱瞞些個。”勝哥應諾。既至辛家,辛公夫婦出見。長孫陳哭拜於地,訴說妻子死難之事。勝哥亦哭拜於地。辛公夫婦見勝哥已長成至十二三歲,又悲又喜。夫人扶起勝哥,辛公也扶起長孫陳說道:“死生有命,不必過傷!且請坐了。”長孫陳坐定,辛公便問道:“賢婿可曾續弦?”長孫陳道:“小婿命蹇,續弦之後,又複斷弦。”辛公道:“賢婿續弦,在亡女死後幾年?”長孫陳跼蹐道:“就是那年。”夫人便道:“如何續得恁快!”長孫陳正待訴告甘家聯姻的緣故,隻見辛公道:“續弦也罷了。但續而又斷,自當更續。老夫有個侄女,年貌與亡女仿佛,今與賢婿續此一段姻親何如?”長孫陳道:“多蒙嶽父厚愛,隻是小婿已誓不再續矣!”夫人道:“這卻為何?”長孫陳道:“先繼室臨終時,念及幼子幼女,其言哀慘,所以不忍再續。”辛公道:“賢婿差矣!若如此說,我女兒慘死,你一發不該便續弦了。難道亡女投井時,獨不曾念及幼子麽?賢婿不忍負繼夫人,何獨忍負亡女乎?吾今以侄女續配賢婿,亦在亡女麵上推情,正欲使賢婿不忘亡女耳!”長孫陳滿麵通紅,無言可答,隻得說道:“且容商議。”辛公道:“愚意已定,不必商議!”長孫陳不敢再言,即起身告別。辛公道:“賢婿新任,公事煩冗,未敢久留。勝哥且住在此,尚有話說。”長孫陳便留下勝哥,作別自迴。辛公夫婦攜勝哥入內,置酒款之,問起繼母之事,勝哥隻略談一二。辛公夫婦且不教母子相見,也不說明其母未死,隻說道:“吾侄女即汝母姨,今嫁汝父,就如你親母一般。你可迴去對汝父說,叫他明日納聘,後日黃道吉日,便可成婚。須要自來親迎。”說畢,即令一個家人同一個養娘,送勝哥迴去。就著那養娘做個媒妁。勝哥迴見父親,備述辛公之語。養娘又致主人之意。長孫陳無可奈何,隻得依他納了聘。至第三日,打點迎娶。先於兩位亡妻靈座前祭奠,勝哥引著那幼妹幼弟同拜。長孫陳見了,不覺大哭。勝哥也哭了一場,那兩個小的,不知痛苦,隻顧呆著看。長孫陳愈覺慘傷,對勝哥道:“將來的繼母,即汝母姨,待汝自然不薄。隻怕苦了這兩個小的!”勝哥哭道:“甘繼母臨終之言,何等慘切。這幼妹幼弟,孩兒自然用心調護。隻是爹爹也須立主張。”長孫陳點頭滴淚。
黃昏以後,準備鼓樂香車,親自乘馬到門奠雁。等了一個更次,方迎得新人上轎。正是:
丈人這般耍,女婿賽吃打。
隻道親上親,誰知假中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