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上前接過令箭,“屬下謹遵將軍號令。”
諸長生有些傻眼,這不明擺著讓五百多同門去送死嗎?隻要林晨一聲令下,讓他們拿著火把往糧營裏麵衝,肯定到不了營門口就被射成了刺蝟。
那可是五百多條人命啊!
此時他已經明白過來,錢誠不知什麽時候與林晨勾搭上了,明擺著是要置青陽門於死地啊。
他又如何肯答應。
當下他也顧不了許多,出言拒絕道,“五百人去燒糧營,根本就是送死,將軍也知道青陽門與林晨早有宿怨,我們是來支援大炎的,何苦非要置我等於死地。”
錢誠心中惱怒青陽門的人通敵,卻也不會這樣草率就把青陽門的人逼死。
之前這些不過是鋪墊而已。
聽諸長生如此說,錢誠按照與向無籌商定的計劃,啟動了另一個步驟。
他問道,“既然你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如果真若有人帶著五百人燒毀晉軍糧草,你又怎麽說?”
諸長生決然道,“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人能辦成此事,青陽門所有人願立軍令狀,領受軍法。如果沒人能燒毀,也請將軍接受事實,不要為難青陽門。”
錢誠點點頭,問道,“可有誰願意帶軍一試,如果燒毀了固然是好,如果不成,說明此事確不可行,也不會予以懲治。”
即便是這樣,滿帳的將領竟無一人應答。
最後還是林晨接過話,“屬下不需要五百人,隻帶著本部人馬試上一試。”
“還是林統領英勇啊!”
錢誠當即點頭答應,左右皇上是想削弱武道勢力,不論成與不成,都會有效果的。
為把青陽門所有人的口都堵住,錢誠把五百多人全部都聚集在了一處,逐個詢問。
凡有不認同諸長生所說的,就跟著去燒糧營。怕死不敢去的,就在軍令狀上畫押。
結果,無一例外,青陽門的人全部簽了軍令狀。
為防止有人泄露消息,青陽門的人全部被看押在帳篷裏,隻等林晨燒糧草大營的結果揭曉。
所有知道這個消息的人都明白,這是林晨與青陽門的一場博弈。
隻不過,青陽門的賭注太大,而林晨的成本卻也不小,燒糧營不成,生還的可能性極低。
既然領了將令,林晨就絕不敢出去轉一圈直接迴來,至少得鬧出動靜來,不死幾個人還叫燒糧營?
至於向無籌和錢誠也是不相信林晨有成功的可能,別說五百人,恐怕去個三五萬也無濟於事。
出了大夏的營寨,林晨到帥帳與向無籌短暫碰了個麵,召集所有兄弟向北進發。
近二百人在林晨的帶領下,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山間。行出三十多裏之後,隊伍越發小心翼翼。
大晉的軍營設在距白狼關七十裏的地方,離軍營數十裏遠,大晉軍便放出了許多暗哨。
一路上,林晨都避免被對方發現,不時改變方向,繞過一處處暗樁。
對於類似的事情,手下的兄弟已經見慣不怪了。
兜兜轉轉,林晨出發的方向是在晉營正南方向,當他最後停下來時,已經處於大晉營寨的西北方向。
這裏是晉軍的後方。
離著很遠,登高遠望,晉軍連綿無邊的營帳已然清晰映入眼簾。
晉軍大營駐紮在山外廣袤的平原上。大營分為主營和四個副營,副營駐紮著拱衛大營的晉軍。
大營西北角某處山坡上,林晨正撥開樹枝向遠處觀看。
這裏駐守的三十餘名晉軍,在他的突然襲擊之下,已經全部殲滅。
留下的一個活口在審訊之後,也處理掉了。
晉營距離此地有三四裏路,中間隔著這處山坡的斜坡麵,生長著各種灌木,視野還算開闊。
三四裏之外隻是晉軍的副營,他們的糧草大營設在副營之後,距此處至少有六裏的距離。
糧草大營已經算不上是重兵把守,而是根本就設在兵營之中。若想燒毀糧草大營,想要攻進去靠近放火,基本是不可能的。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燒糧,而是燒人燒糧。
如果能攻破糧草大營,基本上晉軍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
到那時也不用燒,糧草自然會被對方占有。
林晨在山坡是足足觀察了半個時辰,一會看看山,一會看看大營,一會看看天空。
看得諸多兄弟都有些莫名其妙。
他們雖然對林晨無比敬畏,但在這種情況下去燒晉軍的糧草,他們也深感為難。
難怪青陽門的人說什麽都不來呢!
