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在槍支上裝上了刺刀後,火槍兵就完全可以當做一個長槍兵使用,火槍加上刺刀能夠達到一米五的長度,這對於一個快速衝鋒的騎兵來說足夠了。
五百人的騎兵形成了一個長長的縱隊,像一把刺刀急速的衝進敵人的心髒,而對方的騎兵也出擊從側翼包抄過來。
胡顯一聲令下,分出兩隊騎兵迎了上去,打頭陣以及護住側身的依然是趙崢的護衛隊,沒辦法,他們鎧甲太好了,神臂弓對他們身上的鎧甲也隻有在五十米之內才能穿透,由他們擋住敵軍第一輪的箭矢是最好的選擇。
很快對方從側翼包抄的騎兵射出了第一輪箭雨,這意味著雙方之間的距離進入傳統的一箭之地的範圍,不足三百米了。
第一輪的箭雨是試探性的攻擊,無論威力與準星都達不到要求。但三百米的距離,足夠一個弓騎兵射出第二箭了。
培養一個弓箭手本就不容易,培養一個合格騎兵更不容易,兩者合一,無論放在那支軍隊那都是精銳的存在,顯然這些包抄過來的騎兵是李全的老本,損失一個就會讓他心疼好久。但這些弓騎兵都是跟隨李全征戰沙場多年,每一個都是百戰老兵,更是李全重金打造,他相信就算對方騎兵對熬過了兩輪箭矢,但也絕對抵擋不住他們的衝鋒。
然而當看到第一輪箭雨就像雨水落在揚州軍的鎧甲上時,李全的心沉了一下,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但是此時讓自己的騎兵掉頭那無疑是自殺。
狹路相逢勇者勝,必須衝!
箭矢落在韓阿四的頭上,除了耳邊傳來的撞擊聲,他感覺不到任何異常,他相信國師的鎧甲能一直保護他直到戰勝的那一刻。
韓阿四是趙崢從臨安的流民那裏招募過來的,他本來是鹽城人,前些年家鄉發了洪水,他由一個家庭美滿豪氣厚實的莊稼漢變為孤苦無依的流浪漢,為了生存他一路流浪到了臨安。
他詛咒老天,無情的奪走了他的一切。但國師告訴他,人定勝天,所有的一切皆可能隻要自己去爭取了。
他當時不以為然的問道:“既然人定勝天,那我說我有王侯之命,且不是也有可能?”
國師微笑的說:“當然能。王侯榮耀我已經給你放在了前方,剩下的隻需要你衝刺即可!”
那天不知出於趙崢篤信的眼神,還是國師顯赫的聲望,韓阿四選擇了相信。
然後他發誓效忠國師。
國師說你效忠的不是我,是宋國萬千的子民,我給你力量,隻為守護這大好河山。
韓阿四一直沒懂這句話,直到現在他還弄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博一場功名,還是追求守護之道。
但他知道,隻需要聽國師的話就行了。
國師說,等對方騎兵靠近六十步能必須扣響第一槍。
於是,第一聲槍響了,子彈裝填早就在出城之時就準備好的,隨後是一排整齊的槍響。
敵軍第一排落馬的人接近大半!
前兩排發射完第一槍後,分散隊形給第三與第四排讓出空間射擊。
緊接著又是一排整齊的槍響,敵軍第一排與第二排幾乎全部落馬。
然後是身後揚州軍騎兵的弓箭射出,此時雙方距離已經不足二十米了,這一輪箭矢下去,射中的毫無幸免的可能。
“十,九。”他在默默的計算雙方之間的距離。
當數到八時,依舊是雙方距離隻有八步(古時基本上1.5米左右為一步)韓阿四大喝一聲:“投彈!”
護衛隊取下腰間的手雷,拉開拉環,朝敵方騎兵扔去
碰,一聲巨響!進攻手雷不會產生彈片,完全靠衝擊波殺敵。敵軍馬匹受驚,陣型大亂。數十顆手雷爆炸,敵方近乎一半的騎兵沒了。
緊接著韓阿四率先衝入敵陣,開始收割人頭!
李全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切,這一定是妖道的障眼法,亂我軍心,我的虎騎怎麽可能如此輕易就敗了?
