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終究是在城外露宿了一夜。篝火在天亮時分還散著熱度,兩人起身,在溪邊洗漱,然後就著溪水吃著在洛水鎮購買的幹餅,雖然不好吃,但是管飽。走上官道,往前幾裏路便是那個岔路口,有一個黑色大石,上書清風鎮。早上行人不多,兩人策馬飛馳。


    去清風鎮的道路多是依山而修的山道,剛好夠兩馬並肩而行。晌午時分,已經能見到遠處三麵環山的小鎮輪廓,不太大,都是白牆黑瓦。山間的霧氣還未消散,陽光又透過薄霧點綴,誠然像是一幅山水畫卷。吳修道:“清風鎮離洛城也就幾十裏,看上去還未浸染大城的煙火氣,實在是難得啊。”


    韓東來也道:“有山有水,那西麵還有大片的良田,實在是好地方。老三也是的,非要去從什麽軍。”


    兩騎開始緩緩而下,繞過了一大片良田,算是進了鎮。正午時分,家家戶戶生火做飯,炊煙嫋嫋,一些稚童三五成群在青石鋪成的街道上嬉戲打鬧,由於還隻是二月初,天氣還有些寒冷,那些稚童大口喘著粗氣,白霧茫茫。鎮子多少有些清冷,不像是洛水鎮那般的繁華,喜歡的人就非常喜歡這裏的靜謐清新。兩人牽馬而行,馬蹄走在青石板上嗒嗒作響。一個挑水的中年漢子迎麵走來,吳修抱拳道:“大哥,請問曹家怎麽走?”


    那人打量著二人,迴道:“是在鎮中,你們也是來奔喪的吧?”


    吳修有些詫異:“奔喪,曹家是什麽人去世了。”


    那人放下挑擔擦了把汗道:“二位有所不知,曹家老大去年在戰場上死了,接到死訊後他母親便臥床不起,熬過了年,前天才去的。”


    吳修和韓東來對視一眼,吳修問道:“大哥能否告知一下怎麽走?”


    那漢子指了指,“順著這條路直走,往前兩個路口,向左走第一家便是曹家,曹家在清風鎮也算是望族,二位如果找不到就問,都知道。”


    二人抱拳感謝,牽馬疾行。找到了曹家大門,二人在門外找個地方栓馬,由於家裏有喪事,大門便是敞開的。吳修和韓東來整理妝容,一前一後進入曹家,過了門房,便是一個大院,一眾人頂著孝布,左右而立,看到有吊唁的客人到便不再言語,吳修和韓東來直入正堂。有人主動在棺材前燒了幾張紙錢,吳修和韓東來先是佇立然後跪了下去,磕了三個頭,被人攙扶起身,那人就問道:“二位是曹家哪裏的親戚?”


    吳修輕聲道:“我們是曹家寶的軍中好友,家寶有些遺願和一些遺物要我們走一趟,不成想來晚了一步,曹夫人已經去了。”


    一直跪在棺材前方的少年終於抬起了頭,麵容有些憔悴萎靡,他問道:“我是曹家寶的弟弟,曹家瑞,家兄之前迴家探親之時曾經說過,軍中有位大哥名叫吳修,還有另外幾位兄弟,有韓東來,黃二和平兒,不知道可是二位?”


    吳修點頭道:“在下就是吳修,我身邊的這位就是韓東來。”


    少年對身邊的老人道:“二伯,麻煩你將兩位公子送到後堂歇息,等做完了法事,我就領著父親過去。”少年又道:“二位大哥,恕在下不能起身親自迎接,請到後堂休息片刻,法事做完我就過來。”


    吳修擺擺手,“我們和曹兄弟情同手足,如果有什麽事需要我們辦的,盡管吩咐。”


    少年道:“你們不遠千裏趕來曹家,我們曹家已經是感激涕零,再不能麻煩兩位了,請到後堂歇息片刻吧。”


    吳修點頭,隻好和韓東來到了後堂。


    後堂之上,吳修和韓東來放下包裹,不多時就有人端來茶水,吳修便和韓東來默默喝茶。大約一個時辰之後,那披麻戴孝的少年攙扶著一位年邁的老者走進了後堂,那老者見到二人便開始默默哭泣,身邊的少年也跟著流淚。


    少年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吳修和韓東來連忙去扶,那少年道:“曹家瑞替曹家謝過兩位將軍,可是我大哥那般勇猛無敵,為什麽會遭此不幸!”