對於林晨用什麽辦法,他們都很好奇。
因為他們相信林晨絕不會帶著他們去送死的。
半個時辰之後,林晨把所有地形都勘察完畢,包括預留的撤退路線。
正如兄弟們猜測的那樣,他是不會帶著兄弟們赴險的,直到此時,他才取出這次行動的關鍵武器。
那是一盞紙糊的白色燈籠,在林晨原來的世界,這種燈籠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孔明燈。
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林晨又取出蠟燭、幹布、塑料袋、汽油、細繩開始緊張地忙碌起來。
孔明燈裏裝上了極短的蠟燭,下麵墜了一小塑料袋汽油。
林晨在背離大營方向的斜坡上,點燃了孔明燈。
用一根細繩牽引著,看著白色的孔明燈緩緩升空。
升高了六七米,林晨一拽細繩,孔明燈被拉了迴來。
塑料袋裏的汽油份量不足,浮力過大,孔明燈會越升越高,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隨後他逐漸增加汽油量,不斷地試驗,終於達到浮力比重力稍大那麽一點的樣子。
感受了一下風速,他重新調整了蠟燭的長短。
根據之前的測試,山間的微風,速度大約在每秒四五米左右,如果憑微風催動孔明燈,速度還要慢上一些。
這裏到糧草大營有六裏多遠,孔明燈抵達糧草大營上空需要十五分鍾以上。
糧草大營中,有數千座糧囤,幾乎一眼看不到邊,距離越遠,需要的蠟燭則越長。
林晨閉著眼睛計算了一會兒,基本確定最短蠟燭和最長蠟燭的長度。
隨後,他又做了最後一次試驗。
在蠟燭的下方墊了一塊浸有汽油的棉布。
把孔明燈拴在樹枝上,點燃蠟燭靜靜地看著它燃燒。
當蠟燭燃到棉布的時候,浸了汽油的棉布頃刻間燃燒起來,從而點燃了整個孔明燈。
失去了浮力的孔明燈,變成一團火球緩緩下墜,剛好落在與之連接的塑料袋上。
裏麵的汽油轟的一聲變成劇烈燃燒的火焰。
諸長生有些傻眼,這不明擺著讓五百多同門去送死嗎?隻要林晨一聲令下,讓他們拿著火把往糧營裏麵衝,肯定到不了營門口就被射成了刺蝟。
那可是五百多條人命啊!
此時他已經明白過來,錢誠不知什麽時候與林晨勾搭上了,明擺著是要置青陽門於死地啊。
他又如何肯答應。
當下他也顧不了許多,出言拒絕道,“五百人去燒糧營,根本就是送死,將軍也知道青陽門與林晨早有宿怨,我們是來支援大炎的,何苦非要置我等於死地。”
錢誠心中惱怒青陽門的人通敵,卻也不會這樣草率就把青陽門的人逼死。
之前這些不過是鋪墊而已。
聽諸長生如此說,錢誠按照與向無籌商定的計劃,啟動了另一個步驟。
他問道,“既然你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如果真若有人帶著五百人燒毀晉軍糧草,你又怎麽說?”
諸長生決然道,“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人能辦成此事,青陽門所有人願立軍令狀,領受軍法。如果沒人能燒毀,也請將軍接受事實,不要為難青陽門。”
錢誠點點頭,問道,“可有誰願意帶軍一試,如果燒毀了固然是好,如果不成,說明此事確不可行,也不會予以懲治。”
即便是這樣,滿帳的將領竟無一人應答。
最後還是林晨接過話,“屬下不需要五百人,隻帶著本部人馬試上一試。”
“還是林統領英勇啊!”
錢誠當即點頭答應,左右皇上是想削弱武道勢力,不論成與不成,都會有效果的。
為把青陽門所有人的口都堵住,錢誠把五百多人全部都聚集在了一處,逐個詢問。
凡有不認同諸長生所說的,就跟著去燒糧營。怕死不敢去的,就在軍令狀上畫押。
結果,無一例外,青陽門的人全部簽了軍令狀。
為防止有人泄露消息,青陽門的人全部被看押在帳篷裏,隻等林晨燒糧草大營的結果揭曉。
所有知道這個消息的人都明白,這是林晨與青陽門的一場博弈。
隻不過,青陽門的賭注太大,而林晨的成本卻也不小,燒糧營不成,生還的可能性極低。
既然領了將令,林晨就絕不敢出去轉一圈直接迴來,至少得鬧出動靜來,不死幾個人還叫燒糧營?
