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新財政司
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 作者:朔九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2章 新財政司
沒過多久,朱標便邁著穩健的步伐匆匆而來,屋內眾人皆已在此等候多時。隻見朱標走進房間後,目光迅速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最終落在了擺在桌上的那堆賬目之上。
“太子殿下,這些賬目請您過目。”有人恭敬地將賬目遞到朱標的手中。朱標接過賬目,仔細翻閱起來。賬目中詳細記錄著一條條款項的去向,包括修路所用的開支、改善民生的投入以及軍備方麵的耗費等等。
看罷賬目,朱標合上本子,抬頭看向站在一旁的呂昶,開口問道:“呂夫子,不知洪武十二年時朝廷的賦稅究竟有多少啊?”呂昶微微躬身,略作思索後迴答道:“迴太子殿下,洪武十二年朝廷的賦稅共計……”待呂昶說完具體數字之後,朱標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朱標又追問道:“那麽呂夫子,洪武十三年以前所有的賦稅加起來,是否還比不上洪武十五年以後的多呢?”聽到這個問題,呂昶不禁陷入沉思之中。他在腦海裏快速地迴憶起曆年的賦稅數據,並暗自計算比較一番。片刻之後,呂昶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因為事實正如朱標所料——這兩年的賦稅收入確實遠遠超過了洪武十三年之前的總和。
一時間眾人恍然大悟,終於理解了太子的深意。隻見太子目光堅定地說道:“這銀子啊,唯有花出去才能體現其真正價值!這個道理孤已經不知強調多少迴啦!”
“咱們可不缺那白花花的銀子,真正稀缺的乃是下雨天不再泥濘不堪、讓人舉步維艱的寬闊馬路;以及能夠減輕百姓繁重勞作負擔的先進人工技術呀!而非單純的銀兩數量。諸位放心,不出數月,定能讓你們因銀子過多而煩惱不已呢!”
既然太子殿下都如此信誓旦旦地放話了,其他人自然再無二話可說。於是乎,幾位內閣大臣紛紛拱手作揖道:“臣等謹遵太子教誨,已然明悟。”言罷,便魚貫而出,相繼離去。
此時,殿內隻剩下朱標與朱元璋父子二人。朱標稍作遲疑後,開口向父親稟報起另外一樁要事來:“爹爹,如今朝廷銀子的支出項目繁多,與此同時,國庫的收入進項亦是頗為可觀。如此一來,各類賬目的管理就顯得有些混亂繁雜了。雖說戶部負責統管天下錢糧之事,但畢竟人力有限,精力亦難以麵麵俱到。因此,兒臣鬥膽設想,是否可以成立一個專門的財政司,以協助戶部分擔一部分工作壓力?”
朱元璋輕輕地拍了一下朱標的額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洞悉一切的光芒。他心中明白,自己這個聰明伶俐的兒子肯定是懷揣著某種想法。
“標兒啊,莫不是你想讓那方孝孺那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去掌管財政司?”朱元璋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地問道。
朱標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訕訕一笑,目光閃躲著看向自家老爹,輕聲說道:“爹,您真是火眼金睛,啥事兒都逃不過您老的法眼呐!”
的確,朱標心裏正是這樣盤算的。這方孝孺為人剛正不阿,腦袋簡直比石頭還硬,一心隻想留下千古清名,其他諸如紅塵俗世中的種種誘惑,比如滔天的權勢、堆積如山的財富,統統入不了他的法眼。這人一門心思隻想著當個清正廉潔的好官。
“哼,你這臭小子!當初把方孝孺弄進內閣的時候,老子就猜到你會打這主意。”朱元璋輕哼一聲,繼續說道,“不過嘛,光靠一個方孝孺,可沒辦法撼動朝廷的財政大局。再加上劉之吾和詹徽這兩個人,估計這藥效也就差不多能湊齊咯。”
是啊,為何會將這二人忘卻呢?要知道那劉之吾可是堂堂的大學士啊!而詹徽更是了不得,他於洪武十五年時便考中了秀才,緊接著立馬就被任命為正七品的監察都禦史。到了洪武十六年的時候,更是直接實授為正四品的僉都禦史,也算得上是東宮的屬官啦。
父子二人商議已定好人選之後,隨即便派人去將方孝孺傳喚而來。不多時,方孝孺匆匆趕到,跪地行禮道:“微臣方孝孺拜見聖上,參見太子殿下。”
朱元璋大手一揮,朗聲道:“罷了罷了,那些繁文縟節能免則免。今日召你來此,隻為一事,且看看你這小子膽量究竟如何。”
方孝孺雖一時有些發愣,但他可不傻,聽到這話,心裏已然猜到了七八分。於是趕忙拱手應道:“聖上放心,孝儒我唯有一顆赤膽忠心!”