    吳修攙扶著他,道:“曹兄弟起來吧。你知道你大哥在那場死戰中殺敵多少嗎?足足二十七人呐!他臨死之際讓我告訴他的爹娘,他沒有給曹家丟人!也讓我告訴你,叫你好好讀書,將來曹家光宗耀祖的重任就全靠你了!”


    那老者聽到此處便放聲大哭,喊道:“我的兒唉!”


    曹家瑞也是匍匐在地,大聲哭泣。


    吳修和韓東來也跪了下去,吳修道:“老仗,曹家寶是我們的兄弟,我們很早就八拜之交了,所以他的父親也是我們的父親,他的兄弟也是我們的兄弟。老三他死的早,沒來及給你磕頭。今天我們就替老三給你磕頭了!”說著,吳修和韓東來齊齊磕了三個響頭。


    幾人各自攙扶,各自落座。聊的都是些家常,吳修將曹家寶的遺物和軍餉交給了曹父,算是了了一件事。曹家在清風鎮也算是大家族,錢和勢都有一些,以現在吳修和韓東來孑然一身的狀態還真是幫不了什麽,再說曹家也沒有讓他們去做什麽事情。夜晚家宴之時,吳修詢問了何時出殯的事宜,兩人就決定在出殯以後離開,並承諾以後閑暇之餘還會過來看望曹父和曹家瑞。


    深夜時分,吳修韓東來曹家瑞三人散步於清風鎮不寬但很幹淨的青石街道之上,夜晚的清風鎮有些清涼,這應該是源於那條穿鎮而過的小河,三人並肩而行,行走在白牆黑瓦之間,小橋流水之上。月光暗淡,三人就這樣借助小河兩邊人家的燈光緩緩而行。曹家瑞年齡尚小,不過才十八九歲的樣子,大哥曹家寶常見離家,父母年邁,隻有他邊讀書邊維持著家裏的經營。是個很中用的少年。


    曹家瑞問道:“吳大哥,黑甲營的統帥如何了?”


    吳修和段天涯不能說太熟悉,但在軍中,在黑甲營,他們的關係也不差,段天涯應該很看好吳修,常常與吳修聊起用兵之道,吳修歎了口氣,道:“段將軍已經戰死了。”


    曹家瑞也是歎了一聲,有些唏噓,“好可惜啊。”


    韓東來問道:“曹兄弟了解段家?”


    曹家瑞點頭道:“不能說太了解,隻能說明麵上的都知道。”


    吳修有些興致,“說說看。”


    曹家瑞道:“這段家,從前朝大周開始便是世代官家。我數數看。”他掰了掰手指繼續道:“段家出了一朝宰相兩位,後來撤掉宰相官職之後六部尚書有四位,六部侍郎有七位,這其他的就多了。”他頓了頓,又道:“還有一位不是什麽大官,但是在我大魏比一朝宰相還重要幾分,那就是我大魏乾元學院的院長段不思。”


    韓東來問道:“段天涯是他的什麽人?”


    曹家瑞迴道:“是段不思的孫子。他爹段如江是當今大周,當然也是未來大魏的吏部左侍郎。”


    韓東來吸了一口氣,“這段老大也是的,有這樣的家世還去當個什麽兵,家裏隨便一安排不就可以嗎?”


    吳修道:“不一樣的,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我了解的段將軍,他不像是依仗家世的人。”


    韓東來思量道:“也對,那樣的萬金之軀,戰場殺敵從來都站在前麵。”


    曹家瑞又問道:“吳大哥,韓二哥,上次魏王出征文若有沒有在軍中?”