至於向無籌和錢誠也是不相信林晨有成功的可能,別說五百人,恐怕去個三五萬也無濟於事。
出了大夏的營寨,林晨到帥帳與向無籌短暫碰了個麵,召集所有兄弟向北進發。
近二百人在林晨的帶領下,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山間。行出三十多裏之後,隊伍越發小心翼翼。
大晉的軍營設在距白狼關七十裏的地方,離軍營數十裏遠,大晉軍便放出了許多暗哨。
一路上,林晨都避免被對方發現,不時改變方向,繞過一處處暗樁。
對於類似的事情,手下的兄弟已經見慣不怪了。
兜兜轉轉,林晨出發的方向是在晉營正南方向,當他最後停下來時,已經處於大晉營寨的西北方向。
這裏是晉軍的後方。
離著很遠,登高遠望,晉軍連綿無邊的營帳已然清晰映入眼簾。
晉軍大營駐紮在山外廣袤的平原上。大營分為主營和四個副營,副營駐紮著拱衛大營的晉軍。
大營西北角某處山坡上,林晨正撥開樹枝向遠處觀看。
這裏駐守的三十餘名晉軍,在他的突然襲擊之下,已經全部殲滅。
留下的一個活口在審訊之後,也處理掉了。
晉營距離此地有三四裏路,中間隔著這處山坡的斜坡麵,生長著各種灌木,視野還算開闊。
三四裏之外隻是晉軍的副營,他們的糧草大營設在副營之後,距此處至少有六裏的距離。
糧草大營已經算不上是重兵把守,而是根本就設在兵營之中。若想燒毀糧草大營,想要攻進去靠近放火,基本是不可能的。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燒糧,而是燒人燒糧。
如果能攻破糧草大營,基本上晉軍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
到那時也不用燒,糧草自然會被對方占有。
林晨在山坡是足足觀察了半個時辰,一會看看山,一會看看大營,一會看看天空。
看得諸多兄弟都有些莫名其妙。
他們雖然對林晨無比敬畏,但在這種情況下去燒晉軍的糧草,他們也深感為難。
難怪青陽門的人說什麽都不來呢!
對於林晨用什麽辦法,他們都很好奇。
因為他們相信林晨絕不會帶著他們去送死的。
半個時辰之後,林晨把所有地形都勘察完畢,包括預留的撤退路線。
正如兄弟們猜測的那樣,他是不會帶著兄弟們赴險的,直到此時,他才取出這次行動的關鍵武器。
那是一盞紙糊的白色燈籠,在林晨原來的世界,這種燈籠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孔明燈。
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林晨又取出蠟燭、幹布、塑料袋、汽油、細繩開始緊張地忙碌起來。
孔明燈裏裝上了極短的蠟燭,下麵墜了一小塑料袋汽油。
林晨在背離大營方向的斜坡上,點燃了孔明燈。
用一根細繩牽引著,看著白色的孔明燈緩緩升空。
升高了六七米,林晨一拽細繩,孔明燈被拉了迴來。
塑料袋裏的汽油份量不足,浮力過大,孔明燈會越升越高,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隨後他逐漸增加汽油量,不斷地試驗,終於達到浮力比重力稍大那麽一點的樣子。
感受了一下風速,他重新調整了蠟燭的長短。
根據之前的測試,山間的微風,速度大約在每秒四五米左右,如果憑微風催動孔明燈,速度還要慢上一些。
這裏到糧草大營有六裏多遠,孔明燈抵達糧草大營上空需要十五分鍾以上。
糧草大營中,有數千座糧囤,幾乎一眼看不到邊,距離越遠,需要的蠟燭則越長。
林晨閉著眼睛計算了一會兒,基本確定最短蠟燭和最長蠟燭的長度。
隨後,他又做了最後一次試驗。
在蠟燭的下方墊了一塊浸有汽油的棉布。
把孔明燈拴在樹枝上,點燃蠟燭靜靜地看著它燃燒。
當蠟燭燃到棉布的時候,浸了汽油的棉布頃刻間燃燒起來,從而點燃了整個孔明燈。
失去了浮力的孔明燈,變成一團火球緩緩下墜,剛好落在與之連接的塑料袋上。
裏麵的汽油轟的一聲變成劇烈燃燒的火焰。