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手榴彈的製作並不複雜,分為易燃物和點火裝置兩部分,這裏麵主要的核心技術就點火延時技術,對於有圖紙,有人力和物力的趙崢來說,製造簡易的手雷不是困難的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威力與點火率,**威力還是不能與後世的無煙火藥相比,但對於這個時代已經夠用了,至於點火率,在20世紀初都尚不能達到百分之百,這個時代有七成的點火率已經可以接受了。
除了手榴彈,趙崢還製造了兩門火炮,與清代的紅衣大炮威力差不多。其實就是大號的火繩槍,原理都是一樣的,裝填十分麻煩,且毫無準星可言,但勝在威力巨大。
火炮在明朝時就已經出現,且運用在了遼東戰場,主要技術還是在於炮管,對於現在已經有了一定技術積累與經驗的工匠來說,超過明朝的煉鋼水平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兩門火炮是玻璃作坊集全國頂尖工匠打造的樣板就被趙崢拉來實戰了。
這兩門火炮的雖然射程達到七裏,但炮身較重,足足有上千斤,隻便於攻城與守城,不利於野戰。
這兩門火炮當然不會在這場戰爭起到決定作用,趙崢需要的是給兩淮的官兵留下火炮神威的印象,再由他們向朝廷施加壓力,加快火炮和火器的研製。
這玩意給三趙演示一遍後,三人頓時驚為天物,有此利器,收複神州有望。
交接完一切後,趙崢除了偶爾去軍營指導操作外,揚州就基本上沒有趙崢什麽事了,但趙崢也沒有就此閑下來。
每天還要為那些農官講訴如何培育雜交作物,方法簡單,就是同時在一塊地方種上三塊需要雜交的農作物,通過昆蟲或者自然風授粉。要想其中原理的講明白,趙崢都有些頭暈,這裏麵涉及的學科太多了,放在後世那也是前沿科技。
有時候遇到一兩個求知欲強的農官,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趙崢有些招架不住,為了維持高人形象,趙崢隻好不負責任扔了幾本書給他們。
是趙崢從手裏抄錄然後再刪去大量敏感信息而編成的書籍,裏麵當然是用白話文書寫,方便閱讀。
國師賜下天書,農官當然欣喜若狂,雖然裏麵都是白字,但有些地方還是有些生澀,不知其所以然,詢問趙崢時,趙崢讓其自行參悟,沒辦法,裏麵涉及基因染色體的解釋,你讓趙崢怎麽解釋。末了還不忘提醒他們將農書抄錄完畢後需要將原本歸還。
高臨門不知道跑到那處窯子去禍害了,顏傾武正處於閉關修煉的狀態,二郎則整日跑到軍營裏,看士兵如日操練。所以整個揚州城雖然在緊張的備戰,趙崢好像無所事事一樣,坐在自家的院子裏看日落,窮極無聊的時候,隻好拉起成道幫他抄書。
自己在裏屋裏讀,成道與其他幾位道觀裏的道士負責抄錄。
——
揚州城外,李全看著眼前這座千年雄城,心潮澎湃,終於走到這一步了,十七年了,自己從一名不文,無人過問的窮小子搖身一變成為周旋在宋、金、蒙三方之間一股大勢力,天下無人敢小覷。
手中手握的是自己愛妻親手打造的鐵槍。美人即有,江山怎可或缺?
楊妙真就站在他的身邊,此刻李全眼中隻有揚州,而她的眼中隻有自己的夫君。
“還記得這是我為你做的第幾把鐵槍了嗎?”楊妙真語氣淡然,沒有被李全的雄心壯誌感染,此番李全雖然聚眾數十萬,但其實已經是孤立無援,孤注一擲。
聽到楊妙真的話,李全以為是怨他這些年征戰沙場不知毀壞了多少把她親手所做的鐵槍,於是將楊妙真欄入懷中安慰道:“當然記得,娘子的情意我全部記在心裏。”
楊妙真暗中歎氣,如同李全記不得用過多少支鐵槍,他也同樣忘記了多少初心。
夫君,你還記得當年你為何不願做金國順民,奮起反抗,反了這惡心透頂的老天!自古山東多豪傑,當年為母兄複仇,斬殺賊子時是何等的英雄少年,而如今卻變成了冰冷殘酷的梟雄,這些你都自知嗎?