聞得此言,朱元璋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隨即轉頭看向朱標,並向其點了點頭示意。朱標見狀,清了清嗓子,開口緩緩說道……
“方先生啊,如今朝廷的賦稅狀況跟前些年相比,那可真是複雜!不僅稅種繁多,而且賦稅額度也是大幅增加。當然,需要花錢的地方同樣不少!”朱標微微皺起眉頭,臉上露出些許憂慮之色。
“除了常規的賦稅收入外,還有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會歸入國庫,再有那些冶煉廠產出的金屬、煤場所產的煤炭,以及從新開辟之地源源不斷運來的金銀財寶等等。”他掰著手指頭,一樁樁一件件地數著。
“不過呢,這花銀子的地方更是多得嚇人!像軍隊的裝備更新換代、工業領域的大規模發展、醫學院的建設和運營等,哪一項不是巨額開銷?更別提關乎民生的大事了,比如說在各地興建各級學府以培養人才,修築道路方便民眾出行,還有新地區的開發與建設,以及組織人口遷移安置等等。這些項目無一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說到此處,他不禁長歎一口氣。
“正因如此,戶部如今事務繁雜,千頭萬緒,很多工作難以做到精細入微。經過深思熟慮,上頭決定專門設立一個財政司來分擔戶部的壓力。而這個重任嘛,就交給你來承擔!不知你可有膽量接下這份差事呀?”說罷,朱標目光灼灼地盯著方先生,等待對方的迴應。當然“阿芙蓉”這樣的灰色產業所得,朱標沒有說,阿芙蓉的進項是直接到內帑的,至於分配那是朱標說了算。
方孝孺一聽這話,隻覺得額頭上瞬間冒出一層細細密密的汗珠來,他心裏清楚得很,這分明就是太子殿下要著手對整個帝國的財政狀況進行一番徹底的整頓啦!再也不能任由那些迂腐守舊的老夫子們胡亂折騰下去了。
想到此處,方孝孺連忙跪地叩頭,語氣堅定地說道:“臣定當萬死不辭,全力以赴協助太子殿下完成這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
太子微微頷首,表示滿意,接著又開口道:“嗯,另外,詹徽和劉之吾二人也將與你一同負責此事。估計過不了幾日,相關的旨意便會傳達到你們手中。”
對於這兩個人,方孝孺自然是有所了解的。那劉之吾可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夫子,飽讀詩書,學富五車;至於詹徽嘛,則是洪武十五年的秀才出身,才華橫溢,思維敏捷。有了他們兩個的助力,方孝孺覺得自己在執行這項任務時便能更加得心應手,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父子二人都清楚,其實這個財政司是給征倭以後準備的。到時候大明就不會為沒有銀子發愁,而是為了銀子太多發愁,不過朱標也有一些想法,就是鑄造銀幣,將銅板全部收迴。
沒過多久,朱標便邁著穩健的步伐匆匆而來,屋內眾人皆已在此等候多時。隻見朱標走進房間後,目光迅速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最終落在了擺在桌上的那堆賬目之上。
“太子殿下,這些賬目請您過目。”有人恭敬地將賬目遞到朱標的手中。朱標接過賬目,仔細翻閱起來。賬目中詳細記錄著一條條款項的去向,包括修路所用的開支、改善民生的投入以及軍備方麵的耗費等等。
看罷賬目,朱標合上本子,抬頭看向站在一旁的呂昶,開口問道:“呂夫子,不知洪武十二年時朝廷的賦稅究竟有多少啊?”呂昶微微躬身,略作思索後迴答道:“迴太子殿下,洪武十二年朝廷的賦稅共計……”待呂昶說完具體數字之後,朱標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朱標又追問道:“那麽呂夫子,洪武十三年以前所有的賦稅加起來,是否還比不上洪武十五年以後的多呢?”聽到這個問題,呂昶不禁陷入沉思之中。他在腦海裏快速地迴憶起曆年的賦稅數據,並暗自計算比較一番。片刻之後,呂昶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因為事實正如朱標所料——這兩年的賦稅收入確實遠遠超過了洪武十三年之前的總和。
一時間眾人恍然大悟,終於理解了太子的深意。隻見太子目光堅定地說道:“這銀子啊,唯有花出去才能體現其真正價值!這個道理孤已經不知強調多少迴啦!”
“咱們可不缺那白花花的銀子,真正稀缺的乃是下雨天不再泥濘不堪、讓人舉步維艱的寬闊馬路;以及能夠減輕百姓繁重勞作負擔的先進人工技術呀!而非單純的銀兩數量。諸位放心,不出數月,定能讓你們因銀子過多而煩惱不已呢!”
既然太子殿下都如此信誓旦旦地放話了,其他人自然再無二話可說。於是乎,幾位內閣大臣紛紛拱手作揖道:“臣等謹遵太子教誨,已然明悟。”言罷,便魚貫而出,相繼離去。
此時,殿內隻剩下朱標與朱元璋父子二人。朱標稍作遲疑後,開口向父親稟報起另外一樁要事來:“爹爹,如今朝廷銀子的支出項目繁多,與此同時,國庫的收入進項亦是頗為可觀。如此一來,各類賬目的管理就顯得有些混亂繁雜了。雖說戶部負責統管天下錢糧之事,但畢竟人力有限,精力亦難以麵麵俱到。因此,兒臣鬥膽設想,是否可以成立一個專門的財政司,以協助戶部分擔一部分工作壓力?”