宗雄武此時看出端倪,揚州城不知是在那裏培養了這麽一支重騎兵精銳,還有研製了威力如此巨大的火器,今日一戰隻怕兇多吉少:“大王,您還是先行撤到後方,從長計議。”
李全站的位置太前了,前方隻有五排士兵,萬一對方騎兵衝殺過來,那可就糟糕了。
楊妙真握住了李全的手:“夫君!還是聽軍師之言。你身負天下之重,不可稍有閃失。”
李全此時冷靜下來了,因為朝他衝來的那隊騎兵已經躲過了第一輪箭雨,敵方竟然無一人下馬,緊接著第二輪依然如此。
“四娘!隨我一道去。”
楊妙真將自己手裏的長槍舉起,大笑道:“梨花槍縱橫天下十餘年,幾無敵手,要是我怯了,豈不是有損我這杆長槍的威名。”
說完她翻身上馬,對方鎧甲堅固,又有火器在身,隻有近戰才能博的一線生機!
碰!敵軍一排整齊的槍響,前方盾兵的木遁被擊穿了,被打出了一個缺口!
楊妙真大叫不好,讓長槍兵急劇收攏,護住中央。
“拌馬繩準備!”
然而就在此時,揚州軍馬匹齊齊偏頭,朝他們的側身兵力薄弱的方向駛去。
李全此時冷笑到:“對方領軍的原來是個草包,掉偏馬頭將身側薄弱的地方暴露出來豈不是自尋死路。”
“弓箭手!放箭!”漫天的箭矢朝揚州軍襲來,傳統的紮甲和鎖子甲對於側身的保護是一個很大漏洞,但板甲則沒有,所有這一輪箭雨依舊無效。
宗雄武仔細觀察兩側已經廝殺在一起的騎兵,發現宋國的騎兵的鎧甲分為兩種,而防護力量強的可怕的正是那種他從未見過的鎧甲,至於其他的鎧甲,與常見的一樣,是擋不住近身搏殺的。
而現在敵軍調轉方向的騎兵,的外側依舊穿著那套從未見過鎧甲騎兵,說明他們是有預謀調轉方向的,他們的目標根本不是帥旗!
那他們冒這麽大風險出城,又是為了什麽?
為的是熱氣球,胡顯見國師的護衛隊如此強大,所以當機立斷,將敵方的熱氣球毀壞,不讓其窺探揚州城的虛實。
此刻他們正朝熱氣球的方向駛去,敵軍的熱氣球已經升到了半空,所以目標很顯目,而剛才分兵的那兩隊騎兵也解決了敵人,也朝著那個熱氣球駛去。
掉頭的過程中,護衛隊已經裝填完第二發子彈,如果說刺刀之於槍兵就如同馬鐙之於騎兵,而紙殼子彈的問世,就好比馬掌之於騎兵。
同樣是個小小的發明,但他對於火槍兵戰鬥力的提升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一個紙製的彈筒,外表附有油脂,裏麵有定量的火藥和一顆彈丸,使用的時候,隻需要用牙齒將彈筒咬開,倒一部分火藥進入發火池,然後將餘下的火藥和彈丸用通條塞到槍管裏就行了,這樣一來大大簡化了裝填步驟,訓練有素的戰士,每分鍾能夠打出兩到三發子彈。采用三段射後能夠打出足夠的彈幕,讓火槍兵麵對騎兵的衝鋒也不再感到無力。
碰,手雷再次引爆,在弱側炸開一條缺口後,槍聲響起。敵軍前排的長槍兵陣型被打垮了。由於李全的精銳都集中收索在一起,短時間想要散開馳援已經來不及了。
而弱側的兵卒雖然人數多,但戰鬥力堪憂,不少是不久前才被拉來的壯丁,是強製入伍的,所以見第一排的長槍並被打垮後,那還有膽氣繼續戰鬥,紛紛逃竄,李全軍陣腳大亂同時也阻擋前來馳援的軍隊。
揚州軍衝入敵陣,幾乎沒遇到抵抗就來到熱氣球下方,一刀將綁在戰車上的熱氣球的繩子砍斷,然後迅速撤離。
站在熱氣球上的男子見繩子被砍斷了,大唿救命,成了無根的浮萍,他不知道自己會飄向何處。
李全見敵軍撤退,明白他們出城的目標,原來是為了那個熱氣球,敵人越害怕的東西,他就越要獲得。
“不惜一切,也要給本王再找一個熱氣球來!”
