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苦差事
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 作者:三層肚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國事重要,但龍體更重要,如今已然入夜,明日還要上早朝。”皇後勸了一聲。
“朕知曉輕重,隻是太子不在,國事多了起來。”
他本是已經準備就寢了,結果因為淑貴妃說的事,讓他又迴到禦書房批閱奏折起來。
也是如此,張大海見天色已黑,不得已讓人去鳳儀宮走了一趟。
“煜兒白日才剛走,陛下就比臣妾這個當母親的還想念了。”
“哈哈哈。”文德帝聞言笑了起來。
這麽多年,太子是他和諸位大臣培養起來的。
文德帝忌憚太子,可卻也愛這個一手培養長大的繼承人。
“張大海,擺駕鳳儀宮。”
帝後同行,迴了鳳儀宮。
皇後伺候文德帝就寢,兩人年少夫妻,如今到了這個歲數,也是純蓋被聊天。
“皇後,這些年,辛苦了。”
皇後愣了一下,不知道文德帝為什麽突然這麽說。
“皇後與朕相識於微末,你我攜手走了幾十年,朕雖無愧於大楚,卻有愧於你。”
皇後眼中閃過一抹觸動,“陛下何出此言,陛下給了臣妾皇後的尊榮,已經夠了。”
“皇後,咳咳咳。”
文德帝突然劇烈咳嗽起來,皇後起身扶著文德帝舒氣。
許久之後,皇後擔憂地看著文德帝。
文德帝擺手,皇後本欲把話題轉到沈青盼之上,結果因為文德帝久咳不停,把事情咽了下去。
誰知文德帝坐在床上,聊到了沈遇安起來。
“皇後,淑貴妃說二皇子對沈遇安的胞姐一見傾心,讓朕下旨賜婚,你以為如何?”
黑夜中,皇後眉頭下意識皺了起來,不過一息,又消失不見。
“陛下,恐怕不合適。”
“哦?為何?淑貴妃說沈家也願意。”
皇後聽到這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淑貴妃那蠢貨,為了讓沈遇安站在二皇子那邊,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若是沈家願意,怎麽會求到建安那裏去。
“陛下,臣妾也不瞞您,那沈家應是不願的,沈家老夫人求到建安那邊,求臣妾別下懿旨,亂點那鴛鴦譜。”
聽到皇後的話,黑夜中,文德帝的臉色冷了下來。
“允兒好歹也是皇子,沈家為何不願?”
皇後也不怕文德帝生氣,直接說:“陛下,您啊,就是當父親的,看自家兒子好,可人各有誌,皇家在別人看來權勢滔天,可有些人誌不在此。”
說個不好聽的,人說不定心中多嫌棄二皇子呢。
“陛下,您啊,就別操心了,二皇子後院美人無數,哪是這麽簡單就一見傾心的。”
皇後趁機上了眼藥。
不為女人,那就是衝沈遇安而去了,文德帝若有所思。
次日,淑貴妃和二皇子被文德帝訓斥。
同時,沈家人也收到了公主府傳來的消息。
沈家人鬆了口氣。
既然不擔心賜婚之事,那沈家人就沒什麽好擔心的了。
心中擔心的事落了下來,沈家的氛圍好了許多。
沈遇安再次在皇宮內見到二皇子。
“沈遇安,希望你一直都這麽有骨氣。”二皇子再次揮袖走了。
沈遇安看著二皇子離開的背影,片刻後離開了皇後。
除了平原府洪澇之事,朝中也沒什麽事了。
近日也沒什麽事,就連沈遇安都清閑了許多。
一直到半個多月後,八百裏加急的急報傳來,朝中突然亂了起來。
太子公冶煜身染時疫病重,帝王突聞,咯血不停,後昏迷不醒。
由朝中大臣和二皇子監國。
沈遇安抬頭看向潘風華。
潘風華的消息就是靈通,連這些秘聞都知曉。
像他這種,隻是聽聞帝王身子不適,罷朝幾日。
“沈遇安沈大人何在?”
