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萊州位於膠東半島,萊州即下,整個膠東半島就隻剩登州與寧海州了。趙昀知道自己與顏傾武的關係,也知道自己買了大量火器給她。但朝堂不知道,隻有猜測其中關係,所以趙善湘才用這樣的神情說與自己聽。


    “顏將軍攻下萊州城,用了足足七門火炮,而且據那邊的監軍上報,華夏軍擁有三千火槍兵,神勇無比,敢問國師與顏將軍是何關係?”趙善湘小心翼翼的問道,此事在朝堂引起了軒然大波,卻也無人敢說國師通敵二字。


    “顏將軍就是揚州城,我府上那個女孩。”趙善湘在揚州的時候去趙崢府上拜會過幾次,撞見過顏傾武。趙崢也不怕朝廷有什麽非議,反正他已經取得了趙昀的了解。也不怕華夏軍有什麽妄動,火槍軍的絕大多數中低層軍官都是白雲宮天道軍的人,對火槍兵控製力十足。顏傾武固然值得信任,但她下麵的人可不見得動機就那麽單純。


    趙善湘愕然:“竟然是她!塘報上隻說她年輕,沒想到年紀竟然這般小!”然後看了一眼,歎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比起來我竟然垂老如此。”


    “朝廷上下是否有非議?”


    “不敢,一是國師之心,天地可鑒,我等不敢妄自揣測,二是顏將軍將夏季的賦稅運到了臨安,並再次請求朝廷派人流官過去。”能向朝廷納稅,而不是要糧草,足見是誠心歸附,這加於趙崢身上的猜測自然沒了,國師這是妙手將山東之地歸於朝廷,這是大功一件,你還有什麽還揣測的?


    趙崢點頭,對於顏傾武能夠如此識大體很高興:“那火器是我賣與她的,而且火槍兵裏麵一些軍將是白雲宮的人,朝廷無需有什麽顧慮。”


    “國師深謀遠慮,清臣欽佩!”清臣是趙善湘的表字,能夠這樣自稱,則代表對趙崢的尊崇,一朝宰相都對趙崢“俯首稱臣”足見趙崢的地位又一次飛躍。


    趙崢也不敢托大:“不敢,不敢,相公乃是國朝柱石,趙崢欽佩。”


    趙善湘之後,工部尚書李知孝便拜見。眼看金蒙耳郭決戰在即,朝廷想多造鋼鐵,用來打造火器與鐵路。所以眼下正是來麻煩趙崢為朝廷尋礦。


    趙崢見事出有因所以就答應了,之前那個不再為朝廷尋礦了話也不作數了,眼下朝廷正要修建三條鐵路,這需要大量鐵料,趙崢也得用實際行動支持,給他們指了攀枝花鐵礦。


    三條鐵路,分別是臨安至建康府、揚州繼而擴展到兩淮之間的鐵路,技術支持,路程規劃全是白雲宮在進行的,趙崢自然知道,這也是為了讓朝廷的禁軍能夠迅速支援兩淮地區的軍師行動,火繩槍一出,對於士兵的悍勇要求減少,隻需要足夠訓練量,能夠快速點燃火繩,裝彈就可以了,隻要有足夠的火器,禁軍這些膿包反而會變成重要的戰力。


    其次是鐵路能更加能夠更有效率聯通南北貨物,促進商業,南宋收益有很大部分都是靠商稅,自然重視商業。


    第二條鐵路是為了貫通京湖戰區的而修建江陵府至西安襄陽棗陽一帶鐵路,京湖戰區乃是全國最大的戰區,直麵金國最核心地帶與兵力,宋國精銳大部分都集中在京湖。


    第三條則是趙崢力爭的在廣東修建的廣州至韶州的鐵路,連通廣東與福建,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開發廣東。


    李知孝拜會完後,然後又是揚州的一位推官帶著趙葵的書信求見,趙葵在揚州練火繩新兵有得,所以想推廣全軍,但兵法乃是趙崢所授,所以想先詢問趙崢的意見。


    趙崢看到趙葵的來信,心中一個想法漸漸形成。當即提筆給趙葵迴了一封信。


    趙崢見了足足兩個時辰才處理完,馬世雍在守在外麵,暗自咂舌,這真是大宋不可一日無國師。對自己的命運不禁又擔憂起來。


    ——


    黃妙妙狀告裘三爺與吳德誌一事經過初步審判後,就需要進一步的取證了。臨安有事,趙崢不能長期待在此處,但此事又不能草草了結,以黃妙妙一人還不足以完成趙崢的預期,趙崢現在需要一把利刀,一堆柴火。【ㄨ】