李全眼睜睜的看著揚州軍撤退,他不是不想追擊,而是無力追擊,剛才一番野戰,讓他的騎兵幾乎全軍覆沒,但沒有弄清敵情的情況之下,他不想貿然出擊。
——
晚上揚州城擺上慶功宴,今日出城本來隻想擾敵一番,沒想到竟然野戰陣斬對方近三百名騎兵,實乃大功一件。
更為重要的是今日一戰,他們摸清楚了李全的虛實,不足為慮。
而今日的首功就當數國師的護衛隊,所以宴席上,護衛隊的四名軍官也得到了座位出席。
“國師,火槍之威與板甲之堅我這兩個月是如雷貫耳,板甲的堅固實乃超過我的想象,並且造價也隻有紮甲的三分之一,隻可惜現在隻裝備到了禁軍與京湖軍,我兩淮將士要想裝備隻怕要等到明年了。國師,此功在社稷,請受我一拜。”趙善湘紅光滿麵,直到此時此刻他才對趙崢徹底服氣,準備低頭見禮時卻被趙崢止住了。
“功不在我一人,全賴軍器監的大匠巧手,這首功之臣應是他們!”
趙善湘雖然開明,但也不讚同將工匠拔高到如此地步:“板甲之事全靠國師圖紙,與一旁指導,工匠不過是添磚加瓦罷了。”
趙崢知道要改變趙善湘的成見很困難,暫時也不和他爭辯。他拿起桌上的酒碗,倒滿酒。眾人不知道趙崢要做什麽,國師可從來不喝酒的,難道是要用酒變什麽戲法不成?
“此酒唯敬今日為國捐軀的將士。”
古來視當兵為賤業,當兵人死了是理所當然,那隻能怪自己命不好。從來沒有人慶功之時還會想到那累累白骨。
眾將士見趙崢站了起來,紛紛站起來舉起自己的酒碗。
澤袍間的友誼忽然那麽清晰的記起,一種融入集體的神聖感油然而生,我等死後依舊屬於這裏,依舊還有人記得我們曾為這個國家付出的心血。
萬千感慨無法言語,最後隻能話出一個字。
“幹!”
在槍支上裝上了刺刀後,火槍兵就完全可以當做一個長槍兵使用,火槍加上刺刀能夠達到一米五的長度,這對於一個快速衝鋒的騎兵來說足夠了。
五百人的騎兵形成了一個長長的縱隊,像一把刺刀急速的衝進敵人的心髒,而對方的騎兵也出擊從側翼包抄過來。
胡顯一聲令下,分出兩隊騎兵迎了上去,打頭陣以及護住側身的依然是趙崢的護衛隊,沒辦法,他們鎧甲太好了,神臂弓對他們身上的鎧甲也隻有在五十米之內才能穿透,由他們擋住敵軍第一輪的箭矢是最好的選擇。
很快對方從側翼包抄的騎兵射出了第一輪箭雨,這意味著雙方之間的距離進入傳統的一箭之地的範圍,不足三百米了。
第一輪的箭雨是試探性的攻擊,無論威力與準星都達不到要求。但三百米的距離,足夠一個弓騎兵射出第二箭了。
培養一個弓箭手本就不容易,培養一個合格騎兵更不容易,兩者合一,無論放在那支軍隊那都是精銳的存在,顯然這些包抄過來的騎兵是李全的老本,損失一個就會讓他心疼好久。但這些弓騎兵都是跟隨李全征戰沙場多年,每一個都是百戰老兵,更是李全重金打造,他相信就算對方騎兵對熬過了兩輪箭矢,但也絕對抵擋不住他們的衝鋒。
然而當看到第一輪箭雨就像雨水落在揚州軍的鎧甲上時,李全的心沉了一下,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但是此時讓自己的騎兵掉頭那無疑是自殺。
狹路相逢勇者勝,必須衝!
箭矢落在韓阿四的頭上,除了耳邊傳來的撞擊聲,他感覺不到任何異常,他相信國師的鎧甲能一直保護他直到戰勝的那一刻。
韓阿四是趙崢從臨安的流民那裏招募過來的,他本來是鹽城人,前些年家鄉發了洪水,他由一個家庭美滿豪氣厚實的莊稼漢變為孤苦無依的流浪漢,為了生存他一路流浪到了臨安。
他詛咒老天,無情的奪走了他的一切。但國師告訴他,人定勝天,所有的一切皆可能隻要自己去爭取了。
他當時不以為然的問道:“既然人定勝天,那我說我有王侯之命,且不是也有可能?”