楊妙真看著李全如刀刻般的臉心中百轉千迴,這些話她終究沒有說出口。
“大王、姑姑,可是為這千年雄城所困擾?”李全的軍師宗雄武羽扇綸巾,成竹在胸,侃侃而談。
這宗雄武是為數不多投靠李全的讀書人,自然得李全看重,盡管隻是個秀才,但全軍上下都不敢輕視。
當年西夏第一謀士張元不也是宋國落第士子,但在好水川殺的韓琦人仰馬翻,萬餘野戰精銳盡皆被屠,直接導致宋國由戰略攻勢變為了守勢。
李全聽到宗雄武一番話,來了興趣:“軍師可有良策破敵?”
“揚州雖是雄城,但是兩淮中心所在,需要供應四周,所以錢糧都被附近州縣支借的差不多了,我軍隻需長期包圍,揚州困乏不攻自破!”
李全聽了宗雄武的話頓時覺得形勢開始明朗起來,但楊妙真卻冷冷一句:“長期圍困,豈不是坐等敵方援軍請來!”
李全聽後也覺得是這樣,楊妙真雖然戰略上有所短缺,但是勝在心細,總能查漏補缺。
宗雄武哈哈一笑:“姑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我等圍困揚州,也有強援。”
李全此時也聽明白其中意思:“可是咱家史相公?”說完李全與宗雄武相視一笑,史彌遠的脈絡他們完全摸清了。恐怕到現在那位史相公還存詔安的心,會替他們扯住援軍。
“來人,去一趟臨安,就說我李全此次發兵全是因為軍中少糧,隻要朝廷滿足我的要求,即刻退兵!”
李全自負自己拖刀計耍的漂亮,托也得把宋國給拖死。
“夫君,那便是熱氣球,我軍在泰州也繳獲了一個,還有兩個千裏鏡,也可學學宋軍,在熱氣球上探一探敵方虛實!”
揚州城牆上各個城門都有一漂浮著一隻熱氣球,觀察敵情。
但李全在知道這熱氣球是宋國那妖道煉製之後,說什麽也不肯用,想到上次無故死了上千兒郎,李全牙齒就恨恨發癢,拒絕使用熱氣球:“不可!此物是那妖道煉製,萬一有什麽暗門,我等且不是自投羅網!”
楊妙真去過臨安,見尋找商家都在製作使用,了解此物原理,不過是大一點的孔明燈而已,並無神奇之處,當即表示:“可以尋軍中一勇士上去,萬一出事,重金安撫便可!有此利器在手,揚州兵防,一覽無遺。”
宗雄武也隨即表示:“大王,姑姑的話可以一試。”
李全見宗雄武也持這般態度便允許了。
但就在李全的熱氣球剛剛升起之時,一顆天外之石落入軍中,立刻炸響。
古代作戰講究列陣,步兵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威力,所以兵力安排的十分密集。也正因為如此,天外飛來的炸彈才能頃刻間要了數十人的性命。
李全軍隊距離揚州足足有六裏,投石機是無法投出這麽遠的石頭,然後又是一聲巨響,又有十幾人被奪取性命。
軍中立刻就開始恐慌了,與此同時前方斥候發射了信號彈,揚州城門大開,一支騎兵出城,龍騰虎嘯而來。
“弓箭手上前,長槍手準備!”李全見敵人主動出擊,再加上剛才不明所以的響聲所以也有些慌亂,但多年的行軍生涯,讓他迅速做出決定。
“盾手候命!侯虎,薛偉,各自率領一營騎兵左右兩路路包抄,務必打亂敵軍陣腳!”
——
“趙參議,胡將軍,小道有個不情之請!我這些護衛也習武之人,也明保家衛國的道理,所以還請參議帶他們一同出城,殺敵護民!”
趙葵是負責此次突襲的主官,但領軍的卻是一名久經沙場的武將胡顯。趙崢的護衛隊裝備精良,連馬都套上了鎧,是實打實的重騎兵,他們自然求之不得。但又有些憂慮護衛隊是群少爺兵,聽說這幫護衛不住兵營,住的竟是客棧,頓頓好魚好肉伺候。這戰力弱倒是其次,要是不聽號令,耽誤了軍機,那可難辦。
所以趙葵提前給趙崢打了預防針:“國師能有此肚量,下官自然求之不得,但軍中自有法度,隻怕會有些得罪之處!”