    “在的。”


    曹家瑞憧憬道:“文若便是我們這些讀書人仰慕的對象,既是讀書人,又是山上神仙,現在輔佐魏王,可謂是讓魏王如虎添翼。聽說以後魏國中任何職位,隻要文若想要,魏王就會給。”


    韓東來翻了個白眼,“這些都是聽誰說的?”


    曹家瑞道:“全國上下,隻要是讀書人都知道的。”


    吳修道:“這些道聽途說的東西還是不要全信的為好。”他看向曹家瑞,問道:“你現在怎麽樣了?讀書讀到了什麽程度?”


    曹家瑞展顏一笑,“開春兒就要去洛城參加鄉試了,要是能順利,下半年就能去許都參加會試。”


    韓東來同樣也讀過書,便有些羨慕,“你才多大啊,鄉試就有把握了?”


    曹家瑞笑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前五還可以的吧。”


    韓東來便不再說話。


    吳修拍了拍曹家瑞的肩膀,“你母親和大哥一定會保佑你的。”


    曹家瑞捏了捏拳頭,重重的‘嗯’了一聲,他忽然問道:“吳大哥以後不當兵了,為什麽不試著找個山上門派,學一身本事也好。”


    吳修問道:“你對山上修士也有了解。”


    曹家瑞笑道:“看的書多,也了解一二。”


    吳修又來了興致,“說說聽聽。”


    曹家瑞一手背後,一手彎曲放在身前,它相貌本就俊美,真如那謫仙人一般,悠然道:“山上人,無非就是修道證長生的修道之人。在很多老百姓眼裏,他們是神仙,是遙不可及的那一顆顆璀璨的星辰。在許多許多年以前,他們很神秘,從來不與我們老百姓接觸,他們隱居山林,追求虛無縹緲的大道。近一千年來,各地宗門林立,開始出現在老百姓的眼皮底下,比如就建在許都的清流館。他們也開始與山下人接觸,老百姓也漸漸地對他們有所了解,目前來看,相處的也算融洽,甚至他們也開始參與山下事。就比如魏王的老師文若,還有乾元書院院長段不思,他已經兩百多歲了,你說他不是神仙是什麽。”


    吳修點點頭,“嗯,我和你韓二哥親眼見過,有個狐妖化成了人形迷戀人間生活,與凡人相愛,那個狐妖也算是修道有成吧。”


    韓東來問道:“那你說這山上人看我們像不像看一隻螞蟻,一巴掌就能拍死,不,一捏就能捏死?”


    曹家瑞笑道:“話不能這麽說,山上人不會平白無故的欺負我們山下人,這是要遭受天譴的。再說,我們山下人也未必打不過山上人,比如兩百年前,有個用劍的俠客硬闖山上門派,不照樣是打到那些神仙求饒嘛!”


    韓東來眼睛一亮,問道:“這是真的?他是如何做到的?”


    曹家瑞點點頭,“這是千真萬確啊,史書都記載著呢。具體是如何做到的我不清楚,隻知道在世間的江湖,有些拳頭極硬的江湖大宗師,並不怕那些山上人,反而這些年江湖中出現了幾位震天一樣的人物,山上神仙見著他們也要繞著走。”


    韓東來道:“那我怎麽聽說山上神仙有唿風喚雨排山倒海大神通呢,一個江湖大宗師就能奈何的了?”


    曹家瑞道:“也許有把,那也應該隻是鳳毛麟角。具體我就不知道了。”


    韓東來笑道:“好小子,讀的書還挺多啊。怎麽?也想去修仙?”


    曹家瑞搖搖頭,“韓二哥,你不知道吧。一半上山修行的都是些可憐人,比如小時候家裏養不起啊,父母走的早的,無家可歸沒有依靠的人,我父親尚在,肯定不會去修什麽道的。”


    吳修點頭笑道:“曹家瑞,你的理想是什麽?”


    曹家瑞思量道:“我的理想啊,當然是中得三甲頭名,然後當官,當好官!”


    韓東來拍拍他的肩膀,“那你得加油嘍!”