國師微笑的說:“當然能。王侯榮耀我已經給你放在了前方,剩下的隻需要你衝刺即可!”
那天不知出於趙崢篤信的眼神,還是國師顯赫的聲望,韓阿四選擇了相信。
然後他發誓效忠國師。
國師說你效忠的不是我,是宋國萬千的子民,我給你力量,隻為守護這大好河山。
韓阿四一直沒懂這句話,直到現在他還弄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博一場功名,還是追求守護之道。
但他知道,隻需要聽國師的話就行了。
國師說,等對方騎兵靠近六十步能必須扣響第一槍。
於是,第一聲槍響了,子彈裝填早就在出城之時就準備好的,隨後是一排整齊的槍響。
敵軍第一排落馬的人接近大半!
前兩排發射完第一槍後,分散隊形給第三與第四排讓出空間射擊。
緊接著又是一排整齊的槍響,敵軍第一排與第二排幾乎全部落馬。
然後是身後揚州軍騎兵的弓箭射出,此時雙方距離已經不足二十米了,這一輪箭矢下去,射中的毫無幸免的可能。
“十,九。”他在默默的計算雙方之間的距離。
當數到八時,依舊是雙方距離隻有八步(古時基本上1.5米左右為一步)韓阿四大喝一聲:“投彈!”
護衛隊取下腰間的手雷,拉開拉環,朝敵方騎兵扔去
碰,一聲巨響!進攻手雷不會產生彈片,完全靠衝擊波殺敵。敵軍馬匹受驚,陣型大亂。數十顆手雷爆炸,敵方近乎一半的騎兵沒了。
緊接著韓阿四率先衝入敵陣,開始收割人頭!
李全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切,這一定是妖道的障眼法,亂我軍心,我的虎騎怎麽可能如此輕易就敗了?
宗雄武此時看出端倪,揚州城不知是在那裏培養了這麽一支重騎兵精銳,還有研製了威力如此巨大的火器,今日一戰隻怕兇多吉少:“大王,您還是先行撤到後方,從長計議。”
李全站的位置太前了,前方隻有五排士兵,萬一對方騎兵衝殺過來,那可就糟糕了。
楊妙真握住了李全的手:“夫君!還是聽軍師之言。你身負天下之重,不可稍有閃失。”
李全此時冷靜下來了,因為朝他衝來的那隊騎兵已經躲過了第一輪箭雨,敵方竟然無一人下馬,緊接著第二輪依然如此。
“四娘!隨我一道去。”
楊妙真將自己手裏的長槍舉起,大笑道:“梨花槍縱橫天下十餘年,幾無敵手,要是我怯了,豈不是有損我這杆長槍的威名。”
說完她翻身上馬,對方鎧甲堅固,又有火器在身,隻有近戰才能博的一線生機!
碰!敵軍一排整齊的槍響,前方盾兵的木遁被擊穿了,被打出了一個缺口!
楊妙真大叫不好,讓長槍兵急劇收攏,護住中央。
“拌馬繩準備!”
然而就在此時,揚州軍馬匹齊齊偏頭,朝他們的側身兵力薄弱的方向駛去。
李全此時冷笑到:“對方領軍的原來是個草包,掉偏馬頭將身側薄弱的地方暴露出來豈不是自尋死路。”
“弓箭手!放箭!”漫天的箭矢朝揚州軍襲來,傳統的紮甲和鎖子甲對於側身的保護是一個很大漏洞,但板甲則沒有,所有這一輪箭雨依舊無效。
宗雄武仔細觀察兩側已經廝殺在一起的騎兵,發現宋國的騎兵的鎧甲分為兩種,而防護力量強的可怕的正是那種他從未見過的鎧甲,至於其他的鎧甲,與常見的一樣,是擋不住近身搏殺的。
而現在敵軍調轉方向的騎兵,的外側依舊穿著那套從未見過鎧甲騎兵,說明他們是有預謀調轉方向的,他們的目標根本不是帥旗!
那他們冒這麽大風險出城,又是為了什麽?