“他們是兵!服從命令是他們的天職!趙參議和胡將軍不要有任何顧慮!”趙崢一臉肅然,此刻便是檢驗他這支護衛的真正戰力時候了。
“報!李全大軍已靠近,離揚州六裏遠!”
“再等等!靠近五裏再說!火炮裝填如何?”趙葵詢問道,雖是文官但身上的英武之氣卻能震懾全軍,而曆史上正是趙葵陣斬了李全。
城牆上,趙坤手持望眼鏡觀察敵情,心中再無半點雜念,哪怕當場國師就在身旁!
“報!對方似乎準備升起熱氣球!”
趙葵聽到這裏,大手一揮,不能讓敵軍看到揚州城裏的守備調度。
“胡顯!率精騎出城,往帥旗方向殺去,隻管掠陣,殺個來迴便可!”
“末將領命!”
“王鑒,你率弓弩手隨軍出城,掩護胡顯撤退。此次出擊隻為擾亂對方布置熱氣球,不可戀戰!”
“末將領命!”
……
揚州城外,五百精騎出城,趙崢的護衛隊衝在最前方,他們的鎧甲最好,便意味著需要他們先擋住對方的箭矢。
一支箭的有效殺傷距離是一百五十米,一匹好馬隻需要十個唿吸間便能跑完。而趙崢的護衛隊身上穿的是板甲,比宋朝現在普遍使用的紮甲,鎖子甲,要牢固的多,五十米之外,箭矢是不可能穿透板甲的。
而他們手中的槍的殺傷距離是100米。
鐵騎山唿海嘯而來。
“上刺刀!”
護衛隊整齊劃一的為槍支上好刺刀。
如同馬鐙改變了騎兵,刺刀這個小發明將徹底改變世界!
(推薦票實在是慘不忍睹,諸位拜托了,投個推薦票!)
手榴彈的製作並不複雜,分為易燃物和點火裝置兩部分,這裏麵主要的核心技術就點火延時技術,對於有圖紙,有人力和物力的趙崢來說,製造簡易的手雷不是困難的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威力與點火率,**威力還是不能與後世的無煙火藥相比,但對於這個時代已經夠用了,至於點火率,在20世紀初都尚不能達到百分之百,這個時代有七成的點火率已經可以接受了。
除了手榴彈,趙崢還製造了兩門火炮,與清代的紅衣大炮威力差不多。其實就是大號的火繩槍,原理都是一樣的,裝填十分麻煩,且毫無準星可言,但勝在威力巨大。
火炮在明朝時就已經出現,且運用在了遼東戰場,主要技術還是在於炮管,對於現在已經有了一定技術積累與經驗的工匠來說,超過明朝的煉鋼水平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兩門火炮是玻璃作坊集全國頂尖工匠打造的樣板就被趙崢拉來實戰了。
這兩門火炮的雖然射程達到七裏,但炮身較重,足足有上千斤,隻便於攻城與守城,不利於野戰。
這兩門火炮當然不會在這場戰爭起到決定作用,趙崢需要的是給兩淮的官兵留下火炮神威的印象,再由他們向朝廷施加壓力,加快火炮和火器的研製。
這玩意給三趙演示一遍後,三人頓時驚為天物,有此利器,收複神州有望。
交接完一切後,趙崢除了偶爾去軍營指導操作外,揚州就基本上沒有趙崢什麽事了,但趙崢也沒有就此閑下來。
每天還要為那些農官講訴如何培育雜交作物,方法簡單,就是同時在一塊地方種上三塊需要雜交的農作物,通過昆蟲或者自然風授粉。要想其中原理的講明白,趙崢都有些頭暈,這裏麵涉及的學科太多了,放在後世那也是前沿科技。
有時候遇到一兩個求知欲強的農官,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趙崢有些招架不住,為了維持高人形象,趙崢隻好不負責任扔了幾本書給他們。
是趙崢從手裏抄錄然後再刪去大量敏感信息而編成的書籍,裏麵當然是用白話文書寫,方便閱讀。
國師賜下天書,農官當然欣喜若狂,雖然裏麵都是白字,但有些地方還是有些生澀,不知其所以然,詢問趙崢時,趙崢讓其自行參悟,沒辦法,裏麵涉及基因染色體的解釋,你讓趙崢怎麽解釋。末了還不忘提醒他們將農書抄錄完畢後需要將原本歸還。
高臨門不知道跑到那處窯子去禍害了,顏傾武正處於閉關修煉的狀態,二郎則整日跑到軍營裏,看士兵如日操練。所以整個揚州城雖然在緊張的備戰,趙崢好像無所事事一樣,坐在自家的院子裏看日落,窮極無聊的時候,隻好拉起成道幫他抄書。
自己在裏屋裏讀,成道與其他幾位道觀裏的道士負責抄錄。
——
揚州城外,李全看著眼前這座千年雄城,心潮澎湃,終於走到這一步了,十七年了,自己從一名不文,無人過問的窮小子搖身一變成為周旋在宋、金、蒙三方之間一股大勢力,天下無人敢小覷。
手中手握的是自己愛妻親手打造的鐵槍。美人即有,江山怎可或缺?