翰林院內,響起太監尖細的聲音。
沈遇安和潘風華對視一眼。
沈遇安走了出去,就見一位麵生的公公手拿聖旨。
“奉,天承運,,,沈遇安對治理洪澇知之甚多,”
這是一封讓沈遇安帶著太醫前去救治太子和百姓們,還有洪澇救災。
若是一般的翰林,接到這樣的聖旨,可能天都要塌了。
可是對於有木係異能的沈遇安不是什麽大問題。
沈遇安也知道,這封聖旨是二皇子給他的,赤裸裸的威懾。
沈遇安對於去平原府並沒有拒絕,隻是他有些擔心在京城之中的家人。
實在是二皇子監國,如今京城就在二皇子的掌管之下,他不在,怕出了什麽事趕不及。
且這次他帶著太醫去平原府,主要目的是救身染重疫的太子,趕得上還好說。
趕不上迴來就算不關他的事,到時候也吃掛落。
若是他沒有異能,在平原府染了時疫,那可真是,在二皇子看來是一箭雙雕之事了。
翰林院的眾位大人憐憫地看著沈遇安,如今大家都知道平原府有時疫,若是讓沈遇安過去,可就是九死一生。
就是幸運活著迴來,怕是也因為太子而被牽連。
沈遇安拿著聖旨迴了家中,沈家人隻覺得天塌了。
“這,怎麽會下這樣的聖旨,遇安你一個小小的翰林,怎麽讓你去平原府。”
如今平原府有時疫之事,京城不少人都知曉了。
沈家人也知道。
“遇安又不是大夫,讓遇安去平原府有什麽用啊。”劉氏急得跳腳。
“行了,你別在我眼前晃。”王氏喊住劉氏。
沈遇安麵色看不出來慌亂,“奶,時疫我倒是不怕,就是擔心你們在京城孤立無援。”
王氏聽到孫子的話,眼中的擔憂少了些。
是了,孫子還有那神奇的本事。
“那太子,”王氏很快便想到這個。
“我今日便啟程,奶,娘,姐姐,你們在家中保重好自己。”
三人點頭。
“我去給遇安收拾行李。”沈青盼起身。
沈家人忙了起來,沈遇安去了書房,從櫃子中取出一個錦盒打開。
裏麵躺著一顆長勢良好的人參。
沈遇安當天就和太醫院的幾位太醫一同啟程。
“沈大人,這樣是不是太過著急了?朝廷準備的草藥都沒齊全。”劉太醫皺眉道。
“劉太醫,不是本官著急,是平原府的百姓等不及,如今太子也,你知道的,若是慢了,我等討不了好。”
這就是個苦差事,劉太醫聞言,長歎一聲。
“朕知曉輕重,隻是太子不在,國事多了起來。”
他本是已經準備就寢了,結果因為淑貴妃說的事,讓他又迴到禦書房批閱奏折起來。
也是如此,張大海見天色已黑,不得已讓人去鳳儀宮走了一趟。
“煜兒白日才剛走,陛下就比臣妾這個當母親的還想念了。”
“哈哈哈。”文德帝聞言笑了起來。
這麽多年,太子是他和諸位大臣培養起來的。
文德帝忌憚太子,可卻也愛這個一手培養長大的繼承人。
“張大海,擺駕鳳儀宮。”
帝後同行,迴了鳳儀宮。
皇後伺候文德帝就寢,兩人年少夫妻,如今到了這個歲數,也是純蓋被聊天。
“皇後,這些年,辛苦了。”
皇後愣了一下,不知道文德帝為什麽突然這麽說。
“皇後與朕相識於微末,你我攜手走了幾十年,朕雖無愧於大楚,卻有愧於你。”
皇後眼中閃過一抹觸動,“陛下何出此言,陛下給了臣妾皇後的尊榮,已經夠了。”
“皇後,咳咳咳。”
文德帝突然劇烈咳嗽起來,皇後起身扶著文德帝舒氣。
許久之後,皇後擔憂地看著文德帝。
文德帝擺手,皇後本欲把話題轉到沈青盼之上,結果因為文德帝久咳不停,把事情咽了下去。
誰知文德帝坐在床上,聊到了沈遇安起來。
“皇後,淑貴妃說二皇子對沈遇安的胞姐一見傾心,讓朕下旨賜婚,你以為如何?”
黑夜中,皇後眉頭下意識皺了起來,不過一息,又消失不見。
“陛下,恐怕不合適。”
“哦?為何?淑貴妃說沈家也願意。”
皇後聽到這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淑貴妃那蠢貨,為了讓沈遇安站在二皇子那邊,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若是沈家願意,怎麽會求到建安那裏去。
“陛下,臣妾也不瞞您,那沈家應是不願的,沈家老夫人求到建安那邊,求臣妾別下懿旨,亂點那鴛鴦譜。”
聽到皇後的話,黑夜中,文德帝的臉色冷了下來。
“允兒好歹也是皇子,沈家為何不願?”