    曹家瑞郎朗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小河涓涓,人影彎彎。


    三人相談甚歡,走入曹家。


    第二天清晨卯時初,曹家夫人出殯。孝子曹家瑞披麻戴孝走前棺材正前方,吳修和韓東來被安排為扶棺之人。出殯的隊伍很長,前方有鑼聲開道,隊伍中大多都是鄰裏和親近之人,都舉著花圈。在山下,死人為大,今天從家裏到墳山的一段路是棺中人的最後一程,吳修向後看了看長長的隊伍,有這麽人來送,走的並不孤單。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曹母睡的位置可以俯瞰整個清風鎮,希望能庇佑後人吧。


    吳修和韓東來在中午吃完了飯,離開了清風鎮。在那條高高的山路之上,兩人俯瞰清風鎮,清新靜謐,真是個讀書的好地方。太陽下山,兩人迴到了官道,打聽了千方鎮的所在,經過合計,兩人今夜就順著官道,先進入千方鎮的那條岔路再說。夜晚就露宿在野外。離千方鎮還有一百五十餘裏路,明天早上出發,夜晚是絕對能到的。所以今晚兩人並不著急趕路,在去千方鎮的那條小路上,在一個山澗邊上,兩人生了一大堆的篝火,吃著幹餅,喝著從清風鎮灌來的米酒。


    深夜,林中靜怡。二人圍著篝火,迷迷糊糊,就算是睡了。


    還未到春天,便有鳥兒嘰嘰喳喳歡叫,兩人幾乎同時醒來,喝著山澗水,吃著幹餅,收拾行李,準備趕路。快馬加鞭,風馳電掣,這一跑就是四十餘裏,兩人都大汗淋漓,好不痛快。


    中午時分,兩人就已經接近了千方鎮,可是此行的目的地卻是千方鎮黃家村,問了幾個來往的商賈,沒人知道。於是繼續趕路,在正午之後到了千方鎮。千方鎮既沒有洛水的繁華熱鬧,又沒有清風鎮清新靜謐,總之給人感覺的很破,很嘈雜,房屋都以低矮的土房為主,並無定式。


    打聽了幾個路人,才有人知道黃家村怎麽走。千方鎮再往北二十裏,屬於真正的鄉下了。於是二人調轉馬頭,開始趕路,這越走就越揪心,一個字,窮,實在是太窮了,沿途所見的村莊破碎,房屋歪斜,似乎一場風雨就可讓那些破舊的房屋四處飄搖。終於在翻過了一座山之後,見到了黃家村的真麵目,隻有十來戶人家,都是土房鋪著茅草。十裏不同音,雖然官話大多數人都會說,但是一些老人仍舊說著本地的方言,好不容易才問到了黃二的家在哪裏。


    七拐八拐,在一個高處終於是見到了,隻有三間土房的房屋門口有竹子插成的圍欄,再用藤蔓細心的係著,院子裏有幾隻晃蕩的土雞來迴啄食,見到有人便四散去了,旁邊單獨的小土屋應該就是廚房,傍晚時分,炊煙嫋嫋。


    吳修和韓東來推開竹子編成的低矮小門,進了院子,


    “有人嗎?”


    不多時,從廚房裏走出一個臉上有些黑灰的少女,她穿著的破舊衣服上滿是補丁,頭發也胡亂的挽著一個發髻,有幾縷發絲散在兩鬢,她眼睛很大很黑,仿佛幼兒的眼睛,明亮無暇,她挽著袖子,就那樣的突兀的站在廚房門口,有些無助,有些脫俗。她用手腕輕輕拭了拭臉頰,微微側過頭去,輕聲問道:“你找人嗎?”


    吳修和韓東來對視一眼,終於是知道了,眼前的這個少女是個瞎子,一個眼睛比正常人的眼睛還好看的瞎子,這裏就是黃二家無疑了。吳修道:“我們是你父親的好友,有些事情要與你奶奶說。”


    那少女忽然笑了,轉身喊道:“奶奶奶奶,有人帶來了爹爹的消息,你快出來啊。”


    吳修和韓東來沉默對視。


    從屋內走出一個年邁的老太婆,她駝著背,杵著竹子製成拐杖,步履蹣跚,明顯是費力的加快了步伐,走到少女的身邊,看向吳修和韓東來。吳修和韓東來也上前。輕輕跪下,又輕輕的磕了三個頭。


    老太婆雙手扶著拐杖,側過頭去,歎了口氣,竭力壓製著自己的哭聲,但最終還是被少女聽見了,少女著急道:“奶奶,你哭什麽,你哭什麽?我爹爹怎麽了,你快說啊!”