楊妙真就站在他的身邊,此刻李全眼中隻有揚州,而她的眼中隻有自己的夫君。
“還記得這是我為你做的第幾把鐵槍了嗎?”楊妙真語氣淡然,沒有被李全的雄心壯誌感染,此番李全雖然聚眾數十萬,但其實已經是孤立無援,孤注一擲。
聽到楊妙真的話,李全以為是怨他這些年征戰沙場不知毀壞了多少把她親手所做的鐵槍,於是將楊妙真欄入懷中安慰道:“當然記得,娘子的情意我全部記在心裏。”
楊妙真暗中歎氣,如同李全記不得用過多少支鐵槍,他也同樣忘記了多少初心。
夫君,你還記得當年你為何不願做金國順民,奮起反抗,反了這惡心透頂的老天!自古山東多豪傑,當年為母兄複仇,斬殺賊子時是何等的英雄少年,而如今卻變成了冰冷殘酷的梟雄,這些你都自知嗎?
楊妙真看著李全如刀刻般的臉心中百轉千迴,這些話她終究沒有說出口。
“大王、姑姑,可是為這千年雄城所困擾?”李全的軍師宗雄武羽扇綸巾,成竹在胸,侃侃而談。
這宗雄武是為數不多投靠李全的讀書人,自然得李全看重,盡管隻是個秀才,但全軍上下都不敢輕視。
當年西夏第一謀士張元不也是宋國落第士子,但在好水川殺的韓琦人仰馬翻,萬餘野戰精銳盡皆被屠,直接導致宋國由戰略攻勢變為了守勢。
李全聽到宗雄武一番話,來了興趣:“軍師可有良策破敵?”
“揚州雖是雄城,但是兩淮中心所在,需要供應四周,所以錢糧都被附近州縣支借的差不多了,我軍隻需長期包圍,揚州困乏不攻自破!”
李全聽了宗雄武的話頓時覺得形勢開始明朗起來,但楊妙真卻冷冷一句:“長期圍困,豈不是坐等敵方援軍請來!”
李全聽後也覺得是這樣,楊妙真雖然戰略上有所短缺,但是勝在心細,總能查漏補缺。
宗雄武哈哈一笑:“姑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我等圍困揚州,也有強援。”
李全此時也聽明白其中意思:“可是咱家史相公?”說完李全與宗雄武相視一笑,史彌遠的脈絡他們完全摸清了。恐怕到現在那位史相公還存詔安的心,會替他們扯住援軍。
“來人,去一趟臨安,就說我李全此次發兵全是因為軍中少糧,隻要朝廷滿足我的要求,即刻退兵!”
李全自負自己拖刀計耍的漂亮,托也得把宋國給拖死。
“夫君,那便是熱氣球,我軍在泰州也繳獲了一個,還有兩個千裏鏡,也可學學宋軍,在熱氣球上探一探敵方虛實!”