為的是熱氣球,胡顯見國師的護衛隊如此強大,所以當機立斷,將敵方的熱氣球毀壞,不讓其窺探揚州城的虛實。
此刻他們正朝熱氣球的方向駛去,敵軍的熱氣球已經升到了半空,所以目標很顯目,而剛才分兵的那兩隊騎兵也解決了敵人,也朝著那個熱氣球駛去。
掉頭的過程中,護衛隊已經裝填完第二發子彈,如果說刺刀之於槍兵就如同馬鐙之於騎兵,而紙殼子彈的問世,就好比馬掌之於騎兵。
同樣是個小小的發明,但他對於火槍兵戰鬥力的提升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一個紙製的彈筒,外表附有油脂,裏麵有定量的火藥和一顆彈丸,使用的時候,隻需要用牙齒將彈筒咬開,倒一部分火藥進入發火池,然後將餘下的火藥和彈丸用通條塞到槍管裏就行了,這樣一來大大簡化了裝填步驟,訓練有素的戰士,每分鍾能夠打出兩到三發子彈。采用三段射後能夠打出足夠的彈幕,讓火槍兵麵對騎兵的衝鋒也不再感到無力。
碰,手雷再次引爆,在弱側炸開一條缺口後,槍聲響起。敵軍前排的長槍兵陣型被打垮了。由於李全的精銳都集中收索在一起,短時間想要散開馳援已經來不及了。
而弱側的兵卒雖然人數多,但戰鬥力堪憂,不少是不久前才被拉來的壯丁,是強製入伍的,所以見第一排的長槍並被打垮後,那還有膽氣繼續戰鬥,紛紛逃竄,李全軍陣腳大亂同時也阻擋前來馳援的軍隊。
揚州軍衝入敵陣,幾乎沒遇到抵抗就來到熱氣球下方,一刀將綁在戰車上的熱氣球的繩子砍斷,然後迅速撤離。
站在熱氣球上的男子見繩子被砍斷了,大唿救命,成了無根的浮萍,他不知道自己會飄向何處。
李全見敵軍撤退,明白他們出城的目標,原來是為了那個熱氣球,敵人越害怕的東西,他就越要獲得。
“不惜一切,也要給本王再找一個熱氣球來!”
李全眼睜睜的看著揚州軍撤退,他不是不想追擊,而是無力追擊,剛才一番野戰,讓他的騎兵幾乎全軍覆沒,但沒有弄清敵情的情況之下,他不想貿然出擊。
——
晚上揚州城擺上慶功宴,今日出城本來隻想擾敵一番,沒想到竟然野戰陣斬對方近三百名騎兵,實乃大功一件。
更為重要的是今日一戰,他們摸清楚了李全的虛實,不足為慮。
而今日的首功就當數國師的護衛隊,所以宴席上,護衛隊的四名軍官也得到了座位出席。
“國師,火槍之威與板甲之堅我這兩個月是如雷貫耳,板甲的堅固實乃超過我的想象,並且造價也隻有紮甲的三分之一,隻可惜現在隻裝備到了禁軍與京湖軍,我兩淮將士要想裝備隻怕要等到明年了。國師,此功在社稷,請受我一拜。”趙善湘紅光滿麵,直到此時此刻他才對趙崢徹底服氣,準備低頭見禮時卻被趙崢止住了。
“功不在我一人,全賴軍器監的大匠巧手,這首功之臣應是他們!”
趙善湘雖然開明,但也不讚同將工匠拔高到如此地步:“板甲之事全靠國師圖紙,與一旁指導,工匠不過是添磚加瓦罷了。”
趙崢知道要改變趙善湘的成見很困難,暫時也不和他爭辯。他拿起桌上的酒碗,倒滿酒。眾人不知道趙崢要做什麽,國師可從來不喝酒的,難道是要用酒變什麽戲法不成?
“此酒唯敬今日為國捐軀的將士。”
古來視當兵為賤業,當兵人死了是理所當然,那隻能怪自己命不好。從來沒有人慶功之時還會想到那累累白骨。
眾將士見趙崢站了起來,紛紛站起來舉起自己的酒碗。
澤袍間的友誼忽然那麽清晰的記起,一種融入集體的神聖感油然而生,我等死後依舊屬於這裏,依舊還有人記得我們曾為這個國家付出的心血。
萬千感慨無法言語,最後隻能話出一個字。
“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