    吳修和韓東並未起身,吳修道:“我們是黃二的軍中兄弟,黃二他臨終之際讓我們有來給你磕頭,老四他走的很安詳,沒有受罪。請老人家寬心,節哀順變。”


    老太婆從懷裏掏出麻布手絹,顫顫巍巍的擦拭眼淚,使勁點點頭,“起來吧,起來吧,去了就去了,去的值當就好!”


    可是那少女突然就像丟了魂一樣,開始大聲哭泣,傷心至極,悲憫世人,她蹲下身子,手臂疊在膝蓋,將頭枕在手臂之上,淚水如洶湧的泉水,泣不成聲,斷斷續續的喊著‘爹爹,爹爹’


    吳修和韓東來有些動容,可是不知道怎麽去安慰。


    老太婆撫摸著少女的肩膀,輕聲道:“丫頭,別哭了,起來吧,你爹爹去的值當,在天之靈一定會保佑你的。”說著,就要去扶少女,“丫頭聽話,不哭不哭。”可是她自己卻是哭的更加傷心了。


    吳修和韓東來沒有去勸,人之常情,任誰都會大哭一場的。


    少女似乎有些麻木,就一直蹲在那裏默默抽泣,老太婆忍著悲痛在廚房忙活,韓東來在廚房幫忙燒火。吳修則坐在院子的椅子上,打量著四周。


    那少女忽然問:“爹爹他是怎麽死的?”


    吳修思量一番,就道:“那天我們在戰場殺敵,阻擋了敵人的幾波攻勢,最後大家都精疲力竭,沒有注意就,就被敵軍傷了。”


    少女又問道:“爹爹死的痛苦嗎,難看嗎?”


    吳修歎了口氣,“不痛快,也不難看。就像睡覺一樣就去了。”


    夜晚,四人圍坐在破舊的八仙桌,吃的是麵條,吳修從包裹裏取出了黃二的軍餉和撫恤金,交給了黃母。


    黃母問道:“這怎麽這麽多?”


    吳修接著就解釋了黃二的軍種和這麽多錢的來曆,最後問道:“老夫人,當地官府還沒有通知你黃二的陣亡消息嗎?”


    黃母搖搖頭。


    吳修又問:“那軍餉的一半是不是每月都按時送來了?”


    黃母依舊是搖頭,“前兩年每月送來一袋麵和一包粗鹽,也剛好夠我們爺倆吃,這兩年是我親自去鎮上去領的,軍餉倒是沒有見到。不過,我雖然老了,還是種著一些莊稼,養得雞也能下蛋,每月去鎮上用雞蛋換點其他的東西,日子也還過的去。”


    韓東來問道:“黃二每月的軍餉可是八十兩,能夠你們吃上好幾年的,為何隻有一袋麵和一包粗鹽?還有,我們黑甲營和其他的軍種不一樣,家裏有老人的,每月都由官府派人送東西過來,這些事情你們沒有去問過當地官府?”


    黃母欲言又止,但是那少女忽然說道:“問過,但是官府每次都是給一袋麵和一包粗鹽,別的就什麽都沒有了。而且,我們每年還要交稅,沒有錢沒有糧,上麵就來抓雞,雞沒有了,上麵就來拔奶奶種的莊稼,爹爹從了軍,家裏又沒個男人,總是受人欺負。”


    韓東來以拳錘桌,罵道:“這些人真該死,貪官汙吏,該死該死!”