    在趙崢的授意下,皇城司提供給趙崢大量的資料,趙崢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挨家挨戶的找去,讓那些受過湖州官員之苦的百姓都將他們告上官府。


    有了國師親自登門給他們的信心,湖州城內的百姓的訴訟熱情被點燃了,紛紛前往湖州上述,湖州無法受理的,就越級前往臨安府上述。


    趙善湘對趙崢的行為隔岸觀火,沒有出麵勸阻,也沒有出謀劃策,以民告官,朝廷自有法度,何況他也沒能從中窺探趙崢真實的想法,無從勸阻。


    趙崢見湖州的大火已經燒起了,便與趙善湘一同迴了臨安,隻要趙崢這桶油還有,這把大火永遠都不可能熄滅,他現在去臨安就是要將那把尖刀給弄迴來。


    至於方七丈所犯之事,隨著裘三爺還有他手下罪狀被翻出來,對這種罪大惡極的人犯了命案,以宋朝的法度,考慮人情,這是為民除害,不但能夠免除死刑,說不定還會得到獎勵。趙崢給了方七丈一個腰牌,讓他事後拿腰牌去白雲宮找自己。麵對第一個飯駕駛熱氣去自由飛行的人,趙崢有提攜之意。


    大宋需要一個冒險家。


    ——


    臨安,宣府,趙崢主動登門,對於這種無聊的排位之爭,趙崢向來都是促之以鼻。


    宣繒見到趙崢名帖後,心中的那絲芥蒂消失後,相當給麵的到大門迎接,一來二去這件事算是打平了。


    宣繒的府邸自有一股書香之氣,宣繒是慶元府(寧波)人,祖上紮根於江南,算是當地土生土長有名的大族。


    趙崢與宣繒分別落了主桌,趙崢將手中的禮盒遞給了宣繒:“湖州的名產,一些吃食,味道不錯,所以就給相公帶來了一份。”


    宣繒也沒讓丫鬟進來,親自接過禮物放好,他是有名的騎牆派,能騎牆三十多年,始終不倒,而得善終,這察言觀色的本事自然很強。


    “有勞國師了!重進兩府,事務繁瑣,沒能顧上去白雲宮拜會,還國師海涵。”


    “國事為重,是趙崢先來相公你這裏才是應當,前日趙相公去湖州找我,問我蒙古借道之事,當時我說了不借之意。”


    宣繒當時就冷在那裏了,這是他進入兩府與史黨第一次鬥爭,朝廷各路官員可都在看著這場鬥法:“國師意欲何為?”


    兩人沒有事先通氣,這事也怪不到趙崢頭上,麵對宣繒話語中指責之意,趙崢也是一笑而逝:“我事先不知相公意思,不過這借與不借都在兩可,我們雖然在借這一道上敗了,卻可以在戰字上做文章。要檢驗宋國戰力能否應付蒙古,一戰便知。先打金國試試,如果連金國都打不贏,蒙古就別想了。”


    “讓趙葵領兵與顏將軍合攻營州!”


    趙崢還沒說完,宣繒就急忙忙的說道:“妄動北伐,茲事體大,國師切不可……”


    趙崢給了他一個的眼神,就你這言行還想統領主戰派,話還沒說完,就先否定了這個提議。營州被金國控製,金國雖然已呈亡國之象,但朝中還有不少官員對金國仍有畏懼之心。宣繒臉上也有些掛不住,給自己找個理由說道:“史黨賊心不死,此事肯定會掣肘,到時候糧草供應不上,遭致慘敗,後果不堪設想!”


    趙崢笑道:“再多的朝堂算計,最終落到實處的,還是官家的恩寵與實際的功勞,官家已有雄心,要認清大勢,再說國朝也有這個實力。趙葵乃我師弟,你不相信他總得相信我。你們在朝堂上爭太多,也不如為朝廷爭得一州之地來的多,到時候我們擁有收複一州之功,誰敢說我們敗了?”


    宣繒也知道事情沒有退路了,眼下隻能相信國師了:“如此也行。”


    “除此之外,你還需利爪,梁成大在廣東差事辦的的不錯,你可以讓他迴來。”


    梁成大就是趙崢找了那把尖刀,此人沒有廉恥,毫無立場,正是眼下趙崢需要的素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第一神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帝一處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帝一處開並收藏南宋第一神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