皇後也不怕文德帝生氣,直接說:“陛下,您啊,就是當父親的,看自家兒子好,可人各有誌,皇家在別人看來權勢滔天,可有些人誌不在此。”
說個不好聽的,人說不定心中多嫌棄二皇子呢。
“陛下,您啊,就別操心了,二皇子後院美人無數,哪是這麽簡單就一見傾心的。”
皇後趁機上了眼藥。
不為女人,那就是衝沈遇安而去了,文德帝若有所思。
次日,淑貴妃和二皇子被文德帝訓斥。
同時,沈家人也收到了公主府傳來的消息。
沈家人鬆了口氣。
既然不擔心賜婚之事,那沈家人就沒什麽好擔心的了。
心中擔心的事落了下來,沈家的氛圍好了許多。
沈遇安再次在皇宮內見到二皇子。
“沈遇安,希望你一直都這麽有骨氣。”二皇子再次揮袖走了。
沈遇安看著二皇子離開的背影,片刻後離開了皇後。
除了平原府洪澇之事,朝中也沒什麽事了。
近日也沒什麽事,就連沈遇安都清閑了許多。
一直到半個多月後,八百裏加急的急報傳來,朝中突然亂了起來。
太子公冶煜身染時疫病重,帝王突聞,咯血不停,後昏迷不醒。
由朝中大臣和二皇子監國。
沈遇安抬頭看向潘風華。
潘風華的消息就是靈通,連這些秘聞都知曉。
像他這種,隻是聽聞帝王身子不適,罷朝幾日。
“沈遇安沈大人何在?”
翰林院內,響起太監尖細的聲音。
沈遇安和潘風華對視一眼。
沈遇安走了出去,就見一位麵生的公公手拿聖旨。
“奉,天承運,,,沈遇安對治理洪澇知之甚多,”
這是一封讓沈遇安帶著太醫前去救治太子和百姓們,還有洪澇救災。
若是一般的翰林,接到這樣的聖旨,可能天都要塌了。
可是對於有木係異能的沈遇安不是什麽大問題。
沈遇安也知道,這封聖旨是二皇子給他的,赤裸裸的威懾。
沈遇安對於去平原府並沒有拒絕,隻是他有些擔心在京城之中的家人。
實在是二皇子監國,如今京城就在二皇子的掌管之下,他不在,怕出了什麽事趕不及。
且這次他帶著太醫去平原府,主要目的是救身染重疫的太子,趕得上還好說。
趕不上迴來就算不關他的事,到時候也吃掛落。
若是他沒有異能,在平原府染了時疫,那可真是,在二皇子看來是一箭雙雕之事了。
翰林院的眾位大人憐憫地看著沈遇安,如今大家都知道平原府有時疫,若是讓沈遇安過去,可就是九死一生。
就是幸運活著迴來,怕是也因為太子而被牽連。
沈遇安拿著聖旨迴了家中,沈家人隻覺得天塌了。
“這,怎麽會下這樣的聖旨,遇安你一個小小的翰林,怎麽讓你去平原府。”
如今平原府有時疫之事,京城不少人都知曉了。
沈家人也知道。
“遇安又不是大夫,讓遇安去平原府有什麽用啊。”劉氏急得跳腳。
“行了,你別在我眼前晃。”王氏喊住劉氏。
沈遇安麵色看不出來慌亂,“奶,時疫我倒是不怕,就是擔心你們在京城孤立無援。”
王氏聽到孫子的話,眼中的擔憂少了些。
是了,孫子還有那神奇的本事。
“那太子,”王氏很快便想到這個。
“我今日便啟程,奶,娘,姐姐,你們在家中保重好自己。”
三人點頭。
“我去給遇安收拾行李。”沈青盼起身。
沈家人忙了起來,沈遇安去了書房,從櫃子中取出一個錦盒打開。
裏麵躺著一顆長勢良好的人參。
沈遇安當天就和太醫院的幾位太醫一同啟程。
“沈大人,這樣是不是太過著急了?朝廷準備的草藥都沒齊全。”劉太醫皺眉道。
“劉太醫,不是本官著急,是平原府的百姓等不及,如今太子也,你知道的,若是慢了,我等討不了好。”
這就是個苦差事,劉太醫聞言,長歎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