    幾千兩銀子雖然送到了黃家,有了這些錢,她們以後的日子就會過得很好,甚至能過上富人家的日子,可是黃母道:“丫頭,明天拿著銀票,村子裏的人家,一家給一張,這些年沒少受他們的接濟。再去請村頭的黃二爺,讓他幫忙做個棺材,你爹的屍身不在,就給他立個衣冠塚吧。”


    那少女點點頭,開始收拾碗筷,韓東來起身幫忙。


    吳修道:“老夫人,我和我兄弟就多留這裏幾日,明天我先去鎮上將事情問問清楚,順便在鎮上請幾個先生,給四弟的法事辦的隆重一些。村子裏都是本家,明天就都請過來吧,叫幾個人幫忙,去鎮上買菜賣肉,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的送送四弟。”


    黃母點點頭,“好好,人都沒了,就不能舍不得花錢了,哎……”


    吳修沉默片刻,道:“我們就算是一家人了,有什麽事情老夫人就吩咐,可不能見外。”


    黃母道:“也好也好,家裏沒個男人,我們爺倆一個老,一個瞎,有你們在我就省心了。”


    吳修想起一事,問道:“四弟臨終之際叫我們給丫頭找個家,老夫人可有什麽想法?”


    黃母答非所問,“你們將我兒四弟四弟的叫,看上去你們也不過是而立之年,這是為何?”


    吳修答道:“我呢,是伍長,軍中規矩,五人隊伍的伍長就是老大,其餘的呢就是按照進入黑甲營的時間來排的,黃二是我們中第四個加入的黑甲營,所以就在我們五人中排行老四。”


    黃母打量著吳修,“你可成家了?”


    吳修搖頭。


    黃母歎道:“我那個孫女,長的是沒話說,就是眼睛從小便瞎了。這些年也有不少人來提親,可是我總怕她受欺負,她爹又不在,這些事我就沒有答應。”


    吳修道:“如今,我有些任務在身。如果老人家看的上我,等我完成了任務就迴來提親,隻是我去做的事情很危險,不知道還能不能迴來。不過我那位韓兄弟倒是沒事,此次離開軍隊,要迴家鄉重拾家業。不過,不過就是他丟了一條手臂,不知道老人家怎麽考慮。”


    黃母思量道:“你要是迴不來了那就算了,我們黃家就這一個獨苗,我可不想她將來守寡。至於那個韓東來,隻要不嫌棄我家丫頭,以後能對丫頭好,斷了一條手臂也並無大礙。”


    吳修點點頭,“這件事情還是得問問丫頭的意思,要不然等眼下的事情忙完了,我們再從長計議?”


    黃母點點頭:“也好,也好。”


    那少女轉過身輕聲道:“奶奶,別總是丫頭丫頭的叫,我叫黃冬梅,我都十九了!”


    冬梅。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的愈是精神,愈秀氣。


    所有人在這一刻,都微微而笑。


    冬梅和韓東來就站在院子中聊些她爹爹在軍中的事情,屋內的談話他們聽的是一清二楚。月色之下,一個斷了手臂的高瘦青年,有些陰柔,腰懸長劍,一個瞎了眼睛的農家少女,如出水芙蓉,不染鉛華,清麗無方。


    看著倒是挺相配的。


    黃母突然問起一事,她問道:“攻沒攻下大宋國?”


    吳修詫異迴道:“如今已經攻下了一半,大魏的軍隊已經快到了大宋的都城,拿下宋國指日可待。”


    黃母點點頭,不再說話,隻是眼睛在那一刻異常的明亮。


    夜晚兩人就睡在黃二的房間,兩人小聲合計著明天的安排。第一,去鎮上找官府,必須要讓官府把事情說清楚,要不然就打,或者殺。第二,請做法事的先生,購買法事需要的東西。第三,請黃家村的幾個人幫忙買菜賣肉,一整個村的幾天吃食不能馬虎。


    就這樣,一夜無話。


    第二天蒙蒙亮,兩人起床。沒想到冬梅比他們起的還早一些,依舊是麵,不過早上他們碗裏多了一個黃橙橙的雞蛋。麵很好吃,韓東來多要了一碗。吃完早飯,兩人便出發去往鎮上。


    魏國和宋國不一樣,在宋國沒有鎮官這一說,隻有縣官,稱作縣令。在大魏隻有三級劃分,則是城,郡,和鎮。不過聽曹家瑞那夜所說的,在不久的將來,大魏肯定會用大宋的區域編製,一個是善於管理,一個是善於官員的安排。在大魏,一鎮之父母官,就相當於大宋的縣令,不過在大魏,就叫做鎮吏,同樣是屬於七品。