朱元璋輕輕地拍了一下朱標的額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洞悉一切的光芒。他心中明白,自己這個聰明伶俐的兒子肯定是懷揣著某種想法。
“標兒啊,莫不是你想讓那方孝孺那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去掌管財政司?”朱元璋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地問道。
朱標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訕訕一笑,目光閃躲著看向自家老爹,輕聲說道:“爹,您真是火眼金睛,啥事兒都逃不過您老的法眼呐!”
的確,朱標心裏正是這樣盤算的。這方孝孺為人剛正不阿,腦袋簡直比石頭還硬,一心隻想留下千古清名,其他諸如紅塵俗世中的種種誘惑,比如滔天的權勢、堆積如山的財富,統統入不了他的法眼。這人一門心思隻想著當個清正廉潔的好官。
“哼,你這臭小子!當初把方孝孺弄進內閣的時候,老子就猜到你會打這主意。”朱元璋輕哼一聲,繼續說道,“不過嘛,光靠一個方孝孺,可沒辦法撼動朝廷的財政大局。再加上劉之吾和詹徽這兩個人,估計這藥效也就差不多能湊齊咯。”
是啊,為何會將這二人忘卻呢?要知道那劉之吾可是堂堂的大學士啊!而詹徽更是了不得,他於洪武十五年時便考中了秀才,緊接著立馬就被任命為正七品的監察都禦史。到了洪武十六年的時候,更是直接實授為正四品的僉都禦史,也算得上是東宮的屬官啦。
父子二人商議已定好人選之後,隨即便派人去將方孝孺傳喚而來。不多時,方孝孺匆匆趕到,跪地行禮道:“微臣方孝孺拜見聖上,參見太子殿下。”
朱元璋大手一揮,朗聲道:“罷了罷了,那些繁文縟節能免則免。今日召你來此,隻為一事,且看看你這小子膽量究竟如何。”
方孝孺雖一時有些發愣,但他可不傻,聽到這話,心裏已然猜到了七八分。於是趕忙拱手應道:“聖上放心,孝儒我唯有一顆赤膽忠心!”
聞得此言,朱元璋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隨即轉頭看向朱標,並向其點了點頭示意。朱標見狀,清了清嗓子,開口緩緩說道……
“方先生啊,如今朝廷的賦稅狀況跟前些年相比,那可真是複雜!不僅稅種繁多,而且賦稅額度也是大幅增加。當然,需要花錢的地方同樣不少!”朱標微微皺起眉頭,臉上露出些許憂慮之色。
“除了常規的賦稅收入外,還有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會歸入國庫,再有那些冶煉廠產出的金屬、煤場所產的煤炭,以及從新開辟之地源源不斷運來的金銀財寶等等。”他掰著手指頭,一樁樁一件件地數著。
“不過呢,這花銀子的地方更是多得嚇人!像軍隊的裝備更新換代、工業領域的大規模發展、醫學院的建設和運營等,哪一項不是巨額開銷?更別提關乎民生的大事了,比如說在各地興建各級學府以培養人才,修築道路方便民眾出行,還有新地區的開發與建設,以及組織人口遷移安置等等。這些項目無一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說到此處,他不禁長歎一口氣。
“正因如此,戶部如今事務繁雜,千頭萬緒,很多工作難以做到精細入微。經過深思熟慮,上頭決定專門設立一個財政司來分擔戶部的壓力。而這個重任嘛,就交給你來承擔!不知你可有膽量接下這份差事呀?”說罷,朱標目光灼灼地盯著方先生,等待對方的迴應。當然“阿芙蓉”這樣的灰色產業所得,朱標沒有說,阿芙蓉的進項是直接到內帑的,至於分配那是朱標說了算。
方孝孺一聽這話,隻覺得額頭上瞬間冒出一層細細密密的汗珠來,他心裏清楚得很,這分明就是太子殿下要著手對整個帝國的財政狀況進行一番徹底的整頓啦!再也不能任由那些迂腐守舊的老夫子們胡亂折騰下去了。
想到此處,方孝孺連忙跪地叩頭,語氣堅定地說道:“臣定當萬死不辭,全力以赴協助太子殿下完成這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
太子微微頷首,表示滿意,接著又開口道:“嗯,另外,詹徽和劉之吾二人也將與你一同負責此事。估計過不了幾日,相關的旨意便會傳達到你們手中。”
對於這兩個人,方孝孺自然是有所了解的。那劉之吾可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夫子,飽讀詩書,學富五車;至於詹徽嘛,則是洪武十五年的秀才出身,才華橫溢,思維敏捷。有了他們兩個的助力,方孝孺覺得自己在執行這項任務時便能更加得心應手,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父子二人都清楚,其實這個財政司是給征倭以後準備的。到時候大明就不會為沒有銀子發愁,而是為了銀子太多發愁,不過朱標也有一些想法,就是鑄造銀幣,將銅板全部收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