揚州城牆上各個城門都有一漂浮著一隻熱氣球,觀察敵情。
但李全在知道這熱氣球是宋國那妖道煉製之後,說什麽也不肯用,想到上次無故死了上千兒郎,李全牙齒就恨恨發癢,拒絕使用熱氣球:“不可!此物是那妖道煉製,萬一有什麽暗門,我等且不是自投羅網!”
楊妙真去過臨安,見尋找商家都在製作使用,了解此物原理,不過是大一點的孔明燈而已,並無神奇之處,當即表示:“可以尋軍中一勇士上去,萬一出事,重金安撫便可!有此利器在手,揚州兵防,一覽無遺。”
宗雄武也隨即表示:“大王,姑姑的話可以一試。”
李全見宗雄武也持這般態度便允許了。
但就在李全的熱氣球剛剛升起之時,一顆天外之石落入軍中,立刻炸響。
古代作戰講究列陣,步兵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威力,所以兵力安排的十分密集。也正因為如此,天外飛來的炸彈才能頃刻間要了數十人的性命。
李全軍隊距離揚州足足有六裏,投石機是無法投出這麽遠的石頭,然後又是一聲巨響,又有十幾人被奪取性命。
軍中立刻就開始恐慌了,與此同時前方斥候發射了信號彈,揚州城門大開,一支騎兵出城,龍騰虎嘯而來。
“弓箭手上前,長槍手準備!”李全見敵人主動出擊,再加上剛才不明所以的響聲所以也有些慌亂,但多年的行軍生涯,讓他迅速做出決定。
“盾手候命!侯虎,薛偉,各自率領一營騎兵左右兩路路包抄,務必打亂敵軍陣腳!”
——
“趙參議,胡將軍,小道有個不情之請!我這些護衛也習武之人,也明保家衛國的道理,所以還請參議帶他們一同出城,殺敵護民!”
趙葵是負責此次突襲的主官,但領軍的卻是一名久經沙場的武將胡顯。趙崢的護衛隊裝備精良,連馬都套上了鎧,是實打實的重騎兵,他們自然求之不得。但又有些憂慮護衛隊是群少爺兵,聽說這幫護衛不住兵營,住的竟是客棧,頓頓好魚好肉伺候。這戰力弱倒是其次,要是不聽號令,耽誤了軍機,那可難辦。
所以趙葵提前給趙崢打了預防針:“國師能有此肚量,下官自然求之不得,但軍中自有法度,隻怕會有些得罪之處!”
“他們是兵!服從命令是他們的天職!趙參議和胡將軍不要有任何顧慮!”趙崢一臉肅然,此刻便是檢驗他這支護衛的真正戰力時候了。
“報!李全大軍已靠近,離揚州六裏遠!”
“再等等!靠近五裏再說!火炮裝填如何?”趙葵詢問道,雖是文官但身上的英武之氣卻能震懾全軍,而曆史上正是趙葵陣斬了李全。
城牆上,趙坤手持望眼鏡觀察敵情,心中再無半點雜念,哪怕當場國師就在身旁!
“報!對方似乎準備升起熱氣球!”
趙葵聽到這裏,大手一揮,不能讓敵軍看到揚州城裏的守備調度。
“胡顯!率精騎出城,往帥旗方向殺去,隻管掠陣,殺個來迴便可!”
“末將領命!”
“王鑒,你率弓弩手隨軍出城,掩護胡顯撤退。此次出擊隻為擾亂對方布置熱氣球,不可戀戰!”
“末將領命!”
……
揚州城外,五百精騎出城,趙崢的護衛隊衝在最前方,他們的鎧甲最好,便意味著需要他們先擋住對方的箭矢。
一支箭的有效殺傷距離是一百五十米,一匹好馬隻需要十個唿吸間便能跑完。而趙崢的護衛隊身上穿的是板甲,比宋朝現在普遍使用的紮甲,鎖子甲,要牢固的多,五十米之外,箭矢是不可能穿透板甲的。
而他們手中的槍的殺傷距離是100米。
鐵騎山唿海嘯而來。
“上刺刀!”
護衛隊整齊劃一的為槍支上好刺刀。
如同馬鐙改變了騎兵,刺刀這個小發明將徹底改變世界!
(推薦票實在是慘不忍睹,諸位拜托了,投個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