    兩人到了鎮上,衙門大門緊閉,顯然這是不符合大魏律法的。不過天高皇帝遠,這些小事也沒人閑著無聊上報更高級別的官府,於是兩人就開始等,一直快到太陽頂著頭頂了,才有人開門,看到兩人開門人就懶洋洋的問道:“是來訴說冤情的?還是來辦事的?”


    吳修和韓東來對視一眼,這些事情韓東來比較擅長,就迴道:“都有。”


    吳修不想跟他廢話,就掏出了軍薄,那人接過之後立馬就領著兩人進了門,他恭敬道:“兩位將軍在正堂稍後,我這就去通知老爺。”


    不多時,走出一個身材臃腫的中年人,那人無疑就是鎮吏了,他問道:“兩位可是來下發征兵通知的?”


    韓東來搖搖頭,根本就懶得多說什麽,於是開門見山道:“黃家村的黃二知道嗎?”


    鎮吏搖搖頭,將那個管家模樣的男人叫了過來,“文書,將本鎮的戶籍薄拿過來,找找那個黃家村的黃二。”


    那文書翻了好一會,讀道:“千方鎮黃家村黃二,大魏宣威一年被征召入伍。”


    鎮吏坐直了身子,問道:“二位是找他?”


    韓東來陰笑道:“不是找他,是找你!我問你,黃二的軍餉為什麽不按時送到他們家裏去?為什麽每月隻有一袋麵和一包粗鹽?為什麽這些年連麵和鹽都不送了?他的軍餉是不是被你貪了?老實交代這些年貪了多少?!”


    鎮吏被韓東來這幾問問的頭皮發麻,冷汗直冒,不過仍是正色道:“你們隻是一個伍長,一個普遍士兵,憑什麽來質問我。”


    吳修淡淡道:“那你看沒看過,我們軍薄上寫著黑甲營三個大字?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魏黑甲營的士兵按照軍職是致果副尉,伍長則是致果校尉吧,致果校尉是正七品,你我同階。”


    韓東來正要拔劍,“老大,跟這樣貪官費什麽話,一劍刺了他,那些軍餉我也不要了,算是為民除害了!”


    吳修擺了擺手,意思是讓韓東來別輕舉妄動,他又道:“怎麽?不說話?”


    那臃腫的鎮吏擦了擦汗,低頭問道:“這黃二也是黑甲營的兵?”


    韓東來冷到一聲,“巧了,是的。”


    鎮吏立馬就站了起來,走下了大堂,突然就跪了下來,“將軍饒命啊,我說,我說,我都說!”


    鎮吏如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說出了事情的緣故。果真如此,黃二的軍餉確實是他貪了,但是由於層層剝削,黃二的軍餉到他手上的,一個月也隻有八九兩銀子,但也算是巨款了,夠一個中等家庭吃一個月的白麵饅頭的了。


    這種官該死。


    可是現在還不能殺,韓東來道:“千方鎮所有參軍的家庭,你要每家每戶的賠罪,然後把你這些年貪的錢分毫不差的還迴去。沒錢,借也要借到。給你七日期限,到時候我們再來。”


    那鎮吏連連點頭,恭送吳修和韓東來離開。


    走出衙門大門之際,韓東來迴頭道:“別把我們說的話當耳旁風,到時候我會去問的。”他向前走幾步又迴頭道,“還有,這些年你做的壞事,隻要我們聽說了,就會迴來找你。”跨過門檻之後,韓東來似乎又想到了什麽,於是再次轉身道:“對了,忘了告訴你了,我們很閑,時間也很多,有的是時間陪你玩兒。”


    這時候吳修又想到了什麽,迴頭說道:“我們之間的事還沒有解決,等你辦完了事,我會好好跟你算賬。”


    那鎮吏被二人說的一愣一愣的,冷汗一茬一茬的往下冒。


    送走了菩薩,鎮吏這才漸漸的平複心情,身邊的文書湊了過來,問道:“老爺,咋辦?”


