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賑災之事在朝中商議了三天。


    戶部那邊籌備的銀兩和物資,沈遇安這等翰林院的官員,幫不上什麽忙,隻是低調行事。


    “父皇,此等賑災之事,未免有人中飽私囊,兒臣親自到平原府賑災。”


    沈遇安看向二皇子。


    不管二皇子此刻是為了名聲,還是為了什麽,但對方一個皇子親到平原府賑災,可是好事一件。


    至少,那些貪官會收斂些。


    太子也上前道:“父皇,皇弟說得對,兒臣乃太子,理應由兒臣去平原府。”


    兄弟倆在金鑾殿都請命去平原府。


    二皇子想要名聲,此去事情自是有下麵的人做,他去做做樣子,得了個好名聲迴來多好。


    而太子當然不想這麽眼睜睜看著二皇子去賑災,得了好名聲。


    文德帝看著底下的兩個皇兒。


    “此事交由太子去辦。”


    “父皇。”二皇子不甘地喊了一聲,在文德帝威嚴的眼神之中,緊抿嘴唇。


    太子嘴角微勾,父皇雖忌憚他,可卻也理智地知道。


    他比皇弟適合那個位置。


    “退朝。”


    沈遇安聽到這個聲音,和潘大人低聲交談出了金鑾殿。


    “皇兄,你不要得意。”二皇子陰沉地看著太子。


    太子臉上掛著溫和的笑:“二皇弟,為兄不知你這是何意。”


    “嗬嗬,皇兄,笑到最後的人不一定是你。”


    太子笑笑不說話,走了。


    二皇子眼神陰鷙地看著太子的背影。


    太子帶著賑災銀和無數救災的物資,於當日便離開了京城。


    接下來京城很風平浪靜。


    昭陽宮。


    “咳咳咳。”


    “皇上,沒事吧?傳太醫。”淑貴妃一邊輕拍文德帝的胸口,一邊著急地喊道。


    文德帝擺手,“無事。”


    “皇上,龍體為重。”淑貴妃嬌嗔地看了一下文德帝。


    文德帝淡淡道:“太醫已經把過脈。”


    淑貴妃端茶遞水伺候了一下文德帝,等文德帝安穩下來,這才氣唿唿背著文德帝。


    五十來歲的女人了,做這一番動作,卻不尷尬,反而讓文德帝臉上泛起一抹淡笑。


    “可是誰惹了愛妃生氣了?”


    “還不是皇上,您啊,為了國事,近些時日都沒好好就寢了。”


    文德帝上前攔住了人,“還是愛妃關心朕。”


    “臣妾關心陛下,可陛下無情得很。”


    “哎?朕何時對愛妃無情了?愛妃說的哪件事,朕沒允?”


    文德帝堂堂帝王,倒是難得好脾氣地哄人。


    “陛下,您啊,偏心,明明是咱們皇兒最先請命去平原府,可您卻讓太子去了。”


    文德帝眼睛微動,臉上的笑淺了些。


    淑貴妃眼尖,話音一轉:“允兒到臣妾這委屈呢,說著陛下您看重太子,傷了他這個做兒子的心。”


    “您可得好好補償咱們皇兒。”


    文德帝嗬嗬笑著點頭,“愛妃說得是。”


    “前些時日,允兒在宮外對沈大人的胞姐一見鍾情,想抬進府,臣妾想著,沈大人陛下看重,不如下了旨,給個側妃的身份,好歹也不虧了沈家姑娘。”


    “哪位沈大人?”如今朝堂中姓沈的大人也有幾位,他看重的就是沈遇安了。


    文德帝深思。


    難道沈遇安已經被二皇子拉攏了麽?


    如今文德帝最是不喜底下的皇子結黨營私,所以麵色不是很好看。


    “就是沈遇安沈大人啊,他有一胞姐,長得貌美如花,允兒見之心悅,又不想辱了沈姑娘,想用側妃之位迎娶那沈青盼。”


    “此事容後再議。”


    文德帝的聲音聽不出什麽心思來。


    “陛下,您剛剛說了要補償允兒,你情我願的,此乃天作之合的好事啊。”


    文德帝皺眉,不悅地起身。


    “朕還有要務處理。”


    鳳儀宮。


    大宮女在皇後的耳邊低語。


    “昭陽宮那位雖不聰明,但陛下寵著。”


    皇後輕歎一聲。


    大宮女淺夏低聲道:“娘娘,若是陛下下旨,沈大人那邊?”


    “此事成不了,不過本宮倒是對沈青盼的長相有些好奇了。”


    皇後撥弄著手中的佛珠。


    “建安公主說過,沈姑娘的樣貌,比沈大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哦?”皇後撥弄佛珠的手停了下來。


    她是見過沈遇安的,對方長得男生女相,雖眉眼有英氣,但比女子還好看幾分。


    就是昭陽宮那位年輕的時候,都不及沈遇安。


    那這沈青盼倒是極美的。


    “底下的人傳來消息,說是瑞伯府的世子也鍾情於沈姑娘,可見是難得的美人。”


    “如此美貌,若是沒有一個好的家世,不知是禍還是福。”皇後輕歎一聲。


    不過沈遇安求到建安那裏,她這個當外祖母的,也要為沅奴出些力的。


    “讓禦膳房做份梨湯過來。”


    “是。”淺夏福身退出去。


    沒多久,皇後帶著淺夏出現在禦書房。


    “皇後娘娘金安。”張公公行禮。


    皇後進了禦書房,扭頭斥了張公公:“陛下勤勉,你們這些做下人的也不勸上一勸。”


    “娘娘恕罪。”


    文德帝聽著皇後斥責禦書房的太監宮女,抬頭道:“這些時日因為平原府之事操勞了些,莫遷怒張大海了。”


    皇後笑盈盈上前,“臣妾不過訓斥一句,瞧陛下就維護起來了。”


    “陛下,歇息一會兒吧,臣妾親自熬的梨湯,近幾日底下的人說陛下有些咳。”


    淺夏端著梨湯走到皇後身側,皇後端起梨湯。


    文德帝從禦案起身,走到一旁的桌子上。


    “這宮中誰敢和皇後說起朕不舒坦,也就張大海這膽子大的了,結果皇後一來就訓斥了他。”


    皇後聞言嘴唇微勾,笑了起來,“張大海勸不動陛下,可不求到臣妾這來了。”


    “不過沒能勸陛下歇息,張大海也有錯。”


    張公公弓著腰,麵上掛著笑站在一旁。


    若是皇後一進來沒訓斥一聲,把陛下身有咳疾之事跟皇後說,他在陛下這裏也吃掛落的。


    特別是現在陛下心情不佳。


    文德帝喝著梨湯:“皇後的手藝一如既往的好,喝了梨湯,朕的咳疾好了許多。”


    皇後溫柔一笑,這梨湯不是她做的,不過皇後當然不會傻傻說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層肚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層肚腩並收藏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