    鎮吏背手來迴踱步,眼色陰沉,良久之後,他轉過身去,皺著眉頭,思量了片刻,道:“請,黃仙師。”


    那文書咧嘴一笑,“得嘞!”


    二人出了衙門,便打聽到了做法事的先生,隻要有錢便好辦事,明日一早,先生就會帶著吹打的樂班前往黃家村,做法事的東西到時候也一並帶過去。午時已過,兩人隨便找了館子吃飯,吃完了飯就要在鎮門外等黃家村來幫忙買菜的幾人。


    黃家村一共來了三人,和一個騾子,兩個中年漢子和一個約莫有七八歲的黃口小孩,那孩子看到吳修和韓東來便一口一聲的喊叔叔,顯然是大人在路上教過的,不過這些鄉下人淳樸善良,不像是那些故意阿諛奉承的言語,即使是的,也無可厚非。吳修掏出一顆碎銀子給那孩子,讓孩子自己去買點零嘴吃,其中一個中年漢子死活都不讓孩子接,於是你來我往,孩子便有些不高興了,韓東來眼看是沒有辦法,就去買了一個糖葫蘆,這才讓那個孩子破涕為笑,總算是化解了尷尬。


    買的菜很多,騾子身上都掛滿了,兩個中年漢子身後的籮筐也都裝的滿滿當當。這些菜足足花去了二十多兩銀子,看著吳修和韓東來這樣的大手大腳,兩個中年漢子都有些汗顏。


    買完了菜,韓東來讓三人先走,說是能趕上他們,他拉著吳修去了一家裁縫店,說是給老夫人和冬梅添幾件衣服,吳修就打趣道是不是看上了冬梅,韓東來死活不願意說。在迴去的路上韓東來就問吳修,“老大,你說如果冬梅真的願意嫁給我,我該怎麽辦?”


    吳修思量著卻搖搖頭,“不知道,那是你的事。”


    韓東來在馬背之上搖頭晃腦,“不知道冬梅願不願意離開家鄉,要是能跟我迴去寒山郡那是最好了,帶上她的話就要帶上老夫人,這也可以。但是如果她不願意離開家鄉,那可怎麽辦,我什麽時候才能迴家重振我們韓家?”


    吳修翻了個白眼,“你現在就想到這一步了,還不知道冬梅她看沒看上你呢!”


    韓東來卻道:“那是肯定的,再說,她也看不著啊。”


    吳修突然想起一事,就說道:“你知道老四臨終時怎麽說你的嗎?”


    “怎麽說?”


    “他先說了我,說我內斂沉穩是個女婿的好人選,說老三憨厚老實也是個好人選,說平兒與冬梅年齡相仿,也不錯。說你呢,就說起了那次喝花酒的事情,說要是真如平兒說的那樣,跟了你,他黃家可真成了絕戶頭了。”


    “臥槽,這老四怎麽也跟著亂起哄!我那次是喝了酒沒有控製住自己。”


    “什麽,控什麽?”


    “老大,你不會也信他們胡說八道吧?”


    “那你實話告訴我,有沒有這迴事?”


    “……有,不過那真是沒有控製住自己啊!”


    “那不就得了。”


    吳修歎了口氣,“老二,講真的,如果娶了冬梅,希望你不要再逛青樓了,一定要好好待她。”


    韓東來認真的點了點頭,便不再說話。


    兩人聊著聊著,就追上了幫忙買菜的黃家村鄰居。於是韓東來一夾馬腹,衝將出去,喊道:“喂,那小孩,等會,叔叔給你帶了糖葫蘆……”


    迴到黃家村,已是傍晚,今晚由韓東來親自下廚,四菜一湯,還有酒,老夫人也喝了幾杯,冬梅也想喝可是老夫人不讓。


    一家人在一起,真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來自山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桑林之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桑林之舞並收藏他來自山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